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将“四化”扩展为“五化”
来源:广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对话专家,谈十七大报告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


     ■ 廖庆凌 唐云宽 雷鸿春  

 
  陶建平 自治区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自治区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从事领导科学教学与研究。
 
  苏全水 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广西管理科学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经济学理论、政策咨询研究工作。
 
  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给武宣农民搭建了一条致富“信息高速公路”,有效地带动了县域产业结构调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武宣县三里镇技术人员在指导农民上网查阅资料。 
 
  十七大报告贯穿了信息化的思想,为什么要强调信息化的建设?近日,记者采访了陶建平、苏全水两位专家。希望访谈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在“五化”协调发展中推进信息化

  记者:请您二位给我区推进信息化提点建议。

  苏全水:广西是欠发达地区,但发展的潜力大、空间大、前景好。“五化”好比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大厦的五根支柱,缺一不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要实现工业化,离不开信息化,传统工业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来改造,才能紧跟科技前沿。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突出标志之一,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技术,必须通过信息化,而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手段的加快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先进科技,分析国内外差距,以适应国内外的市场需要。因此,我们要重视“五化”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首先,要市场主导、需求推动、政府先行。其次,要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寻求和探索与广西实际相适应的超越历史的信息化建设创新之道。第三,广西要“五化”协调发展齐头并进,同时要特别注重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四,注意“五化”协调性,使各个变量之间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陶建平:我认为,苏会长讲的很有道理。我区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坚持面向市场,需求主导,讲求实效。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二,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结合起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带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第三,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大型企业信息化应用为龙头,带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全面发展。第四,既要培育竞争机制,又要加强统筹协调,重点是要全面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孵化信息产业。第五,既要重视对外开放与合作,又要加强自主研发,促进产业发展,同时加快完善国家信息安全的监控保障体系与安全防护能力体系。

  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特征

  记者: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将“四化”扩展为“五化”引人注意。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苏全水:这“五化”中,比以往多了一个“信息化”,并且排在了“工业化”之后,突出了“信息化”在这一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信息化”的增加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也为今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指明了方向。

  陶建平: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五化”都是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词语了,有的已经是我们多年努力、为之奋斗、并且取得重大成就的目标和领域了,但是,把这5个词所代表的深刻含义综合到一起,并且把“信息化”放在工业化之后,非常抢眼,这说明现阶段的信息化具有全新内涵,说明信息化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说明信息化对于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

  记者:在十七大报告中,推进信息化的思想成为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请谈谈你们对此的理解。

  陶建平:十七大报告,信息化思想贯穿了全篇,全文共有十处表述与信息化密切相关。无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繁荣,还是民生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都贯穿着信息化的思想。特别是首次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充分反映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是与时俱进的最新体现。这对今后五年我国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信息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今社会,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将信息化作为“五化”之一,反映了党对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化正在与工业化、全球化等交织在一起的深刻认识。

  苏全水:十七大报告从信息化的思想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信息产业发展及其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军事信息化等方面,对新时期的信息化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为今后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明了道路,赋予了我国信息化全新的历史使命。

  报告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节中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两次提到了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重视,并且真正把信息化和信息产业摆到了相当的高度。

  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调整

    记者:为什么把信息化提到这么重要的位置?

  苏全水:从时代发展进程看,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愈加深刻,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

  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信息化发展仍比较慢,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科技竞争力还不很强,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改革相对缓慢。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信息化提到更重要的位置加以推进。   

  陶建平:从信息化及其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看,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现代化的突出标志。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朝着高附加值化发展。二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目前,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传统工业处于历史的新起点,都面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由信息化驱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大大提高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三是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将促使我国工业的发展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益、高质量的集约型发展,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把带动工业化发展的信息化融入“新五化”,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调整和补充,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本版稿件、图片除署名者外均本报记者廖庆凌,实习生唐云宽、雷鸿春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