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1月底,全市建筑业农民工备案人数达到57万,已发放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卡530364张。实行实名制卡的单位已基本实现了“三无四免”,农民工群体性事件下降了66.3%。
超大用工量催生管理机制变革
近年来,北京市年建设总投资持续超过2400亿元,建设规模冠盖全国,来京建筑业农民工平均每年有80万人,高峰期将近100万人参加建设。北京市建委通过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支付统计报表和工资专用账户构建劳务费结算管理长效机制,推行农民工工伤保险,开办农民工夜校,实施农民工生活区建设标准化,送电影、送图书等手段,不断改善农民工生活、居住条件,提升农民工的综合素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但是,受市场环境、企业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侵害农民工权益的事件仍旧时有发生。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对农民工队伍的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成为北京市建委的重要工作。
几年来,北京市建委在农民工身份管理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总结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于2004年正式开始在建筑业推出了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即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以总承包企业及其工程项目部为主体,对进京建筑业企业及其农民工,实施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此项制度历经三个阶段的发展,日趋完善。第一阶段从2004年到2005年,实名制管理开始在全市实行;第二阶段2005年到2006年,实名制卡网络系统和 IC系统以及机具基本研制完成;第三阶段为2007年,北京市在全面加强实名制管理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实名制卡管理的科学、有效模式,北京市政府专门拨付16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免费发放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卡,并将此项工作列为了市政府要重点督办的2007年“折子”工程。截止到11月底,全市已发放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卡530364张,基本覆盖了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制度正式在全市全面铺开。
实名制卡兼具管理与服务功能
今年4月,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卡正式在全市发放,此卡同时具有工地门禁管理、工资发放储蓄、农民工考勤记录、食堂就餐等管理功能和方便农民工日常生活的服务功能。
按照相关规定,劳务企业需要把农民工工资存入到实名制卡中,从而保证农民工工资的发放,避免侵害农民工权益现象的发生。持实名制卡的农民工则可以随时随地、安全便捷地通过邮政储蓄网点柜台或ATM机,以及所有有银联标识的ATM机提取工资、支取现金、查询余额、办理存取款等业务;也可以通过邮政汇兑网点,将卡内的现金直接汇往全国各地。每张实名制卡都有一张配套的活期储蓄存折,这张存折除不能在ATM机上取款、查询余额外,具有与实名制卡相同的各项金融功能。最方便的是,实名制卡存折可以交给在异地的农民工家属管理,家属可以拿着存折在异地提取现金。实名制卡还有消费功能,持卡人可在有银联标志的商场、超市、餐厅、旅馆刷卡消费。
实名制卡维权效果明显
经过半年多的推行,实名制卡已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实行实名制卡的试点单位,已经基本实现了“三无”,避免了四种侵害农民工权益现象的发生。
即: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无侵害农民工权益的事件、无农民工群体劳动纠纷;避免了劳务企业招用零散工、避免了劳务企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避免了黑包工头的侵入、避免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和侵吞。
在实名制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的2006年,农民工群体性事件便下降了66.3%。
实名制卡得到了农民工普遍的欢迎,农民工身份管理开始走上了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
截止到11月底,全市建筑业农民工备案人数达到57万,已发放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卡530364张。竞报特约记者 柯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