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与中国政府22年合作之路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08-03-11

 

  在IT业, 很少有企业像英特尔一样,每一项创新技术的推出都深深牵动着整个产业的神经。也很少有跨国公司如英特尔一般,能够同中国IT产业的快速成长如此水乳交融。从产品推出到技术嵌入,从平台合作再到产业链携手,英特尔靠什么在推动产业成长的同时赢得自己的持续发展?科技日报日前独家专访英特尔公司,从数个层面听到了英特尔引领产业发展的心路历程。

  创新引擎:不能不提的引领产业发展的动力保证

  人们常说,英特尔以一颗奔腾的“芯”屹立于世界,但真正能支撑她保持IT业领袖地位的应该是其四十年秉持的创新引擎。

  1971年,世界上第一枚芯片在英特尔诞生,至此,计算机行业拥有了强劲的心跳。随后,英特尔以Pentium芯片开创了“奔腾时代”,并在为其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又引领人们进入崭新的“酷睿时代”。从双核裂变为四核,向百核进发;由65纳米跨越45纳米,直面32纳米——摩尔先生“单块硅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18个月增加一倍”的预言为事实所印证,并成为PC主要功能元件所遵循的金科定律。而与此同时,英特尔亦逐步奠定了其产业创新引领者与实践者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力。

  英特尔的创新发生在每一天,而每一项创新都令业界激动。今年10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 “2007英特尔中国研究论坛”大会上,英特尔展出的来自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及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共40余项,覆盖多核、万亿级计算、无线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放在口袋里面的移动桌面系统,面向多核架构的网络性能仿真平台,新兴万亿级计算应用,英特尔软件网络,智能导航系统,无线互动电视,在线游戏……,所有这些研究项目都代表了未来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令与会者充分体验了科技创新的光彩与魅力,从技术研发与前瞻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信息技术未来的美妙前景和创新引擎的巨大魅力。

  源动创新,恒致千里。英特尔认为,创新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的计划,创新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作为科技创新的领跑者,英特尔不仅仅提供技术与产品,更要与业界分享成功创新的方法和经验,助力中国IT企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大发展,实现共赢。

  创新机制:不能不说的成就领导地位的活力保障

  在英特尔采访,你总能感受到这样的创新体会——没有机制保障的创新难以持久;要实现持续创新,必须要有一套创新机制。可以说,英特尔的每一次跨越式创新都意味着IT产业巨大的腾飞,从而引发IT生态链条上的连锁反应。在英特尔眼中,创新本身是多维的,但不是盲目的,重要的是如何始终保持创新的活力,并将创新思想真正转化为有利科技、有利产业、有利社会进步的创新成果。为此,英特尔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可管理、可实施、可推广的创新保障机制,并已在创新实践中发挥出关键效用。

  英特尔公司企业技术事业部资深院士兼通信技术实验室总监康凯文博士如此诠释英特尔历经实践检验的创新机制,这套机制包含相辅相成的三方面:创新规划、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

  在创新规划方面,英特尔有一套独特的创新管理机制,即技术战略长期规划(简称TSLRP),每年进行一次,主要针对未来五年之后的技术提出研究计划。TSLRP首先是在公司内部大范围征集创意,然后由以公司首席技术官为首的技术委员会评审,最后从众多创意中筛选出四到六个主题,成为该年度的技术战略长期规划项目。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保证了源源不绝的创意,为最终演变为未来的创新技术做好储备,更大大激励了英特尔员工的创新精神。据悉,2007年度英特尔就从征集的500个创意中形成五个主题,列为可进一步研究的TSLRP项目。

  技术转化是指如何高效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这是众所周知的困难环节,在产品开发周期图上这个环节一般常出现低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死亡谷”。在英特尔,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英特尔采用了“携手探路”机制,即整合和统筹研究团队与产品团队的资源,共同组建成果转化团队,确定共同项目共同完成指标之后,探讨和确定产品方向,评估筛选各种技术与实现方案,并与相关产品路线图的某个阶段挂钩。大家所熟悉的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便是“携手探路”的成果之一。

  人才培养是创新机制的基础。任何研究与开发都与人的智慧密不可分,在英特尔,技术人员有一套与管理人员平行的晋升阶梯,高级技术人员主导技术与业务管理。英特尔在高级人才方面有全球统一的培养机制,一方面,英特尔非常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为每个员工设立单独的个人职业规划;另一方面,英特尔也非常重视一线经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管理技能,保证对初级研发人才培养的实施效果。

  创新协同:不能不讲的英特尔生命力永动策略

  由于遵循并实践着“Tick-tock(钟摆)”模式——第一年推出新一代的硅制程技术,第二年则会推出新的微处理器架构,这使得英特尔在技术创新上始终傲立于业界领先地位。英特尔中国大区产品总监洪力对“Tick-tock”模式的优点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它能够让英特尔在处理器领域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器研发中的风险;而且还可保证最终的交付到用户手中的产品稳定、高效且极具性价比。”

  早在酷睿微体系架构推出时,英特尔便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宏伟的蓝图计划:2007下半年,推出采用最新的全新高k栅介质和金属栅极材料的45纳米制程的Penryn处理器;2008年推出全新的Nehalem架构;到2009年采用32纳米制程的Westmere处理器将问世;2010年,全新的微体系结构Sandy Bridge亦将登场。在今年9月18日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秋季IDF大会上,人们看到了英特尔正按着既定的发展路线稳步前进。

  业内第一款32纳米芯片在秋季IDF大会上亮相,其超过四百万个晶体管集成在仅有小数点大小的面积内!英特尔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先生为与会者描述了即将推出的基于革命性高-k金属栅极晶体管技术的英特尔45纳米Penryn系列处理器能为计算机用户带来的优势体验,并表示:“英特尔计划于今年11月推出业内首批45纳米处理器产品,英特尔还将第一次展示预定明年上市的下一代Nehalem微处理器架构” 。

  除了制程的发展,英特尔在多核领域的发展可以用“迅猛”一词形容。在2007年初,英特尔便宣布研究出世界上首个内含80个内核的单芯片,其尺寸并不比一个指甲盖大多少,而耗电量却低于当前绝大多数的家用电器。这正是英特尔公司创新性的“万亿级计算”研究项目的成果。2007年北京春季IDF期间,英特尔首席技术官贾斯汀还展示了每秒二万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的多核芯片原型。

  据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总经理杜江凌博士介绍,“万亿级计算”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技术,即万亿级浮点计算,万亿级数据存取和万亿级通信。目前,英特尔的中国研发团队与全球的研发团队一起着力于研究硅光传输技术,即让硅发光,这样一来,两个处理器之间,或处理器与芯片之间可以以光速进行数据通信。在2007秋季的IDF大会上,英特尔便展示了其在硅光子学领域的最新突破:即一种能够以 40 Gbps 的速度对数据进行编码的硅激光调节器。

  从纳米、多核,再到万亿计算,英特尔全球的研发力量正协同作战,创新应用,共同推动全球IT产业的大步发展。

  创新人才:不能不谈的面向未来的英特尔着力点

  以“创新”为引擎的英特尔,不仅将创新的理念融于技术和应用,更将其延伸到了合作与人才培养等层面,这不仅是英特尔创新机制三大内容之一,更是英特尔面向未来的关注焦点和着力点。

  英特尔与大学的合作已成为英特尔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英特尔与重点院校一起联手,开展课程建设和科研协作,培养并鼓励学生学习前沿技术和科研创新。在2007年春季IDF大会上,英特尔宣布,将与中国的32所高校共推“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至此,“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一举扩展到全国37所高校,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可以体验到英特尔全球领先的多核技术。类似的合作还涉及无线通讯、嵌入式技术等领域。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英特尔对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在自我人才的培养方面,英特尔已经拥有全球步调统一、成熟的管理体系。在英特尔的中国团队中,技术人员相对年轻,工作的重点是激励和培养初级研发力量,逐级发展技术领导力。一方面,英特尔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规划,个人成长不受现有岗位的限制。同时,公司还提供丰富的培训计划,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英特尔也非常重视一线经理管理技能的培养。尽管中国研发团队历史较短,但成长非常迅速、科研成果卓著,现已成为英特尔研发团队中的一支生力军。

  在外部人才培养方面,英特尔主要通过与政府机构、高校合作等方式,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去年11月成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就是英特尔与国内大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一个最新实例,英特尔致力于把博士后工作站建成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基地。目前,已经有数十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这里展开研究工作。今年9月,英特尔宣布与大连市政府、大连理工学院合作的大连半导体技术学院将于2008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英特尔将提供全面的课程设置、技术支持和设备,大连半导体学院将成为中国最先进的集成电路产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创新机构:不能不讲的推动本土技术创新的加速器

  无论是北京融科园区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的Ct编程工具、猜测并行多线程、个人视频的管理、编辑和共享、足球视频精彩事件检测、媒体挖掘、多标准无线通讯系统技术研究等多项成果,还是在上海紫竹园区的英特尔亚太区研发有限公司的英特尔英保通平台、英特尔网吧点点通、英特尔随芯恢复技术、英特尔系统恢复技术、创新中心、英特尔新一代主动管理技术、视频处理加速 、流式数据加载、真实的互联网体验、智能导航系统等多项研究和解决方案,无不说明这样一个事实,英特尔富有远见的创新战略,既面向未来,又立足实际;既面向世界,又着眼本土。

  英特尔对中国信息产业创新的推动并非从中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开始。1994年英特尔总裁格鲁夫访华时,看到中国软件远落后于硬件的情况,决定在上海设立软件实验室(现名英特尔中国软件中心),作为英特尔在中国建立的首个软件开发机构直接把软件技术转让给中国的软件厂商。这一策略收效显著,也坚定了英特尔把更多研发拿到中国的信心。

  时隔四年,格鲁夫离任前最后一次访华,宣布投资5000万美元在北京成立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这是英特尔在亚太地区设立的第一个研究机构,是英特尔全球研究与技术开发网络的重要部门。该机构通过跨体系平台的研究与技术创新及与中国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之间的技术战略合作,全面推动全球数字化未来的发展。目前中心的研究领域包括微处理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研究项目主要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宽带移动无线技术、未来应用及计算负载分析、编译器技术、运行环境、技术标准等。

  2005年9月,英特尔亚太区研发有限公司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成立。该公司致力于推进围绕所有英特尔平台事业部的主要产品与技术进行开发与创新,正如英特尔软件与解决方案事业部副总裁、 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汉指出的,这标志着英特尔在中国的研发事业攀上新高,成为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能帮助提升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从单纯的消费市场转向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市场。

  成立于 2002 年 11 月的英特尔亚太区应用设计中心位于深圳。该中心面向中国计算和通信行业的 OEM 与 ODM 厂商,旨在满足他们对世界一流设计与校验服务的需求,帮助他们为客户开发更出色的产品。

  创新生态圈:不能不叹的带动本土产业链构建的切实举措

  如何推进中国IT产业获得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英特尔的答案是产业圈建设,从IT产业生态系统开始,塑造一个产业生态圈和健康的产业链,为PC产业的根系提供足够而持续的营养和动力,这是今天英特尔中国大区着力推动的关键所在。在产业集群的背景下,英特尔建设产业圈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支持产业发展软环境,与产业内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结成技术联盟,扶植他们成为当地产业集群里最有增长力的企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集群成长和升级。

  软环境和龙头企业的存在恰恰是产业集群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因为产业就是产业集群的整合,当中国IT产业整个产业集群获得升级,整个产业就产生了质的变化,获得了支持长期增长的创新能力。与十年前相比,今天的英特尔正在致力于从软件研发和技术趋势上引领中国IT产业的研发。英特尔不仅曾从国外请来100多家著名软件厂商,同国内软件厂商交流技术。春秋两季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更是与国内业界分享全球信息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展示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的节日般重大活动。除了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和封装厂外,英特尔还与中科院进行芯片开发研究合作,与北大、清华等高校成立联合实验室,旨在提升国内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英特尔推动中国IT产业生态圈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对中国的新兴技术和企业进行投资,以促进中国本土技术开发的发展,从而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促进全球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英特尔的战略投资围绕英特尔的战略发展方向,对具有创新科技的公司进行小股投资,从而推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把这些中小科技企业和英特尔这艘大船捆绑起来,不仅促进了他们的发展,英特尔也从中得利。从1998年起,英特尔投资部开始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迄今已投资中国公司60多家,其中已有11家公司公开上市或被收购,投资总额超过其在亚洲投资的三分之一。英特尔投资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于技术型公司,以促进本地先进技术的发展,补充英特尔创新产品和平台技术的生态系统环境,进一步建全互联网基础设施,加速创新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应用。

  2005年6月,英特尔专门设立了2亿美元的“投资中国技术基金”, 用于投资中国本土致力于发展创新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科技企业,初期重点投资领域包括通信、面向消费者的宽带应用和半导体设计。截止目前,获得投资的科技公司已达18家。

  英特尔还致力于从长远来考虑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在上海,英特尔力行本地化,培育本土人才;在成都,英特尔设立了先进的员工培训中心;在大连,英特尔捐赠一条价值3600万美元(合2.8亿元人民币)的8英寸生产线设备,与大连市政府、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一所高标准的半导体技术学院,这将是中国当前最先进的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人才培育基地。(科技日报《网络时空》特约主编王学武)

  刊载于2007年11月28日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网络时空周刊特约主编王学武
  ○档案链接

  王学武 科技日报主任编辑,科技日报《网络时空》周刊特约主编。

  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先后在中国电子报、中国财经报、中国信息化杂志社等媒体任职,曾主持策划 “百家会计师事务所《诚信宣言》倡议” 、“著名IT企业《政府采购响应书》倡议”、 “世界级品牌中国话战略与本地化进程峰会”等大型主题活动,并先后与教育部、农业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及英特尔、IBM等机构和企业的权威人士进行主题对话。先后应IBM中国区和英特尔中国区高层邀请,为其相关部门进行了“客户关系与企业传播实践”主题业务培训。

  多年来注重企业新闻的研究,提出“多角思维”的理论并运用于实践。主张不仅仅站在媒体客户的角度,更要从客户之客户、客户之竞争对手的视角和客户所在行业趋势、政策导向,以及媒体的读者特性等多个角度观察企业。坚信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发布一个产品、创新一项技术、实施一个策略。媒体的特性在于,关注有没有这项产品、这项策略,有没有这个品牌,对产业、对经济、对社会、对厂商自身怎么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是企业创新的价值所在。

  王学武先生提出,不存在孤立的信息化领域。信息化是动态利用信息技术,持续开发和提升信息资源价值的过程。信息化也不是万能的,只有促进效率、效能、效益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才是信息化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