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组织工作创新
来源:党建研究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韩 勇

  创新是我们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也是推动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我们以理念创新推动思路创新,以机制创新推进工作规范,以方法创新提高工作水平,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

  要强化创新理念。当前,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把握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困扰组织工作的难点问题,要善于思考、去解决,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创造性。

  要强化全局理念。组织工作担负着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配置组织资源,为党的政治路线提供组织保证的重大使命。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找准组织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在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确定创新的方向,在总结和借鉴经验中拓宽创新的思路,从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中发掘创新的亮点,从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中找准创新的着力点,通过选准干部、配好班子、建强组织、用活人才,实现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强化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组织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组织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靠人推动发展,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强化开放理念。新时期组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必须多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传统思维模式,主动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以开放的思维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对资源配置、放大、倍增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各种组织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组织资源的整体潜力;通过统一规划,分工协作,联合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一个开放的组织工作新格局。

  要强化和谐理念。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切实抓好党的组织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培育、管理、配置和使用,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有效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组织工作的成效充分体现到以党内和谐推动社会和谐上来。

  二、坚持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使组织工作把握规律性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以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干部任用条例》和11个法规性文件为总抓手,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一是着眼于拓宽选人视野,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着力构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机制。以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为着力点,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民主推荐、差额考察、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具体制度和办法,充分依靠社会和群众选准用好干部。二是着眼于提高选贤任能水平,进一步探索和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针对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新情况,改进和创新考察考核手段,准确考察评价干部的实绩,切实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把干部资源合理配置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努力在实现人岗相适方面有新突破。三是着眼于疏通出口,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着力构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推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能下”的各项制度和配套措施,进一步加大改革和攻关力度,形成干部“能下”的正常退出机制。四是立足于教育防范,探索和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针对重要领域、重要岗位、重要工作,坚持任前、任期和离任监督并重,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监督并重,探索建立自上而下监督和自下而上监督、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职能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网络,逐步完善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和协调运行机制,实现干部监督工作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创新和完善制度规范,推进领导班子建设。一是探索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领导班子配备改革精神,建立有效的常委分工负责运行机制。按照“授权充分、各负其责”的原则,明确常委职责分工,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凡属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编制、大额度资金使用、重要干部的任免和奖惩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积极探索票决制等决策方式,不断提高常委会决策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建立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调配机制。优化配置领导班子,是提高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关键。要按照“结构调优、素质调高、功能调强”的目标和思路,通盘考虑,合理调配,既注重业务专长方面的全面性,又注意年龄方面的梯次性、性格上的互补性,使各级领导班子达到职位设置合理、职务分工明确、年龄形成梯次、专业知识配套、气质性格相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切实提高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三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坚持干部培训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形成以需求为导向,党政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干部培训模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体系。注重拓宽培训渠道和方式,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把握工作大局、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引领群众前进的本领。四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以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为重点,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紧紧抓住“选、育、管、用”四个环节,提高人才素质,盘活人才存量,引进急需人才,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增强人才实力、激发队伍活力、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宏观调节、市场配置促进人才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合理分布,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建设项目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领域转移,打破各种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消除地域、行业、部门、身份等界限,促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重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型人才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健全人才评价、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机制。在对人才的评价上,由过去单纯重学历、资历向重业绩和创新能力转变,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考核、职称评定办法,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创造力,不断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

  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进一步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各项制度。以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建立健全抓基层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努力形成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类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适应农村改革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改进农业产业协会等新组织中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党员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化解矛盾、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适应城市社区不断发展和党员数量增加、结构复杂等新情况,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在新的领域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新途径。要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提高党组织的组建率,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推进“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

  三、坚持以方法创新为动力,使组织工作富于创造性

  坚持统筹协调,整合工作力量。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重整合组织系统内外资源,搞好横向互动,理顺组织部门内部机构间的工作关系,形成科学分工、相互配合、合理制约、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组织、干部、人才工作,使之协调运转;注重上下联动,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加强内外协作,注重加强组织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用足“内力”,借助“外力”,内外结合,依托相关部门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组织工作。

  坚持扩大民主,推进工作公开。民主公开是组织工作开放的重要特征。要注重运用公开的手段推动组织工作,不论是干部选拔、班子配备、人才培养,还是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除涉及保密事项外都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做到政策公开、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要突出重点,善于从解决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紧要性问题入手,集中精力抓好组织工作的大事、要事和难事,以重点工作带动全局工作;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总结经验,善于发现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动组织工作整体上水平。

  坚持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各项改革措施特别是重大工作创新,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采取先调研后决策,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加强示范引导,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扩大推行范围,巩固和扩大创新成果。

  坚持建章立制,巩固成果。要坚持用制度化的方法和功能来解决组织工作中的现实问题,靠制度管人理事,用制度规范组织工作。坚持把制度建设融入到每一件工作、每一项措施、每一个环节,及时把创新成果总结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

  坚持创新手段,提高效率。要善于借鉴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力资源开发等学科成果,提高组织工作水平;要善于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方法,改进组织工作的方式;要善于借助现代网络和电子视频、电子政务等手段,提高组织工作效率。

  (作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