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发展规划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是全市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问题的关键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实现“三百”促“三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加快农业发展,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定》,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成就和面临形势

  深刻分析重庆市农业发展现实基础和潜力,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着眼未来发展,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十五”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农业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农业“三百”工程,有效地推进了“三百”促“三化”、“三化”促“三农”进程,全市农业持续稳步全面发展。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农业总产值、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度增加,农产品产量、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全市农产品供应短缺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并开始进入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发展时期。200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量1100亿元,农业总产值662.2亿元(现价,下同),农业增加值463.4亿元,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15.1%,土地综合生产率达每亩1701.4元;粮食总产量1168.2万吨、肉类总产量178.4万吨、禽蛋总产量39.2万吨、奶类总产量8.6万吨、蔬菜总产量890.5万吨、水果总产量154.6万吨、茶叶总产量1.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5.1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3.2%、23.9%、35.6%、53.6%、13.9%、89.2%、13.8%、25.3%;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370公斤、56.3公斤、12.4公斤、2.7公斤、281公斤、48.8公斤、0.5公斤、8.0公斤,比2000年分别增长0.8%、21.3%、37.8%、50%、11.1%、84.8%、6.3%和23.6%。

  农业结构明显优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十五”期间,全市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启动实施了11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百个经济强镇建设工程和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市农林牧渔业结构由2000年的63.9:2.7:30.9:2.5调整为2005年的53.6:4.8:38.1:3.5,粮经结构由80.6:19.4调整为72.9:27.1;农村从事一、二、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由75:9:16调整为59:15:26;建成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000万亩;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突破23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市级159家,带动264万农户增收。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54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6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26家,绿色食品70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3家,有机食品11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60个。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0%,优质率达到50.8%,分别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产品出口贸易总额1.8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4倍。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向纵深发展,农村耕地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能源和公路建设加速推进,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到2005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927.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5.7万亩,分别比2000年增加10%和20%;渠道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49,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42。“十五”全市累计整治中低产田土100万亩,比“九五”增加20万亩。2005年主要粮食作物“两杂”良种覆盖率达到95%,常规良种覆盖率达到70%。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的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覆盖31个区县,其中核心区27个区县;已建成农作物有害生物重点测报站28个;建成重庆市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测报站,并形成市、县、乡三级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测报网络。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完善了2个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6个市级检测机构,新建了涪陵、万州、黔江、永川4个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9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展顺利,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十五”期间,生态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县达到16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2个,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面积达2000万亩;其中,发展“猪-沼-果”、稻田生态养殖、庭院生态-观光休闲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十大”生态农业技术模式91.2万亩,建立了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示范园区。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3.1%提高到2005年的30%。对20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农田、渔业养殖水域等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调查与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稳步推进,全市建立了6个不同水平的农业面源监测点,对库区的农田土壤、农灌水、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监测。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查出全市入侵外来生物53种,占国家已公布明令严控的主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70%;200亩野生金荞麦原生境保护区已经建成,正在建设野生大豆、野生莼菜原生境保护区;开展“十县百镇”以紫茎泽兰为主的外来入侵生物的灭毒除害防治行动,清除紫茎泽兰3.5万亩。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成沼气池57.5万口。全市完成退耕还草20万亩。

  科教兴农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农业科研机构,全市有农业科研人员2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市级学术带头人47人、高级职称1746人、农技推广人员4.9万人。每万名农村人口拥有农村科技人员数在西部处于先进水平。“十五”期间,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围绕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创造和推广应用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每年涌现出农业科技成果60余项,其中新荣昌猪I系、渝糯系列菜用玉米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水稻特殊遗传材料CYAR02的研究及特殊水稻育种、两系法杂交小麦研究、芥菜雄不育杂种优势的利用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油菜、甘蓝、番茄、辣椒及杂交玉米育种等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全面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科技兴粮”战略,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和适用新技术,以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共培训农民2000万人次,科技贡献率由2000年的38%上升到2005年的45%左右。

  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全市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流转有序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和农民专业化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由禁止乱收费到取消提留、统筹等到全部免征农业税,极大地惠及于农民。特别是2004年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税费减免等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政策,2005年起全面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让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权益得到了更大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9元,比2000年增长917元。

  第二节  “十一五”农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十一五”时期,对于全市农业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转折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攻坚期。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迎来了重大机遇。“三农”工作的政策环境和物质条件发生了可喜变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和条件。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历史阶段,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央作出了“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明确“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基本方针,强调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对“三农”工作将更加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扶持,加上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和移民后期扶持等政策实施,重庆市已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条件,为加快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步伐奠定了基础,全市农业发展将迎来一个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加强薄弱环节、解决“三农”瓶颈的转折关头,农业发展的动力将发生重大变化。当前,重庆市已从整体上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财政实力逐步增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的台阶、三峡百万移民取得阶段性成果,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业农村发展的主战场,努力消除“三农”问题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破解“三农”难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将集中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加强“三农”工作,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十一五”期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全市将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进一步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将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推广良种良法,提高机械化水平,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同时,新农村建设将会使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进一步改善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将会促进“三百”工程更加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将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经济技术合作的不断升温,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水平;将会使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旧的传统格局被逐步被打破,战略性结构调整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农产品有效需求持续增长,为农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重庆在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的逐步确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潜力越来越大,对农产品的消费将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安全型的转变。预计到2010年,重庆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3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将下降到48%,全市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因此,“十一五”期间,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呈平稳增长和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粮食需求中口粮消费将会减少,饲料粮、加工专用粮的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对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求将会增加;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消费水平也将逐步提高,逐步从初级的原料产品向精包装、精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对蔬菜、水果、花卉等需求量将呈持续增加的趋势。新阶段农业的发展,应当在注重农产品产量增长的同时,重点追求品种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同时,随着重庆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将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增长,促进全市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和农业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农村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必将强有力推进农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市农村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科技事业得到加强,农村文体事业取得新进展,创建文明区县、文明乡镇、文明家庭等多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村民自治、“一事一议”不断完善。建立了以区县为中心,乡镇为纽带的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体系,推广了先进适用科技成果800多项,有500多项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广泛开展了“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95%,既为“十一五”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

  ——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过多,生态环境脆弱,防灾抗灾能力弱,严重制约全市农业发展。一是耕地资源量少质差。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的推进,预计到2010年全市人均耕地面积将从2005年1.03亩减至0.89亩,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度在15-25度的占32.5%,25度以上的陡坡地占16.3%;全市中低产田土占耕地总面积的80%左右,耕地单位产出水平较低。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资源开发不合理,一些地方农村面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48.6%,石漠化面积占幅员面积的11.6%,土地酸化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5.1%。三是防灾抗灾能力不强。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仅有0.2亩,比全国平均水平0.5亩低60%,靠天吃饭的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改变。自然灾害常年发生面积达2500万亩次。重大疫病和虫害的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应急防控能力差。生物灾害频繁,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约9000万亩次,每年损失粮食40~60万吨。四是我市耕地资源紧缺。2005年全市户均耕地面积仅3亩,为全国的1/2,难以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品种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

  ——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传统产业层次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农产品加工水平仅29%,农产品优质率50.8%,柑橘的优质果率仅35%左右。同时,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辐射力不强,新型现代营销体系不尽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规模小,服务单一,组织化程度低、带动力弱,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

  ——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高。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严重不足,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匮乏,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农业科技投资主体不多,农业科研和推广经费不足,2004年全市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农业GDP的0.09%,远远低于全国0.44%的平均水平。农业新技术研发推广缓慢。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素质不高,推广手段陈旧,技术到位率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

  ——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政府投入增长缓慢,金融支持乏力,农业农村资金外流,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性不高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2003年全市财政用于农业等涉农部门事业费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5%,列西部地区第九位;2005年末,全市农业短期贷款占比5.6%,比四川、云南、贵州分别低2.3、1.4和1.4个百分点。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资金多头管理,政策之间缺乏应有的有机联系,不能发挥整体效益。农业利用外资的份额太小,且资金到位率低,累计利用外资仅为2亿多美元。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全市农村人口多,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增收致富的有效技能。全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1年,农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的比重达58.8%;每百名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职称的不足1人,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只有全国平均数的1/6,且具有技术职称的农民中近85%的人员已转移就业,留守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2005年,一产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4962元,非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26397元,二者之比由2000年的4.6∶1扩大到2005年的5.3∶1。“十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收160.5元,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按照2020年全面小康收入指标,重庆农民年增收应达220元以上,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稳定增收面临很大压力。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确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第三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中心,以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为抓手,以优质肉猪、优质柑桔、优质粮油和榨菜、茶叶、草食牲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八大体系”为支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目标,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山地型生态农业、浅丘型高效农业等“复合农业”战略高地,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以认识定思路,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增收入,坚持“七个不动摇”:

  ——坚持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动摇。立足市情,科学规划,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总结经验,探索出适宜于重庆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定势,充分发挥各级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把农业产业发展放到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大格局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山、水、田、林、路、气等综合整治,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构建和谐新农村。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

  ——坚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动摇。以力保“口粮”供给为粮食生产策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构建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支撑,加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保护水稻生产基地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坚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动摇。按照“适应市场、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效益”的原则,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发展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和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业以及精品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形成合理的优势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坚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动摇。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强化农业创新人才培养,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农业设施化、产品科技化、品种优良化、农民知识化和农村信息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坚持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动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构建循环经济社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保护,构建绿色环境社会;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节水农业、集约生态养殖、沼气综合利用、户用高效炉灶、秸秆综合利用、农机与渔船节能等“十大节约型技术”,控制和降低资源消费增长,建设节约型农业。

  ——坚持不断创新农业增长方式不动摇。由单纯注重产量增长向产量和质量并重转变,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由注重传统投入向传统投入与资本、技术投入相结合转变,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产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转变,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收入。

  ——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不动摇。抓好农企对接(农民增收与龙头企业发展对接)、农商对接(农民增收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接)、农金对接(农民增收与金融信贷对接)、农科对接(农民增收与科技创新对接)、农检对接(农民增收与农产品检疫检验对接)和农基对接(农民增收与基层组织建设对接)等“六个对接”,助农增收。积极发展劳务产业。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支持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迈出坚实的一步。

  到2010年,全市实现10大重点目标:

  ——建设1000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60万吨,保证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需要;

  ——建设全国领先、面向世界的三峡库区92万亩标准化柑橘产业带,形成稳固的柑橘生产、加工、营销产业化体系;

  ——建设100万亩三峡库区高效生态榨菜产业带,进一步拓展重庆榨菜的国内外市场;

  ——打造500万头优质肉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猪产业化出口创汇基地;

  ——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五年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0万口,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建成有较强影响和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国柑橘城、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重庆农业科技城和重庆食品加工交易城;

  ——重点扶持培育100个国家和市级重点骨干龙头企业,打造全国知名农业品牌30个;

  ——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加强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示范培训农村劳动力10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

  ——农业总产值达到945亿元,年均递增7.4%;农业增加值达到540亿元,年均递增3%。

  第三章  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突出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逐步优化“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效益突出的种植业新格局。做大做强优质粮油和柑橘产业,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总量。到2010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160万吨,水果产量达到205万吨,蔬菜产量995万吨。

  第五节  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稳定的大局,粮食生产能力是决定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

  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到201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510万亩以上,单产达到321-328公斤/亩,确保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160万吨左右,实现城乡居民口粮总体自给,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以自产与市场调剂相结合的粮食安全目标。全市粮食自给率达到90%左右,优质率达到65%左右,商品率达到40%以上。

  整合资源,增加投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提高良种供应保障、科技支撑、基础设施、应急救灾、物质装备、粮食加工转化和农民自我发展等“七大能力”,使粮食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粮食产量、品质、效益和竞争能力明显提升。建设优质粮油生产重点县20个,主产粮食特色乡200个,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000万亩。建成市级种子市场1个,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发展经营性基层农技服务组织200家,发展粮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个,培育壮大农作物种子企业年经营额上亿元的1个、上千万元的10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优质和专用品种70%以上。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和超高产综合技术,建立科技兴粮综合试验基地10个,扶持发展科技兴粮示范户和产粮大户1万户,带动2万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覆盖率达80%以上。改造中低产田土200万亩,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500万亩,高产稳产良田达到基本农田的60%。

  调整种植结构,实施粮饲分种战略。重点发展水稻为主的口粮,玉米、红苕为主的饲料粮,高粱和加工薯类为主的加工用粮,洋芋、甜糯玉米及豆类为主的粮菜(饲)兼用作物生产。将“粮经”二元种植模式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推行种饲养畜,逐步把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到2010年,“粮经饲”比例达到50∶30∶20。

  坚持“三个结合”,实现“三个转变”。保持粮食用地资源与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相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提高单产相结合,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与调整农业结构相结合,实现由抓生产向抓产业转变、由抓大面积向抓优势区域转变,由抓籽粒产量向抓综合产量转变。

  优化区域布局,明确主攻方向。按照“发展渝西,提高库区,开发渝东南,保护城郊”思路,分商品粮-饲料粮区、饲料-口粮区、都市农业区(粮食生产调控区)。

  商品粮-饲料区:建成潼南、铜梁、大足、双桥、合川、荣昌、永川、璧山、巴南、江津、渝北、綦江、万盛、南川、长寿、垫江、梁平等优质商品稻谷生产、加工基地,建立形成以綦江、巴南、南川为重点的绿色精品稻米生产基地,海拔350米以下丘陵区优质再生稻生产基地,优质高粱、绿豆、大豆、鲜食菜用粮食基地等。推进耕制改革,发展冬季绿肥,探索种草养畜、青贮玉米高效利用模式。

  饲料-口粮区:涪陵、丰都、忠县、万州、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以解决基本口粮为首要任务,实现区域口粮自给。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建立脱毒种薯基地和专用商品薯基地,大力发展薯类生产。长江河谷地区发展菜用马铃薯,山区发展荞麦、芸豆、红小豆等,形成小杂粮特色产业。

  都市农业区(粮食生产调控区):江北、沙坪坝、南岸、九龙坡、大渡口、北碚。发展高效都市农业,切实保护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用地的储备。

  充分发挥水稻、洋芋、红苕、高粱、豆类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调整优化品种品质,提高小麦、玉米竞争力。

  水稻:主攻优质高产,发展加工,创立品牌,增加效益,着重抓好优质中稻、绿色精品稻、优质再生稻。潼南、铜梁、大足、荣昌、永川、合川、江津、长寿、忠县、开县等重点发展优质中稻再生稻;巴南、涪陵、南川、綦江等西南部和东部海拔550-900米的倒置低山区重点发展绿色精品稻米;渝东渝南水稻生产区稳定面积,主攻单产。

  玉米:提高单产,优化品质,发展鲜食玉米、加工玉米、秋玉米等专用特色玉米。城郊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山发展早市玉米及秋玉米;海拔较高地区发展反季节鲜食玉米;海拔600-1200米的玉米主产区,以饲料玉米为主,适当发展高油、高淀粉等加工玉米或加工饲料兼用玉米。海拔1200米以上地区,种植耐瘠的食饲兼用玉米。

  红苕:发展专用,提高单产,加工增值,开发特用。中远郊区推广高产高淀粉品种,建立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近郊区适当发展蔓尖菜用型、水果型、色素型等特色品种。

  马铃薯:推广优质专用抗病脱毒种薯,发展稻草覆盖秋洋芋,集中规模定向建立口粮型、菜用型、加工型等专用薯生产基地。巫溪、万州、巫山、开县、云阳、奉节、酉阳、秀山、彭水、武隆、丰都等发展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渝西和主城近郊区发展菜用型马铃薯。

  高粱:万州、江津、永川、大足、荣昌、合川、忠县等重点发展酿酒专用再生高粱,扩大面积,提高单产。

  豆类:渝中、渝西低海拨水稻、玉米产区,实行轮间套种发展大豆,近郊区发展春、秋菜用优质大豆,潼南、铜梁、大足等地发展优质绿豆、豌豆,三峡库区等高海拔地带发展优质芸豆和红小豆。

  小麦:优质小麦基地重点布局在渝西地区,着力推广重庆面包麦等优质高产专用品种。

  油菜:逐步扩大面积,加快发展“双低”油菜,建立秀山、酉阳、黔江、南川、彭水、石柱等6个县为核心的东南部油菜产业带,潼南、铜梁、合川、荣昌、江津、大足、璧山等7个区县为核心的西部油菜产业带,开县、梁平、云阳、万州、忠县、长寿、丰都、巴南等8个区县为核心的中部油菜产业带。

  第六节  做大做强柑橘产业

  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优质柑橘产业发展,把柑橘产业培育成库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鲜食加工并举和三大片布局的思路,建设奉节、巫山片区鲜食脐橙基地,江津及周边片区鲜食为主、兼顾加工类柑橘生产基地,以忠县、万州区、长寿为中心的加工类柑橘生产基地,辐射丰都、开县、垫江、梁平、涪陵等区县。建立以江津、长寿、开县、忠县、万州、奉节、巫山、巫溪、云阳、梁平、垫江、涪陵、丰都、渝北、巴南、合川、铜梁、永川等18个区县为核心的长江沿岸柑橘优势产业带,形成特色鲜明的优质柑橘产业带。在忠县打造中国柑橘城,建设柑橘培训中心、工程中心、苗木繁育基地、品种展示园、柑橘博览馆和4500亩柑橘高标准示范园。突出扶持江津、长寿、忠县、万州、开县、奉节和其他“6+1”的柑橘主产区高标准柑桔示范园建设,新发展柑橘75万亩,全面投产后柑桔总产量达到173万吨。到“十一五”末,建成三峡库区高标准化柑橘生产基地92万亩,形成稳固的柑橘生产、加工、营销产业化体系。

  进一步抓好名柚、柠檬、杂柑生产,建成特色产业带或产业区。重点在长寿、丰都、梁平、垫江、巴南、忠县等6个区县分别发展长寿沙田柚、丰都红心柚、梁平虎蜜柚、垫江白柚、巴南五步柚、忠县真龙柚等名柚;重点在万州、潼南、江津、合川等4个区县发展柠檬;重点在江津、万州、永川、涪陵、长寿、南岸等6个区县发展杂柑。到2010年,建成名柚生产基地50万亩,柠檬生产基地6万亩,杂柑生产基地15万亩。

  第七节  优化壮大蔬菜产业

  按“1234”总体思路,围绕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一条主线,建设鲜销菜生产和加工原料生产两大基地,着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特色蔬菜、加工蔬菜三个重点,增强加工增值、科技支撑、市场拓展、服务保障四个能力。到2010年,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60万亩,主要商品菜产区实现无害化生产,基本解决高毒农药残留超标问题。

  进一步做大做强榨菜产业。新建榨菜良种扩繁基地250亩,总规模达到1450亩。新发展榨菜原料生产基地15万亩,总规模达到100万亩。扩大榨菜原料加工能力28万吨,半成品生产能力15万吨,精品榨菜生产能力8万吨。继续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建成以三峡库区高效生态为核心的全国最大的榨菜产业带,创世界著名榨菜品牌。

  构建优质特色蔬菜产业带。适应全国和区域农产品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在交通改善和技术普及的基础上,按照蔬菜生产的自然地理分区,重新布局蔬菜生产格局,把蔬菜作为一个产业来做。近郊发展优质叶类蔬菜和精细菜,中远郊发展大宗品种蔬菜和特色蔬菜,低海拔沿江河谷地带发展春季早熟蔬菜,中高海拔地区发展破季蔬菜、反季节蔬菜,南部山区建设加工辣椒产业带,渝东山区、三峡库区建设魔芋产业带。

  第八节  提档升级茶叶产业

  建设渝西、渝南特早名优绿茶产业带、渝西南外向型出口红茶产业带、三峡库区无公害和有机茶产业带。实施名优茶加工工艺设备技术引进与改造,实现名优茶生产标准化、加工机械化、产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构建以重庆茶业集团为龙头的茶叶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出全国知名的重庆名优茶叶品牌,提高渝产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建立以荣昌、永川、南川、江津、巴南、万盛等6个区县为核心的渝西渝南名优茶优势产业带,在万州、奉节、城口等3个区县发展无公害茶叶。

  第九节  推进特色经果业

  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抓好南方早熟梨、枇杷、猕猴桃、李、晚熟龙眼、木瓜等伏淡季水果和花椒、花卉、苎麻、蚕桑、烟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产。

  专栏2  种植业发展重点项目

  ☆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及加工转化工程。建设优质粮食重点县20个,建立水稻、薯类、玉米、高粱、豆类、油菜等优质粮油专用生产基地1000万亩。

  ☆优质“双低”油菜产业带建设。建设重点县21个,建成基地200万亩。

  ☆重庆市柑橘非疫区建设。建立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检测市级中心1个、县级监测防控站22个、检疫检查站50个。

  ☆柑橘城综合建设及示范园建设。建成集柑橘培训中心、工程中心、苗木繁育基地、品种展示园和柑橘博览馆等于一体的中国柑橘城,建设高标准示范园4500亩。

  ☆重庆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示范基地建设。建设30个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

  ☆城郊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建设基地20个,推广保护性设施栽培和工厂化生产无公害蔬菜。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优质粮油、水果、蔬菜、多经、畜禽、水产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相应的储藏加工设施。

  ☆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16个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

  ☆茶树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示范、推广及名优茶加工工艺设备技术引进与改造。“巴渝特早”等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400亩;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5万亩;引进名优茶生产线20条;引进日本精制绿茶生产线1条。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培育优质高产抗逆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3个通过省级审定;选育适宜重庆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3个;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多抗鲜食糯玉米多抗工业用糯玉米、广适玉米新品种、糯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研究;创制短日高温可育基因新材料等;选育专用薯类良种2个。

  ☆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提出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土壤、不同耕作制度的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示范推广500万亩。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提出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土壤上各主要农作物的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主要农作物推广测-配-产-供-施的测土配方施肥3000万亩。

  ☆主要农作物超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研究制定水稻、玉米、油菜、薯类等超高产技术规程,示范推广1000万亩。

  ☆优质粮油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建立杂交水稻、玉米和油菜育种中心,薯类脱毒快繁中心与良种生产繁殖基地。打造梁平5万亩水稻种子产业高地。

  ☆农作物品种区试展示站建设。在全市不同生态区建设10个农作物品种区试展示站。

  ☆柑橘良种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建设及推广。建原种网室、一级采穗圃、二级采穗圃和观察圃。

  ☆市级种子专业市场建设。

  建立以大足、铜梁、永川、江津、璧山、涪陵、渝北等7个区县为核心的优质南方早熟梨及枇杷优势产业带。建立以武隆、万盛、黔江、江津、南川、綦江等6个区县为核心的出口猕猴桃产区。重点在江津、巴南、璧山、綦江等4个区县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发展花椒产业。在涪陵、铜梁、合川、丰都、垫江、巫溪、云阳、江津等区县的丘陵、低山区,建设年产10万担优质茧生产基地。重点在酉阳、梁平、万州、巫山、巫溪、彭水、秀山、忠县等8个区县发展青蒿,在武陵山区和大巴山区发展党参、薯芋、黄连、杜仲等中药材生产。在荣昌、涪陵、南川、渝北、忠县、开县、梁平等7个区县发展苎麻。到2010年,花椒产量达到22万吨,建成蚕桑生产基地150万亩,青蒿生产基地20万亩,苎麻生产基地13万亩。

  第四章  大力发展畜牧业

  着力打造生猪支柱产业、草食牲畜优势产业、家禽特色产业和饲料饲草配套产业,实现“四轮驱动”,全面发展。建成以渝西和三峡库区、渝东南部分地区为重点的生猪优势产区、以三峡库区和渝东南部分地区为重点的草食牲畜优势产业带、以都市经济圈和渝西部分地区为重点的肉禽、肉兔、禽蛋特色产业群。开发和推广生态安全优质型饲料添加剂和浓缩料、预混料,加快工业饲料发展。到2010年,出栏生猪2300万头,肉牛70万头,肉羊600万只,家禽2.5亿只,肉兔250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继续提升,力争占据“半壁河山”。全市工业饲料产量达到400万吨。

  第十节  稳定发展生猪

  以建成全国肉猪优势产区及出口外调重要基地为目标,以深入推进优质肉猪产业化百万工程为载体,以突出抓好优质肉猪养殖小区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巩固发展良种猪繁育推广体系,发展养猪大户和规模化养猪场,推广应用优质肉猪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大中型肉猪屠宰加工企业,开拓优质肉猪和猪肉出口外销市场。建设优质肉猪生产基地区县30个(其中以合川、涪陵、武隆、垫江、开县、万州、巴南、荣昌、大足、南川、江津、铜梁、永川、綦江、梁平等15个区县为核心区县)、重点基地乡镇300个,建设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优质肉猪标准化养殖小区500个,发展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优质肉猪养殖大户1万户,打造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国家级生猪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到“十一五”末,全市猪出栏总量达到2300万头,其中瘦肉率60%左右的优质肉猪1000万头,培植猪肉及制品知名品牌5~10个,生猪产值达到280亿元,农民纯收入增加30亿元。

  第十一节  积极发展草食牲畜

  以实施草食牲畜产业化百万工程为载体,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发展重点基地,建设示范养殖小区,培育龙头企业,推进优势产区建设。到2010年,建成年出栏山羊50万只以上的重点基地县5个,30万只以上的基地县5个,年出栏肉兔300万只以上的重点基地县5个,100万只以上的基地县5个,年出栏肉牛5万头以上的重点基地县5个,3万头以上的基地县5个。全市出栏肉牛70万头,山羊600万只,肉兔2500万只,存栏毛兔500万只(产毛350万公斤),草食畜牧业产值达到70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15%左右。

  草食牲畜重点布局在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和渝西部分区县市,其中丰都、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等5个区县发展肉牛,酉阳、云阳、奉节、巫溪、巫山、城口、武隆、开县、万州、黔江等10个区县发展山羊,璧山、江津、铜梁、永川、大足等5个区县发展肉兔,石柱、丰都、万州等3个区县发展毛兔。奶牛重点布局在万州、江北、渝北、沙坪坝、北碚、涪陵、长寿、垫江、丰都、武隆、云阳、开县、南川、江津、铜梁、永川、荣昌等17个区县。

  第十二节  加快发展家禽

  重点引导发展优质土杂肉鸡、蛋鸡和水禽产业大县,重点建设一批家禽良种场和种禽专业大户、孵抱户,推行“公司+农户”肉鸡产业化模式,引进培育3~5家禽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基地区域化、经销产业化、品种特色化、数量规模化的家禽产业。到2010年,发展1000万只肉鸡大县10个,1000万只水禽大县5个,200万肉鹅大县5个,100万只蛋鸡大县5个,主产区县出栏家禽达到1.6亿只,全市出栏达到2.5亿只,禽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家禽特色产业重点布局在渝西、三峡库区和主城近郊部分区县,肉鸡重点布局在璧山、铜梁、大足、合川、永川、渝北、九龙坡、巴南、万州、奉节等10个区县,蛋鸡重点布局在长寿、荣昌、巴南、江津、潼南、梁平等6个区县,肉鸭重点布局在铜梁、梁平、永川、合川、南川5个区县,肉鹅重点布局在涪陵、荣昌、永川、江津、梁平等5个区县。

  第十三节  稳步发展草业

  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草资源,加强天然草原恢复建设与保护利用,大力开展闲置土地季节性种草养畜,是支持草食牲畜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条件的重要举措。要稳步推进草种繁育体系、草原监理体系、草业科技教育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工程,积极推进人工草基地、商品草基地、家庭小草园建设,加强草地病虫害防治,探索发展草业旅游,推动全市草种业、草坪业、草地畜牧业、草产品加工业和草地旅游业的发展。

  加快引进和培养草业技术人才,壮大草业科技队伍,增强草业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草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高扁穗牛鞭草、巫溪红三叶、涪陵十字马唐等地方优良牧草品种的资源保护和繁育推广力度。重点在三峡库区及武陵山区开展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保护利用,建立草原生态监测站,保护建设和改良利用草山草坡40万亩,使七曜山脉、巫山山脉等草山草坡退化区和三峡库区等生态脆弱区的草原植被继续得到恢复。重点在渝西经济走廊推行草田轮作制,建设家庭小草园和商品草生产基地。库区消落带及江河沿岸以生态保护为主,种植生态草和耐水淹植物20万亩。到2010年,全市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面积达到255万亩,人工饲草饲料基地300万亩,牧草种子基地8万亩,建成牧草品种资源保护区2万亩;建成市级草原生态监理站1个,县级监理站15个;发展草业加工企业10个,加工草产品1000万吨。

  专栏3  畜牧业发展重点项目

  ☆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建设优质肉猪标准化养殖小区500个,其它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000个。

  ☆畜禽良种场建设。新(扩)建140个畜禽原种及祖代(扩繁和杂交制种)场,新增供种能力1600万头只。

  ☆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新(扩)建20个畜禽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活体保种基因库1个。

  ☆市级种畜禽性能检测中心。建种畜禽舍和种畜禽性能测定中心。

  ☆重庆市草业工程建设。建牧草种子繁育基地8万亩,地方优良牧草资源保护区2万亩,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255万亩,人工饲草饲料基地300万亩,建设市级草原监理站1个和县级草原监理站15个,发展草业加工企业10个。配套建设牧草育种中心、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种子精选加工厂、草种区域试验站等。

  第五章  积极发展水产业

  大力发展水产增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适度发展休闲渔业,稳步发展池塘养殖,积极发展稻田养殖,强化水库生态养殖,优先发展特色养殖,适度发展冷热水养殖、咸水养殖及河沟养殖,积极探索工厂化养殖。建立都市高效休闲渔业区、渝西高产优质渔业区、三峡库区生态渔业区、武陵山区特色渔业区等“四大渔业区”。到201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0万吨,其中名优产品10万吨,养殖产量28万吨,捕捞产量1.8万吨,全行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增加值达到20亿元。

  都市高效休闲渔业区。以渝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大渡口、南岸、北碚、巴南、渝北、长寿等10个区为核心,以观赏鱼养殖、休闲观光渔业和设施渔业为主。

  渝西高产优质渔业区。以合川、潼南、铜梁、大足、双桥、荣昌、永川、璧山、江津、綦江、万盛等11个区县为核心,大力发展池塘养殖。

  三峡库区生态渔业区。以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州、忠县、丰都、涪陵、垫江、梁平、城口等12个区县为核心,大力发展池塘、稻田和其它生态渔业,适度发展水库渔业,控制水库过度养殖。

  武陵山区特色渔业区。以黔江、酉阳、秀山、彭水、武隆、石柱、南川等8区县为核心,发展特色养殖。

  第十四节  重点发展名优水产

  重点发展胭脂鱼、南方大口鲶、长吻鮠、鳜鱼、中华倒刺鲃、岩原鲤、白甲、华鲮、裂腹鱼和鲟鱼、优质鲫鱼等品种,扩大规模,占领周边及国内市场,通过加工或直接出口,促进外向型渔业发展。到2010年,年产胭脂鱼2000吨,岩原鲤4000吨,中华倒刺鲃10000吨,鲟鱼5000吨,大口鲶5000吨,优质鲫鱼5万吨。

  第十五节  加快培育特色渔业

  积极引导休闲渔业和观赏鱼产业等特色渔业发展。休闲渔业是集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与渔业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利用城郊江河、水库、池塘发展休闲渔业,坚持与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化渔业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与三产业建设相结合,实现旅游观光、水族观赏与现代渔业有机衔接,优化配置一、三产业,实现渔业增效,提高渔民收入。

  专栏4  水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县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建设。在10个渔业重点区县建设水生动物防疫站。

  ☆特色鱼类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胭脂鱼、中华倒刺鲃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各1个。

  ☆原种场建设。建中华倒刺鲃等三个原种场。

  ☆良种场建设。建5个名优水产良种场。

  ☆水产亲本换代工程。统一从国家级原、良种场引进后备亲鱼,对全市各水产繁殖场不符合要求的亲本进行换代。

  ☆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推广万亩吨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成套技术,引进推广2-3个国内外优良新品种。

  ☆渔政渔港建设。建嘉陵江重庆渔政码头,建渔港3座;建设渔政管理自动化指挥系统,购置水、陆渔政执法交通工具。

  ☆渔业资源及环境监测站建设。在长江和嘉陵江流域建4个渔业资源及环境监测站。

  观赏鱼产业是我市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产业,是水产养殖业的新亮点。要科学确定观赏鱼养殖区域,规范观赏鱼批发市场,提高观赏鱼的商品价值。“十一五”期间,扶持发展1家观赏鱼养殖龙头企业,建设1个观赏鱼批发交易市场。

  第六章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统筹城乡“一条龙”,建立“培训-输出-服务”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提高转移质量。突出技能培训,强化订单培训,拓展输出渠道,强化集团式大规模输出,以人为本,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以实现联网互动、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劳务市场为主要内容,构建完善劳动力资源信息、技能培训、输出就业等“三大系统”,建立统筹城乡、平等就业的劳动力市场。

  第十六节  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

  进一步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坚持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长中短期培训结合、初中高级培训结合,突出抓好新增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培训方式,广泛推行“订单培训”,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金,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培育1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点基地,打造10个区域性综合培训示范学校,新转移劳动力培训率达到90%以上。


  第十七节  推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切实抓好农村劳务输出,形成劳务经济和劳务产业。大力发展城乡二三产业,增加农村劳动力市内就业岗位。继续鼓励农村劳动力自组织、自管理的自主输出就业。开拓建立市外劳务输出基地,强化订单输出和季节性、集团式输出。规范发展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形成各类培训机构、输出中介机构和各类社团组织共同推进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机制。构建劳务信息交流平台,强化输出跟踪服务,建立服务档案,提高输出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就业。“十一五”期间,扶持发展10个劳务输出基地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稳定在865万人左右。

  第十八节  构建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坚持城乡统筹,以人为本,亲情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人性化执法,促进城乡融合,构建农民工服务管理高效、长效工作机制。健全机构,建立市、区县、街镇、社区四级联动的工作管理体系,形成高效管理工作平台。建立完善服务管理工作制度,推行流动人口“一证通”制度,对进城务工农民免费办理居住证,“十一五”期间,进城务工农民居住登记率达到95%以上,办证率90%以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强化劳动合同监察,扩大工资保证金制度覆盖面,进一步开放城市公共资源,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农民就业和生活环境。

  第七章  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实现农业市场化、国际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力争到“十一五”末,将重庆农业打造成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以农工贸一体化为典型,经营方式多元化,以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为中心,效益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实现或基本实现农业主体组织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模式生态化、农业耕作机械化。

  第十九节  明确现代农业主攻方向

  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实现农业设施化、产品科技化、品种优良化、农民知识化和农村信息化;创新信息服务新方式,探索和推进具有重庆特色的“移动农网”和“农网广播”等“三电合一”服务新方式的应用;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区域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发展外向农业。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农业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进程,扩大农业创汇;加强农业企业的质量、环境等国际认证,提高农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能力;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支持保护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农产品出口;加大农业项目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内外资水平;加强与港、澳、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强化农产品出口支持与服务。

  发展生态农业。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建成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良性循环机制,多级转化利用资源,实现“蓝天、碧水、沃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发展观光农业。突出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科教功能、载体功能的开发,以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农展节庆为载体,展示现代农业,传播农业文化,体验乡村风情,释怀农民情结。

  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集成农业技术、连接市场与农户、辐射农业科技信息和技术培训的作用,选择典型区域,建设基地成规模、示范内容多、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第二十节  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山地型生态农业、浅丘型高效农业等“复合农业”,实现优势互补、区域平衡和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使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53.6∶38.1∶3.5调整到2010年的48∶43∶5。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促进种养加全面协调发展。一是建设农产品生产重点基地。按照“生产基地重点化、重点基地区域化、区域发展优势化”的思路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均衡上市”的原则,采取整合项目建基地、引进业主建基地、发展大户建基地、“一事一议”建基地等办法,建设区域性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区县有区域、乡镇有特色、村有专业、户有规模的产业格局。到2010年,优质中稻、优质豆类、优质玉米、专用马铃薯等生产基地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0%以上;建成优质肉猪、草食牲畜、家禽生产基地区县70个。二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坚持“壮大现有的,培育本土的,引进外来的”原则,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有经济实力、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流通型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经营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市外、国外开发种养业基地,发展外延农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到2010年,全市国家和市级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00个。三是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围绕榨菜、水果、肉类等建设1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以粮食、油料、肉类的精深加工,扩大蔬菜、水果和奶类等产品的加工规模,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重点扶持发展4家水稻加工企业、2家高粱加工企业、1家薯类加工企业、4家外向型肉类加工企业、2家奶类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四是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鼓励农业生产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事农产品运销,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农村集贸市场改造,改进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和发布工作,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高效的“绿色通道”。到2010年,建成以市级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中心,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架,连接乡镇、村的农产品市场网络。

  第二十一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建立都市发达经济区、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协调发展机制,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统筹三大经济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都市发达经济圈。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二三产业开发区。重点推广城市郊区的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等重点发展花卉业;在缙云山、中梁山、歌乐山、铁山坪、南山等自然风景区重点打造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发展都市农业功能从单纯生产功能向生态、文化功能拓展。加快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着力培育农业高科技优质品牌,努力形成科技农业孵化器。加快建立鲜活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发展农业储运包装业,搞好鲜活农产品的供应和流通。

  渝西经济走廊。依托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发展优质粮油、优质肉猪、优质蔬菜、优质水果等,建成鱼米之乡和主要农副产品供给地,形成区域化连片、专业化特色的基地型集约高效农业模式。承接主城区“退二进三”的战略转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成现代农业展示区。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点发展绿色果品、草食牲畜、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加工业,建成高效生态农业区。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重点发展现代山区农业,构建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地,形成沿渝怀铁路线的高山生态农业生产区。

  第二十二节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引导、扶持和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纵向相通、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农工贸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和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到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000个,辐射带动农户达到300万户以上,农民组织化率达到40%以上,4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和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

  专栏5  现代农业发展重点项目

  ☆移动农网和农网广播建设。建立和完善市级发布系统、市区县专家库和各乡镇村社大户连接网络与互通系统。

  ☆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建土肥新技术研发中试基地、国家级农化监测中心和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等。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新转移劳动力培训率达到90%以上;实现新增劳动力转移160万人;实施“技能工程”和“引导性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和促进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进程。同时重点扶持10个农村劳务输出基地区县、20个农村劳务培训基地单位和10个重点劳务中介机构。

  第八章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

  农业科技生产力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立科技教育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构筑高新技术创新平台,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转化应用能力。

  第二十三节  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建成一批国家农业重点实验室,在不同农业生态区域选建农业野外科研观测站,在农产品优势区域内选建技术创新中心、农业投入品创制中心和农业加工品创制中心,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具备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为主的科技创新主体,以农技推广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的技术推广主体,以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农民科技培训主体。在动植物品种改良、生物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批突破。

  第二十四节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大力推广先进实用、节本增效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农产品优势区域内选建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2010年,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缩短良种更新时间,农业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由45%提高到60%。

  建立新的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职能由国家农业服务机构承担,所需经费由财政全额供给,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推广条件,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灾害防治等多方面的服务作用。改革分配办法,按岗定酬、按绩取酬。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改革科技推广立项与委托制度,实行招投标制。科技推广项目立项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择优扶持。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与法规,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领导,形成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保障体系。

  第二十五节  造就大量农业科技人才

  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建设,建设壮大市农科院、市畜科院和一批区域性农业科研、技术中心,组建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改良中心和工程中心,加快中国柑桔城、中国重庆西部畜牧科技城、重庆农业科技城和重庆食品加工交易城等“四大城”的建设,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创新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并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人才队伍。实施人才计划,加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选拔和培养。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营造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激励机制,为大批创新型农业科研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队伍建设。从体制改革入手,在人员编制、入学深造、职务评聘等方面制定政策,稳定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队伍中的业务骨干。坚持选贤任能原则,形成竞争机制,调动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积极引导、鼓励和推动农业高中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第二十六节  培养新型农民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构建政府部门项目引导、主管部门统筹、培训机构实施、农民自主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依托大中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农民科技培训机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其办学体系和有关职业院校,以区县、乡镇为重点,分类建设一批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和农民科技培训资源服务中心。以农民职称评定工作为龙头,结合“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的实施,造就一大批“田状元”、“土秀才”和种养加大户,带动和调动农民科学种田积极性。实施“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培养覆盖农业和农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各类实用型科技骨干人才和管理人才。

  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农民的科普教育,普及农业科技、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和政策法规知识,增强农民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劳动者。

  第二十七节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形成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乡镇农技、畜牧兽医、农经站建设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实行推广队伍多元化,稳定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大力发展农民、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实行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机构承担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示范,鼓励和支持企业、农民推广有市场前景的开发类技术。实行推广形式多样化,鼓励开展农业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参与技术服务、转让和承包。加强经营性推广机构建设,强化公益性推广机构的考核管理。

  第二十八节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全面实施“金农”工程、农业遥感监测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以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开发、发布服务为重点,建立与农业部对接的重庆市农业数据中心,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选建遥感监测地面样方县,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建设和完善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平台。

  专栏6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重点项目

  ☆重庆市农科院建设。建农业重点实验室科研实验大楼、技术创新中心农机中试基地和农业加工品创制中心各交流培训中心等。

  ☆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科技孵化基地建设。

  ☆农牧检测检验大楼建设。

  ☆农牧科技大楼建设。

  ☆部级种子质量检测分中心。

  ☆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建立种质资源繁殖更新与引种基地1个,种质资源保存分中心1个,种质资源圃1个。

  ☆科技入户工程。

  ☆国家级山地农业示范区建设。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示范区。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生物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农作物新品种、良种畜禽高技术产业化,优势生物资源增值转化,高效种植养殖技术及设施农业产业化。

  ☆兽药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厂房和兽药生产线。

  ☆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农产品营销信息系统、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系统,推进农情信息网络覆盖。

  完善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与农业部对接的重庆市农业数据中心。加快推进县级平台和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建设并完善100%的区县级信息平台和90%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加快发展区县级“110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粮食、油料等大宗农产品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100个农产品信息采集点和50个动物疫情信息监测点。优先建设农业遥感地面样方县。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包括中央扶持的7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到2010年,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覆盖90%以上的乡镇。

  第九章  提高农业安全水平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提升农业减灾防灾能力,强化产品和投入品监管,建成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实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监管,全面提高农业安全水平。

  第二十九节  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

  完善动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检验监督、控制扑灭、技术支撑以及物资保障系统,建成覆盖全市、规模适度、功能齐全、高效精干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动植物保护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20-30%。

  建设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植物检疫防疫、农药安全使用与监管三大系统,提高重大病虫害和植物疫情监测预警、应急控制及农药安全使用与监管等综合能力。到2010年,实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国外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的全面监控,初步建成柑橘非疫区200万亩;有效阻止和控制紫茎泽兰、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蔓延。明显提高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种类和预报准确率。全市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平均每1500万亩达到20个,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对象由25种扩大到60余种,重大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由75%提高到80%以上,中期预报由80%提高到90%以上,短期预报由85%提高到9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数量减少30%,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重大农作物有害生物一般发生区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左右,重发生区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左右。开展生物防治100万亩,建成3个50万亩规模的以安全用药为主的标准化重大病虫害治理综合示范基地。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5%以下,年农药质量样品检测能力达到250个,其中生物农药50个,农药残留检测样品能力达到500项。

  建设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和畜产品卫生安全追溯三大系统,实现动物疫病快速诊断监测,动物疫情快速监测预报、突发重大疫情紧急处理,动物疫病和产品质量快速追踪。到2010年,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基本实现全面控制;在35个区县建成达到国际标准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有效控制口蹄疫、禽流感、猪瘟、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把猪、禽、大牲畜死亡率控制在5%、13%和1%以下。

  基本建成市、县两级水生动植物疫病监测、重大疫病控制和渔用药检验与药残监控三大系统,全面提高水生动植物疫病的防治水平。到2010年,鱼、虾养殖因病害造成的死亡率下降5个百分点,基本控制水生动物重大病害。

  协同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完善自然灾害综合协调机制,完善防洪抗旱体系、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气象灾害防控体系、森林防火防灾体系,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三十节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

  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统一、简化、选优”的原则,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轨道。实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投入品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到2010年,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30个),建立起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科学适用、国际接轨、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基本满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基本满足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需要,基本满足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优质稻、马铃薯、“双低”油菜、柑橘、南方早熟梨、茶叶、榨菜、蚕桑、优质肉猪、草食牲畜、家禽、水产品等12种优势农产品和辣椒、长毛兔等重点特色农产品,建设一批与国际标准对接的出口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与国家标准对接的生产示范基地和相对集中的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到2010年,建立50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0万亩柑橘非疫区;优质稻比重提高到80%以上,“双低”油菜的比重提高到70%,优质瘦肉型猪的比例提高到50%,主要畜禽产品检疫合格率达到l00%,主要水产品市场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优质率达到70%以上。

  第三十一节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

  实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工程,着力提升检测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部级中心2个、区域性中心4个、市级中心1个,建设并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40个,建立基地和市场快速检测点200个,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实时控制手段。

  实施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及其原产地认定制度,制定认定认证行为规范,加强标识管理,大力培育名牌和品牌农产品。通过5年努力,培训认定认证检查员2500人;认证名牌农产品200个,累计达到300个;认证绿色食品200个、有机食品50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800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00个;建设和完善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3个市级质量安全检测中心、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区域分中心、35个县级检测站和200个基地市场检测点。

  第三十二节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40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5000人。建立认证产品产地、大宗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监控系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承诺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品牌战略,加大优质农产品的推介宣传。

  专栏7  农业安全重点项目

  ☆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部级质检中心快速应急检测中心3个,市级质检中心6个,区域性中心4个,县级快速检测站20个,生产基地及主要批发市场速测点400个。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市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县级实验室和乡镇级诊断站的动物防疫体系动物检验监督设施建设,改造公路动物检疫监督检查消毒站67个。

  ☆农作物有害生物应急防灾体系建设工程。在23个县级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购置监测、实验等仪器设备。

  ☆农业执法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市县两级农业执法取证、办案、培训等执法设施设备。

  实施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工程,强化流通领域标准化管理,新建、扩建和完善2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30个专业市场。培育30个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中心10个。在商品集中区域,建立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专销区200个。建立安全优质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推进现代流通方式,鼓励采用连锁经营等形式销售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加强农产品公共营销促销服务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组织建设,开展国内外安全优质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

  第十章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

  分析重庆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坚持资源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远近结合,生产、生态、生活相结合,保障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努力改善农产品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强化系统整合,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十三节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配合实施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和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工程,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整治开发和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通过基本农田整理、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建设等工程,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十一五”期间,改造中低产田220万亩,到2010年,全市农村土地产出能力达到每亩2000元,年均递增4%。

  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在三峡库区各区县建设一批“沃土工程”示范基地、旱涝保收基本农田。以实施三峡水库重庆库区周边绿化带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为契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先进农耕农艺技术优质高效景观示范片,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水平和示范带动效应。“十一五”完成45.9万亩基本农田建设,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20万吨。

  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区,推行免耕、少耕、秸秆覆盖还田等技术。实施农田保护性耕作200万亩。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达到3555.8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67.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545万亩。

  实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在三峡库区选建一批旱作节水农业重点示范区县,推广农耕技术、节水生物技术和信息管理手段等10项先进实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调整农作物结构,变对抗性为适应性。“十一五”完成旱作节水农业示范5万亩。

  第三十四节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资源化利用,减少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减少畜禽粪便、废旧农膜等农业废物污染。重点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农村环境清洁工程项目,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农村面源污染档案。“十一五”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100万亩。到2010年,初步实现“三转变”、“四提高”和“五化”,即耕地利用与保护从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农用化学品投入从经验型向精准高效转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导与信息化处理从模糊型向数控超前型转变;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优质有机肥料施用量,提高农村沼气使用率;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化,作物平衡配套施肥科学化,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化,农业环境保护技术服务产业化,农业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法制化。

  第三十五节  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工程,重点在三峡库区以农户为单位,实施户用沼气池“一池三改”建设,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40万口。实施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完成90%规模化养殖场(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

  第三十六节  保护农业生物资源安全

  建设一批野生植物原生境、渔业自然保护区,使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和特有鱼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实施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与利用工程,选建农业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野生和珍稀植物资源原生地保护点,以及外来有害生物治理示范基地,建设和完善重庆市农业生物资源监测预警站,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中心。实施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在长江、嘉陵江等水域开展渔业资源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增殖放流设施建设,在三峡库区建立资源环境监测站。

  专栏8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重点项目

  ☆节水农业技术示范工程。建立示范区2000亩,扩展示范5万亩,完善田间水系、拦蓄池、补灌管道等基础设施和监测点,推广农耕技术、节水生物技术和信息管理手段,提高全市旱作农业生产水平。

  ☆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修建沼气池、发酵池和氧化处理粪污。按一个规模户修建100立方米,一个养殖小区修建400立方米,共需修建20万立方米的沼气池或发酵池和氧化处理池等;在条件成熟的小区可以结合有机肥厂建设促进粪污无害化。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到2010年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20处。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40万户。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周边绿化带建设。实施基本农田建设44.5万亩。

  ☆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与沃土工程。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100万亩低产田土改造、50万亩农田基础设施建设、50万亩平衡施肥、30万亩改土聚土垄作等。

  第十一章  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

  有效实施本规划,对今后五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保持既快又好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规划实施的协调保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三十七节  增加农业投入

  农业是弱质产业,需要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和有力财政支持。党中央在新时期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效的支农促农惠农政策,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争取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保证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力争财政安排农业事业费和支农资金保持在财政支出的25%以上。在投入机制上,主要建立无偿投入与有偿投入相结合,政府行为与利益相促进的新机制,保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实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财政投入重点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农业标准化和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农业现代化园区等。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建立政府、农民、外资、民间资本等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的力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集发展农业资金,带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外资投资农业,建立“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和外资等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集资金的投资体系。研究制定鼓励投资农业的发展政策。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环境,健全创业投资体系,大力吸引民间和社会资本,着力扶持现代种、养殖业生产、加工、营销、畜禽粪便治理等专业公司。鼓励和引导大中型企业投资农业,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资。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项目支持;二是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三是积极利用信贷资金;四是广泛吸纳民间资本;五是大力引进外资;六是鼓励农民自筹投入。

  第三十八节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抵御和化解风险的必然选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十一五”重点培育10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示范区县,重点加强农业良种保障能力、科技推广能力、基础建设能力、三农培训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农业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能力等“六大能力”建设,明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加强良种保障能力建设。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引进、培育、选育系统,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构建良种繁育体系和新型种业体系。

  加强科技推广能力建设。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以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重点,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实力、创新能力和转化运用效力。

  加强基础建设能力建设。实施“沃土工程”、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动植物病虫灾害有效预防、快速扑灭能力。

  加强三农培训能力建设。以种养加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为主要任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实施百校培训设备设施建设工程、万名农业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工程、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程、百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乃至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坚持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积极扶持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的重点产业,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产业区,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能力。

  加强农业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改革农业执法体制,加强执法体系建设、接报与指挥系统建设、执法队伍素质建设,完善运行保障机制,提高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开展农业公共支持政策研究,加强农业行业能力建设,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率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第三十九节  增强农业行业能力

  着力加强全行业能力建设,提高依法治农水平,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部门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

  正确把握农业发展规律。认真领会“两个趋向”精神实质,正确把握形势,紧紧抓住农业发展新的时机与机遇,加快农业发展。遵循农业发展规律,从体制上切实解决影响农业发展全局的关键性问题,着力推进农业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工作机制。强化科学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坚持专家咨询、集体决策和决策责任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强化务实的执行机制。加强重大事项督查、一般工作督办的措施,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强化严格的监督机制,突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创新监督形式,完善监督方法,提升监督水平。

  加强农业部门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为“三农”服务的思想,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风,加强农业调查研究工作,增强研究思考问题的能力。

  加强农业法制建设。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实现由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系统各项事业依法治理,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强化农业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队伍装备水平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

  第四十节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是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权利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增强农民进入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立足资源优势,提升规模基地,育强企业龙头,创新经营机制,培育市场体系,构建销售网络,发展专业合作,注重自我服务,实现基地组织化、企业组织化、流通组织化和合作组织化。

  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引导功能。优化配置农村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综合生产率和规模效益,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提供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的吸引力、凝聚力。

  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自愿组成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分工分业,提供产供销服务,以增强合作社组织对农民的吸引力、凝聚力。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力度,项目引导,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建立契约组织、中介组织、市场组织。

  第十二章  农业环境评价

  本规划实施后,由于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推广畜牧养殖小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利于农业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但是,由于产业发展需要,推广一些高新技术,对环境造成小影响不可避免。因此,总体评价是利大于弊。

  第四十一节  农业环境现状

  “十五”末,我市农业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基本农田土壤质量良好,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渔业水质质量良好,嘉陵江、乌江渔业水质质量进一步改善;农产品基地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以监测为重点的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十五”期间,对35个区县的20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基本农田、渔业养殖水域等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对粮食、蔬菜进行定期检测和监督性检测,抽检样品7590个,获得监测数据45000多个。

  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取得新进展。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50个,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0.7%。建成了野生金荞麦原生境保护区200亩。查清了53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情况,清除紫茎泽兰3.5万亩,有效地遏制了恶草的传播速度和危害势头。

  农业面源污染和养殖污染防治开始起步。建立了农村面源污染档案,编制了全市生态保护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开展了农业面源和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57.5万口,建成沼气工程103处,有机复合肥生产厂7家,建立了6个不同水平的农业面源监测点。

  生态农业和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猪-沼-果”生态模式、稻田生态养殖、庭院生态观光休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十大生态农业技术与模式推广应用面积91.2万亩,直接经济效益3.7亿元,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县达到16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2个,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面积达2000万亩。

  生态建设初见成效。重点实施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以及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完成“长治”五期工程,落实天然林资源管护3582万亩,完成工程造林任务1236万亩,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但是,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总体上看,农业资源衰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一是有害生物增多,生物多样性下降。国家公布的74种有害生物中,全市发现53种。部分有害生物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二是农田土壤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污染,菜地土壤酸化严重。重金属汞样本超标率6.7%,菜地普遍酸化严重,农田土壤酸化较为严重。三是渔业水质量较差,次级河流污染严重。嘉陵江北碚水域、乌江涪陵水域重金属铜样本超标率分别为61.1%和50.0%,龙溪河、綦江河、小安溪河等污染较重,巴南五步河、合川渠江、潼南琼江重金属铜样本超标率分别为66.6%、66.6%、100%。四是农业面源污染逐年加重。大量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畜禽粪便、废旧农膜等农业废物污染,造成农村农业面源污染加重。五是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63.2%。全市已有石漠化土地290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5%。

  第四十二节  农业环境趋势预测

  “十一五”期间,我市农业将快速发展,养殖业规模化步伐加快,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不可逆转。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加速由城镇向农村蔓延,加剧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农业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据预测,2010年我市农业面源污染(含农村生活和种养殖业)负荷为COD48.9万吨、NH3-N4.8万吨、TP2.9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加37%、34%和44%。这给我市农业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严峻考验。

  第四十三节  农业环境控制措施

  农业环境保护的关键,一是治理,二是控制。一方面,对现有污染进行治理,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新污染的产生,有效抑制和减缓农业环境污染。本规划坚持把环境保护同产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一律不纳入规划。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严格审批农业建设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对每一个农业建设项目的选址、工艺、规模、环境治理措施等进行充分论证,严格把关。

  建设农业环保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八大工程”,有效控制和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一是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与利用工程。重点在经济条件较好、能源紧缺的地区发展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减少农作物焚烧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到2010年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20处,基本实现农作物废弃物有效利用,减少污染,开辟新能源;二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减少农村人畜粪便污染,建设生态家园。到2010年建设35个生态农业示范县,“一池三改”生态家园示范户发展到103.3万户,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40万户;三是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粪污前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好氧水处理系统、沼气利用系统、固体有机肥料生产系统、沼液无害化处理及商品化液体肥料加工系统,减少粪便污染。计划到2010年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20处;四是渔业资源保护及环境监测工程。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及环境监测,减少水体污染。建市级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站1个和鱼类资源保护中心1个,建3个县级渔业环境监测站;五是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发展生态固土蓄水与高效保护性耕作旱作农业,完善田间水系、拦蓄池、补灌管道等基础设施和监测点,建立示范区2000亩,扩展示范5万亩;六是“沃土工程”。开展生态能源与土壤改良,完善农田监测及土壤改良技术管理系统,建立有机肥处理加工与配制示范展示基地、实验室及“3S”农田诊断系统;七是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在全市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万亩;八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建设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及草原监理站,其中市级草原监理站1个,区县级草原监理站16个,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40万亩,建设人工饲草饲料基地40万亩,建设牧草品种资源保护区2万亩。

  通过以上措施,到“十一五”末期,全市农业环境将得到较好改善,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