金税工程在探索中推进
来源:科技资讯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近日,2006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正式发布,根据榜单显示,上一年度中国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达10636亿元,占全国税收总收入的28%,再创历史新高。同时,据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的消息称,2006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37636亿元(不含关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比上年增收6770亿元,增长21.9%。这不仅反映了国家整个税收水平的进步,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凸现了金税工程实施以来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成就。

金税工程实施以来,税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二期工程的圆满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整体税收水平。然而,税务信息化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为了继续加强各地区、部门之间的信息整合,使税务信息化向更深的方向演进,金税工程三期由此启动。中国税务信息化建设开始由面向管理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向建立全方位税收服务系统新阶段迈进。

打击偷税骗税  金税工程前两期顺利实现软着陆

90年代中期,国家为了彻底打击不法分子偷、逃、骗国家税款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国务院领导的指示下,决定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税的监控管理,金税工程正式启动。

在金税工程初期,用高科技手段遏制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税骗税的犯罪行为成为国家税务信息化的主旨要求,为此,作为国家金税工程的重要参与者,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遵照国家税务总局的布置,成功研制了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

据航天信息相关技术人员介绍,防伪税控系统是金税工程一、二期建设任务的主体,是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技术以及数据加密等技术为一体,在取消了手工开票传统方式后,升级为用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电子化系统。

整个系统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为核心,从发售发票时的源头控制、发票填开时的防伪与计税、发票抵扣时的识伪、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抄报税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监控手段,从而达到对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和税控的双重功效。防伪税控系统的发明、推广和使用已成为我国税收征管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除了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金税二期中的其他三个子系统:认证、交叉稽核、协查子系统也同时在全国全面开通,金税工程在全国形成增值税发票监控网,使税务机关初步实现了对增值税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加强了对税源的控管,提高了企业的申报率,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增值税收入的稳定增长,金税工程一、二期顺利实现软着陆。

实现信息整合  金税三期任重而道远

尽管通过金税工程一、二期的实施,我国在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税收信息化的潜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信息不共享、地区间信息化不均衡、信息化深度不够成为税务信息化建设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为了更加深入的挖掘税务信息化的潜能,同时积极响应国务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中提到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2005年,金税三期正式立项,标志着税务信息化进入了全面整合阶段。

据了解,金税工程三期实施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改造税收管理流程,探索税收现代化管理机制;构造一体化平台,规范应用需求,促进精细化管理,辅助科学化决策,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提供多元化纳税服务手段;与此同时建立起部门之间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联动的运行机制,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税务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形成“大集中”形式,使之符合电子政务发展需求,已经成为中国税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税务总局相关领导指出“未来通过金税工程三期建设,我国将形成一个年事处理量超过72亿笔、内部用户超过60万人、外部用户上亿人(户)的税务信息系统,从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的税收信息化,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