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盛会恰逢信息化建设10年——1993年7月,原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通过全国电子工业系统电视电话会议郑重宣布:组织实施“三金”工程,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由此拉开了全面信息化的序幕。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跨越10年的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见证着中国信息化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已扎根在中国大地达23年之久的《计算机世界》报社而言,10年则意味着为中国信息化事业无私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倾注了一个舆论媒体所能付出的最大的热情。这一切在经过沉淀之后,便是计算机世界对于中国信息化的深刻理解。
在认真领会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两次会议以及“十六大”关于信息化的精神之后,在对10年以来,特别是最近两年信息化报道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本报于近期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关于中国信息化的理论体系,全面阐述了中国信息化的基本特点以及应对策略,并通过缜密的分析把握新一届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基本走势。
我们将与读者分享计算机世界对于中国信息化的系统感悟,分享计算机世界对于中国信息化发展方向的谨慎触摸。
《亲历中国信息化10年》特别报道由《八大特点五项对策解读中国信息化》和《为人民服务》两篇报道组成,分别从回顾过去和预测未来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以便为读者把握中国信息化的基本脉络提供依据和参考。
两次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和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我国信息化提到了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今年两会以后,新一届政府已经开始运转,本届政府将按照十六大精神对信息化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
必须看到,我国自1993年起一直在推动信息化进程,其间有经验也有教训。总结过去10年,从中归纳出中国信息化的基本特点,对今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信息化与全面小康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阶段以后,正在向信息社会演进。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正处在信息社会的初期阶段。
站在社会进步的立场上,信息化被定义为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传统社会一面逐渐解构,一面重构为信息社会的过程。
在信息化的过程中,经济形态从以使用自然资源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经济向以创造和运用知识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转变;政治形态从以向上负责为主要特征的科层政体向以自主决策为主要特征的扁平政体转变;文化形态从以群体行为(如看电影等)为主要特征的同质文化向以个体行为(如看DVD、网络游戏等)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文化转变。
工业社会向人民提供廉价、无差别的产品和服务;信息社会向人民提供廉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工业社会的政体官僚、低效、高成本;信息社会的政体扁平、高效、低成本。工业社会的文化忽略人的个性;信息社会的文化强调人性。所以,信息社会是比工业社会更为先进的社会形态。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在本世纪头20年建成全面小康,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自上世纪70年代新技术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信息化进程,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建设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信息化问题不能回避。如果信息化滞后,我们就无法向先进国家那样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论我国经济规模有多大,不论我们采用何种体制,都不是为人民和世界所承认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因此,信息化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从信息化与现代化、全面小康的关系这样的角度总结、归纳中国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化的八个基本特点
与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相同或者相似,“难度很大”是各国信息化遇到的共同问题。回顾我国信息化经验与教训,从全面建设小康的角度,超脱于项目、行业、领域之上,可以初步归纳出八个基本特点。
1.信息化是长期的任务
从1970年发明集成电路到现在不过30年,这期间出现了微型计算机、互联网,最近第三代无线通信开始使用,全光通信、量子计算也进入视野,现在还看不到信息技术进步的尽头。只要技术的脚步不停,信息化就要继续。工业化用了约两百年,信息化也应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由一代人完成,信息化将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和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
2.信息化买不来
信息技术应用对象可以分为单一设备运作(如汽车)、设备群运作(如生产线)、个人运作(如写文章)、单一组织运作(如一家企业)和组织群运作(如多个政府部门)五类。前三者的信息技术应用有可能依靠引进解决。与发达国家相比,除数量不多的机构(如外企)外,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组织的功能、结构、业务过程、文化,以及外部环境等差别都较大,难以靠简单引进实现组织和组织群运作过程的信息化,这一点已为10年来许多ERP、CRM和各类信息系统的失败案例反复验证。
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信息化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创新能力的较量。
3.信息化是曲折的过程
在我国推进信息化10年来的过程中,不少重大工程一波三折,以至当初的目标没能完全实现,组织机构反反复复不断调整,投入巨资后推倒重来的项目不在少数,信息化的道路十分曲折。信息化仿佛是在走迷宫,大目标明确,但路径并不清楚,没有可以遵循的固定模式。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但似乎成效不大。
回顾工业化的历史,可以推断信息化的曲折性是信息社会初期的必然属性。在这一历史阶段,经验和知识都比较贫乏,尚未产生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理论,信息化只能沿着曲折迂回的道路前进,失败和挫折难以避免。
4.信息化资金短缺
计世资讯的研究指出,我国机械行业重点企业采用MRPⅡ所需平均投资为800万元人民币,77%的企业CAM覆盖率不足20%,信息化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金税工程国家累计拨款已超过15亿元人民币,但仍无法真正实现“税控”。计世资讯的研究还指出,美国每年仅政府信息化的投入就为1200亿美元。这些情况表明,信息化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并且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
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的前提下搞信息化,资金实力雄厚。我国是在尚未完成工业化情况下搞信息化,底子不厚,关系国计民生补课性的重大项目很多。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只能在投入力度不太大的状况下推进信息化。
5.信息化是一把手项目
“信息化是一把手项目”是推进信息化10年来各级领导、专家、IT厂商以及大多数参予信息化项目人员的共同感受。经验表明,成功的信息化项目大多为一把手项目,但不成功项目中相当一批也是一把手项目。
在信息技术应用于组织运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导致组织结构层次关系、部门功能、角色设置、角色职责的变动,这种变动往往涉及权力、利益、价值观的调整。这是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过程中必然发生的重构现象,重构会在组织内、组织间和社会各阶层中发生,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倾向于抵制由于信息化带来的重构。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中,企业或政府中上一级机构强势领导人的积极干预,往往是克服重构抵制的惟一有效方法。
6.信息化理论贫乏
信息化10年以来,我们理论体系的支点包括信息化六要素、信息化分类、二十四字方针的不同版本以及“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这类提纲挈领性的论点。围绕这些支点,形成了大量基于推理演绎,未经试验或调查验证的观点和说法。由此构成的信息化理论演绎色彩浓重,实证成份不足,难以指导信息化实践。信息化理论贫乏是我国信息化推进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信息化,包括电子政务的重点不在技术,也不在业务或者政务,信息化的要害是“重构性的变革”,信息化的关键是“预见、受控和有序的变革”。如果没有科学的信息化理论体系,没有科学的信息化模型,预见、受控和有序无从谈起,而对客观过程的观察、试验和对数据的定量分析与归纳则是科学方法最基本的内容。
7.信息化高级人才匮乏
信息化高级人才包括两类:一类是有能力驾驭一个较大社会系统(比如一个城市、一个大企业、或者一个大行业)信息化过程,有重要成就的领导者;另一类是在信息化理论方面有重要贡献,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学术专家。前者的价值在于他们有可以信赖的经验,后者的价值在于他们站在信息化理论研究的最前沿提出的政策建议有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中国信息化10年实践,尚未产生真正的高级学术型人才。
我国当前的信息化专家,差不多都是信息化外围领域(主要是技术领域)的专家,而不是信息化核心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研究领域与信息化核心问题不一致,他们对国内外信息化情况和国际信息化理论前沿状况的了解不完整、不深入,这种情况导致专家建议缺乏权威性、可行性和可信性。近年来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重大预测性分析失准,究其原因,所倚重专家的知识结构老化、信息化理论水平较低,不掌握全球信息化全局情况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
8.”信息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括
“信息化”一词是中国的特产,在外延上是我国对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以及相关事物的概括性统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个概念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方面做了高度概括,起到了统一认知、区分领域的纲领性作用。
我国的信息化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通过国际交流、多边合作,学习国际经验,掌控全球动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外概念上的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已经造成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的障碍,双方知识的映射关系不规范,常常发生错位。
五项对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正在快速进步的发展中大国。我国推行信息化已有10多年的历史,建设了规模巨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应用。但是,在当前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信息化的步代还不够快,成效还不够大。着眼于迎头赶上和跨越式发展,而不是跟随,试提出五项对策。
1.一部分人率先信息化
资金短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是制约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因素,信息化过程还具有曲折性、信息化高级人才缺乏、信息化理论不成熟等特点。这使得在大型和巨大型社会系统中实施信息化的风险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一部分人率先信息化”的策略。
这一策略的基本想法是对经过慎重选择的少数社会系统(以下简称重点系统),以较大的力度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该社会系统的信息化深度和广度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这类社会系统的选择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国际竞争力原则。这类重点系统应是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学科基础牢固、工业实力雄厚的行业或产业,其信息化的目标是大幅度提高研发能力、管理水平、市场运作能力,使其达到或超过国际一流水准,成为跨越式发展的先遣队。
其次是经济拉动原则。这类重点系统应对国家快速、持续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拉动作用,其信息化的目标也是大幅度提高研发能力、管理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加大加快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第三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原则。这类重点系统实行信息化以后,应能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或者大幅度提高运行效率。
第四是社会稳定原则。这类重点系统实行信息化以后,应非常有利于提高国家或社会的稳定。
2.采取以科研为导向的模式推进
“预见、受控和有序的变革”是信息化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信息化理论为指导,不大可能在这一关键上有所突破。由于无法引进,理论的来源无非是两种途径:总结实践经验和展开学术研究,据此可以提出信息化推进的范式。
在社会生活中,每天都会大量发生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人们会在自已的工作和生活中逐渐积累起信息化的经验。这些案例和经验如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计量、归类、做相关分析就能上升为理论。另一方面,科学家还可以通过试验、采样调查等手段进行研究,形成理论。理论形成本身就是科研,如果有了先进的信息化理论,就为我国制定正确的信息化政策打下了扎实的科学基础,使跨越式的信息化推进成为可能,这就是以科研为导向的意义之所在。
信息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要明确信息化的知识框架,不仅要确定相关的知识领域,还要确定相互间的关系,否则无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其次应该提出并不断改进中国信息化的理论模型,这是将中国信息化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抽象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最后,根据理论模型,应该编写并不断改进中国信息化指南,为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全社会的信息化推进提供权威的指导。
理论形成的过程应该是正规的科研,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有自由的学术气氛。只有在科研中先出论文,出国际级的学术专家,然后才有可能提出极富权威性的重大战略建议。
3.重用信息化人才
“一把手项目”是信息化推进的重要特点。对重点系统,不论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一级政府,没有得力的一把手,成功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发现、培养和重用信息化人才,将他们放在一把手的位置对重点系统的信息化推进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我国系统的信息化理论尚未形成,信息化高级人才主要是经验型的,有必要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经验型信息化高级人才知识结构特征和经历特征作为选拔的参考标准。
4.抓准机会以巨大内需促成跨越
自信息技术引发的新技术革命以来,抓住一项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例很多。由于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的长期性,新的机会一定会出现。
根据历史经验,我们可以这样设想:一种新技术已经成熟但还没有成为产业标准,我国率先制定标准,率先进行产业化研发、在国内投产、应用。由于我国有巨大的内需,有条件快速量产,于是我国的标准就能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我国的产业在国际竞争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实现跨越。当前,在3G通信、数字电视、生物工程领域,我们都可以感觉到机会的存在。
5.全面深入开展国际合作
我国的信息化过程不可能独立于全球之外。如果以跨越为目标,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包括学术交流、多边合作等内容。国际合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学习先进知识和经验,更在于掌控全球信息化动态和发展趋势,并以此制定我们的对策。
由于信息化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如果能勾划出信息化的知识框架,就能与国外同行建立正确的知识映射关系,进行系统的、专业指向明确的国际合作。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多样化的经济社会形态,在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中,我国有机会形成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信息化理论,产生国际级学术专家,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对人类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