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甘肃省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从“十五”计划执行情况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在消费和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下,我市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水平的增长势头。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9118万元,年均增长13%。人均GDP由2000年的3652元增长到2005年的7608元,增幅达15.81%。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4080万元,年均递增11.92%;人均财政收入525.1元,年均增长11.43%,大口径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比建市初期翻了一番多。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奋斗目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第一产业平稳发展。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940万元,年均增长4.77%;粮经饲比例由2000年的57:17:26调整为2005年的58:21:2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2005年实现牧业增加值3953.5万元,占农业增加值的60.61%。第二产业逐步提升,2005年达到13418万元,年均增长11.66%。其中:工业经济的地位逐步显现,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3314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1118万元,年均增长16.27%。以畜产品、矿产、小水电开发为重点的工业生产体系已现雏形。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拉动全市经济较快增长。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8760万元,年均增长15.8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0年的23.98:20.46:55.56调整为2005年的11.74:22.70:65.56。一产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二产比重小幅上扬,三产比重大幅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充分的体现了我市服务型城市的国民经济发展现状。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全市上下“发展抓项目”意识显著增强,跑项目、抓项目、建项目的热情空前高涨。一大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涉及农牧业、水利、电力、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生态、公检法司、城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特别是叉乔路、城乡电网改造以及农牧村人畜饮水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使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项目建设105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637187万元,年均递增39.1%。这一时期也是我市经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十五”期间,充分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市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改善“三个”环境,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取消不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各种规定,全方位、深层次地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在编制《合作市招商指南》的基础上,借助兰洽会、乡洽会和节庆举办商品交易会和贸易洽谈会以及重点项目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大力向外推介,加快资源开发和招商引资步伐,大力发展无污染的水电、农畜产品、藏中药为主的加工企业。五年累计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8项,签约总投资额57654万元,截止目前已建成17项,完成投资10371万元,在建项目8项,完成投资5035万元。“十五”期间,根据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甘南州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设“一区一节两点三线”特色旅游的开发思路,编制了《合作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把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投入449万元实施了当周草原生态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完善了景区的各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并通过连续成功举办五届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使我市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有国内旅行社5家;旅游商品购物点8家;定点饭店11家(其中:二星和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各一家);草原旅游点18家;普通类型宾馆饭店66家,拥有总床位3593张。2001年至2005年,旅游接待人数累计达139.57万人次,年均增长16.86%,旅游总收入累计达14499.4万元,年均增长58.82%。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按照“动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原则,加快了市属12户国有企业和10户集体企业的改制力度。截至目前,批复方案并组织实施的有8户,安置各类人员343人,国有企业改制已经基本完成。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转换身份后的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不断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截至2004年全市共有私营经济企业34户,注册资金520万元,个体工商户1822人,注册资本1378万元,从业人员2836人。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平稳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下降10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投资环境得到改善。修编了新版城区总体规划。并按照州委、州政府对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提出的“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的目标,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要求,通过国家、省、州扶持、社会筹资、土地拍卖和招商引资等形式,筹措了近2.6亿元资金,先后完成了G213线、S306线城区过境段的改扩建;城区中路、腊子巷挖补罩面;东西一、二、三、四路、西五路、东六路、东八路、沿河路的拓宽改造及人行道硬化;蔬菜瓜果市场、小百货批发零售市场、羚城市场的建设。同时,城区供水扩建、城区路灯建设、当周草原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城市电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城区集中供热、通信、城市公交、居民住宅楼等一大批项目的建设和城区藏族特色风貌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初具民族风格的高原新城已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十五”期间,我市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投入,先后利用援藏、义教、危改及社会援助等各类资金4385.6万元,新建、扩建、维修校舍面积达31091平方米。同时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全市各村小都配备了双语教师,全市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1.4%、50%。2005年全市六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7.3%,“两基”攻坚工作通过省、州验收。农村卫生工作进展顺利,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共从国债、援藏、发展资金等多渠道争取资金319万元,完成了市疾控中心及妇幼保健站业务楼的建设及六个乡卫生院的维修与改造,并全面开展了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试点工作,农牧村群众参保4820户,参保率达到83.86%;建立家庭健康档案7230户,建立社区个人健康档案3.2万人,设立了4个社区医疗服务站,使全市82.6%的城乡居民受益。计划生育工作始终摆在全市各项工作的重要地位,2000年实现了计划生育“三为主”,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为争创优质服务(县)市打下良好的基础。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6.32‰。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乡村广播电视站(室)45座,全市农牧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44.7%、49.4%。全市文化基础设施也有了较大改善,先后建成了合作市文化宣传业务楼,合作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卡加曼乡、当周街道办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并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活动,努力巩固和拓展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同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82元,比2000年的3220元净增1962元,年均净增392.4元,年均增长幅度达9.9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245元增加到2005年的1554元,年均净增61.8元,年均增长4.53%。“十五”期间,如期实现0.88万名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0.79万名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的任务目标。大力实施就业工程,五年累计净增就业人口15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市场商品丰富,物价平稳,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总体上看,全市“十五”期间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十一五”期间及未来的规划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仅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不断拉大,而且与省、州内部分兄弟(县)市相比,差距也比较大。2005年在全州7县一市中排列第二位,综合经济实力仍然较弱,与所处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及区位中心的地位不相符。二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2004年我市GDP占全省、全州的比例分别为0.28%、19.86%,经济总量依然很小。人均GDP在2005年全州七县一市中列第二位。我市的人均GDP高于全州平均水平,正逐步接近全省平均数,但仍然远低于全国水平。三是财力薄弱,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2005我市大口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6.9%,说明我市经济发展与财力集中程度反差较大,经济发展呈现高速低效,速度和效益不相协调的现象,“吃饭”与“建设”矛盾十分突出。四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表面上看,我市产业结构呈“三二一”,与后工业时期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类似。而同期全国、全省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全州为“三一二”。但这是由于我市特殊的市情和第一、第二等基础产业发展水平低而形成的。并非是随着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到了较高层次和水平,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这样一个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产业结构转换升级。从发展的观点看,我市一产的比重仍然偏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有待提升;二产的竞争力仍然不强,企业单体规模小,产业集中度较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偏小。五是农牧村基础条件差,扶贫攻坚任务繁重。“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农牧业生产现状仍未得到彻底改变,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旧滞后,目前尚有9个行政村不通公路,2个行政村不通电,33个行政村不通电话,邮政只能通到乡,13个行政村不通广播电视。尚有337户牧民至今仍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农牧民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现象仍较普遍。2005年底,仍有1万多人绝对贫困人口没有解决基本温饱,1.8万多低收入人口没有稳定解决温饱,遇灾返贫现象较为普遍,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六是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城乡居民的福利及收入水平远低于同期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文化娱乐场所和体育设施严重短缺,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不到有效保障。七是劳动力素质不高,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改革步子和思想解放程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农牧民群众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八是受地域、自然条件、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县域对外开放相对滞后,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此外,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二、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着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家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步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资源开发,发展特色经济;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决定将对民族地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实行更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有利于我们争取国家和省上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将逐步加大对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的投资,有利于我们转换二元经济结构,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牧村各项事业发展。从内部环境看,我市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了较大改善,具备了加快发展的一定的物质基础;以水电、矿产、畜产、旅游、建材、藏中药等加工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基本形成,所开发的产品、商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州扶持的重点,具备了扩大规模,扩充总量,提升质量,建立特色产业优势的基础条件;我市作为州府所在地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价格比较低廉,发展劳务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壮大农牧村二、三产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也具有不少有利条件。尤其是,我们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思路,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上全市各族人民脱贫致富、改变面貌的愿望十分强烈,有利于我们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推进加快发展。
    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是解决我市一切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发挥比较优势,体现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良好的的软硬环境,加强各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到合作市的开发建设中来,实现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市为目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实施“紧扣一个主题(加快发展)、围绕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抓好两个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强六大产业(生态旅游、商贸、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水电和矿产六大产业)、实现两个增收(财政增收和农牧民增收)”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十一五”时期是我们夯实发展基础,发挥后发优势,振兴特色经济和培育优势产业,构建加快发展平台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考虑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做到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方针,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功能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和现代化发展,增强经济的发展后劲,强化城市中心的经济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3、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以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型工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坚持发展抓项目,实施项目拉动战略。项目是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把“发展抓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高度重视和加强项目前期、争取和建设工作,积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和个体私营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尽快建立激活社会及民间投资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项目对经济的强大拉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5、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完善落实科学发展的体制。为积极营造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实现对外开放质和量的新飞跃。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中心,基本建立政府为主导、社会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新机制。要深入开展“再就业”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社区管理,充分发挥街道办和居委会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区经济的作用。
    7、必须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和广播电视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进一步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立足合作市实际,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这个中心,切实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实施科教兴市、商贸活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项目立市战略,充分发挥合作市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立以合作市为中心,以兰郎路、徐合路为轴线的农牧互补三大产业基地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和第三产业发展优势群,把合作建成一个集旅游娱乐、商贸、畜产品加工、藏医药开发等为龙头的全州县域经济文化中心。全面提高合作市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逐步缩小与全州、全省的发展差距,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总体小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重要基础。经济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95亿元,年均增长11.2%(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0.72亿元,年均增长11.92%。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力争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力争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0-25亿左右,年均增长19%以上。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全省差距逐步缩小,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灵活、更为开放的经济体系,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稳定解决,实现总体小康目标。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新型产业化格局基本建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明显提高。农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企业整体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城乡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337户2022名牧民实现定居;旅游业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初步预计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8:28:64,二产在五年内能提高4—6个百分点,形成更为合理,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的“三二一”型结构。
    ——城市民族特色形象充分展现。以城市规划为龙头,以城市建设为重点,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全面推开城区藏族民族特色风貌改造工程,美化、绿化、亮化街道,完成沿河路向北延伸段建设及多河河道防洪与开发治理一期工程。积极探索和改进城市管理手段,广泛开展文明城、卫生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形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城市风格。到201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保持在60%以上,信息化程度达到全州先进水平。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年均增长10.4%,略高于“十五”平均增长速度(9.9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州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全面升级,城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0平方米和40平方米。农牧村、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重点解决尚未脱贫的农牧民问题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力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五年新增就业岗位14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基本实现充分就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教优势更加突出,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全面实现“普九”,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社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各乡(街道办)有文化馆,基本实现各村(居委会)有文化室。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5%以上。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2010年全市总人口控制在9.78万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8.09‰以内,农村计划生育率提高到90%以上,并不断加大对独生子女户、二(三)女结扎户的扶持力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使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80%以上,城镇社区、农牧村基层组织民主选举率保持100%。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加强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区和重点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监管,治理退化草场123万亩、治虫灭鼠42万亩,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20%,优质牧草增加37%,森林覆盖率达到13%以上,加强大气、水质、工业“三废”等重点污染的防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城市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保持75分以上。
    五、展望今后十五年(即到2020年)的工作目标:
    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和积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实现总体小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重要基础。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8.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5000元,
    2020年初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条件的乡、村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新型工业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趋于缩小;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更为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制约基本消除,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和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全民享受较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把合作市建成全州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草原生态基地、藏医药开发基地和旅游商贸城市。
    第三章提高经营城市水平加快城市化战略步伐
    我市作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今后的工作重点仍然要放在城市上,做好“城市”这篇文章。
    1、突出强化中心城市。合作市是甘南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全国五个藏族自治州中唯一的县级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较高,交通便利,城市工商业、金融保险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旅游及信息等产业初具规模,历史上就是内地与青藏高原的交通枢纽。因此,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将合作市建设成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的目标,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合作市区)辐射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窗口。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积极利用市场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加强市场运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各种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形成全州最大的物资集散地。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产业集群、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眼于完善功能,调整结构,改善环境,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更好地发挥经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的作用。依托全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我市的区位优势,加快旅游服务业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步伐、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将合作市建设成为甘南州的旅游服务基地。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消除城乡户籍管理分割状况,放宽农牧民进城落户的条件,逐步实现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的待遇,加快农牧民转化为市民的进程。鼓励扶持农村中的能人到集镇、城区兴业。优先考虑在城市有稳定收入或固定住所的农民转为市民。到2010年,市区人口规模发展到6万人左右,城市用地规模达到15平方公里。
    2、加快民族风貌改造步伐,尽快形成城市特色。按照将合作市建设成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的目标,在详细论证和规划的基础上,要在加快城市道路、绿化、亮化、美化、社区综合服务、专业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的同时,通过对临街主建筑物进行“穿衣戴帽”的系统改造,突出藏族建筑风格,尽快形成我市的特色,进一步打造和提升城市品位和对外吸引力。
    3、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提高经营管理城市的水平。要树立将城市作为项目来经营和管理的观念,积极利用市场机制,运用市场手段,加强市场运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更好地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的作用。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有力带动周围农牧区加快发展,走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子。
    第四章认真解决“三农”问题,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牧)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提升农牧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农牧村落后面貌,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农牧民、农牧村、农牧业问题。
    1、加快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努力实现农牧业产业化为目标,认真实施农牧互补战略,按照“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农区种草、牧区补饲”的发展思路,合理调整农牧业产业布局,利用五年时间力争建成卡加曼、勒秀、加茂贡乡暖棚育肥基地,卡加道、佐盖曼玛、佐盖多玛牲畜繁育基地,四个街道办、那吾乡奶牛基地,把我市建设成全州主要的绿色肉、奶、草三大产业基地之一。同时发展和建设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农牧业生产结构模式,将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发展农牧业的前提和基础。牧区在继续完善草场承包到户的同时,加强牧业“五配套”建设,积极发展“六化”家庭牧场,加大畜种改良和疫病防治力度。
    2、用搞工业的思路抓农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学习内蒙古省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舍饲农牧业、订单农牧业和环保节能型农牧业,重点围绕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建设,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发挥其在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扩大产业化生产规模,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现有龙头企业华羚集团、雪牦公司等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培育壮大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非公有制龙头企业来拉动农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牧村经济中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带动一产共同发展的效果。
    3、依托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园区,探索新的农牧业经营模式。按照优先发展城郊农牧业园区,培育重点农牧业园区的思路,制订和完善全市农牧业园区发展规划,加强扶持和投入,规范经营管理,确保形成规模、上档次、出成效,发挥应有的示范引导作用;“十一五”期间,力争建成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完备的农牧业园区2个,培植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新培植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1—2家,创出自己的名牌。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十一五”期间,继续争取国家加大对我市的扶贫开发投入力度,通过采取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输出、社会帮扶等方式,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到2010年,基本解决0.8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1.95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的问题。认真实施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加强贫困地区道路、饮水、小型农田基本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8年后贫困地区群众及易地搬迁群众的生活稳定和发展生产的问题,积极鼓励支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优势产业,切实解决好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问题。把农村劳务输出作为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战略来抓,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完善和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和各类歧视性限制,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发展农牧村的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整体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5、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农牧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牧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病的防治。进一步实施好农牧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加大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发展适合我市农牧村实际的清洁能源。形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牧村。
    第五章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1、认真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地方民族工业,对于提升我市经济整体综合实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市仍处于工业化前期阶段,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足。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市情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不断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进行规模扩张,逐步由原材料初级产品加工转移到延伸产业链和精深加工上来,不断提高工业在经济中总量的比重,实现从工业化前期阶段向工业化初期阶段的转变。今后五年,力争工业化水平由2005年的18.81%提高到2010年的21%以上。
    一是按照“自力更生、相对集中、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好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十一五”期间,建成一座“高起点、远目标、重实际、可操作”的工业园区,填补甘南州没有工业园区的历史空白。充分利用在我市经济中以形成一定规模优势的华羚、科瑞、雪牦等企业进行产业集聚,引导组织集体和个体私营企业以联合参股的形式,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共同投资建设有区域经济特色、以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依托洮河干流小水电梯级开发建设项目,在洮河流域建设以水电站开发为主,以农副产品加工为副的南部小型工业园区。完善工业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规范管理办法,着力提升园区软硬件水平。把分散的中小企业吸引和组织到工业园区中,引导和规范各类新办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原在城镇人口稠密区的工业企业,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入园发展。下大力气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带动面广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使之成为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城乡经济的聚集效应和扩张效应,提高城乡人均收入,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生产力的优化和配置。
    二是依靠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以低水平传统工业为主向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在做大做强牛羊肉、干酪素、藏药等产品的同时,积极培育知名品牌,切实提高工业经济的质量和综合市场竞争力。结合改革改制,加大产权转让和企业重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形成产权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运行管理现代化的现代企业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推动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节约资源,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立足特色资源加快发展特色工业。(1)突出发展水电工业。按照全州水电开发的总体规划,重点开发建设我市洮河干流小水电梯级开发建设项目。力争到2010年,完成安果尔、赛吾多、阿木去乎三座水电站的建设任务,全市水电装机容量达到5.1万千瓦,人均年用电量945.95千瓦/时,镇以下农村用电量100%由农村水电提供,农村水电及电网现代化水平达到85%,绿色GDP大幅增长,水电利税达到1553.73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1.8%。解决全市无电人口,村和户通电率均达到100%。力争建成一条330KV输变电工程;一条110送变电工程,为加快水电资源开发打好基础。同时,依托建设的三座水电站,论证规划合作洮河经济园区建设,加快水电产品产业链的延伸。(2)做强做大畜产品加工业。以干酪素、牦牛奶、牛羊肉加工为骨干,打响“华羚”等品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现代资本运作,力争10年内有1-2家以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知名品牌集团公司上市,推进全市畜产品的精深细加工和系列加工,尤其在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生物食品等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力求取得新突破。在毛纺、皮革及血、脏器、骨等畜副产品加工和生物制剂等方面,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3)壮大矿产开发业。制定出全市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加大项目论证争取力度,力争在“十一五”期内对重点优势资源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加大地质勘探力度,增加新的资源储备,延长矿山服务期,培育和发展接续产业。依托矿产资源优势,运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工艺,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加工,增加资金投入,加强采、选、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力争到2010年,黄金产量达到800公斤,铁精粉12万吨、铜精粉2万吨。使矿产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2010年矿产总产值达到1.15亿元,实现利税1800万元,不断提升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和地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4)加快发展藏中药和山野珍品加工业。依托丰富的藏中药材资源和境内现有的奇正集团甘南佛阁藏药公司、州藏医研究所、众友集团甘南制药厂等优势,加快藏中药的研究开发和精深加工,借助高新技术和外力打造知名品牌,尽快形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把藏中药加工业培育成名符其实的新兴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山野珍品加工业,积极引导和建立农牧户与山野珍品加工企业的利益联接机制,扩张加工总量,尽快改变山野珍品加工零散、有优无势的局面。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改进生产及包装工艺,在产品的品质、保鲜、保质等方面力求突破,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加速发展旅游、民族商贸及新兴服务业。立足我市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的定位,不断拓展服务业领域,优化结构,扩大总量,提高水平,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房地产、文化娱乐、旅游等消费性服务业,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仍然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三产创造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60%以上。
    旅游业。旅游产业既是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旅游业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与促进作用已为各地的实践所证明。目前我市的旅游资源开发由于投入少、开发层次较浅、开发深度不够,尚未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十一五”期间,要以宗教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历史遗迹四大特色资源的开发、包装与宣传为主,同时充分利用合作市地处拉卜楞寺、冶力关-则岔石林-黄河首曲-黄龙-九寨沟等旅游热线的必经之路这一优势,加大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服务规范和行业服务标准,将合作市打造成甘南州旅游业的服务中心平台。大力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香巴拉”系列旅游产品、商品和纪念品,不断完善和优化吃、住、行、购、娱等方面的服务,搞好景区景点与周边黄金旅游线路的对接,进一步扩大合作市旅游业在省内外的影响,把合作市建成高原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融合一体的旅游服务城。到2010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5万人次,旅游产值达到GDP的10%以上。
    商贸业。充分发挥我市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各类商贸市场,改变传统的市场模式,加快畜产品交易市场、建材市场、小百货批发市场、家用电器市场、饮食服务一条街、农村集市贸易,农资农机供应市场等特色专业市场的建设步伐,“十一五”末,力争形成年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市场2个,3000万元以上市场1个,5000万元以上市场1个。到2010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200万元,年均增长10%,略高于“十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9.65%)。
    信息服务业。
    “十一五”期间,立足于我市新一轮发展机遇,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与促进作用;拓展信息技术在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等领域的应用;立足于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以政府专业经济部门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为先导,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与利用,提高政府运行服务的效能;立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不断提高信息产业升级,加快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努力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新贡献。
    第六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牢牢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强“三农”、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利机遇,紧跟国家产业方向和政策投向,着重在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社会事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国家和省扶持资金的争取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州对我市的支持和投入,力争“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以上。
    1、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城区藏族民族特色风貌改造工程,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街道。完成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的收尾和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处理的建设任务。完善城市框架网络,拓宽改造中路;打通东五路、西八路、公园路、沿河路向北延伸段等几条断头路。完成多河河道防洪与开发治理一期工程,论证并力争开工建设引洮入合工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完成城区住宅小区建设。积极探索和改进城市管理手段、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2、以通乡公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G213线和S306线为枢纽,形成以合作市区为中心,建成四通八达交通网络体系。继续抓好乡、村公路建设,切实改善乡镇和村交通运输条件,到“十一五”末,达到所有乡通油路,提高乡级公路的通达深度,建设好村级公路,改变全市的公路现状,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以水电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能源建设。加快洮河干流小水电梯级开发力度,实现能源开发建设有新突破。继续抓好安果尔电站、阿木去乎电站和赛吾多电站三个水电站的开发与建设,论证规划阿尼念钦(太子山)北麓地区水资源开发方案,积极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打下能源基础。充分利用我市境内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利用现代先进的光热、光电转换技术,加大太阳灶、太阳能光伏电源、太阳能暖棚、温室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向农牧村提供高品位的优质能源。同时以城乡电网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工业园区和重点镇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电路改造、电网增容和变电站建设,确保全市电力基础设施有一个大的改观,以适应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4、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进一步改善农牧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十一五”期内继续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无电村用电和通信,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0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建设草场和发展饲草料基地和牧业基地,加强围栏、住房、棚圈、饮水、草业配套建设,并鼓励农牧民自愿联合、合伙入股经营等方式,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牧场企业,形成规模优势,实现畜牧业的新突破。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农牧村“两基攻坚”成果和科技带头致富人的实用技术培训,发展远程教育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快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
    5、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小城镇在集聚农村人口、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作用,走小城镇集约化发展之路。“十一五”期间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重点突出建设勒秀、佐盖曼玛两个小城镇。加强小城镇布局规划,利用有限的资源,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创建新型示范小城镇。确立小城镇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形成本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和一定范围的农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牧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生态移民、牧民定居点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牧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逐步减少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数量,增强城镇发展产业的支撑能力和对农牧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第七章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为了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全市上下必须把改革开放、体制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动力,正确定位政府、市场功能,充分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为实现“十一五”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提供体制保障、投融资保障和政策保障措施。
    1、继续深化各项改革。(1)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进一步理顺和处理好政府与企业、事业的关系,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继续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的其它各项改革。把制定公共政策、完善公共服务、强化市场统一、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等作为政府职责的重要内容,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订、统筹协调和规范竞争秩序上来。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和规范政务公开措施,减少行政审批的事项和环节,加强市场服务和监管,建立健全政府民主化、规范化和透明化的决策机制,建设“阳光政府”。(2)巩固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并按照“草场公有,承包到户,有偿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原则,逐步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调整畜群结构,加大暖棚养畜、短期育肥等科技推广力度,解放牧区生产力,牧业收入大幅度增加,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积极研究解决税费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切实搞好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加强农牧村基层政权建设。(3)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做好市属企业改制扫尾工作,进一步深化完善服务业、集体企业改革,调整优化股权结构,完善配套改革,加快企业制度创新。(4)深化公用事业改革。放宽对城乡公共设施、公用事业的投资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外来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开发,逐步实现城乡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营运市场化、设施使用商业化,加速公用事拥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全面建立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公开的市政公用企业特许经营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5)完善财政管理体系,深化“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政策。(6)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分散管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等问题。
    2、推动资本运作。加快培育资本、人才、技术、产权、信息等要素市场。加快市场化融资步伐,鼓励多元投资,扩大民间投资范围,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展企业、政府融资渠道,加快企业资产重组的步伐,采取联合、兼并、股权等方式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建立政银联席会议机制和银企交流合作机制。加大地方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间的合作力度,成立中小企业联盟,探索创建地方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联盟间的金融合作框架,促进金融机构改进信贷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与信贷支持。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与民间信用担保。引导和规范发展私募融资市场。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新的金融支撑。进一步发展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公平、管理透明的土地市场秩序,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集约利用,严格控制房地产用地,强化建设用地指标管理,加快推行行业用地标准,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建立全市统一劳动力和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加快形成区域性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体系。积极发展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机构,促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逐步建立区域产权交易中心。
    3、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鼓励、引导民营投资的政策措施,认真落实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在简化审批程序、支持参与企业改组改制、技术创新、资金融通、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经营领域,实行民营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对有市场、有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改项目,实行政策扶持,推动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服务体系,在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政策导向和优质服务。支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支持个体私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以促进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十一五”期末,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43%以上。4、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全面加大招商力度,在突出二产招商的基础上,坚持一二三产同步推进,市企联动,努力形成宽领域、立体式招商新格局。把招商的着力点放在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上来,主攻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实现由引进项目向引进产业的转变。顺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树立全新的招商理念,有选择地招商,科学设置项目的园区“准入门槛”,积极引进节能型、环保型、带动力强的龙头型项目以及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项目。注重把引资与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发展水平。重视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有意识地引导外资投入研发基地建设,为提高我市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十一五”期末,力争累计利用外资达6亿元,引进300万元项目15个以上。
    第八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市土地、矿产、水电、药材等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突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提高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和经济密度;引导和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同时,对耕地、滩地、河流等资源,加强保护、科学利用和有效管理。
    2、提高能源支撑能力。运用价格手段,促使用电量大的居民和企业节约用电,减少能源的消耗。加快能源供应体系的结构调整,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适当增加油和气的消费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耗比重。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不断完善电网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步伐,推进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实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重大工程,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二是严格规划和新建项目管理,建立不同区域与不同产业环境准入门槛制度;三是加大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力度,加强污染源监测、环境监察和应急能力建设;四是在加大阿尼念钦(太子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快规划阿尼念钦(太子山)开发规划,并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农牧民群众搬迁到阿尼念钦北麓地区定居。
    第九章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民教育体系。巩固好“两基”攻坚的成果。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和完善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对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农牧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农牧民技术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的观念,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牧村实用人才,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妇女人才和党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坚持培养、引进和使用相结合,完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我市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紧缺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优化各类人才配置,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健全人才选拔、使用、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积极推进科技创新。(1)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采取必要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2)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基地,加大成果转化力度;(3)改革和完善科技投入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对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科技领域,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入和民资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机制;(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5)发展科普事业,加大科普事业投入,提高全民科技素质;(6)加大农牧业科技应用推广的力度,重点抓好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推广应用,构筑信息、技术、产品、市场、效益一体化的新型产业化链条。改变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
    4、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继续做好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和推广。加强农牧村医疗人员培训,深化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鼓励民办医疗卫生院所发展,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以农牧村为重点,加强控制预防体系和疾病救治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城乡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
    5、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抓好乡镇文化馆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发掘地方民族文化精华,创作一批体现藏族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动地方民族文化的发展。发展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健全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
    第十章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积极扩大就业。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作为政府的优先目标,合理产业布局与政策引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就业空间,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大在职和再就业培训力度,特别是对农牧民的进城务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增强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努力扩大国内劳务市场,建立有序流动的劳务输出机制,扩大劳务输出。保护就业弱势群体,维护就业公平,把工作重点从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转到扩大就业上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重点帮扶双失双下困难家庭和单亲离异家庭实现再就业。切实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规定,严禁以各种名义的就业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建立积极的社会就业机制,维护就业公平。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抓好重点行业的安全整顿,加强安全监察,预防重大、特大事故,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建立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到包括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在内的所有劳动者,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95%;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建立规范水平较高的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并稳步推广农村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就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3、推进社区建设。我们要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以民为本,服务为先,让居民得实惠,让社区得发展,努力打造社区党建更加扎实、民主更加健全、服务更加完善、治安更加良好、环境更加优美、居民生活更加便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的小康社区。要坚持政府指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适应城区现代化进程的社区管理体系。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关系,鼓励各类社区民间组织承接社会事务管理,参与社区建设,探索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行政功能与自治功能互补的社区管理新模式。加强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扩充社区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以拓宽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内容,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完善社区功能。

    4、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5、加强防灾和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建设,维护社会稳定。重视防范和应对灾害性天气、水患、突发性传染病、战争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社会事件的发生,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经济和公共安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高度重视新的发展阶段人民来信来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安全生产工作、民族宗教工作和转退军人安置工作,积极帮扶弱势群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提高草山纠纷等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能力。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6、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和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大力加强民族团结,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五级联创”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企业改革、土地征用、城镇拆迁、涉法涉诉案件及资源利用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分裂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创建“平安合作”。
    第十一章加强民主法制,促进社会主义政治、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依法治市步伐,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选拔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真正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奋发有为、能够领导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集体。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行“双管双评、双带五抓”等符合我市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发展壮大党的队伍,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推进以民主集中制为中心内容的制度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全面推进依法执政,加快建设法制政府,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保证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注重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侨务工作,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干部培训,着力提高政法队伍整体素质,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法制观念。
    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党校阵地建设,发挥党校教育培养干部的主阵地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使全市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围绕教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村、户、文明社区和文明窗口“三大系列”创建、军民共建兰朗文明线、“诚信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4、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市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坚定不移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第十二章建立有效的组织实施机制,确保“十一五”目标任务落实
    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战略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既要依法行政,同时也要依规划行事。
    1、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合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实现《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是全市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纲要》确定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科技教育、资源环境、部分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目标。《纲要》是编制其他各类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年度计划,进一步落实本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全市上下要切实提高对中长期规划重要性的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有效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2、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检查监督。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建立对《纲要》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检查和评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全市上下要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做好规划实施的综合协调与衔接配套工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跟踪分析与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矛盾,及时研究解决,适时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和有关建议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为了保障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和发展形势,及时采取措施,适时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当遇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不可预见因素,社会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市政府将及时提出调整方案的议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本《纲要》经全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成为全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各族人民要积极行动起来,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而努力奋斗!
    第十三章着力实施关系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
    项目是投资和发展的载体,对合作市来说,必须依靠项目建设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为此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领域或薄弱环节,筛选了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在“十一五”至2020年期间能够实施,切实改变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
    “十一五”到2020年期间规划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
    “十一五”至2020年期间,全市初步安排重点建设项目十大类,41项,总投资170341.42万元。
    (一)全市“十一五”期间项目情况
    全市“十一五”期间规划实施各项重点项目34项,投资146534.79万元。具体有:1、城市基础设施项目6项,项目涉及城区道路改造、公益建设项目等,计划投资额13294.61万元。2、工业项目7个,内容有技术改造、工业园区、矿产开发等,计划投资额17565.7万元,其中2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3、市场建设项目3个,分别为:合作市畜产品交易市场、建材综合市场,合作市雪域商贸中心,计划投资额7717万元。4、水利建设项目8项,建设内容有:防洪、安全饮水、水电资源开发、节水灌溉、引洮入合等,计划投资额64565.36万元。5、生态环境建设及特色农业产品、草畜基地建设项目3项,内容包括:生态环境治理、特色农产品及草畜基地建设、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总投资12095.04万元。6、交通项目5个,计划投资额10046.4万元。7、旅游项目6个,总投资8592.83万元。8、扶贫开发项目投资5348万元。9、社会事业计划投资额2950.85万元(含公检法项目)。10、以工代赈项目六项,总投资4359万元。
    (二)全市2010-2020年展望项目情况
    按照省州要求,“十一五”规划编制要展望至2020年,为衔接“十一五”规划,初步拟定的项目有7项,总投资21169.63万元,项目有:1、城市基础设施1项,项目为:外环路建设,投资7147.5万元。2水利建设项目4项,项目有:安全饮水工程,投资416万元;防洪水保综合治理工程,投资6500万元;节水灌溉工程,投资2080万元;小水电开发,1170万元。3、生态环境建设1项,投资1056.13万元;4、交通项目1项,项目为:勒秀乡至碌曲阿拉公路,投资2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