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国及欧盟电子政务考察报告
来源: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3

全国经贸委信息系统“德国电子政务技术应用培训班”一行15人,由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雷长群同志带队,于2002年9月28日10月14日到德国、法国及欧盟总部进行了为期16天的学习考察。在德国卡尔.杜伊斯堡公益中心的精心安排下,先后考察了德国内政部、经济技术部、信息技术安全局等联邦政府部门,柏林市、北威州、多特蒙德市等州市有关部门,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公司,以及欧盟信息社会署、企业管理署信息中心和法国经济技术部。通过考察,初步了解了德国、法国及欧盟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并提出对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几点启示。考察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德国电子政务基本情况

德国电子政务总体上处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单向互动阶段。目前,德国使用因特网的人数约有32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40%。以公众为中心改善政府服务是德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德国大小官员最为强调的观点。在线服务提供的大量信息还只局限于众多的表格下载。尽管2001年德国的电子政务在欧洲排名第15位,远远落后于欧盟其它国家,其开展的电子政务项目也不是很多,但许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行政管理事务中,如申报纳税、企业向统计局上报统计资料、大学生申请优惠贷款等都可直接在网上操作。从2002年开始,随着“联邦在线2005电子政务工程规划”(以下简称“联邦在线2005”)的实施,德国在电子政务方面加速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差距也正在逐渐缩小。

(一)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规划(联邦在线2005)

1、制定“联邦在线2005”的重要意义。德国总理施罗德2000年9月18日发布了“联邦在线2005”计划,决定要求联邦政府到2005年所有政务实现网上办公。“联邦在线2005”是联邦政府为使德国成为信息化社会所制定的重要规划和政策。它确保公民、企业、院校及其它管理机构能更方便、快捷和花钱最少却最有效地享受联邦政府的各种服务。德国政府推出的一句颇为吸引人的口号是:“让数据而不是让公民跑路”。它将增加国民对联邦政策及管理的满意程度,并提升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地位。

“联邦在线2005”也是全面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陆续实施的电子政务项目能为联邦政府政务现代化提供动力,能简化政府机构及政务处理的手续。联邦政府财政预算要求,在确保办公质量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缩减开支,而电子政务使之成为可能。

2、“联邦在线2005”建设项目情况。“联邦在线2005”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技术项目,而且还涉及政府管理的革新以及行政管理的调整。其服务范围包括:提供信息咨询、提供与各类机构的合作、实行一般申请程序、办理促进项目、实施采购计划、实施行政监督等,其中大量的业务集中在信息服务、申请事务和办理经济技术促进项目等三个方面,约占总数的73%。按所采用技术的复杂性376个基础服务项目划分为3个等级,即“容易”(占服务项目的49%),“中级”(占服务项目的38%)及“复杂”(占服务项目的13%)。这一等级划分表示执行项目所需时间的不同,从半年到2年不等。该项目的用户分4个层次,即,8200万公民,16个联邦州数千个地方政府以及欧盟,1万户大型企业及1200万职工,330万户中小企业及1800万职工。

“联邦在线2005”从2001年开始实施,计划到2005年完成。该计划目前正在如期进行,在2001年底之前,全部376个服务项目中已有21个实现网上办理。在2002年8月底之前,又完成79个服务项目,占本年度拟完成项目(119个)的三分之二。此外,按照计划实施进程,至2003年、2004年、2005年底,将陆续完成108个、119个和9个服务项目。

在线服务设计的重点不仅要考虑政府独特的行政行为,还要从最终使用者(如公民、企业、院校及其它管理机构等)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提供完整的在线服务过程。以联邦政府提供的“公众服务”系统(BAZ)为例,政府部门要确保公众能通过在线服务向政府提建议,同时也要确保政府接收到的是公众提出的积极的、有益的建议,自动过滤掉恶意内容。在提供服务的时候,要确保提出申请、接受申请、申请处理过程,以及反馈申请结果都清晰、简便和易操作。

3、“联邦在线2005”建设项目资金情况。该计划的资金需求量为16.5亿欧元。其中,用于上网信息的组织及网络维护部分的资金约占总数的8%,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占48%,其余则用于培训和过程的协调和组织。从建设年度看,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资金需求量分别为13%、31%、37%和19%。资金的四分之三将由4个部门(即,联邦财政部,运输、建筑和住房部,内政部,经济技术部)来提供。另外,还有两个自负盈亏机构,即联邦就业机构和联邦保险机构。据初步测算,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联邦政府节约约4亿欧元的开支。

4、“联邦在线2005”的实施。为确保“联邦在线2005”的有效实施,联邦政府成立了跨部门的协调机构“联邦在线2005”项目组,由内政部部长领导。

2001年5月14日在柏林召开的联邦政府各机构首脑会议上,总理施罗德及内政部长Schily明确指出,在联邦各部及其所属机构中“联邦在线2005”的实施具有最高优先权。

2001年7月25日,项目组草拟了一个“联邦在线2005”实施方案,辅助各部门及各机构制订方案,进行协调及实施“联邦在线2005”。这个实施方案将由联邦内阁的内政部以年报形式进行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哪些政务上网、它们的优先级及什么时候上网,它为联邦电子政务制订技术标准及机构要求,但这并不排除一种可能性,即各部门如果能为政务的现代化做出贡献,且尤其是对“联邦在线2005”的成功实施做出贡献的话,它们可以为实施方案做补充方案。“联邦在线2005”的成功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防止各不同的机构在相似的技术设施上多级重复投资,以及投资在不兼容或无可操作性的技术研发上。

约三分之一的服务项目主要是提供服务,但通常并不仅仅是在网页上提供简单的统计信息;另外三分之一是申请程序,通常包括一些较复杂的过程和进行处理的组成部分。这两种政务类型是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二)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规范(电子政务手册)

1、《电子政务手册》的主要内容。在德国联邦信息技术安全局(以下简称“信息安全局”)的主持下,与专业公司共同制定了《电子政务手册》,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统一要求。各州按照统一要求,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自主开发的电子政务系统。主要内容包括:(1)导言。主要介绍了编制该手册的目的。为实施德国“联邦在线2005”行动计划,电子政务手册首先为联邦机构工作人员服务,同时为准备开展电子政务和已经实现网上服务的相关人员服务。(2)转变观念。主要介绍:谁是政府?为什么要实施电子政务?如何开展电子政务?什么时候开始?如何才能成功等内容。(3)电子政务基础。主要介绍各类方案的设计程序及电子政务方面的法律法规等。(4)阶段设计。主要介绍: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电子流程分析;高级阶段设计;落实检查等。(5)主要论题。《手册》覆盖电子政务有关的公众项目和主要领域。一方面,阶段计划中有关解决方案及方法主要服务于电子政务实施主体;另一方面,对那些对电子政务,尤其是对阶段有兴趣的公众主体,也是必备手册。主要论题分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需求及质量保证。包括在线服务项目的评价标准;电子政务评价标准;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等。二是信息技术及安全。平台中涉及信息技术,这里特别强调了它的安全性。各种模式的解决方案均提到信息技术系统安全。(6)说明和解决方案。为避免重复工作并取得电子政务建设一致性,应避免技术落后,采用新的电子政务标准,并提供优秀的应用案例等。(7)附加的资源。信息安全局提供专用工具箱、防火墙、数据加密等系统。其它包括问题、建议及对手册的意见等。总之,手册从电子政务ABC开始,从设计思想、项目组织、软硬件需求、人员培训等全方位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

2、分阶段实现政府在线的主要步骤。包括:基本构想、实施战略、信息分析、实施计划、调试、全面推进等。以上六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均可进行修正。实施过程的重点是第三步“信息分析”和第四步“实施计划”。(1)信息分析主要在于:在线服务项目的分析,关键在于是否能实现该项目在线,是否能保证实施;项目优化,关键是避免冗余信息、避免信息技术老化以及得到法律保障等;对个人资信的保障,关键是对个人明确使用权限和对政府明确规定服务时限等。(2)实施计划主要在于:服务器的选择、内外网建设规划、安全技术的实施计划等。

该手册是建议性文件,而非法定标准。“联邦在线2005”有很多方面都参考了该手册的内容。该手册与“联邦在线2005”是德国各州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依据的主要参考文献。

(三)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安全问题

1、德国对实施信息技术安全的主要做法。德国信息安全局成立于1991年,隶属于德国内政部,全局共有390名工作人员,全部都是专业技术人员,涉及统计学、数学、法学、物理学、信息学、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主要任务是保障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保密和安全以及根据需要进行网络加密,以保证政府、企业和公民安全地使用网络。过去,信息安全局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政府和企业,2001年以来,随着德国公民上网人数越来越多,现已逐步转变为为公民提供上网安全服务。

在电子政务推行的同时,信息技术安全措施也要随之而上,内外网(Intranet与Internet)同时建设,内网主要实现电子信息档案的存储,实现无纸化办公以及知识库的建设等。外网为公众网。这里的信息安全被定义为通过安全技术的应用,在系统整体范围内和各组合系统中,保障信息技术的标准得以实施。

从确立安全要求,到应用信息安全技术的计划、设计、实施、评估以及安全检查等,信息安全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德国在保障信息安全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内容:(1)安全性。谁进入网络(公民、企业、政府机关等)?谁浏览个人资料(保障个人隐私权)?谁在进行电子签字?谁输入有害程序等,都是保障信息安全应考虑的范畴。信息安全局在实施信息安全的过程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理念,提出e-mail本身不是信件,而是明信片。网络信息传送过程中,对需要保护的信息进行加密,其它公开的信息则应用相互信任的理念。(2)合法性。实施信息安全技术要合法。(3)准确性。保证信息传递内容收发一致、传送准确也是安全工作内容。(4)使用性。要保证信息的长期可阅读,也就是保证有关信息资料即使在20年后也能阅读,保证长期可审阅;随时提供查询,24小时进行信息服务;紧急情况下的数据备份,包括异地备份等。(5)统一性。各种数据标准的统一,确保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

目前,《电子签名法》已经联邦议会通过。对电子签名要进行检查和审核。对信息进行加密传输,解密后解密过程和结果要与加密者进行确认,并且对电子签名和确认结果要进行存档,供今后查阅。

2、德国在推行电子政务过程中,实施信息技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1)关于电子签名。电子签名方式不统一,政府确认哪一种?电子签名是否经过认证?(2)关于信息加密。在传统方式中,如信件可在邮局分检后送达目的地,而电子政务通过电脑分检后送达目的地,如果加、解密人生病,别人是否可以替代,造成选择上的两难,使工作复杂化,达不到简便的目的。为解决此问题,电子邮局将主要在中间过程进行加、解密,但目前尚未有中间加密者,并且,如若电子邮件在中间丢失,同样会造成泄密。加、解密产品还不能100%解决现存的问题。(3)关于组织上的缺陷。工作人员责任不清,授权不明;检查工作无认证、无标准、无评估;缺乏经常的监控工作等。

为确保电子政务的安全,必须有一套技术防范措施。对谁进入了网络,谁浏览了网上数据,谁输入了病毒到网络系统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安全,公民的隐私得到保护,不被病毒感染,使公民对电子政务系统有高度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信息安全局得知,由于措施不力,责任不明,检查不力,数据保护不够等,德国每年计算机病毒感染事件达到几百万起,损失达数百万欧元。他们认为防范计算机病毒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相同,威胁来自于内部与外部,无论是电子签名、信息加密还是病毒防范,组织方面的缺陷是安全最大的威胁,组织措施的不力将直接导致在信息安全上两种极端结果,一种是不听、不看、不说,完全自我封闭;另一种是投入巨资进行加密等,致使成本巨大,无法进入,不能看。

(四)着力打造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府(公民局)

一切为了公众,满足公众的需求是德国电子政务追求的终极目标。公民局是德国政府为公众服务的重要形式。德国16个州市在建设公民局(又称“公民服务中心”或“公民办公室”)方面,不莱梅市走在全国的前列,柏林市处于中游。

柏林市是德国的首都,下辖12个县,面积488平方公里,人口350万,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德国最大的城市,因此,做好柏林市的电子政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公民局”项目正是这样一个电子政务的典型项目。柏林市公民局的工作职责是提供咨询、便民服务,主要负责全市公民的全部服务项目,包括:申报户口、登记上学、登记结婚、登记车牌、登记医疗保险等工作。为改变政府在公民心目中的形象,高效地服务居民,柏林市正在推出的“公民局”项目将本着“申请者的保护伞”的设计理念,围绕表格服务、电子申请表、在线采购、机动车登记、公民基本情况的统计资料(不含隐私)、电子政务手册等服务内容,重点开发“前线办公系统”软件,以提供各种法律法规和文件,提醒公务员在提供服务时该办事情的程序,服务项目的收费情况等一系列数据资料。公民局必须设在居住区附近,最好在市中心以及购物中心、大医院周围。目前该州已建成34个公民分局并建有网站,2003年底前将建成12个郊县的60家公民分局,60家分局统一共享信息资源。60个公民分局建设项目全部由市政府投资,总投资约860万欧元,其中建房的费用为490万欧元;700个工作人员培训需110万欧元;信息技术设备及软件开发需260万欧元。待项目建成以后,全市的居民将可在60家公民分局中的任意一家完成自己需要的服务项目,提高了办事的灵活性,加快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前公民局较好地代替了大部分局办为公民服务的项目,但也有一些办不了,如对公民报税就代替不了,仍需到税务局。再如失业救济金只能本人到劳工局办理,公民局代替不了。公民局项目存在的问题,从公民局本身来讲,主要是公务员的知识面窄,在提供咨询和服务时经常会遇到困难,这一方面需要公务员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另一方面,应通过开发新的软件以帮助公务员实现知识面的扩展。从公众来讲,主要存在公众如何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问题。在多党制国家,往往存在把公民当成选民的问题。

(五)德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

1、联邦经济技术部。德国经济技术部职能类似于国家经贸委,共设有8个司局,包括经济政策司、中小企业司、能源政策司、工业与环境保护政策司、贸易政策司、技术政策司、通讯与邮政司及行政管理司。在经济技术部,内部网络建设和电子政务的实施均具有较高的水平,经济技术部业务工作中50%的事务是通过网络实现的。行政管理司所属信息技术服务处,设一正两副,共有员工30人(含3位负责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5名,全部属公务员编制,是该部员工人数最多的处。其主要职责:负责经济技术部计算机及网络的日常运行及维护;负责经济技术部所需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采购;负责经济技术部各司局及处室应用系统开发(部分开发项目外包)。

在“联邦在线2005”项目中,德国经济技术部共有6个项目,分别是:项目活动的设计与处理,政治和法规决定的准备,法律与监督控制,对外贸易协调,援助项目处理和信息提供与公众、企业的参与。

2、北威州内务部。北威州内务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信息技术在政府部门的应用,由州议会通过一项决议,所有部门都要实现网上办公。制定了IT应用分阶级计划,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重点,到2002年重点是州各部门的信息化,到2005年基本实现电子政务。

内务部信息化项目的组成:为政府工作人员配备宽带上网和多媒体办公设备,上网率由现在的80-90%提高到100%(2002年底完成);对计算机中心全部实现现代化装备,为电子政务提供完备的信息技术;所有工作人员(使用电子政务系统的人员)要掌握信息技术;完成州各部委费用支出的信息化管理;使州政府成为信息技术的提供者,现有网站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确保网络安全。

已完成的网上办公项目有:教师资格申请、网上报税、健康表格登记、注册登记等。2003-2005年的目标是:面向社会,2005年实现全州办公公众化。提出的口号是:“办公公众化”。

联邦政府政府采购计划每年15000个项目,资金额达3000亿欧元,占GDP的15%。部分采购项目按欧盟规定实行定向采购,无论何种采购,均要求透明、公正,要求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具有统一性,要全部实现电子化。联邦州政府通过法律、决议保证其操作。实施前搞了一些试验项目,第一项是数据收集项目;第二项是由财政部组织,在互联网上完成150项采购计划;第三项是观察社会效应,确定5000欧元以下项目,通过e-mail或手机采购;第四项改变过去单一在报纸上公布政府采购计划,增加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比率,看反应如何。

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现有电子通讯方面的法律有4000条之多要加以修改,法律赋予的权力与信息技术的统一,电子政务即信息技术在政务上的使用要得到法律的认可;信息技术和产品的标准统一或一致化,公司之间、公司与国家之间标准的统一;民众的认可等。

3、北威州数据处理与统计局。北威州是德国人口最多的州,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工业区就位于该州。该州有1.1万家工业企业(德国规定,凡20名雇员以上的企业均须按月报送数据,1.1万家工业企业均为20人以上企业),其中大企业3000家,中小企业8000家。

德国统计机构分联邦统计局、16个州统计局。工业企业统计依据统计方面的法律规定。北威州统计局是德国最大的数据处理、加工与统计的州统计局。

工业统计按时间划分为月度统计和年度统计。月度统计包括企业的工作人员、工作量、产品的种类、产量、营业额(包括国内、国外)、合同情况等。每月初企业均须向州统计局申报统计数据,州统计局汇总后报国家统计局,由国家统计局向外发布全国统计数据。根据联邦政府经济发展目标,州统计局每月向3000家大企业讯问、核实统计数据,每季度向8000家中小企业讯问、核实统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复审。根据全年12个月的月度统计数据累加数,对年度统计数据进行比较、核查和调整。

为确保数量众多的企业能按要求申报统计数据,北威州设计统一的电子申报网站,要求企业通过因特网在线申报。为工业企业提供统一规范的电子申报界面,规范统计的范围和内容,克服大企业申报表格不统一的问题,并通过法律的形式把电子申报固定下来。通过网上电子申报,对申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及时告知企业,自动对数据进行复审,并将有关情况迅速反馈企业,同时将复审与讯问统一起来。统一了工作程序,使申报程序进一步简化,公开明了,减少了统计人员工作强度和企业申报数据的压力。

4、多特蒙德市。多特蒙德市开展了市政服务电子化项目。该项目不仅用于市政管理,而且为居民提供从出生→教育→当兵→驾照→住宅→搬家→结婚→退休→死亡等一系列的网上24小时服务。居民可以通过网上在线申报,填写表格。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咨询,要求提供相关服务。居民既可以在家上网,也可以到政府提供的地点上网。目前,该市已有8万户家庭可以享受网上服务,约占居民总数的三分之一。

(六)IT公司积极参加电子政务建设

在德国卡尔.杜伊斯堡公益中心总部,听取德国电子政务专家,eGovernment solutions公司Max Maendler先生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内容培训。分析了电子政务的组成因素以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该公司在德国社区电子政务建设领域的经营策略和实施方案。该公司与柏林市政府和北威州政府均有合作,曾做过350个类似项目。

他认为,电子政务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在电子政务实施的过程中,不修改现有的法规条款,不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就是一句空话。德国电子政务90%的工作量在社区,而社区普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电子政务建设。公司采取先投资,通过对服务项目进行收费的方式完成社区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电子政务前要进行顾客需求分析。电子政务不但要实现政务流程的便捷,而且还要起到信息综合,信息分析,防患于未然。电子政务的实现要靠各部门、专业公司等共同合作才能全部完成。电子政务实施的好坏在于政府开支是否减少,公民是否满意,关键在于公民是否愿为电子政务提供的服务付费。社区建设电子政务的经费来源是政府节省开支、收费服务、特殊服务另收费、出卖许可证、专利费用分摊等。实施电子政务项目组的组成一般由行政管理人员、编程人员、设计人员、市场分析人员、法律工作者、熟知政府数据库人员等。该公司采用的电子政务技术实施软件80-90%为开放资源软件类(open source software)。

他提出电子政务的渐进方式,第一阶段是财经基础,提供基础的服务,如地产、机动车辆登记,交通、建筑方面的审批等;第二阶段属复杂的系统,包括提供众多政策性服务和非中央管理性的服务,如泊车系统收费、机动车辆、住房补贴、教育、养犬管理、投诉等;第三阶段是进行全盘改革,建设公共服务中心、公共数据库、公共科技中心等。

二、欧盟及法国电子政务基本情况

(一)欧盟电子政务基本情况

1、欧盟电子政务发展概况。欧盟认为,电子政务的成功至少取决于三个要素,即简洁的界面,即方便企业、公众进入一个界面后,就容易进入其它界面;信任和保密,即信息安全、保密和保护私人信息;可进入性,即服务对所有公民开放,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电子政务的四阶段是:利用互联网提供信息;单向互动式服务;双向互动式服务;交易阶段等。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欧洲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阶段:1990-1994年,主要着眼于中央级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工作;1994-1998年,开始面向公民、企业以及所有行政机关的信息交换;1998-2002年,向政府职能整合的较高层次的电子政务发展。近年来,欧洲电子政务发展很快,欧洲国家各级政府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网站,但信息接受是被动的,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使网站具有互动性。目前基本处于电子政务发展的第二阶段。

2、欧盟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所做的主要工作。支持相关的50项电子政务科研项目;制订并实施“E欧洲2002”行动计划;制定并完善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研究并推行欧盟成员国行政部门间信息交换,即IDA项目。IDA项目是欧盟成员国之间各行政部门的数据交换项目,也是欧盟整个电子政务计划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要改变目前欧盟各部门及成员国政府各部门之间只有纵向的信息数据交流,而缺少横向交流的状况。该项目由欧盟企业管理署所属信息中心负责,欧盟各署都有人员配合此项工作。该中心的工作,就是要将欧盟各部门的数据信息,通过技术手段联接在一起。其主要内容包括:实现跨部门的网络联系;实现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资源共享等。

3、“E欧洲”概念及主要内容。2000年,欧盟提出“E欧洲”概念,即帮助欧洲从信息管理转化为知识管理。两年来,在推进“E欧洲”行动计划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侧重于:价廉、快速地接入互联网;人力的培训等。

鉴于“E欧洲2002”行动计划并没有全部完成目标,在“E欧洲2005”行动计划中,则侧重于重点工作领域,即电子政务、电子教育、电子医疗等。

“E欧洲2005”行动计划中确定的电子政务目标是:2003年底之前,实现政府部门间的双向互动;2004年底之前,实现公共服务的双向互动。同时,在网上实现政府采购。

(二)法国电子政务基本情况

1、法国电子政务概况。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法国是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较晚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担心因特网的发展,会对法国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但从1998年起,法国政府开始重视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计划。1999年1月,法国政府宣布实施一个“为法国进入信息社会作准备”的政府项目,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使公共服务现代化,特别是政府部门利用因特网提供对公众的服务。法国政府认为,应让法国的公民直接从因特网上自由地获取政府信息,尽管这种做法可能对政府精英和大型商业集团享有的特权的法国是一种挑战,但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等级社会。法国政府提出,要让所有的政府机关都联网,资助企业上网,要让法国人通过网络,更简便地办理各种事务。

为了加快政府信息化的步伐,围绕电子化政府建设,法国政府主要制定了以下一些措施:一是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各种窗口服务,必须进入网络,将政府信息对外开放;二是为了使农村及偏僻地区使用互联网,国家和地方政府增设一些公共网点,帮助信息产品进入家庭;三是增加网上教育的内容,鼓励学校等机构更多地应用网络;四是推动网络政府的国际合作,提高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等。

2、法国互联网接入和使用情况。根据法国有关部门提供的数字资料,截止到2001年底,法国有1698万人使用互联网,比2000年增长42%。2001年使用互联网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为30%,明显低于美国57%的上网比例。

家庭利用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情况。法国家庭拥有计算机及接入互联网的家庭增长很快,但在发达国家中还是比较低的。2001年底,有35.6%家庭拥有计算机,21.3%的家庭接入互联网。

企业接入互联网的情况。在发达国家,无论规模大小,100%的企业己实现计算机化。至于接入互联网情况,比例一般超过80%,但不同国家区别是很大的。据有关机构估计,尽管2000年法国企业接入互联网的数目增长9%,但仍然是比较低的。

3、法国经济技术部电子政务开展情况。法国经济技术部下设18个司局,主要负责全国的税收、会计、海关以及工业企业的宏观管理等,是法国政府最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之一。该部负责电子政务的部门只有7人,由法国经济技术部部长亲自管理,主要任务是开发电子政务程序软件(采取技术外包形式),负责政府和各大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还进行一些政府内部和世界范围内的电子政务新技术开发和研制。现已做到:个人网上提交应付税申请及备案;企业服务(如企业付增值税);网上改换资产(企业资产变更在网上发布);公务员考试等。

法国的电子政务涉及到法国政府的新一轮改革,预计未来的十年内,全国将有近50%的就业人员要退休,在此之前,要使法国公众学会并方便地使用网络,经济技术部的电子政务实践要成为全法国的试点,最终还要实现网上购物、在各地设置方便的设施用于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并在48小时之内得到答复。GDP和企业的税收情况也将可以通过网上查询。

在法国,电子政务项目一般由政府各部以项目管理方式独立进行。法国经济技术部的电子政务项目基本依照撰写立项报告,报部长批准,采用招标形式由专业公司开发,最后由经济技术部的信息管理部门负责验收。在法国经济技术部内网由人事部门负责开发,外网由信息交流部门负责开发,由负责电子政务的部门统一协调。

法国经济技术部通过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实施,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财务管理方面的操作也变得简便易行,减少了人力的投入。但安全性依然是电子政务实施的关键因素,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实际的困难,如,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私人企业合作的协调方面有难度;电子市场的变化迅速,难以把握;现在虽有较高点击率,但民众还不太接受网络形式,公众观念的缓慢变化使得电子政务的推广难度加大等。

三、对推进国家经贸委及全国经贸委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切实实行电子政务建设一把手责任制

德国总理和内政部长都非常重视电子政务,并从资金、人员及组织上保证电子政务的有效推进。联邦政府总理与内阁成员每年要专门研究一次电子政务工作。我国作为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大国,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的行政推动更是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负责人,尤其是一把手,要切实重视并加强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领导。加强对各地经贸委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信息化培训工作,强化信息化意识。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全国经贸委系统,以至整个国家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中国的电子政务是可以得到跨越式发展的。

(二)加强电子政务组织机构建设

电子政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规划和实施。德国的电子政务规划及项目建设由其内政部来负责。已成立专家组,并经常检查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职能类似于国家经贸委的德国经济技术部的电子政务建设由其行政管理司来负责,且人员全部是公务员编制。要切实加强对各省(区、市)经贸委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组织建设。成立国家经贸委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以及重大工程实施等工作。

(三)加快制定电子政务相关管理规定和政策

德国联邦政府制定了《数据保护法》(草案)(待联邦议会通过后实施)和《电子签名法》,拟修改原法律法规中不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4000多条法律条款。为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我国推进电子政务也必须大力调整与其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并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如电子签名法等。要通过立法保证信息安全,从严惩治信息犯罪。

要结合国家经贸委和全国经贸委系统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初步建立全国经贸委系统电子政务政策体系。重点制定:关于加快全国经贸委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全国经贸委系统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全国经贸委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全国经贸委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计算机管理办法;全国经贸委系统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实施计划;全国经贸委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实施计划等。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并分步实施

1999年,德国政府制定了“德国21世纪的信息社会”的行动计划。2000年,德国政府又出台了“联邦在线2005”。这都对德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规划明确规定了2001-2005年期间,每年要完成的电子政务项目。我国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管理和企业、公众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规划。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确定电子政务建设每个阶段或每年拟完成的项目,并将项目按技术复杂程度进行分类,初步估算出每个项目拟完成的时间,分步实施。

(五)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技术标准规范

为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信息及网络安全,德国信息安全局制定了《电子政务手册》。我国有必要加快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安全保证体系,指导全国电子政务建设。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要研究和采用成熟的中间件技术,以利于现在和将来的各种应用程序的集成,系统的可规模化,以及软件的升级和维护,从而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同时,要做好政府工作流程、工作术语以及各种定义的标准化工作。

(六)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

信息技术安全是实施电子政务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应从建设开始阶段统筹考虑,把信息安全的要求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规划。要明确组织职能,合理配备人员,避免组织缺陷。要使专家组参与建设工作。针对信息内容,区分安全等级,进行分级管理。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系统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

传统方式要与现代方式相结合,电子政务不是终极目的,而是政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优化政府服务的内在要求。在信息传递的安全上尤其不能忽视传统方式的重要性。

(七)各级政府要加大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

电子政务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德国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投入较多的资金,以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资金短缺,因此,应逐步加大国家和地方财政对电子政务投资的力度。要把全国经贸委系统电子政务建设资金列入国家经贸委和各级经贸委主管部门的财政预算;对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给予重点扶持。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避免建设资金多部门、多渠道申报与审批,避免资金分散投入、分散使用、分散管理;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统筹规划、合理使用,加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对政府投资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要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等方式,保证项目的公开、透明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