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事业规划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根据《中央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有关教育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计划实施情况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对贵州教育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持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取得的成绩

  1.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提高了全省各民族的人口文化素质,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

  “两基攻坚”取得了突破,基本实现“两基”,2005年初中毛入学率达98.7%,比2000年的73.6%提高25.1个百分点。“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3.9%,比2000年的35%提高58.9个百分点。

  2005年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成人高中)的在校生规模达到72.24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5%,比2000年的21.7%提高8.8个百分点。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达到49.5万人,比2000年的19.1万人增长1.6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到22.74万人,比2000年的21.4万人增长6.3%。

  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比2000年的5.9%提高5.1个百分点。在学研究生达5935人,比2000年的914人增长5.5倍;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20.68万人,比2000年7.98万人增长1.6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11.41万人,比2000年5.76万人增长98.1%。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2005年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达到329.4万人,比2000年增长28.3%,其所占在校学生数的比例达到38.5%。

  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大幅度增加。2001年至2005年共培养研究生0.23万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12.81万人,成人本专科毕业生13.7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28.6万人。

  2.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提高

  进一步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和省地分级管理中等专业学校的新体制。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十五”期间,组建了遵义师范学院、贵阳学院、毕节学院三所本科院校,成立了1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贵州大学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新贵州大学,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省部共建协议,加速了建设我省高水平大学的步伐。

  进行高等学校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从2001年起,省人民政府将高校4000万高校发展资金转变为省属高校发展贴息资金,变直接投资为间接投资,鼓励和引导高校积极贷款,为高校吸引10亿元的贷款资金,极大地改善各高校的办学条件,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各高校引进了社会资金4个多亿修建了学生公寓55万平方米,学生食堂10万平方米。

  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较快发展,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成立了第一所民办高等学校和8所以新机制运行的独立学院。2005年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共有1732所,在校生达到41.12万人,比2000年增长72.8%。

  招生、收费、考试、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积极推进。顺利实施高考3+X考试课目设置改革,全面实现招生考试工作信息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出台了普通高中收费“三限”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政策。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积极推进以德育为核心,课程改革为载体的素质教育。推动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建设。

  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建成了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学科达4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达13个。高校科研经费从2000年的2892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9802万元。共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845项,发表学术论文23108篇,出版著作550部,489项重大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部分成果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一些社科成果为省政府有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4.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得到一定改善

  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基本形成。教育经费总量增加,2005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支出129.56亿元,比2000年增长1.6倍,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02亿元,比2000年增长1.5倍,学、杂费支出15.3亿元,比2000年增长1.6倍。通过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普九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及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用于教育的经费等,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累计投入62亿元。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为“两基”攻坚提供了保障。

  各级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启动高等学校日元贷款项目,贷款资金3800万美元,同时,还使用了国内金融资金等。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比2000年有较明显的改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占地面积达到1865.2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1.7倍;图书达到1699.76万册,比2000年增长89.2%;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11.61亿元,比2000年增长2.4倍;校舍建筑面积达到687.01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1.3倍。

  5.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通过各种形式,改进和加强了教师的培训、进修工作,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2005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4.6%、94.4%、82.4%,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5.3、10.9、13.9个百分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72.1%,比2000年提高12.5个百分点;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21.9%,比2000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6、逐步完善了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

  推进“两免一补”,为农村地区部分家庭贫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在高等学校实施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的资助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偏低,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我省教育的整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在全国位次靠后。我省在2005年才基本实现“两基”,而2000年全国已基本实现“两基”,2005年“两基”人口覆盖率为93.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30.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2个百分点;我省没有中央部属院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

  2、教育经费仍严重不足

  政府财力和老百姓承受教育消费的能力弱,教育经费“欠帐多”。“十五”期间教育经费虽逐年增加,教育经费的增长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不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直接影响了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两基”攻坚欠债13亿,省属高校欠债11亿元。2004年全省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普通小学为55.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0.71元;普通初中为138.2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32元;普通高中为141.3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8.95元;职业中学为122.3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5.39元;普通高等学校为725.5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72.89元。

  3、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

  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学历层次较低,综合素质亟待提高。部分贫困地区的教师需求与财政供养产生矛盾,不能按照学校的编制配齐教师,2005年农村中小学还有1.83万名代课教师。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我省小学、初中阶段生师比分别为25.8:1、21.9:1,比全国平均水平(19.4:1、17.8:1)高;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教师学历合格率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4个百分点。

  4、各类教育和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2005年底还有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未实现“两基”,基础条件差,财政十分困难,是“两基”攻坚的硬骨头。已通过验收的县“两基”巩固、提高的任务十分艰巨。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异大,特别是部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薄弱。城市择校现象较严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受教育问题严峻。高中阶段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形成制约整个教育体系协调发展的“瓶颈”,约有54%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阶段学习。

  5、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弱

  我省现有的硕、博士学位授权点少、研究生规模小,不能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科研能力弱,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部分高校、中等专业学校不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招生、专业设置不尽合理,造成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部分学校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技能性、实用性人才紧缺。

  二、“十一五”环境条件分析和总体思路

  (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社会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与振兴,越来越依赖于人才的数量和科技、教育的发展水平。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和丰富的内涵,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要求。

  “十一五”既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持续推进,使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二是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促进教育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三是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为加快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五是人民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对教育的需求趋向高质量、高层次和多样化;六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求教育加快人才培养,引领经济发展。这些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也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省教育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国民受教育年限偏低,低素质人口较多,部分群众对送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教育投入短缺,办学条件薄弱,优质教育资源匮乏;自然条件差,教育成本高;职业教育薄弱,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小,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迎来高峰期;教育体制有待理顺,机制不够灵活,这些都给贵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大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源投资,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使我省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结构趋于合理、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更加增强,为贵州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与智力基础。

  (二)总体思路

  1、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推动贵州教育的均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促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相互协调,促进城乡教育的相互协调,促进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协调,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相互协调,促进教育事业的推进与教育行风建设的相互协调。坚持处理好“两基”攻坚与“两基”巩固提高的关系,坚持处理好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坚持处理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合理规划具体高校规模的关系,坚持处理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比例关系,坚持处理好职业教育扩大规模与深化自身改革、适应市场需求的关系,坚持处理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相适应的关系,统筹各级各类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制订科学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政策和措施,基本建立起适应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国民教育体系,造就数百万高素质劳动者、上百万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将贵州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作出贡献。

  2、战略重点

  全力以赴,奋力攻坚。以农村教育为重中之重,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

  明确方向,重点突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抓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善条件,扩大规模。着力加强以“两基”为重点的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布局结构,使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跃上新台阶。

  发展内涵,提高质量。倡导科学、全面的质量观,把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抓住机遇,实现跨越。构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大力推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努力实现贵州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十一五”主要预期目标

  ——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2007年“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2010年力争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目标;努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班)率达到45%左右,市(州、地)政府所在地基本满足学龄前儿童入园(班)需求。

  ——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左右,力争在市(州、地)所在地和部分县(市、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规模翻一番,促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规模的比例大体相当。

  ——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办好一批示范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初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左右。抓好高等教育改革和结构调整,按照“211工程”要求建设好贵州大学,集中力量办好3所省级重点建设高校和4所省级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本科院校。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全省教育网络系统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心。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体育、卫生、艺术设施基本达到规定的标准,全部消除现有D级危房,危房率得到有效控制。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水源基本符合国家建设标准。职业教育实训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不断发展,终身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由学习者个人为主体、用人单位充分支持、政府对弱势人群予以必要资助的终身学习保障机制逐步确立。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年。

  三、“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完成“两基”攻坚,巩固“两基”成果,努力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状况,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

  2010年前,全省88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

  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依托,设置初中的乡镇基本建成一所寄宿制初中,农村初中住校生人数达到应住校生人数的70%左右。继续精心组织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普九工程”。

  为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以流入地政府和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在3%以下。

  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扩大普通高中规模,使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左右。建设100所左右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努力提高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建设好45所特殊教育学校,使在校生规模达到2万左右。

  建立办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制订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估标准,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坚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40万人以上。每个县建设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新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0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所,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0所。

  立足为“三农”服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在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方便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和职前职后完成学业。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累计达1500万人次以上,帮助农村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学制,全方位推进“产教结合”、“校企结合”等办学模式,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建成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4所。

  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新增技能型紧缺人才省级示范培养培训基地10个。

  (三)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拓展高等教育资源,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层次人才。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达45万人左右。

  以贵州大学为重点,建设我省高水平大学。按照“211工程”学校建设的标准,努力推进贵州大学各方面建设。

  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结构,合理整合资源,构建适应市场竞争和与我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围绕我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能源、环境、交通、磷化工、煤化工、冶金、材料、烟酒、航天航空、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旅游、特色农业、生态畜牧业、林业、制药、地域文化等领域的相关学科,优化现有42个省级重点学科,新增20个左右省级重点学科。筛选、重点建设5个学科,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标准进行建设。

  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争取增设2-3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使博士点达到20个左右,硕士点达到250个左右,专业学位点明显增多,在学研究生人数达到1万人左右。

  努力提高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学、研”结合。建成20个省级重点、2~3个国家或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承担更多的国家和省的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一批我省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技术难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认真组织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与教学改革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改革评估办法,引进社会监督。大力推广教学成果,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

  合理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支持黔东南州、安顺市、铜仁地区、黔西南州、六盘水市积极创造条件,在现有的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组建1所实行省地共建的本科院校;各市(州、地)建设好1所综合性、社区性高等职业学校;在条件较好的中等师范学校基础上组建2~3所师范专科学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独或联合举办高等职业学校;支持条件较好的1~2所省属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各项改革,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师资队伍

  按编制配齐教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8%、90%左右,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学历比例达到50%左右,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比例达到30%左右。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70%左右,“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40%左右;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左右。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30%以上。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加强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争使我省核心专家群体和重点专家群体中50%以上的专家分布在高等学校。

  加大培养力度,做好高校教师教学与学术梯队的建设,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在32%以上。在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基地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各高校重点建设一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学术带头人队伍。

  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坚持引才引智并举,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学科急需人才。

  各级职业学校要强化灵活适用的教师聘任制度,推行职教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实习制度,着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明显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结构较大改善,信息技术、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基本满足实际需求。

  加大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干部队伍。

  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使广大教师忠诚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重点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兼职。提倡高校教师互聘,实现高校教师资源共享。

  (五)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

  抓好学校体育、美育、健康教育等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个人品质。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环境。

  (六)积极发展民族教育

  重点帮助民族地区做好“两基”攻坚工作,使民族地区按期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在民族地区城镇逐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建设示范性普通高中,重点支持每个民族县重点建设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重视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积极支持贵州民族学院建设发展,加快进入一流民族大学的步伐。扩大民族院校办学规模,办好民族高等职业学校。

  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普遍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双语”师资,在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增进民族团结。

  在实施的“西部助学工程”、“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贫困地区学校工程”,深圳、青岛、宁波、大连四城市教育对口帮扶等工作中,重点对民族地区进行倾斜和支持。

  (七)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

  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实施“高校计算机校园网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全省70%高校建成计算机校园网,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农村初中基本拥有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有卫星教学收视点,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有条件的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建有校园网或局域网,形成覆盖全省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机构,配备至少2名专职技术人员。建设全省教育城域网,实行省、地、县教育行政部门办公信息化,信息互通互连。积极推进招生考试信息化、现代化进程。

  加强信息化专职教师队伍和设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整合高校计算机城域网、电大卫星电视网和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天网、地网合一,共享共用。

  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重点,加强各学科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现有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益。

  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信息技术课列入中小学生必修课程,2010年前95%以上中学和乡镇中心完小开设信息技术课。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有机整合,促进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改革,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八)加速发展民办教育

  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制订我省贯彻实施意见和办法,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原则,清除各种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和体制障碍,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切实保障民办教育的合法权益,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使民办教育占整个教育的比重明显上升。

  深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发展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努力扶持城镇地区民办幼儿园的发展。逐步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按照“民办、独立、优质”的目标,推动现有的8所独立学院规范独立,规模发展。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引进国内外名校在我省举办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分校和独立学院。

  健全和完善民办教育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和服务。对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特别是对财务管理进行指导、监督。

  (九)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推动各高校与国外教学、科研实力强的高校建立新的校际关系,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不同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提高外语教学水平,逐步增加外籍教师到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的比例。

  每年聘请一批外国专家、外籍教师到我省学校任教和讲学。

  继续组织好“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争取更多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支持我省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进修学习,开阔视野,提升水平。

  抓好“春晖计划”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到我省服务,开展科研合作、技术咨询等活动。加大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资助的力度。

  加强贵州教育的对外宣传。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到我省学习和进修。

  四、“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1、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机制,实现教育人权、事权、财权相统一。进一步明确乡(镇)、村两级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中的责任。

  大力推进完全中学的初高中分离,探索发展综合性高中,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在城市以社区为依托,举办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在农村充分利用小学学龄人口下降和布局结构调整后剩余的教育资源,发展幼儿教育。

  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在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建立并逐步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巩固和完善中央、省、市(州、地)政府分级负责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政府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积极促进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与普通高等学校按民办机制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实现社会创新活力、资金资源与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有效拓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高校的招生、收费、学籍管理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理顺关系,强化管理,提高办学设施的使用效益。

  继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法人制度。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健全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中小学要实行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管理与监督的制度。企业、行业要积极参与职业学校的管理,职业学校可逐步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组成的理(董)事会制度。

  继续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科学核定编制,实行定期调整、动态管理,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学校机构和岗位。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转换用人机制,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推行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聘任(用)制度,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提高新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深化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师德建设,将师德修养和教学实绩,作为选聘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确定待遇的主要依据。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提高法制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实效。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改革和技术课程实践基地的建设。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中小学教材审查制度和教材选用监管制度;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办学和办学机制模式,实行灵活、多样、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推行灵活的“学分制”、“订单式”和“连锁式”教育,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积极为未能升学的青年提供各种就业培训。

  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强“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资源,特别是农村的村小,通过日校办夜校等多种形式,积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开展扫盲、实用技术和文化培训。同时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培训,提升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加大为“三农”服务力度,采取项目合作、技术转让、知识咨询等方式,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农村文明建设上,发挥高等教育为“三农”服务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要把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根本任务。

  深化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设精品课程,改造和充实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一批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高等学校的应用学科专兼职教师队伍要更多地吸收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改革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加强教育经费管理

  1、进一步完善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

  各级政府依法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在决算时达到“三个增长”的要求;构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部免除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在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制范围。

  努力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对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长效机制。从2006年起,省级每年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2.03亿元,义务教育贫困学生“一免一补”专项资金1.68亿元,发展高中专项资金2000万元,职业教育专项资金4000万元(逐年递增,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安排5000万元、6000万元、8000万元、1亿元),高等教育专项资金1.1亿元(其中“211工程”建设专项资金5000万元),省级其他教育专项资金4200万元。地、县两级均设立相应专项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努力使普通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我省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减少财政转移支付中间环节。县级人民政府要确保落实《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第73号令)中关于“国家和省确定的农村税费转移支付各项资金用于农村教育的比例不低于50%,但不包括教师工资”的规定;在原有的教育投入政策框架和教育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加大中央和地方专项经费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好各项重大教育工程项目。

  2、进一步完善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中关于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措施。

  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和出资办学,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建立、完善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鼓励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通过科技创新和知识贡献,多渠道增加教育经费。探索企业合理分担职业教育经费的办法。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

  建立企业、个人、社会团体捐赠教育的激励机制,制定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及公民个人向教育捐赠的税收抵扣政策。

  积极支持和鼓励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政府、港、澳、台地区及其他海外社会团体来贵州投资办学、捐资办学和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发展贵州教育事业。

  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

  3、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家庭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

  逐步加大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

  在高等学校继续实施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的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的政策,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继续动员和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家庭贫困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资助活动。

  4、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对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杜绝挪用、挤占教育经费的现象;加大宏观监控力度,防范财务风险。

  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业的思想,防止结构性浪费,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收费责任制。坚决制止乱收费,认真落实学校收费公示制度和收费巡查制度。

  (三)坚持依法治教,确保教育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认真执行《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教育执法,从严治教,加强管理。

  加强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建设,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和学校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促进科学管理、民主管理。

  加强教育法治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重视教育法制建设,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推进教育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教育法制意识,形成依法治教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强化教育督导工作,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建立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逐步健全与教育决策、执行相协调的督导与评估体系,严格监督检查和过程管理,形成廉洁高效的教育管理和运行机制。

  (四)狠抓落实、明确责任,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制订相应的子规划,细化目标任务,并科学合理地提出按年度推进的时间表,确保“规划”的目标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的内容,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制订本地“规划”,针对实际,突出重点,强化特色。

  高等学校编制“规划”,要重点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校园建设”规划。

  各地、各高校要在“规划”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立足创新,科学谋划,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意见,并精心组织实施。

  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条条落实,明确责任,建立考核制度,将对“规划”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各级领导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兑现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