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使贺兰县农民发家有方
来源:宁夏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11月26日,记者来到贺兰县习岗镇红旗村农村信息服务站时,信息员王银平正忙着在网上查询有关露地韭菜高效栽培技术信息。小王告诉记者,村里的宽带才通了几天,乡亲们就闻讯而至,请他查资料的,咨询信息的,把他这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后生当成了“香饽饽”。

  农村信息化工程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列为 “一把手”工程,也是今年为民办的30件实事之一。为了推进新农村信息化进程,自治区信息化领导小组于今年7月在全区选了8个试点市、县(区),贺兰县便是其中之一。作为贺兰县的帮扶单位,自治区供销社投入40多万元,充分利用县信息中心、各乡镇场党校、村委会、合作社、协会组织、农家店等优势,在全县8个乡镇 (含林场)、61个村委会、6个社区建设信息站点90个,达到村村通宽带,户户能上网,以此解决农村信息不灵,农产品难卖等问题。

  从8月至今,供销社已先后两次举办信息化培训班,使142名信息员熟练掌握了上网查询、摘录信息,收发邮件及简单的网络维护等知识。培训期间,信息员通过互联网做成了3笔生意,其中金山西瓜产销协会,以每公斤比本地高0.1元的价格,将40万公斤西瓜销到了广东,销售额达35万元。双桂蔬菜合作社理事长杨学峰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河南、陕西、河北等地,信息畅通对其极为重要,供销社送来的电脑、打印机、摄像头可谓雪中送炭。点击着鼠标的杨学峰高兴地说:“过去我们种的菜发生了病虫害,必须将专家请到田里,现在只要将染病的苗子拿到电脑前,通过摄像头就能让在银川的专家‘会诊’,并开出药方。”桂南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学山说,如今,咱农民走进了“免费大学”,在网上就可以学致富项目、听专家讲课、了解市场行情、查询各类信息、把教授请回家,从源头解决了致富无“门”、发家无“方”的问题。

洪琦 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