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耀武:河北省河间市人民政府市长) 县域经济既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国家政权组织得以稳固的基石。而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的。在中央连续两年以“一号文件”形式部署农村工作,以税费改革、义务教育改革 、综合配套改革等项措施推动农村发展之时,中国的城乡关系已经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阶段。在这种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难题,需要新的思路和措施。从大的格局看,应当发挥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组合效应,促进农村劳动力加快向城镇转移,推动农村工业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提高农业的信息服务水平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此推动农业加快发展,农民加快富裕,农村加快繁荣,尽快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城镇化不断加快,城市化率飞速提高的过程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过程,就是一个工业化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从世界城市化发展历程看,城市化就是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的过程。在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跳出三农论三农,加快城市建设步伐,通过持续的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同时,城市间的经济竞争日益表现为辐射吸引能力的竞争。只有完善城市功能,提高辐射吸引能力,才能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因此,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是实现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结合河间实际,我们认为应该着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加快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纳和聚集能力。城市功能的不断优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依赖于一个完善的城市建设机制,使城市规划、资金筹集、项目实施、日常管理都能够有章可循。首先,土地、道路、桥梁、建筑物、空间、特许经营权、特色文化等都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可以成为城市经营的重要载体。土地是城市最大的存量资产,必须强化政府对土地的高度垄断和集中调控,管好一级市场,搞活二级市场,健全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实现土地资本的最大值和政府土地收益的最大化。清理、规范土地供应主体,打击土地炒作行为,防止地价过高和供应过度,维护土地市场的良好秩序,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 对城市自来水、污水处理、集中供暖、燃气入户等公用事业项目,要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采取合资、股份等形式激活民间投资,变政府包建为全民共建,解决好城市建设的瓶颈制约。要注重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对户外广告经营权、公交线路运营权、道路冠名权等,都可以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近两年来,河间以激活城市建设机制为重点,在政府逐年增加城建资金的前提下,调动大量民间和外地资本投资城市建设,改造、新建了一批骨干道路、住宅小区、广场游园、中小学校等项目,总投资达11亿元,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实现了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向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对县域经济来多,即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在一段时期内,还有会相当多数量的居民在农村生活。因此,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健全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调动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而内需的扩大,正是城市经济不断繁荣的一个基础。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既包括有形产品,象乡村道路、有线电视、饮水排水、电力设施,又包括无形产品,象卫生防疫、中小学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在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小城镇进行扶持,吸引当地农民到小城镇来就业、居住,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就地转化,这不啻为一个低成本的城市化道路。 (三)消除进城门槛,实施鼓励农民到城市发展和定居的政策。当前,农民到小城镇的落户限制虽然正在逐步松动、取消,但许多城市只对有较高技术层次的人才和具有投资能力的人放开落户限制,而大量在城市工作多年、有稳定收入的进城农民,尽管同样为所在城市的发展提供服务,仍不能成为稳定的城市居民,不能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因此,必须转变那种歧视外地人和乡下人的观念,必须意识到:城市以外的人到城市就业、居住,不是城市的负担,而是城市的福气,是发展前景所在。只有达到一定的人口规模,才能凝聚起相当的人气和市气,产业的发展也才有了依托。因此,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既欢迎高层次外地人才落户,又鼓励本地农民进城置业、生活;要清理各种限制、歧视外地人的规定和作法,对外地人实行和本地人同样的“国民待遇”;针对农民进城后遇到的种种问题,在就业培训、税费缴纳、购买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为他们排忧解难,降低进城门槛,让更多的农民融入城市,从而加快城市的人口聚集。 |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没有工业化,城市化只能是一座空城,没有发展前途;没有城市化,工业发展无法形成协作、聚集效应,整体竞争能力无法提高。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壮大有竞争力的产业,从而更加积极有效地推进城市化。
(一)以乡镇工业为基础,走集群化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产业集群之所以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特征,通过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纵横交织的产业联系和合作,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产业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各种分工明细的专业镇、专业村、特色工业园区。在温州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仅仅围绕一个打火机、一件衬衣,就会有几家、几十家甚至几百家企业分工协作,生产不同的配件,专业化的分工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不管是整个产业,还是单个企业,都从中受益匪浅。从另一个侧面看,发展乡镇企业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了,应逐步引导企业向县城和建制镇集中。这样,既可解决环境污染、土地占用等问题,又能使企业共享城市基础设施,降低经营成本,继而带来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把大量农民变为市民后,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带动最终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
为了促进乡镇工业发展,河间市立足现有企业占地实际,在全市有意识地引导建立了三个规模较大的工业基地,一方面对本级的建设用地指标统筹使用、合理安排,抬高用地“门槛”,减少分散布点,优先集中到项目聚集区使用,培育产业集群,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完善工业基地的硬件软件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吸引新建工业企业和原有的乡村企业向工业基地集中,短短两年时间就引进项目94个,总投资10.6亿元,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对当地产业、技术、就业等发展,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使行业产品质量提高,花色品种齐全,形成专业市场,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交易和运输成本降低,从而带动企业、产业和市场平均成本的降低。
(二)立足当地实际,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经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这些优势包括区位、交通、文化、人力资源、产业习惯等各个方面。对县域经济来说,当然要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档次。但是,片面地与大中城市较劲,一味地争夺资金、知识密集型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并不现实。因为大中城市有着县域经济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对此,县域经济应当扬长避短,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主动地参与到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中去,从他们的飞速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是为大中城市提供全面的配套服务,发展配套产业。农业县可以定位为大中城市的米袋子、菜篮子、果品基地、畜牧基地,大中城市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只要产销对路,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县域工业可以全力发展与大中城市对接的配套产业、配件工业,县域企业要瞄准大的企业集团,与之挂靠、对接,成为他们的紧密协作企业,直至成为他们的生产基地、分厂、子公司,从中求得自己的发展。二是承接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大中城市的许多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受资源条件、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出现一个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趋势。对县域经济来说,积极承接他们的产业转移,是项目建设的一个捷径。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也是县域经济的一大优势所在。近几年来,河间市针对本地棉花种植业发达、棉花产量高的特点,扶持发展了一批棉花加工、棉纺、棉籽榨油、被服加工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产品的就地增值。四是发展劳务输出。组织更多的农民到大中城市就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转移了劳动力,而且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气息,学习到经商赚钱的本领,回乡之后极有可能成为兴办民营企业的创业大军。因此,要在政策、培训、信息、维权等方面,为劳务输出创造优厚的环境。
(三)发展循环经济,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主动是两者整合、对接与融合。农村工业化的“新型”,不仅“新”在以信息化带动并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物质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新”在从国情出发,使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耕地得到有效保护,使工业与农业实现和谐发展、共同促进。要切实处理好农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仅要发展省地型住宅,而且要大力发展省地型企业。要引导各乡镇加强对长年闲置地、废弃地和停产、破产企业占地的开发整理力度,向存量土地要资源;引导企业加强对本厂闲置地的利用力度,减少不必要的非生产性设施占地,向集约用地要资源。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搞惠及一时、贻害子孙的害民工程,不搞以生态和资源为代价的虚假繁荣;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那些假冒伪劣、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业,集中力量、严厉打击,认真整治、淘汰升级,绝不把发展建立在违法的基础上。
三、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小农业与大市场无缝对接的桥梁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特征。从横向看,农业信息化涵盖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内部部门;从纵向看,它包括了宏观决策、生产管理、科技推广、销售营销等不同的分工。农业信息化虽然看似“无形”,但在农业生产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综合成本,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消费的协调和对接等。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一个必要前提。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滞后,当然有农业生产过于分散、无法支撑农民自主的信息化等客观因素,但也存在政府部门重视不够、投入不到位、服务缺位与越位并存等主观原因。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应当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信息的引导和服务。既充分运用好报刊、广电、传单、黑板报等传统媒介,又要积极引入因特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使农民群众及时有效地了解到产销、品种、技术、气象、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好农业信息服务的滞后问题,为农业增效和农业增收服务。针对农民的信息服务要“贵在长久”。近年来,有些地方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但信息资源匮乏、“有路无车”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网站开始时轰轰烈烈,时间一长就无声无息。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而且使农民群众对因特网等新生媒体产生怀疑,不利于信息服务作用的发挥。因此,在信息服务上一定要坚持“正对农民胃口”,群众需要哪方面的信息,就提供哪些信息,切实防止大而无用、一刀切、虎头蛇尾等弊端。
(二)促进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对我国来说,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既是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又是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广农业技术,首先要求完善涉农部门的管理服务体制,使农业技术人员走出办公室,深入农业第一线,既及时掌握农情,又提供到位服务。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通过免费培训、按需培训等形式,强化农民素质,提高他们发展技术农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同时,在传播技术、推广品种时,要以引导为主,具体种养什么、发展多少要由农民自己选择,不能替民做主,不能侵犯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三)发挥好中介组织的作用。尽快建立起政府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是县级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但是,要完全解决广大农民一家一户的信息服务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透视农业发达国家的中介服务组织,绝大多数是民办组织。象柑桔协会、大豆种植者协会、棉花协会等。这些协会的资金来源于交纳的会费,直接向广大会员负责,并以促进会员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协会实行公司式管理,聘请专业人员,负责市场开发、产品宣传、信息发布和标准制定等,其服务能力比政府的行政行为更为专业、有效。与公司+农户模式不可避免的经济利益冲突不同,“洋协会”的利益与农户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可以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定共同体。以美国马铃薯协会为例,拥有6000多个马铃薯种植会员,会员每售出100磅马铃薯,就要向协会交纳2美元,以此作为活动基金,用于市场推广,目前该协会已在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办事处。美国联邦政府每年给予这些协会大笔补贴资金,从而避开了世贸组织对农民直接补贴的限制。因此,在农业信息服务上,必须引入市场化机制,培育壮大农业服务机构,使各类农业专业协会、科研推广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及信息咨询服务企业都成为直接的信息服务主体,使它们通过为农民提供对路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来挣取收入,求得自身的发展,实现彼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