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信息化建设让农民也“时髦”
来源:嘉兴在线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本报讯 “求购野生淡水虾,联系人:×××;收购草鸡蛋……”昨天上午,新丰镇栖凰埭村村民张维新的手机又收到了一连串的相关农用信息,“信息化建设让我信息灵通多了,上次还通过它把一批紫番薯销到广东去了呢。”

栖凰埭村是今年9月建成“中国移动信息化示范村”的。说起信息化建设,村党支部书记朱松甫赞不绝口。村里的信息化建设有六大内容:拨打村里电话就能听到富有本土特色的一村一铃;通过农信通、农信百事通、农信通终端,农民可以了解到各类农业信息,享受专家指导;农村邻里沟通网每月3块钱,接听免费,还送300分钟电话;建起了村级门户网站,村情村貌、特色经济、文艺活动等公开展示,为村里增加了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村干部介绍,信息化建设还提高了他们的办事效率,以前每次台风来临前,村干部要挨家挨户提醒农户做好防护,现在村里有了农信通终端,400多户农民的电话都存储在终端内,短短几分钟就能全部通知到。

不少农民通过信息化建设,扩大了信息面,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栖凰埭村村民沈宝祥今年种了4亩水稻,“韦帕”过后,田里病虫害大增,尽管他马上打药水,但效果却不明显。正在发愁时,沈宝祥想到了“农信通”,通过手机进入“农信通”联系到了农经部门的专家,专家针对他的稻田情况开出了药剂配方。沈宝祥笑着告诉记者,今年他的水稻预计每亩能产600公斤呢。

近年来,南湖区不断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今年7月,该区又与移动公司合作,启动了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建设,推出了“平安乡村”、“信息乡村”和“文明乡村”三大系列移动信息化应用产品。为确保农村信息化的长效管理,南湖区各村还设立了信息员,负责村级网站管理。经过4个多月的建设,截至10月底,全区已建起了21个“中国移动信息化示范村”,并有50余个行政村建起了村级网站,让农民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各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