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业务管理解决方案
来源:计算机世界 更新时间:2012-04-15

方案简述

作为科技先导的教育行业,计算机信息网已经是教育行业进行科研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俊和在线根据教育系统自身的特点,适应教育系统网络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推出教育部门业务管理解决

方案。

“教育部门业务管理系统”的建立重点是面向教委内各个学校、科室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当前流行的C/S结构,在多地域、任意时间段以不同身份来访问业务系统,大大加强信息共享的能力。实现网上办公、管理,最终实现教育部门的知识管理体系。教育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不但可以推进学校各网络系统的互连互通,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充分利用,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还能促进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


方案实现目标

统一的用户,统一的角色,统一的管理
提供教委、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管理的强大支持
提供强大的业务信息处理能力
提供报表处理、报表生成的可定制模式
支持系统资源信息的构建积累、分类和有效管理
提供对角色、权限进行动态设置管理的可定制模式
提供稳定的在线负载能力


方案内容

1)“教育部门业务管理系统”实现的环境是教委、信息中心、学校。教委和学校构成两级管理系统。教委在信息中心有自身的集中数据库,学校也有自身的独立数据库,从而形成集中/分布式数据库结构。

2)在“教育部门业务管理系统”功能模型中发生的信息流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管理过程中的教委内部的横向信息交流,教委各个科室与与所属学校的纵向信息交流。
横向信息交流----横向信息交流主要是教委内部各个科室之间,科室主管领导和相关科室之间所发生的的行政办公、信息管理、软件共享、文件处理等数据。
纵向信息交流----纵向信息交流主要提供教育信息网内部,学校与教委之间的信息的传递和公文流转。由于Internet提供的单向静态信息,另外一个原因是受广域网连接的带宽限制,因此,Internet信息流的主要考虑问题是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有效性。

3)分别在教委、信息中心、学校构建相应的管理模块,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实现网上的办公、管理,从而实现全面的、高效可靠的教委办公自动化格局。这种设计可为教委及教委行政管理科室与各学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输通道,通过使用信息网上的管理平台工具可对各学校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各学校也可利用该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如教务管理、师资管理、设备管理等)、学生管理(如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考绩管理等)和行政管理(如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以实现学校自身的办公现代化。

4)教委事务管理子系统----教委事务管理子系统是处理教委各个科室间的行政管理事务,实现无纸化办公(即电子办公)的应用系统。是整个“教委业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委内部网络系统为基础,使教委对自身的业务以及与下属区教委及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并提供对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等业务考评的直接监督,在线的进行评审等。

5)学校事务管理子系统----是本系统中的节点部分,一方面,学校通过该子系统向教委主管部门提供各种原始信息数据;一方面,使得教委通过和学校事务管理子系统的数据交互实现对学校的有效的业务指导。使得学校和教委的沟通更加有效、有序的状态中进行。

6)统计分析子系统----针对教委需要对地区教育发展状况做全面大量的统计调查,并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地区教育发展决策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进而指导地区政府部门制定下一个时期的教育发展规划而设计。该子系统同时兼顾了数据采集、汇总、统计、分析的工作,对所有可能被关心的数据进行集中分布管理,结合C/S结构设计,将本地的数据存放在本地 ,通用的数据存放在总部,对期末考试成绩、会考成绩、高考摸底成绩,高考成绩进行统计。

7)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于本系统的结构设计特点,从管理功能上采用C/S结构处理,从使用功能上采用B/S结构处理,因此系统管理子系统需要有较高级别的技术实施保障。

8)视频网络会议功能----在系统设计时需要对今后即将启动的视频网络会议工程进行技术兼容性考虑,使得视频网络会议能够有效的、无缝的纳入本系统,使办公管理方式更为有效。视频网络会议利用图像及语音编码/解码技术、视频流实时传输等技术,按照提供的带宽和通信品质,在宽带或准宽带的范围内向用户提供音频、视频、同步化音频、同步化视频等综合多媒体服务环境,使教育信息网成为开展网络办公管理的稳定可靠的支撑环境。


方案特点

系统采用多层分布式结构技术
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多层两级结构
应用系统实现模块之间的灵活性
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
应用系统提供高性能应用
应用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应用系统要求较高的安全性
完善的系统管理平台

方案用途

教育部门管理信息化、学校业务管理信息化、教育机构办公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