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小分队“掉链子”后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前不久,兰州军区某师一场实兵实装对抗演习在贺兰山下展开。摩托化步兵群、装甲混合群在陌生地域快速穿插到位,工兵、舟桥分队在炮兵火力掩护下待命而发。此时,担负侦察保障任务的小分队却“掉了链子”,致使整个对抗演习整整推迟了20分钟。 

   吃一堑长一智,该师由此事认识到:未来联合作战中,那些小的作战保障岗位对于作战胜负同样重要,只有把各个作战保障岗位人员训全、训精、训强,关键时刻才不会“掉链子”。

  为此,该师及时对各个作战保障岗位人员的受训、编配和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针对一些单位指挥士官和技术士官比例失调,关键技术岗位不同程度存在缺编现象的实际,及时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指挥士官和专业技术士官定岗定位实施意见》,并督促所属部队严格按编定岗定位。他们本着“什么弱就训什么,什么缺就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对一些编制少、专业性强,但在作战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岗位人员的训练,防止出现战斗力“软肋”。

  该师还建立起关键技术岗位人才数据库,完善了“选、训、留、管”机制,使全师关键岗位人才形成有序流动和梯次储备。他们组织小专业分队和一些关键岗位人员,加强与其他兵种的协同训练、对抗训练、同步训练和课题研练,提高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就事论理

  切不可因“小”而小视

  柳刚

  未来信息化战争是系统与系统、整体与整体的对抗,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会对最终胜负产生影响。这岗位、那岗位,都是打仗的岗位,切不可因“小”而小视。兰州军区某师这段经历生动地告诉我们:战斗力是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每一个岗位,尤其是小兵种专业和关键岗位,其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作战效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