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人才铸就信息安全之“盾”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从第一台发报机的诞生到第一份摩尔斯电报被破译,从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到网络“黑客”与“红客”的无声对决,无不为世人展示了信息安全领域一幕幕不见刀光剑影的精彩博弈。信息化战争的悄然降临昭示世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不仅是军队的数量及兵器的威力,准确及时的情报同样对战争胜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围绕情报的攻防战也将愈演愈烈,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总参某研究所一直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在这里,聚集着一大批颇有建树的信息安全专家,他们在虚拟世界里与“黑客”、病毒、窃密者进行着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在信息安全领域取得累累硕果,近几年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20余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70多项,有10多项填补了国内空白。

  初冬的一天,笔者慕名采访了这个研究所。

  没有安全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好比自家的房门被别人拿着钥匙。要想拥有主人的尊严和自由,就要自主创新,不受制于人

  孔志印是总参某研究所总工程师,刚刚四十出头。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他思维敏捷严谨:“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容不得一丝一毫麻痹和懈怠,搞我们这一行,必须自主创新,因为国外的先进技术人家是不会给你的,花钱买也买不来关键技术、核心技术。”

  透过现代局部战争的迷雾,科技人员有一种共识:在未来战场上,信息安全攸关战争胜败,而未雨绸缪的关键就在于从今天就筑牢安全的堤坝。一个个位居前沿的高难技术课题在该所“破茧而出”。创业是艰苦的,每一项课题都是横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座大山。孔志印带领他的攻关团队十年磨一剑,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高等级数据库安全系统,该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从根本上为我军核心装备撑起了防范网络攻击的“保护伞”。

  人才也有保鲜期,放置不用就可能荒废。人尽其才、用当其时是军队科研院所以人为本、推进军事创新事业的关键

  时势造英才,部队信息化建设为年轻的科研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仅两年该所就从北大、清华等名校引进近20名高学历人才来所工作。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可要让这些有志青年在信息安全研究的大合唱中声调统一、同频共振,还需要实际岗位的摔打和历练。“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该所政委张庆龙的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以压力促使年轻人成才的真谛。

  在研究所,“年轻人挑大梁”并不是宣传口号,“课题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现在担心的不是手中没有牌,而是怎样把手中的牌打好。如果一手好牌反而打输了,对组织没法交待。”某课题组组长、32岁的那兴波博士对笔者说。

  王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研究所里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王辉分配到研究所时只有26岁,当时我军某型网络安全装备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这是个“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所领导见王辉是学信息安全的,便问他敢不敢当这个重大课题组的组长,王辉口出“狂言”:没问题!于是,初出校门的“拼命三郎”揽了个大项目。王辉没日没夜地奋战在“0”和“1”组成的数字世界里。他带领课题组编写了8万多行程序代码,打印出来的资料码起来足有两尺多高。水滴石穿,这一长期制约我军信息安全的“定时炸弹”终于被“初生牛犊”排除了。

  敢于亮剑和善于铸盾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既是推进创新的保证,更是军队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在该所筹建的所史馆工程中,一座雕塑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雕塑中长城烘托起长剑和盾牌,矗立在蓝天白云下。长剑象征着信息安全战线的官兵的亮剑精神,而盾牌则标示着他们肩负的使命。研究所的官兵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和熏陶下奔向一个个信息安全保障的最前沿。

  一次重大的军事演习,老专家田晓琦远赴大漠戈壁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七月流火,大漠上最高温度达到摄氏45度,为了测控到装备稳定性的第一手资料,她每天都要步行8公里到达测试点进行数据提取,有两次因体力不支,她还晕倒在测试的途中。

  对于一个科研团队来讲,领军人物的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团队的风气。某室主任刘长江就是用作风说话的人。去年的某次重大军事演习,该室是全所投入力量最多、承担任务最重的研究室。面对艰巨的任务,一些同志明显表现出了畏难情绪。刘长江发现后及时召开动员会,明确提出,在演习的科研保障中,大家都要以他的表现当作行为标准,结果可想而知,刘长江的行动激发了全室人员的斗志,参加那次演习科研保障的每名科研人员都主动立下“军令状”!

  今年“八一”,研究所被评为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一缕清风过后,研究所又开始筹划新的目标,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挑战。迎着我军向信息化转型的春风,该所云帆高挂,又开始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