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安定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甘肃省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定西市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十一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十一五”是全区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向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纲要》立足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着眼于全区的长远发展,提出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发展目标、产业导向及主要措施。
    一、基础和环境
    (一)“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以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狠抓项目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壮大地方工业,全力构建区域经济中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末,全区生产总值16.36亿元,年均增长12.7%,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三次产业比趋向合理,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1.02亿元,年均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9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683元,年均增长6%。农村绝对贫困面下降到2.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达到了“十五”预期目标。
    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造林9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0.2%。顺利实现了梯田化区(县)的目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0.9%。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探索和创立了“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生态循环经济新模式。
    3、产业开发成效显著。马铃薯、畜草和劳务等优势产业迅速壮大。“十五”末,全区马铃薯和畜草两大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4亿元和1.95亿元,劳务总收入2.8亿元。粮食总产量18.8万吨,创历史新高。
    4、项目建设有所加强。争取、引进和筹集建设资金16亿多元,建成各类项目180多项。新修、改建县乡公路169公里,乡村道路872公里。建成了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一批专业市场及住宅小区,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9个镇的镇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了建设进程。村镇建设以小康示范点建设为重点,完成规划35处,建成了18个各具特色的小康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3倍多。
    5、地方工业稳步发展。新上了一批与农村产业及资源联接紧密的工业项目,完成了16个投资额较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开发了一批优势产品,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效益逐步回升。“十五”末,工业增加值完成2.76亿元,年均增长18.3%。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累计上缴税金1.06亿元,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6、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区(县)创建成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保持了较低的生育水平。科技体制不断创新,科技成果逐步涌现。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建、改建和维修校舍8.2万平方米,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完成卫生重大项目24项,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继续提高。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救灾救济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全面加快。
    (二)“十五”建设的基本经验
    “十五”期间,全区上下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目标定位、总体思路、发展路子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工作的新原则、新举措,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深刻体会。
    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努力转变观念,全力抢抓机遇,立足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必须坚持“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工作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壮大区域经济总量。
    3、必须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牢固树立项目发展观,加强项目建设,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4、必须坚持把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5、必须坚持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民主议事,科学决策,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6、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为民想,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三)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五”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尽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投资能力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依赖性较强。二是城镇化进程缓慢,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基础条件较差,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是优势产业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工业经济相当薄弱,基础财源体系不稳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四是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空间狭小,就业压力大。五是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社会诚信度较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六是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精神文明建设还需加强,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
    (四)“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
    分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区的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区域经济开发基本实现了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指导工作的思路更加符合安定实际,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为“十一五”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国家将对西部地区给予更多的倾斜、扶持。所有这些,预示着安定区不仅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自身优势,还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从发展优势来看:一是政治优势。安定区既是西部贫困地区的代表,也是西部地区发展变化的缩影。今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级对安定区的发展将继续给予关注、给予照顾扶持。民盟中央又将安定区作为联系点,这对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区位优势。宝兰铁路复线,310、312国道,巉柳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罗定、天定高速公路,都在安定境内交汇,陆路交通更为发达。撤地设市后,陇西车务段和定西烟草公司等骨干企业已向安定转移,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三是产业优势。安定已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区(县)之一,省上已把马铃薯产业列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将从项目、资金等方面重点进行扶持;畜草和劳务产业已经探索出了良性发展的路子。三大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安定具备了重要的产业优势。四是资源优势。全区土地面积较大,电力供应充足,城乡劳动力丰富,马铃薯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前景还十分广阔,依靠市场配置这些优势资源的路子还十分宽广。
    从发展机遇来看。一是政策机遇。国家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安定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投资机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国家将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产业开发、科技教育等加大投资扶持力度,使西部贫困地区能够发展得更快一些。三是引资机遇。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后出现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高耗能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将继续加快;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仍然保持旺盛的需求,尤其是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还将持续下去。四是建设机遇。撤地设市后,定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已经出台,市区建设的力度将全面加大,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将向安定区倾斜。这些都是安定推进产业开发、发展地方工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利机遇。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及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提升产业增收入、壮大工业扩总量、夯实基础优环境、狠抓项目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城乡共同进步的路子。
    (二)发展思路
    坚持水保立区、农业稳区、工业富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发展战略,立足政治、区位、产业、资源四大优势,做强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支柱产业,培育绿色食品加工、现代制药、冶金机电、化工建材四大主导工业,构建市域经济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立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转变,努力把安定区建成全国水保生态建设第一区(县)、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按照构建市域经济发展中心的总体思路,全力实施一个战略,抓住两个关键,落实五个重点。
    一个战略:以农促工,强工兴农,走特色农业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上来,实现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两个关键:以项目建设为总揽,依托项目带动,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构建区域经济中心,发展特色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
    五个重点:基础加强,产业提升,工业发展,区域协调,社会进步。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城经济和对外开放。
    2、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对多年来在发展实践中已形成和总结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继续予以坚持和运用,结合发展的实际和省、市加快发展的新要求提出新的措施和办法。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发展,有选择性地发展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高效地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正确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权益。
    (四)主要目标
    全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巩固提高基本解决温饱成果,加快稳定解决温饱步伐,积极推进初级小康建设进程。
    1、经济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达到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7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7.8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12.5亿元,增长10.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1%,达到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3%,达到15.8亿元。
    2、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调整到25∶29∶46。
    3、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7%,达到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达到2250元;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4、城镇化水平。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形成由市区—中心城镇—建制镇—乡政府所在集镇构成的布局合理的四级城镇体系,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5、社会事业。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改变,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6、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方向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坚持非均衡发展,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策略。以产业为龙头,推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产业化和工业化,实现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总体布局是构建一个中心,建设一个经济长廊,打造三个发展平台,形成四个辐射中心。
    1、市域经济发展中心——围绕构建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和市域经济发展中心,以建设“生态型新兴中等城市”为目标,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扩容提质,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着力发展以马铃薯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现代制药、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
    2、一个经济长廊——内(官)鲁(家沟)经济长廊。内官至鲁家沟的河谷地带是全区经济最活跃,人口和生产要素最集中的区域,是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核心地带。必须集中力量加强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开发,加快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打造全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区域。
    3、三个发展平台——内官、巉口和南川。(1)内官。功能定位:安定区西南部最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绿色、环保型工业区。发展重点:加快实施新版城镇建设规划,以路、水、电和市场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建设定西市区至内官快速通道,完善城镇功能。依托周边丰富的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畜禽产品等资源及商贸活跃的优势,建设、管理好工业小区和专业市场,积极发展农产品保鲜包装加工和现代仓储、现代物流业。发展目标:形成引领西南部四乡镇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区域性经济中心。(2)巉口。功能定位:安定区马铃薯精深加工、现代制药和仓储物流服务区。发展重点:按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快路、桥、电、水、热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尽快增强工业片区和中心片区的功能,立足全市马铃薯、中药材、畜产品、林副产品、矿产资源等各类资源,发挥区位及交通、能源等优势,以马铃薯精深加工、现代制药和冶金、化工等工业项目,仓储、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为重点,全力打造现代“药城”、“淀粉城”。发展目标:形成引领北部八乡镇发展的区域性经济中心。(3)南川工业开发区。功能定位:以食品、包装材料和轻纺为重点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基地。发展重点:完善建设规划和工业布局,加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供热、环卫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项目整合和土地整理,加大招商引资,抓好新建项目,突出发展以马铃薯系列食品、干酪素、菊粉、系列肉制品等为主的食品工业,以新型包装材料为主的环保型工业,以手工地毯、无纺织地毯等为主的轻纺工业。发展目标:全市最大的“食品、轻纺工业城”。
    4、四个辐射中心——西巩、宁远、李家堡、鲁家沟。西巩、宁远、李家堡、鲁家沟是分处全区东、南、中、北的四大农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重点是加快实施小城镇建设规划,以路、水、电和市场建设为重点,完善城镇基本功能,依托马铃薯、畜产品和优质牧草等优势农业资源,重点发展农产品购销、储运和生产生活资料贸易,适度发展马铃薯、畜禽初级产品加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三、全面推进基础建设
    针对全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规划期内要全面推进基础建设,优化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努力优化发展的“硬环境”。
    (一)生态环境建设
    1、林业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以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为核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禁牧、封山和人工造林种草相结合,重点营造生态林,突出抓好南部水源涵养林带建设,尽快形成功能完善的林草植被体系。推进林业生产力优化配置,形成以生态建设为主线、重点工程为载体、发展与保护相协调的林业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规划造林93.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9万亩,荒山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34.5万亩),天然林保护39.2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200万亩。
    2、水土保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快整山系、整流域、整村、整社推进的进程,实施好大示范区建设、坝系工程等重点项目,新修梯田7.5万亩,新建水保淤地坝50座,新增流域治理面积500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水土保持及水保生态系统保护保障体系。以巉口为中心,辐射青岚、凤翔和称钩,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精品流域,建设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重视并大力发展水保经济,努力提高水土保持及流域治理的经济收益。
    3、国土利用。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意识,统一规划,严把建设用地报批关;严格房地产开发管理和土地批租制度;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争取并认真实施好土地整理开发等项目,加强土地恢复和整理,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园地、林地、牧草地,搞好基本农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有效、有序流转的新途径。大力促进资源有偿使用,增加政府收益。
    4、封山禁牧。全面加大封禁管护力度,增加投入,健全制度,提高成效。同时以扩大坡耕地、川台地人工种草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加快推进舍饲养殖,培育后续产业,逐步实现封山禁牧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确保封山禁牧工作稳得住、不反弹。
    (二)水利建设
    以促进水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合理利用为重点,切实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强化节水意识,改进用水管理,规范用水行为,大力普及雨水集蓄工程,鼓励城镇工业、环卫、绿化、清洗服务等领域集蓄利用雨水,抓紧实施现有灌区的挖潜改造,大力普及节水技术。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引洮配套、病险水库加固、节水灌溉、防洪等工程建设,创新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机制,全面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用水环境。2010年,全区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6万亩,农村人口基本实现安全饮水,川沿地区群众基本用上自来水。
    (三)交通建设
    按照交通道路建设“通达”、“通畅”和“联网”三步走的发展思路,构建“两网一圈”交通网络:以市区为中心,建设区通乡、乡通村、村通社的放射状主干网工程,形成与国家和省级公路枢纽相互连接的区域公路运输服务网络体系,构筑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抓好“五横六纵三个重要路段”建设。五横:兰宜路、鲁石路—双庙路、大路—葛西路、新312线、定临路—王定路;六纵:高白路—高内路、靖定路、马塬路、定渭路、定陇路、西漫路;三个重要路段:罗定高速、兰定高速—310汽车专用线、天定高速。2010年,所有乡镇通等级公路和油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85%以上的村通油路;区内国、省道和80%的县乡道主干线达到畅通线、平安线和绿色线标准。
    (四)能源建设
    1、农村能源建设。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庭院为载体,将科学养殖、绿色种植与设施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城郊河谷地带主要推广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四位一体”生态能源模式;山区发展沼气池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的“一池三改”生态能源模式。同时,积极推广应用节柴灶、型煤、秸秆气化等。
    2、清洁能源利用。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加快推广普及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采暖房和太阳能温室等设施,积极引进小型风力及风光互补发电设备,开创能源利用的新途径。
    3、电力建设。重点加强电源点建设,完善输电网结构。新建110千伏输电线路25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66公里,改(新)建变电所2座,迁建1座。重点抓好城区及大集镇老化线路、“卡脖子”线路的改造,实现环网供电。继续搞好边远山区10千伏及以下配网改造和设备更新,彻底解决部分村社供电质量差的问题。
    四、全面推进产业开发
    依托资源,发挥优势,依靠科技,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和效益,努力把马铃薯、畜草和劳务三大产业培育成全区战略性主导产业,把蔬菜、中药材、菊芋和食用菌培育成区域性优势产业。
    (一)马铃薯产业
    坚持市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不断促进规模扩张和产业链条的延伸。以良种基地、技术推广、品牌营销、精深加工、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搞好脱毒种薯繁育,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鼓励企业与高峰、香泉、石泉等高海拔地区的乡镇、协会联合,建立3万亩以上以新大坪、陇薯3号、K299等为主的一级脱毒种薯扩繁基地,全面加强良种引进、示范和推广普及工作,提高良种化水平。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在石泉、西巩、青岚、新集、葛家岔、白碌、石峡湾、巉口、称钩、鲁家沟等10乡镇建立60万亩左右以新大坪等为主的鲜销薯优势生产区域,在李家堡、宁远、杏园、凤翔、团结、香泉、内官、符川、高峰等9个乡镇建立38万亩左右以陇薯系列等为主的淀粉加工型薯优势生产区域,在凤翔、团结、香泉、内官、符川等5乡镇川水地区建立2万亩左右的休闲食品加工专用型薯优势生产区域,使种植面积扩大并稳定到100万亩。巩固提高价格指导、运力协调、挖窖贮藏、均衡上市、协会运作、终端市场开拓、产品认证保护等营销工作的成果,实现稳价顺畅销售。扶持龙头企业搞好马铃薯系列加工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产业开发的水平和收益。逐步实现“布局区域化、品种专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加工精细化”的目标,2010年,总产量达到100—150万吨,商品率达到50%以上,加工量达到60万吨;生产优质精淀粉10万吨,薯条、薯泥、薯片等系列产品2万吨;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1000元以上,力争形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价格构成中心。
    (二)畜草产业
    运用生态循环经济的理念,按照“以草定畜,以畜促草,草畜并进”的思路,依托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农村沼气、易地扶贫搬迁、世行贷款畜牧综合开发等项目,全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按照“两带九区”的发展布局,重点发展草业和草食畜,以退耕种草为重点,建立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以白碌、鲁家沟、巉口、石峡湾、称钩、新集、葛家岔等乡镇为主的北部肉羊生产带;以香泉、团结、内官、宁远、李家堡、符川等乡镇为重点的南部肉牛生产带;并带动形成以内官为主的肉猪生产区,鲁家沟、称钩、西巩和城郊4个蛋鸡生产区,城郊、内官、巉口3个鲜奶生产区和城郊草、畜产品加工区。加快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大力培植龙头企业,不断强化合作经济组织功能,进一步抓好畜产品安全工作。2010年,全区年青干草总产量达到40万吨以上,肉类产品总产量3.5万吨,人均牧业收入800元左右。
    (三)劳务产业
    围绕实施“安定技工”品牌战略,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输转和培训并举,搭建信息、培训、组织输转和管理服务四大平台,开辟新的劳务基地。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建好培训网络,进一步壮大农村、学校和企业三大培训基地,依托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引导性、储备式、订单式和常规性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发挥区、乡劳务机构的职能作用,调动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民间能人的积极性,努力扩建劳务基地,抓好组织输出,带动自谋输出。完善劳务输出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劳务信息网络,加强对劳务产业的宣传,维护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务工环境。继续推进劳务输转工作由劳力型向技能型、分散型向组织型、农村劳动力向城乡劳动力、务工挣钱向增收创业的转变,实现“输出—成才—创业—致富”的良性循环。2010年,劳务总收入达到4.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
    (四)区域性优势产业
    根据不同区域土质、气候、生产条件和群众种植习惯等方面的特点,以内官、香泉和凤翔等乡镇川水地区为重点,粗菜与精细菜搭配,设施种菜与保护地和大田种菜结合,坚持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指向和“订单”生产的模式,培育发展蔬菜产业;以内官、高峰、香泉、李家堡、石泉等乡镇为重点,培育发展中药材产业;以内官、凤翔、香泉、团结、巉口、高峰、青岚等乡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菊芋产业;以城郊和西川园区为重点,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2010年,蔬菜、中药材和菊芋三大区域性优势产业的总产值分别达到1亿元,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在突出“产业提升”的同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在保证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加大投入,提高单产,力争粮食总产稳中有增,确保粮食安全。2010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9.6万吨。
    五、全面推进工业和服务业发展
    (一)工业
    借助内官、巉口和南川三大平台,调整优化结构,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筑四大工业体系。继续深化企业改制改组,加大技术改造,加快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5.2亿元。
    1、绿色食品加工业。按照集团化发展、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要求,重点抓好现有企业的达产达标和技改扩产,以淀粉衍生物、法式薯条、马铃薯全粉、变性淀粉、水晶粉丝、菊粉等精深加工产品和马铃薯休闲食品、牛羊肉精加工等项目为重点,在搞好考察、论证的前提下,新上一批投资额大、技术设备和工艺先进、产品附加值高、产能大、效益高的工业项目,开发生产市场前景好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2010年,增加值达到1.65亿元。
    2、现代制药业。扶持现有医药企业抓好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巩固现有知名产品优势,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着眼全市药材和畜草产业的发展,鼓励民间投资,吸引外来投资,新建一批医药企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变。2010年,全区各类医药胶囊产量突破5亿粒,增加值达到1.45亿元。
    3、冶金机电业。围绕新型冶炼、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电工电器,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开发新产品,创出新路径。重点抓好现有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引导企业走集群式发展的路子,不断做大做强。2010年,增加值达到7000万元。
    4、化工建材业。以现有企业为主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建材产品结构,突出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包装和安装材料等新型建材的开发,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优化升级;开发农用塑膜、工程塑料、塑钢门窗、新型管材、新型包装材料等系列产品,新上钾肥生产线和高效有机肥生产线等项目。2010年,增加值达到7000万元。同时,扶持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建筑市场,促进建筑业上台阶、上规模、上水平。
    (二)非公有制经济
    “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引导、扶持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全面落实各级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修订和完善区上已出台的有关政策性规定,切实消除体制性障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向交通、能源、供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卫、绿化等更宽广的领域全面发展,走出一条挖掘民智、聚集民资、依靠民力搞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之路,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逐步健全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息咨询、技术支持、管理指导、融资协调、权益保护等服务体系,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加快技术进步、机制转换和管理创新,改变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经营和小打小闹的落后局面,实现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2010年,全区个体工商户总数1.6万户以上,私营企业总数450户以上,从业人员总量4.2万人以上,实现产值26亿元。
    (三)服务业
    顺应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的趋势,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努力构筑大比重、广就业、高附加值的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9%。
    1、商贸流通业。以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零售市场与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与综合性市场。重点建设一批交易规模大、辐射能力强、运作规范的农产品、畜禽产品及工业消费品市场,新建马铃薯交易市场和中药材批发市场。在19个乡镇建成农产品市场,其中建成5个马铃薯区域中心市场。加快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业态完善的社区商业网络。认真组织实施
    “万村千乡”工程,形成乡镇级批零兼营、村社级零售为主的农村物流网络格局。2010年,全区各级各类市场年成交额达到10亿元。
    2、现代物流及仓储业。积极推行连锁经营、配送中心和商品代理等新型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直供、直销和产供销一体化等流通形式。借助成立定西车务段的机遇,构建以定西火车站为中心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梁家坪、十八里铺和景家店等物流仓储小区,开展组合服务,形成城乡物流配送基地。以内官、巉口、鲁家沟、西巩、宁远、李家堡等乡镇为重点建立物流集散地,带动优势产业发展。
    3、新兴服务业。以市区为重点,带动中心城镇联动,积极发展家政服务、金融保险服务、法律服务、咨询服务和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运销大户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以快餐、配餐、家庭服务、维修服务、养老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文娱服务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六、全面推进区域协调
    在全力配合抓好城市建设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建制镇、村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扶贫开发和小康示范,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推进区域协调。
    (一)城镇建设
    加快发展内官、巉口两个重要城镇和鲁家沟、西巩、宁远、李家堡四个中心城镇,带动其它建制镇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各具特色”的现代城镇布局体系。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努力促成支撑小城镇发展的产业集群。一是完成市郊、内官、巉口等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搞好城镇供水水源工程建设,使全区城镇供水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对城镇规划区内的供电设施进行改造,提高供电能力。三是重点在内官、巉口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供热等环保基础设施。四是扶持所有建制镇完成镇区主干道路的拓宽、改建和新建,力争完成所有主干道路的硬化和铺油。五是以中心城镇为主,兼顾其它建制镇和乡政府所在集镇,采取专业市场和临街商铺相结合、相补充的办法,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六是以中心城镇为重点,合理安排,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建设一批住宅小区,促进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员集中到小城镇定居;合理规划、建设中心城镇的产业园区,促进个体工业和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实现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城镇聚集,以及形成区域性经济中心,以镇带川、以川带山,城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同时,配合城市建设,逐步完善街道社区基础设施,优化社区环境。
    (二)扶贫开发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总方针和“一体(整村推进)两翼(产业化扶贫、劳动力培训)”的扶贫开发战略,巩固提高扶贫开发成果,依托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加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持续发展的稳固基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化扶贫的层次,增强贫困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劳动力输转培训,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拓宽贫困人口就业门路,增强贫困人口创收致富的本领;整合各类扶贫资源,不断加大对贫困乡村、特别是贫困户和低收入户的扶持。2010年,农村绝对贫困面下降到2%以下。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巩固提高基本解决温饱成果,加快稳定解决温饱步伐,积极推进初级小康建设进程”的总目标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协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搞好产业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加快完成新农村建设布局规划。并组织在“三沿”地区和具备建设条件的浅山区,每年规划建设一批新农村示范点。依托易地搬迁、整村推进等项目和援建、捐助、对口帮扶等资金,搞好道路、供排水、供电、照明、通信、公共绿地、垃圾池、污水井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幼儿园、小学、养老院、文化室、卫生所、体育场、有线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四通”(即通路、通电、通邮、通通讯)、“四改”(即改厨、改厕、改水、改圈)和“四化”(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村貌美化、街院净化)的目标。带动和促进农村初级小康建设。
    七、全面推进社会进步
    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从区情出发,着眼于现实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创造发展机会和提高社会发育程度,兼顾社会公平等方面取得进展。
    (一)科学技术
    重点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农业要突出抓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引进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水资源综合开发及节水农业技术、畜禽高效养殖技术、中低产田改造技术、农业后备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技术、专家智能管理技术及农业信息系统研究。工业重点是针对全区工业行业特点,推广和提高机电、建材、食品、药品、塑料化工等重点产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规范和完善技术市场,发展技术转让中介机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示范和信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
    (二)教育体育
    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国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调整布局结构,采取民办公助等形式,鼓励支持民间投资办教育,加快优质高中建设,提高初中升学率;借助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政策机遇,加大对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重点在乡镇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创新学校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扶持区职业中专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为目标,抓好内官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建设巉口、西巩和宁远3个职业中专分校或教学点,鼓励、扶持农村现有高中走发展职业教育之路,“十一五”末,全区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与高中在校学生总量基本相当。认真实施“二期危改”工程,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巩固提高“两基”成果。重视幼儿学前教育,关注残疾儿童、女童、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大力推进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2010年,幼儿学前教育率达到80%,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9%和99.8%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5%。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努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积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提高竞技水平。逐步加大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加快实施乡(镇)村、社区“一场一室”工程,积极筹建综合性体育场。
    (三)文化艺术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视文化遗址保护,加强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努力提高文艺创作水平,多出新品、精品。搞好乡镇、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规范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秩序。“十一五”期间,力争使文化站、室全面覆盖到乡、村。提高广播电视覆盖水平,实现“村村通”目标,基本消除收视盲区,推进数字化。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8%。
    (四)医疗卫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城乡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以城乡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为重点,认真落实重大传染病防治措施,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健全医疗救治、疾病控制、医疗保险、卫生监督四大体系,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形成以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区级医院和疾病控制、保健机构为依托,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基本卫生服务体系。2010年,千人床位数达到1.7张,千人医生数达到3人。
    (五)人口控制
    按照既抓紧又抓好的方针,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基层计生服务站、所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落实奖励扶助、特困救助和养老保险政策,促进优生优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争创国家级优质服务区(县)。
    (六)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并举、预防与治理并重,强制推行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制度,加快城区和重点集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废水、废气和垃圾等污染治理工作,搞好综合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监管,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七)社会就业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适应劳动力供求结构的新变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引导和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城镇待业人员异地就业。继续落实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建立扩大社会就业的有效机制。
    (八)社会保障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能力。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搞好社会福利事业,做好现役军人的优抚和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区(县),完善优抚保障和社会救灾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加快发展老龄产业和助老服务业。继续扶持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道路交通、危化品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健康安全。
    (九)民主法制
    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务、村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依法治区工作,深化普法教育,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推进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种刑事、经济犯罪活动,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大防范各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整体防范水平;进一步加强信访和民事调解工作,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十)精神文明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深入持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以“三苦”精神为核心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立自强的地域创业精神,增强全区上下的凝聚力、创造力,使全区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稳定解决温饱和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八、保障措施
    确保“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各项奋斗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强有力的措施作保证。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等事关全局的战略性研究,树立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意识,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机制,增强决策的前瞻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社会自律和中介组织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理顺职责分工,优化组织结构,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加快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和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机制,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推进职能转变为目标,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强化行政复议为重点,建设法治型政府;以完善行政服务机构,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投诉监察制为重点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深化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为重点,建设效能型政府;以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核算约束制度为重点,建设节约型政府;以建立预防、教育、惩治为主的监督约束机制为重点,建设廉洁型政府。
    (二)深化各项改革
    加快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投资调控方式、政府投入方式、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和政府服务方式。加快城镇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盘活城镇资产,提高对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管水平。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产权多元化。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保护农民利益。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政府机构、乡镇机构、事业单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区乡财政管理、流通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等多项综合配套改革,理顺关系,创新机制促发展。
    (三)聚集发展要素
    推进继续教育,加强专项培训,培养一批专业化人才。吸引各方人才投资置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和新产品开发、生产和应用,多形式引进急需的人才及智力。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聘任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优秀人才享受政府津贴制度,积极探索“按智分配”的办法,用好现有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人际、学术和社会环境,努力留住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大胆选拔使用人才,形成“聚才”环境。
    加大争取国家资金的力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认真论证一批好项目,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和社会融资的力度,进一步突出招商主体,完善“政府引导、部门参与、企业为主”的招商引资工作运作体系;放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创新社会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银行储蓄向投资的大幅度转化。加大诚信社会建设的力度,改善银地、银企关系,争取金融信贷资金的更大支持,构建“融资”平台。
    以政府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发展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信息传媒事业,带动企业、社会信息化。建好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信息通道。培育网络人才,大力推进政府电子政务,促进政府公共服务上网,鼓励企业和民众上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扶持企业、社团发展信息咨询、信息中介、信息评估、信息转让等有偿服务业务。
    (四)加大落实力度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发展意识,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不断开拓新视野,完善新思路,创造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坚持求真务实,加强政风、行风和公职人员的工作作风建设,改进方式和方法,重实际,鼓实劲,谋实招,求实效,在调查研究、真抓实干、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大力发扬“三苦”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一抓到底的恒心和百折不挠的韧劲,一心一意搞建设,尽心竭力促发展。督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做到执政为民、廉洁从政,争做实践的表率、落实的楷模,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全面实现。
    “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全区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检查和评估;宣传和动员全区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贯彻实施,保证《纲要》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