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国税局纳税申报30分钟就OK
来源:产业时讯 更新时间:2012-04-14

相城国税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故事

  口本报记者 周澜源

  相城国税局很年轻,只有4岁。

  4年前,随着新建的相城区全速融入苏州中心城区,相城国税局应运而生。4年来,相城国税局组织入库国税收入年均增长率达32.3%。

  这高增长的背后,是相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相城国税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辛勤努力。

   绿色通道——税收服务与纳税人“零距离”

  相城国税局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满足纳税人的纳税需求确定为工作的主导方向,通过各种形式及时了解纳税人盼望什么、想着什么、需要什么,从纳税人不满足的地方做起,从纳税人的实际需求做起,不断充实税收服务新的内容,赋予税收服务新的内涵。

  相城作为一个新兴城区,有许多新办企业在这里投资创业,而这些外资企业的会计大都刚走出校门,实际操作知识较为欠缺。为了能让纳税人全面熟悉和了解最新的税收知识和相关政策,每月18日,相城国税局各基层分局都要举行“税收政策解读日”活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帮助纳税人规避了许多可能因不熟悉政策而产生的损失。该局还在每个基层分局设置了“税企通”短信平台,将所有企业会计和法定代表人的手机录入系统中,第一时间将最新的税收政策和各种辅导信息发送给纳税人。

  如何为纳税人提供“零距离”的便捷服务?这是信息化时代给税务部门提出的新课题。相城国税局成立的第二年,看到许多办税人员在银行、税务局、企业之间忙碌地奔走,就选调精通计算机的高手,着手开发网上申报软件,为纳税人开辟税收申报的“绿色通道”。这条“绿色通道”开通以后,等于把纳税申报平台前移到了办税人员的办公室、家里头,办税人员足不出户,只要坐在电脑桌前轻点鼠标,就能完成纳税申报。黄桥街道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王会计深有体会地说:“以前完成一个纳税申报少说要3天时间,如今30分钟就OK,税务局想得太周到了。”

  去年5月,相城国税局又在全省国税系统率先创建“服务e站”,依托职能性、权益性、程序性三项服务主体,全面开展公开公正的执法服务、便捷高效的办税服务、及时到位的政策服务、促进发展的信息服务、文明礼貌的优质服务、奉献社会的延伸服务,并推出了一站式办税、网上办税、公开办税、便捷办税、预约办税、优惠政策服务、税收宣传服务、税收咨询服务、纳税提醒服务和维权特色服务等十项服务新举措。

  黄埭潘阳工业园100多家外资企业的老板由于不了解当地的税收政策,一直担心违规或者吃亏。前阶段,相城国税四分局的税务干部在“服务e站”品牌建设活动中,上门为老板们举办税收政策培训班,当面宣传税收政策,现场解答老板们提出的问题。如今,“服务e站”成了江苏国税的一个税收服务品牌。

   述廉述职——税务干部与纳税人“心贴心”

  服务纳税人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税务干部“于细微处见精神”,心上想着纳税人,做事不忘纳税人,更重要的是,税务干部要与纳税人“心灵相通”,在相互信任中开展税收服务,在相互信任中推行依法治税。

  近年来,相城国税局坚持以人为本,在全系统实施了“向纳税人述廉述职”的“心贴心工程”,在教育税务干部心中装着纳税人的同时,自觉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以基层分局为单位,不定期举行述廉述职报告会,让每一位税收治理员直接面对纳税人陈述自己的工作能力、服务水平、廉洁自律等情况,并接受纳税人的现场提问和综合打分。

  税务干部向纳税人述廉述职,有效地和谐了征纳关系。一分局责任区税收治理员龚晓芳如此感怀:“站在述廉台上,我更清楚地熟悉到一名税收治理员的职责。面对台下纳税人期待的目光,我明白,我们税收人员代表的是国家税务机关的形象,是联系纳税人的纽带,这项制度搭起了征纳双方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某外资企业的会计李先生也感慨地说:“让纳税人现场听税务官的述廉报告,第一感觉就是税务部门没把我们纳税人当外人。”

  每年菊黄蟹肥时,是相城区阳澄湖蟹农最为忙碌的时候,3000多户蟹农在为增收而喜悦的同时,经常为了卖蟹开发票而犯愁:阳澄湖、太平等地的税务机关设在湘城集镇,蟹期卖蟹忙开发票也忙,蟹农有时为了一张发票就得等上大半天。一次“税务干部向纳税人述廉述职”报告会上,蟹农向相城国税二分局的干部倒起了“苦水”,二分局立即调整工作方法,推出了“预约服务”,蟹农提前打电话将开票信息告诉发票代开岗位的税务干部,税务干部提前为蟹农办理开票事宜,蟹农到服务厅后,只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购货协议、自产自销证实即可获取发票,有效地节约蟹农的办税时间。

  相城国税局在队伍建设上还常出新招,着力打造廉洁、高效、服务的税收队伍。该局实现了干部绩效的信息化、即时化治理,强调税务干部的“自选工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和透明。每个税务干部每月在完成信息资源治理系统生成的“规定工作项目”的同时,更多时候要深入研究行业特性,熟练运用各种分析指标,把税源监控的触角伸向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而发现疑点,主动发起日常巡查工作。目前干部自动发起的日常巡查工作项目已经占到了每月工作总量的85%左右,干部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大幅提升,实现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

   税收分析——收税人为纳税人当“高参”

  相城国税局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纳税人没有涉税问题,税收治理员不能下企业;纳税人有涉税问题,税收治理员要第一时间下户。根据这条规定,该局独创了一个税收信息资源治理系统,税收治理员在下户巡查前都要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充分考虑行业、地域、季节、原材料等各种因素,仔细剖析纳税人存在的问题后,才下户巡查,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也有效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切实减轻了纳税人负担。

  这个税收信息资源治理系统不仅为税收治理员提供了一个分析监控的平台和工具,通过对地区、重点行业的销售收入、投料占收入比例、工资占收入比例、计人生产成本费用占收入比例的信息分析,既能把握区域经济的总量和现实税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影响因素及潜在税源的形成条件,又能明确税基、税种和税源间的关系,摸清总量税源,监控增量税源,盘活存量税源,猜测未来税源,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四分局税收治理员王燕娟在数据分析中发现一家企业的出口退税环节有问题,有时货物已出关,但相应的报关手续却没有到位。为此,这家企业补缴了近20多万元税款。这是企业内部治理上的问题造成的损失,王燕娟专门上门对这家企业的会计进行了专项纳税辅导,指出企业存在的治理问题,将各环节需要注重的细节和政策具体讲解给企业会计。从此,这家企业在出口退税上再也不吃“哑巴亏”了。

  一分局税收治理员姚士明在运用税收信息资源治理系统进行行业分析时,发现一家新办的聚酯切片企业的投料占收入比、电度占收入比偏高,一般每吨原料加入50-70公斤乙二醇,但该企业却远远偏离了这个范围。姚士明立即开展实地巡查,发现该企业从负责人到技术人员、员工都是“新手”,在成品率较低的情况下不寻找其它技术原因,却是一味增加乙二醇的投料比例。姚士明向该企业提出了适当调整投料配比的建议,并提供了同行业的参考数据。几个月下来,这家企业的投料、电度比都有明显下降,成品率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