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海在中国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发展论坛上发言
来源:新浪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7年11月23日,“中国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发展论坛开幕式”在河北廊坊开幕。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王德海院长发言实录。

  王德海:各位朋友、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参加今天的会议心情非常激动,在我们国家从民间和技术机构的角度召开这样规模的大会,而且还有更多主流媒体参与,实属罕见,这充分证明我们国家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都在重视农业标准化,都在重视食品安全。我们团结报的社长讲这是顺乎民意的事情,这是好事大事,我们不但参加这个会也要对这个会表示祝贺,同时要参与这项工作,要为这项工作出力献策,为我们国家农业标准化在理论上实践上贡献我们的力量,这是中国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发展论坛,我们辽宁标准院准备一份材料,这个材料也是学习中央各党报,网上一些信息,也包括我们自己对标准化方面的分析、研究和琢磨,我们拿出一点思路。这也是借鉴性的,听完之后希望大家批评指正。题目是“标准化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八亿的农村人口,如何有效的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需要农业提供牢固的基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需要农村提供坚实保障,全国人民的小康需要农民的小康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等十项具体措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作为标准化科研工作者,必须牢记“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宗旨,面向广大农村开展标准化科技服务工作,以标准化手段提升农业的竞争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如何以标准化手段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摆在我们在座每位同志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用管理标准规范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培养知识型、技能型的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农民的人力资源建设放在首位,一是要通过制定县、乡、村三级不同的培训标准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在统筹发展基础教育的前提下,重点开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基础型、管理型和技术型三个方面开展农民的培训教育,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一定专业技能、较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良好守法素养的新型农民。二是开展农业技术标准培训,将文化的技术要求转化能使农民易于理解的操作规程,以此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增强农民致富本领。三是探索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和技术职称评定标准体系,对达到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具备技术职称条件的,颁发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增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自信心,成为自我创业、自主经管、自我积累、自我发了市场主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以管理标准规范提升农村的人力资源水平可以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4051.025,63.11,1.58%,进入该吧),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利的人才保障。

  二、依托高新技术,采用标准化手段来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发生质的飞跃。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就是使用高新向传统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阶段迅速第渗透核扩散,使高新技术不断地渗透到传统农业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产业,从而造成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出现,农业关联产业不断扩大,形成和构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而在这些过程中,必须有标准化的桥梁纽带作用。运用标准化的“简化、统一、协调、优选”原理,在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把高新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市场需要的标准,并加以推广应用,将深奥的、抽象的高科技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普及知识,将高新技术理论转化成农民可以理解实用标准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新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中,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标准化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是农产品获得市场通行证的必要条件,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受益的有效手段。

  三、加强农村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构建农村、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标准体系是农业标准化的核心。农业标准体系包括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各级标准文本、WTO有关农业的规则、协议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法规和标准,以及自行制定的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特别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产品的主要消费对象或主要消费要求建立企业标准。为了促进农产品达到相应的标准,应结合实际制订出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与规程。农业产业化、时候市场化程度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突出,相当多的农产品由于成本高、质量差、销售市场狭窄,造成大量积压。农业标准化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成果与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注重对地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通过科学论证、宏观规划、微观制定标准等手段引导和促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目的。通过建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整合资源,以市场化为目标,以产业化为载体,利用标准化把农产品从种子、种畜、种苗到栽培、养殖过程,从农产品收购、贮存到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输都制定最优化技术标准,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有效促进了产业化发展。利用农产品产业带形成符合实际的技术规范,并加以验证,带动广大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规模效益,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

  四、用标准化提高产业化,组织农民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实行一体化经营,使农业资源合理流动,生产经营向现代化迈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城乡统筹的基本方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业的创新发展。以标准化手段实现农业工业化发展,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从而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在生产创新方面,要打破小农经济的生产格局,组织区域分工的专业化大生产。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情况,发展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建立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形成以现代化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集团为主体“市场需要——区域特色——专业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集群”新型生产体系。在技术创新方面,以生物工程技术、农业耕作栽培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农业灾害预测与防控技术为重点,开展集约化的科技社会服务工作,重点进行推广优良种苗繁育技术、农业工厂化生产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储运技术和农业产业信息智能化技术。在组织创新方面,要改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的话语权太小的局面,借鉴参考日本、韩国“农协组织”的成功经验,从系统化、综合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产权多元化的角度,建立可以规模化、专门化、标准化、记协化的工业化式大生产的组织,获得组织的规模效益和外部效益。

  五、大力推行农村基础设施标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现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根本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增强土地产出能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农业水利化、农机化、交通现代化条件的改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建立的良好防洪体系、灌溉体系和排涝体系,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对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首先是要规范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要在解决人畜饮水数量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在公路建设中,要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和养护等问题,合理确定农村公路投资补助标准。要建立农村能源建设标准,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其次要加快农产品流通标准化设施和检验检测标准体系建设。在继续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标准化流通方式,并要做好产品的检验检测,确保质量安全。最后要积极发挥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综合配套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搞好种养业良种培育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安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于管理体系建设。

  六、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标准,积极采用高效安全农业技术,把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相结合。

  首先,近些年来环境污染、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日益严重。特别是农民为了片面追求产量,盲目增投化肥,大量使用除草剂等农药、塑料农膜等,对土地质量、水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农业标准化通过对每一环节严格按最优化的技术规程,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农业效益,实现节地、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料的综合循环利用。使土地和水源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有效防治过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地板结、土质变坏、滥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质量卫生差等问题,改良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饮食消费需求已经从“吃温饱、吃口味”逐步过渡到“吃健康”。要用标准化的思路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在确保食品工业的源头——农业生产领域质量的基础上,加强食品加工、质量控制、储运与检测的标准化体系建设。食品的加工过程是促进农产品增值、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并非要统一所有圣战工厂的工艺流程,而是要建立规范,利用食品加工过程的标准化,提高食品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要以建立类似麦当劳、肯德基的生产过程为目标,从而使食品原料、加工过程“统一化”,保证食品的品质育安全。食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的标准化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以通过认证为标志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食品成品的检测与控制的标准化已经比较成熟,但过程控制的标准缺乏,与国外差距较大。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支撑体系。如瑞士的有机农业检测体系,制定的标准针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加强有机农业的实践,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而我国的标准体系,只涉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对过程跟踪检查标准极少。我国制定的食品质量检测标准,在深度和广度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日本于06年5月29日起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的《肯定列表制度》,并执行新的残留限量标准。新标准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的要求严到近乎苛刻。原来,日本只对300多种使用频率很高的农药设置了残留限量标准,对许多日常使用率不高,使用量不大的农药没有制定残留限量标准。但新制度中涉及到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为1000多种,几乎包括目前世界上的所有农药,仅大米就有588种,还规定将所有的农药都作为定期抽样调查乐观对象。同时,日本还对原来已经设立了残留限制的农药提高了限制标准,降低了允许农药残留的上限。对原来没有设限的农药,统一规定其允许农药残留的上限。对原来没有设限的农药,统一规定其允许残留的上限不得超过0.01PPM。我国有关食品农药残留限量包括国家标准和农业部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涉及的农药有136种,食品70类,指标数量476个。农业部行业标准涉及37种农药,177个指标。国内的标准制订尚处于起步阶段。发达国家的MRL标准中作物的划分很细,如欧盟标准中,柑橘就分7类,分别为甜橙、宽皮柑橘、葡萄柚、柚子、柠檬、酸橙和其他柑橘果实。而我国的标准中,作物通常是按照大类划分的。我国针对具体食品规范不同农药残留的标准工作正在起步阶段。食品的储运与其他产品完全不同,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标准化的食品储运体系,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对储运过程的温度/时间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储运体系必须满足。HACCP体系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针对不同产品选择适当的储运体系。而目前国内较为缺乏的是食品储运过程的完整记录,从而影响了食品的安全。结合HACCP等食品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完善食品的储运体系。

  第三,农业的发展必须关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在市场化条件下进行的,传统农业中自然圆台的农副产品有相当部分是农户自产自给的产品,而现代农业中的农业制成品则全部是商品,必须依据市场要求组织生产,也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其价值。我国加入了WTO后,产品有了更加自由开放的市场。但由于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26.12,0.67,2.63%,进入该吧)的品种、质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另外一方面,农产品国外使臣面临种种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即技术障碍。如欧盟为了抵御发展中国家的茶叶、蜂蜜等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不但实施新的检测标准。日本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食品中多项农药残留量进行严格化。这些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要跨越这些壁垒,就是要提高技术标准水平,严格按出口国的要求组织生产。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农产品质量稳定、规格整齐、品位好,非常有利于产品树立品牌,打开市场,增强竞争力。

  七、用标准化理念改善农民消极的设施条件,使农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带动整个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连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对经济增长发挥了较强的拉动作用,而消费连年呈现稳中走低之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就预示着中国经济在经历出口拉动型、投资拉动性增长之后,将开始注重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种力量”——消费的拉动力。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应该以出口为导向,通过别国的消费来拉动本国经济,中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依靠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稳健增长。社会中的高收入者如果不能足够有效化为消费力量来拉动内需增长,整个消费增速则需依赖更广大的基层群体的贡献力量。农村居民是全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农村居民不仅因为人口众多,而重要的是农村居民往往是消费倾向最为强烈的人群之一。只有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真正启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增长。中国““三农”问题的关注重点已经从粮食增产到农民增收,再到农村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变,进而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目前国家提出并开始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将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转变,城市与农村的分配关系开始转化,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向”。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必将有助于拓展农民的消费途径,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状况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自身发展的基本因素。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消费结构趋于优化,消费的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家庭财产大幅增长,消费观念逐步改善,消费热点纷呈,消费潜力巨大。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除了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两种途径以外,还要注重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建设,激活农民消费欲望,要用标准化理念改造传统的消费习俗,树立农民健康、积极的消费观念。

  在注重农村市场特殊性方面,要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产品研发和商品流通的每个环节上都建立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既满足大多数农民经济实惠的消费欲望,又满足农村生产生活习惯的消费要求。生产厂家在根据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开发出适合农村需求产品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化配套服务体系,免除广大农民在使用中的后顾之忧。

  在市场建设方面,要突破传统的集市贸易方式,建立标准化消费流通网络,以县、乡、村三级的连锁店、超市为依托,借助标准化的“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建立覆盖全农村的消费品销售服务体系。县级机构负责统一协调管理,乡级提供批零结合的综合性销售和售后服务。村级负责岭后服务、市场宣传和潜在需求调查。在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中还要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监督力度,打击充斥农村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确保农民的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使农民消费由小康型逐渐向富裕型过渡。

  在培育消费理念方面,要尊重由于独特的地域性而形成的消费习俗,要反对并及时纠正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更要杜绝封建迷信方面的消费。农民健康消费标准理念的养成,既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又具有经济建设与思想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特点,有赖于农村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帮助农民树立标准的消费观念,引导农民适度消费,不断更新他们的生活观念,提高他们的消费意识不仅是扩大农村市场所必须的,也是使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的小康生活所必需的。要通过理论讨论和宣传,向农民宣传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积极培养他们以城市人的观念、意识工作和生活,逐步从消费的“农村型”过渡到消费的城镇化,使人们改变依靠积蓄消费的保守的消费观念,建立积极的消费意识,鼓励人们在收入范围之内适当增加消费开支,鼓励开展精神文化消费,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多样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建设与应用,可以转变农民的观念,开拓农民的思路,提高农民的素质,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文明成果,推动农业文化社会事业共同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有效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以农业标准化推动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符合实际的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我们必须握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