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文化建设规划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贵州省“十一五”文化建设专项规划》。

  一、“十五”文化建设情况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文化部的指导下,全省文化战线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以繁荣和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文化领域的科技进步,大力创作和推出了一批独具贵州特色且有一定市场的艺术产品,基本完成了“十五”期间文化领域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加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调查研究,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内部机制改革,积极探索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制改企工作,组建了贵州报业集团和贵州出版集团,广播电视的改革不断深入。

  (二)“精品工程”取得实效

  “十五”期间,围绕我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重点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音乐、舞蹈、广播、电视、音像、图书等文化产品,如杂技主题晚会《依依山水情》、民族歌舞《好花红》、京剧《巾帼红玉》、电视剧《邓小平在1950》、《周恩来在贵阳》、电影《扬起你的笑脸》、VCD《人与山水的旋转》等。其中,获省级以上奖项的达200余个,其数量比“九五”期间增加了30%。全省专业艺术表演剧团平均每年演出2200场,观众达220万人次。

  (三)社会文化事业有了新发展

  “十五”期间,建成了贵州省图书馆,基本完成了88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基本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7条各具特色的文化带。创建了省级文化先进县(市、区)6个、省级文化先进乡(镇)22个、文化先进企业18个、文化先进街道办事处21个、艺术之乡14个、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1个。实施了农村电影“2131”工程,建立了农村电影放映车队31个,农村电影放映队765个,农村院线16毫米影片调剂中心3个,放映电影35万多场,农民年人均看电影从2000年的0.8场(次)上升到2004年的2.6场(次),全省23%的村实现了“2131”目标。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起草并由省人大颁布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成立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在黎平肇兴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从江、威宁开展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加强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建立了4个地级分中心、3个县级分中心、32个基层中心。开展了文化进村、进社区、进军营、进校园和到100个极贫乡(镇)送百戏千场电影活动等活动。

  (四)文物博物工作上了新台阶

  建成梭戛、镇山、隆里、堂安4座文化生态博物馆,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基础设施得以改善。赫章可乐汉墓考古发掘获2000年度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2001年公布)。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19处。全省5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陈列室实现了对青少年的免费开放,接待青少年参观学习近10万人次。起草并由省人大通过了《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

  (五)文化市场发展健康有序

  在加强文化市场的依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的同时,加快了文化市场的培育,初步形成了娱乐、音像、网络、书报刊、演出、艺术培训等较为齐全的文化市场门类。按照有序发展、合理布局、压减总量、规范秩序的原则,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和取缔了一批违法违规的“网吧”、电子游戏赌博窝点、音像制品经营单位、歌舞娱乐场所,有效遏制了文化市场中违法违规行为,文化市场管理更趋规范。到2005年底,全省有各类民营文化经营单位1.7万余户,解决劳动就业岗位15万余个。

  (六)广播电视体系基本形成

  建成了比较完整、配套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覆盖体系,基本建成由发射台、转播台、卫星上行站、卫星收转站、监测台(站)和有线传输覆盖网构成的多技术、多层次混合覆盖的现代化的广播电视网。新建农村卫星广播电视收转站4600座,完成农村卫星广播电视收转站模拟向数字化改造15000座,建成贵州电视台业务大楼和贵州有线业务大楼,完成贵州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和搬迁,完成卫星上行站数字化改造,基本完成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台内数字化改造和贵州电视台台内数字化改造。全省广播电视总收入74061.08万元,资产总额22835.65万元,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83.0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0.5%。

  (七)新闻出版业成效显著

  全省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均提前1至2年完成了实物量目标。通过科技进步和优化产业结构、更新设备和工艺,丰富了产品品种,增加了附加值,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电算化水平,科技进步对出版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60%,全省销售收入(不含税)、利润总额、国有资产总额分别为15.4亿元、1.1亿元、12.28亿元。

  (八)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级档案部门认真履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加快了档案法制建设步伐,《贵州省档案条例》正式实施,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步入了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为西部大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企业档案工作为企业的改制、破产和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成绩斐然,社区档案工作逐步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省档案局(馆)门户网站建成开通,有37个省、地、县档案馆和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计算机管理档案工作;档案学术研究和档案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明显;各级档案馆馆藏不断丰富,创新了档案服务机制,拓宽了档案服务领域,全省共建立现行文件阅览中心79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个。基本实现了贵州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的目标。

  (九)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不断扩大

  按照“多出进好”的原则,坚持官方交流与民间交流相结合、访演与商演相结合、国外交流与境外交流相结合、成人艺术交流与少儿艺术交流相结合,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达250余项,交流人数近7000人次,对贵州走向世界、对世界了解贵州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十)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以丰富多彩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成功举办了“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开展了“多彩贵州风”大型文艺演出,成功组建了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多彩贵州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贵阳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了社会反响巨大的“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了以娱乐业、演出业、网络文化业、音像业、文化旅游业、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艺术培训业、工艺美术品业等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省政府投入文化产业贷款贴息资金3000万元,拉动建设资金3亿多元。

  “十五”期间,是我省文化发展比较快、成效比较好的时期,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为“十一五”进一步加快我省发展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始终坚持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用又快又好的发展实绩惠及全省人民。

  “十一五”时期,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面临较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有利于我省文化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发,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家将继续加大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力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省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我省加快旅游大省建设,推进与泛珠江经济区、五省六方经济协作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跨区域经济合作,为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全国性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追求绿色消费、休闲和养生成为潮流,为我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十五”时期的较快发展,文化资源优势资源转化步伐加快,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文化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使我们的发展已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盼文化发展、谋文化发展、促文化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是进一步加快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同时,也必须看到,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既面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加快,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周边地区发展加快等形成的挑战和压力;也面临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的影响;以及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等不利因素,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积弱,体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仍不相适应,城市和农村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城镇建设与文物保护、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体制问题尚待理顺;发展文化产业意识谈薄,国有文化产业企业管理水平低、经营规模小,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文化市场体系和行业管理尚不健全,多元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人才培养滞后,人才队伍难于稳定,后继乏人状况较为普遍;文化投入总量偏少等。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省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但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发展环境和条件优于“十五”时期。

  三、“十一五”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历史性跨越作出新贡献。

  加快我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源整合,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大力培育精品品牌;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步伐,在“十一五”期间,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初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较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基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出一批体现民族和地域特色,同时能够在国内国际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培育一批在市场上具备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力争“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创造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人才结构优化、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1、进一步加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预报、引导、奖惩、调节、责任、监督、保障、应对等机制。要按照建设法制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功能,推动政府行政部门逐步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由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管理转变。积极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有效方式,将国有资产监管的一般性与文化领域工作的特殊性有机结合,组建专门的贵州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把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单独剥离出来,由省人民政府授权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监管,对文化系统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或文化企业集团,行使出资人的监督管理权力。

  2、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贵州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地方水准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国家重点扶持。其它艺术院团,一般出版单位和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等报刊社,以及新华书店、电影院、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行业组织所属事业编制的影视制作和销售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新闻媒体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喉舌性质和主导功能,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继续探索新闻单位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逐步把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部分,以及影视剧、综艺娱乐和体育等节目制作与销售部门,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进行市场运作,为壮大主业服务。各类文化事业单位都要深化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探索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分配办法,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财务管理,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3、进一步深化文化企业改革

  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实施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企业财务、税收、社会保障制度。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合理界定产权归属,认真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不良资产核销等工作,并确认出资人身份,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具备条件的可实行资产授权经营,盘活国有资产,确保保值增值。已有的国有文化企业,要加快进行公司转制改造,大力推行股份制,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转制为企业的出版社、报刊社等,要坚持国有独资或国有绝对控股,实行特许经营或许可证管理。支持经过培育发展符合上市条件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申请上市。建立健全文化产品生产创新机制,鼓励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创性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在文化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扩大我省文化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的对外文化贸易,赋予有条件的各类文化企业外贸自营权,鼓励其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努力培育对外文化中介机构,鼓励发展经营文化产品的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事业单位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的方式在境外兴办文化实体。

  4、强化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快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文化建设投融资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性资金投入结构,政府投入重点放在重大基础设施、公益性文化项目以及吸引社会投资的引导性投入上;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和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对政府组织的重大公共文化投资项目和活动,逐步实行专家认证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听政制度、招标制度和采购制度。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开辟各种融资渠道,大力启动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形成企业投入、政府资金、银行贷款、文化基金、证卷融资、民间捐助、境外资金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积极繁荣文化事业

  围绕塑造贵州新形象、构建文化网络、生产文化精品、培育节会品牌、繁荣城乡文化事业,加强文化设施和基层公益性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围绕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强县级“两馆”建设,重点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到2010年,力争建成贵州美术馆,新建省级农村儿童文化园5个、国家级1-2个,市、州、地群艺馆组建立业余少儿艺术团,完成“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目标,同时积极争取新建、扩建一批市(州、地)艺术馆、图书馆,1500个重点乡(镇)文化站(农村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和1000个农村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基本形成省、地、县、乡四级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和小康村实施“双一工程”[即社区拥有一个文化站(活动中心)、一条全民健身路径,每个小康村拥有一个集科技示范、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进一步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重点加强省、市(州、地)、县分中心建设,逐步建立乡镇、街道文化站基层点。建成100个以上全民健身示范小区和体育公园。基本实现社会文体设施对外开放。全省人均拥有文化设施水平比“十五”期末提高20%。

  健全公共图书馆网络。加强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形成省、地(市、州)、县(市、区)、乡(镇、街)、社区(村)五级图书馆网络体系。完善省和地(州、市)图书馆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国内重要的公共图书馆和地方文献中心,到2010年藏书量增加至1500万册。建成包括省、地(市、州)、县(市、区)及高校、科研院所等系统图书馆和情报机构在内的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体系和知识共享系统,加强文献信息综合服务。

  积极发展博物馆事业。新建贵州博物馆、贵州龙化石博物馆等一批专业和特色博物馆、展览馆,支持社会兴办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逐步开放大专院校博物馆,形成以综合性和专业性文博馆所为主干、各类小型博物馆为辅助的博物馆群体,充分利用各类遗址、遗迹和文物,使我省成为西部地区博物馆种类多、展示手段先进、文物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的省份。加强文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新建、扩建一批地级和县级博物馆,积极争取新建省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科研、业务用房和文物库房。

  加强文物保护。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强化管理”的原则,继续做好文物基础性工作,积极开展文物普查、文物考古和文物抢救;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发掘地方民族精华,培育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地方民族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力争新建、扩建一批地、县级文物库房。依法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建立反映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民族民间文化)基本面貌的档案资料数据库和工作网站;抢救一批具有重大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且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大力推进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普及,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加强档案事业发展。加强档案馆库基础设施建设和档案保护与现代化管理设备配套建设,新建贵州省文档利用展览中心,积极争取新建、改扩建9个地级档案馆和88个县级档案馆,完善档案馆的功能;充分发挥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的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功能,力争到2010年,建成贵州省文档利用展览中心,采用光盘刻录、缩微复制、修裱、建设特藏室等技术和手段,加大珍贵重点档案的抢救保护力度;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以“贵州档案信息网站”为门户网站,市(州、地)档案网站和县(市、区、特区)档案网站(网页)为二级网站的全省档案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全省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省档案馆要努力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市(州、地)、县(市、区、特区)综合档案馆和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实现计算机管理,基本建立起馆(室)藏档案目录数据库、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声像、照片等特殊档案的多媒体数据库。

  2、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繁荣精神产品生产

  以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实施文学艺术创作、演出精品工程,重点组织好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艺术精品的创作和生产,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艺术院团;创作一批具有较强思想性、较高艺术价值的舞台艺术、电视、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和图书、音像制品。围绕夜郎文化、长征文化、民族传统等历史文化资源,组织一批系列丛书和重点影视作品,扩大贵州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加大对重点作品创作的投入,完善重点作品论证、投入、效益评估的运作机制。精心策划和运作优秀作品的上演、播映、评论及出版,扩大受众面,提高覆盖率。优化整合报刊和广播电视结构,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培育一批名牌栏目,出版一批具有文化先导性、学术创新性、体现地域特点的图书。

  3、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以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不断拓展社会文化领域,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办好“花溪之夏”、社区文化节、社区体育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动员社会力量,丰富和拓展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加强文化扶贫,活跃乡村文化,发展网络文化,鼓励营业性文娱场所开设公益活动专场,形成若干群众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圈。加强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的文化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面向老年人和未成年的文化服务,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文化建设项目,重点推出一批新创少儿文艺作品,打造一批少儿品牌文艺活动,建立一批未成年人文艺活动培训基地,造就一批未成年人文艺工作骨干。大力推动老年文化工作。关心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权益,支持进城务工人员自办艺术团体,开展艺术创作活动。积极开展向进城务工人员送书、送戏、送电影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文化先进县”、“蒲公英计划”等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重点完善各乡镇放映设施设备。加强专业剧团演出场地建设和器材更新,继续实施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到基层、到农村、到工厂、到学校等开展演出活动。完善演出补贴制度。到2010年,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力争10个县(市、区)达到国家级文化先进县标准,省直和市(州、地)、县专业剧团每年送戏下乡演出场次比“十五”期间增加30%以上。

  4、加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继续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贵州广播电视综合大楼和贵州有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中心业务办公楼;启动全省广播无线覆盖工程,恢复和建设全县、乡调频广播,完成全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及数字化整体转换,加强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建设,全面实现对内、外广播电视播出质量和有效覆盖的动态监测。到2010年,完成全省农村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每户收看电视节目近20套以上,全省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8%和93%左右。

  5、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

  积极开发和拓展国外演出市场,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演出市场竞争,积极参与有影响的国际艺术节,进一步扩大贵州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贵州文化走向世界,力争在“十一五”前期,完成《黔文化大观》的摄制与电子产品的制作,建立省级文化艺术信息库。进一步增加对外及对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开拓国际艺术市场,扩大对外艺术交流,努力增加专业与业余艺术表演团体出国访演与商演,促成更多的访展与商展项目,力争在国际演(展)出市场取得较好的份额。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方式,争取在“十一五”中期,举办高档次、高水平和高规格的1-2个具有较高国际影响的国际艺术节和艺术比赛,提高贵州的知名度。大力推进重点节会活动的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运作,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和承办节会活动。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在强化继承、创新、引进、开发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业、演艺业、影视广播业、新闻出版业、休闲娱乐业,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建成一批龙头集团、培育一批产业基地、打造一批著名品牌,有效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市场经济优势。力争到2010年,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技术较为先进的文化产业体系,使我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1、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

  以旅游业为载体,依托各地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古迹、文化名城(镇)、民族风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高起点、高水平地进行规划、策划和开发,丰富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推动旅游和文化深度渗透与融合,创造新的产品、新的卖点和新的发展空间,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区块、线路和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带动交通、餐饮、旅馆、商业、娱乐等行业的全面发展。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改建一批传统景点,兴建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实力强的现代化大型旅游项目。建立文化旅游的部门协调机制,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联动,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整合区域旅游产业资源,适时组建贵州文化旅游集团。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省内各地的资源共享和客源互动,构建我省旅游圈,形成以我省为重要结点的国内、国际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交易中心,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最终建成国内外有影响的旅游文化省份。以我省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利用独特的喀斯特文化优势,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面向国内外市场,全力打造以绿色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旅游品牌。依托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纪念馆、黎平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一批革命遗址,建立以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加快红色旅游业发展。

  2、大力发展演艺业

  要继承和弘扬我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以“多彩贵州风”为龙头,瞄准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打造一批独具贵州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鼓励民间资本建立民间剧团、民族演出团队并开展多种形式的营业性演出活动,形成精品剧目演出市场和民间通俗艺术演出市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使之在宣传贵州、展示文化、获取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快组建多彩贵州演艺集团,实行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体制,使之在宣传贵州、展示文化、获取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分挖掘、整理、创新、开发我省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和地方戏剧(曲)品牌。加强对夜郎文化、屯堡文化、土司文化等历史文化品牌的研究和整理,用创意思维充实特色历史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文学、舞台艺术作品的上乘题材,成为我省特有的历史文化品牌。加强演出场馆建设,积极争取改扩建一批影剧院,规划建设贵州大剧院。

  3、着力提升经营性影视广播业

  以强化“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手段,加大影视广播业的产业化运作力度,实现节目制作、播出数字化,节目传输、交换网络化,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要按照频道频率专业化、对象化要求,加快组建贵州省广播电视网络集团公司,优化广播电视频道频率结构。重点推出4~5个体现我省特色的影视广播业品牌栏目,争取推出2~3个在中央数字电视平台播出的付费电视节目。建立广播电视全台数据资源的共享系统,实现节目采集、制作、播出、存储、交换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充分利用我省电视剧制作生产的品牌和影响,组建我省影视艺术传媒有限公司,加强“多彩贵州”影视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积极开发有线电视网的社会服务功能;完成全省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网规划,启动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网建设;实现省广播电台、电视台音视频上网,互相链接,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广播电视对外宣传效果。加强全省统一的宽带、双向、高速HFC有线广播电视网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省广播电视经营总收入18亿元,年递增20%以上。

  4、做强做大经营性新闻出版业

  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继续贯彻执行关于“推进和深化阶段性转移,实现集约化经营”的方针,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结构,提高全省新闻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和规模经营能力。

  (1)进一步提高报业综合竞争能力

  积极整合报业资源,形成党报、都市类生活报、经济类专业报、文化教育类专业报等覆盖全省的贵州报系,着力做强做大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有效提升竞争力;努力整合印务资源,积极打造我省报业印务中心;大力整合报业发行网络,积极发展我省报刊发行和物流配送中心。到2010年,努力使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经营总收入超过10亿元,逐步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新闻传媒集团和我省的报业旗舰。

  (2)加快出版印刷业发展

  在进一步完善出版集团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提高我省出版整体实力和规模经营能力,“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科技创新,逐步实现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促进出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把我省建成全国有一定实力的出版发行中心之一。到2010年,全省出版行业综合经济指标保持在全国前20位水平。

  加强图书、电子、音像出版业发展。以抓好国家重点选题规划图书为重点,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形成包括畅销书群、常销书群和引进版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出版资源。每年形成1-5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出版物。继续加强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工作,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加大对音像、电子出版的投入,扶持发展、出版一批能形成品牌、带来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力争到2010年,建成1~3家电子出版社,每年至少出版10种电子出版物,构建1~2个网上物流书店,网上出版物交易,积极推进组建网络出版公司,音像制品出版品种每年按5%的比例递增。

  积极发展印刷、复制业。继续加大治散治滥力度,进一步优化全省印刷业结构。推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贵州新华印刷工业园区。积极发展包装装潢印刷,适度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印刷,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印刷加工业,注意发展外向型印刷加工业,引导印刷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各种规模、档次、特色印刷企业并存和互补的印刷格局。引导企业加大对光盘复制业的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扩大服务领域。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出版物印刷企业控制在106家以内,出版物专项印刷企业控制在136家以内;包装装潢印刷每年增长10%左右,包装装潢印刷企业达到130家左右,其他印刷数量增长速度为3%左右,印刷企业总量控制在520家左右。

  加快发行业发展。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努力建立以贵州出版文化城为龙头,以中心城市图书城、图书超市、交易市场为中心,以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为纽带,以综合书店、专业书店、连锁店和便民店为基础,国有书店和社会投资主体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出版物发行网点新格局,并尽快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立足本省、辐射周边省市以至全国的出版物物流体系。以贵州新华书业公司为龙头,以各地新华书店为主体,通过采取直营连锁、专业连锁及特许加盟连锁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出版物连锁经营,争取用2-3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出版物连锁经营网络,并积极向外扩展。推进报刊发行连锁经营,逐步建成由连锁店、报刊亭和投递网络组成的物流配送体系。

  大力推进出版业的技术进步。在出版环节,建立符合现代出版要求的自动化生产流程,实现编辑出版及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在印刷环节,围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加大技术开发革新力度,实现“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在发行环节,实现80%以上的市县新华书店数字化管理并与贵州省新华书店联网,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网上书店。积极开发生产新的出版媒体,具备成熟的DVD-ROM等的出版和复制能力。大力发展网络出版,开发出版电子图书、电子报纸和期刊。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出版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贵州出版集团。集团以贵州省出版总社为核心(母公司),以资产为纽带,以省出版总社所属企事业单位为紧密层,吸纳省内外出版社和期刊参加,形成松散层,逐步建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区域性出版集团。通过组建集团,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形成出版、发行、印刷三大支柱,提高贵州省出版产业集约化经营能力,扩大出版物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

  5、积极发展休闲娱乐业

  以当地群众休闲娱乐需求和旅游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市民和国内外游客的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大众化、家庭化、健康化的休闲娱乐,扶持发展科技含量高、规模化的大型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培育发展多功能、综合性、文明经营的文化娱乐场所。“十一五”期间,积极引进资金,建设一批现代文化娱乐设施,建设1~2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主题游乐园项目。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丰富新的文化娱乐服务项目,形成门类齐全的文化娱乐演艺市场。要大力吸收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投入文化娱乐业,努力增加文化娱乐业在文化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6、高度重视会展和节庆及其他文化产业发展

  建设若干高品位、有特色的文博会展场馆。以我省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重点经营好“现代苗药博览会”、“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等会展品牌,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展基地。以“黄果树瀑布节”、风筝节、围棋节、酒文化节、苗族芦笙节等一批重大节庆活动为基础,进一步做大地方和民族节庆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会展市场,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展览机构的合作,策划创办2~3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专业性知名会展,争取更多的国际国内名牌展会在我省举办,吸引国内外知名文艺体育企业、团体、产品、科技成果、专业人才汇集我省进行投资、交流、展售。培植会展服务企业,提高服务素质,提升我省会展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各类博览场所,建立文物商品市场,发展与之配套的文物会展业。

  7、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按照龙头带动、优势互补、突出重点、组团式发展和依托交通干线点线面结合的原则,突出中心城市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通过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实施产业集群推进,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其它市、州、地各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区、重大历史及自然文化遗址为支撑的区域文化产业布局,着力综合文化产业带、特色文化产业带和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

  (四)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管理

  “十一五”期间,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规范发展”的原则,以促进音像业、娱乐业、演艺业、网络文化经营发展为龙头,引入竞争机制和多元投资机制,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形成与国内外市场衔接的文化市场体系。

  1、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建成演出、电视节目、图书音像、美术等常设交易市场。建立以院线为主、互通互联的电影市场体系。规范发展艺术品展示、收藏、拍卖、销售市场。发展文化产品的配送服务和连锁经营。积极发展会展、广告、咨询、版权等文化服务市场。建立和发展体育竞赛市场、健身娱乐市场以及包括体育人才培训在内的体育文化市场。发展旅游服务市场,建立旅游集散和信息服务中心。培育和建立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文化要素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市场建设。围绕“多彩贵州风”的品牌效应,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重点培育民族民间工艺、演出娱乐、文化旅游、影视剧、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民族服饰、美术、古玩字画、图片等拍卖和批发交易市场建设。

  加强音像图书市场建设。利用现有图书、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印制和发行等资源,建设1~2个大型图书城和能覆盖全省的音像制品交易中心,构建区域性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以图书城、图书超市、交易市场为中心,以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为纽带,以综合书店、专业书店、连锁店和便民店为基础的出版物发行市场网络。进一步发挥国有发行企业在出版物市场建设中主导作用,并引导其他各种所有制发行网点发展、延伸,有利于连锁经营、大型物流配送、网上书店等先进发行业务的形成和发展,继续执行鼓励出版物批发单位规模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出版物零售网点和有特色的中小型出版物发行网点,争取到2010年底,全省出版的发行网点达到每万人0.70个的水平。

  2、积极有序地开放文化市场

  做好文化市场开放工作,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消除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在娱乐市场、美术市场、音像书刊零售市场、文化策划咨询市场基本放开的基础上,有步骤、有条件地开放演出市场、电影市场、音像节目制作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市场。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投资、经营,鼓励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按国家有关规定吸引外资参与我省的文化产业投资和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实现与国际文化市场的接轨。

  3、培育文化中介组织

  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和完善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发挥其在资源供给、产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努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制定行业规范,规范文化中介企业的设立和运行,加强对文化中介机构的管理和行业组织建设。

  4、规范和完善文化市场的管理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各级财政要落实和保障实施文化市场监管所必须的编制、设施和经费,落实娱乐业营业税增收3%足额返还文化行政部门的政策,促进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充实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统一文化市场管理规则,逐步实行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合法经营。加强互联网文化和进口文化产品的管理。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加强文化娱乐场所、文物市场和演出市场管理,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决打击侵权盗版、偷运走私等非法经营活动,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净化文化发展环境。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强化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既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贵州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又要看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把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任期目标,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树立信心,抢抓机遇,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形成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要加强和改进领导管理,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财政逐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十一五”期间,省财政要建立省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和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发展和新兴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各地也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三)健全文化法规和政策体系

  加快制定促进文化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要在不在折不扣地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6〕4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105号)、《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2号)等中央相关文化经济政策的基础上,出台制定符合贵州实际的《贵州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财税、投融资、土地、准入及经营管理、转制保障、人才、重大项目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以政策优惠,扶持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文化企业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多元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博物馆和展览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艺术教育与培训、文化艺术中心、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广播影视技术开发运用、电影院和电影院县、农村电影放映、书报刊分销、音像制品分销、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等领域。非公有资本可以在国有资本控股51%以上的条件下参股下列国有文化企业:出版印刷、发行,新闻出版单位的广告、发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音乐、科技、体育、娱乐方面的节目制作,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可以建设和经营有线电视入网,参与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非公有资本可以控股从事有线电视接入网社区部分业务的企业;可以在开办户外、楼宇内、交通工具内、店堂内等显示屏广告业务,以及在符合条件的宾馆饭店内提供广播电视视频节目点播服务。积极扶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做强做大,支持民营资本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重组。适应农村特点和农民需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民间剧团、文化大院、个体电影放映队等,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按规定准予进入文化产业的非公有资本,将与公有资本享受同等待遇。

  (五)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贵州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充足,文化与旅游结合较具优势,只有把我省的旅游资源优势与文化资源优势结合为组合优势,文化产业才可能快速、持续、稳定发展。要围绕旅游抓好文化建设,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来传播贵州神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扩大贵州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来增强贵州文化景观的人文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的档次和水平。要把旅游项目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积极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享资源、共享市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六)大力推进化资源整合

  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长远意识,克服只顾眼前的短期行为和利益部门化倾向,冲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狭隘本位主义的束缚,积极整合资源,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构建互动互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要注重不同产业、行业、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加强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科技等的互动结合;注重省、市、州(地)、县和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整合;注重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购、并等形式,帮助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实现战略重组;注重省内外文化企事业之间的资源整合,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对外联合与协作。在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进程中,坚持市场导向和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政府引导和协调,建立和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整合机制,提高整合的质量和成效。

  (七)着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牢牢抓住项目这个中心环节,围绕市场需求和特色文化资源,精心组织、策划、设计、实施一大批立意高、影响广、带动强、后续效应显著的重大项目,以项目为纽带集聚资金和人才,强力推动项目实施,以项目带发展,向项目要效益,使项目真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以项目为纽带和载体,培育组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文化产业主体,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项目为主体,倾力打造一批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文化品牌,扩大我省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八)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律保护人才。要着眼文化的长远发展,抓紧制定文化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文化行政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文化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重点培养文化各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文化行政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加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执政能力建设。把文化领域的各级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建设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通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掌握精神文明建设规律、文化艺术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带领文化工作者推进我省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培养锻炼,努力提高各级文化管理干部的科学判断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加强文化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培养计划,抓紧培养一支熟悉市场工作、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懂文化、善经营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与教育部门合作,在大学开设文化产业专业。

  加强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我省文化发展的需要,认真制定艺术、图书资料、档案、文物博物、社会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人才的培养、选拔计划。要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和基层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加快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注重文化领域各门类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发现和培养一批开拓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专家。

  (九)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根据文化领域不同行业、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本着稳步实施、稳妥推进、稳定人心的思路,充分考虑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的差异性、不平衡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试点先行,从点到面,有组织有领导、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确保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家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相互配套、相互衔接,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要认真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加强典型示范,为全面推开改革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