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贯彻落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构建绿色经济腹地、实现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准确定位、主动融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跨跃,为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县而努力奋斗。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与环境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一心一意谋发展,群策群力搞建设,全面完成了计划目标。五年来,我县国民经济发展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6亿元,年均增长8.7%;财政总收入554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56万元,年均增长6.5%。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工型工业初具规模。工业总产值达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40:26.4:33.6,调整为2004年38.5:23.2:38.3。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逐年增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5亿元,新建了一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制约政和发展的“瓶颈”有所缓解。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日趋和谐,尤其是教育投入显著增加,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两基”连续六年通过验收。城乡居民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0元,年均增长7.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启动。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增强了发展活力,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有效地激活了农村经济细胞。县乡机构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政府依法行政和职能转变工作进一步加强。
在充分肯定所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困难。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差的问题依然存在;发展工业难度大,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任务还很重;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还有待于突破;平原区与高山区、半高山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以攻坚克难的气魄,迎难而上,抢抓机遇,谋求新的发展。
(二)未来发展面临的环境
展望未来,政和的发展环境总体上趋于宽松,有利因素增多,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和南平市委提出了建设绿色腹地的发展思路,为政和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政和必须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参与省、市区域经济的分工和协作,追赶先进、缩小差距,在分工中形成特色,在融合中发挥作用,在合作中谋求发展。
特别要看到的是,政和地处闽浙两省三地七县(市)结合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连接点。目前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正在加快,为政和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机遇。随着浦南、宁武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省内高速公路网的建成,以及浙江入闽新通道的开通,政和至宁德三都澳口岸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与外界的联系与交往将更畅通便捷。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全县人民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福建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南平市委“建设绿色腹地”的战略部署,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和沿海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农业兴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合力建县和环境立县战略,逐步形成以大县城为轴心、以四大中心镇为依托、推动“东岭”工贸走廊建设,大力发展优高农业和绿色资源加工业,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承转产业重地、边贸物流旺地和生态旅游胜地,形成经济结构合理、城镇与乡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进步的发展新格局,把政和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山川秀美、文明开放、社会和谐的绿色经济强县。
(二)建设绿色经济强县
我县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一个以绿色资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条龙的集群产业已初步形成。根据南平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总体部署,“十一五”期间,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定位是:建设以优高农业为基础、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强县。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县向现代农业县转变,单纯农业县向工农业并举县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茶、花、竹、果、菜、烟”是我县生态高优农业的集中代表,也是绿色农业的典型体现,它的发展直接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绿色农业是政和的富民产业。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资源加工业。发展以竹、木、茶等为原料的加工业,既延伸了优高农业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又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为发展大城关,加快城镇化提供产业基础;同时也为政府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壮大政和综合经济实力。因此绿色资源加工业是政和的强县产业。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及边境贸易业。我县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业前景看好,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境贸易业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环节,蓬勃发展的边境贸易把政和的绿色产品推向全国各地,有力推动着绿色经济强县的建设。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始终瞄准“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目标,举全县之力,兴全县之策,在确保“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力争有更快地发展。
2、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产业集聚为手段,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产业承转重地、边贸物流旺地和生态旅游胜地,形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相互配套、紧密协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
3、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夯实城区和农村基础设施,突出抓好交通、电力、供水、通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适度超前、协调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
4、坚持城乡统筹、以大城关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向城镇合理聚集,人口向城关和中心镇集中,形成以大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骨干、小城镇协调发展、交通便捷、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格局。加强城乡统筹力度,促进高山区、半高山区加快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为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提供智力保障。围绕“绿色经济强县”和以“四地”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需要,优先发展科教,促进人才培养、引进,为提升我县产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6、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把维护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建设“平安政和”,“诚信政和”,“祥和政和”,努力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7、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效益型社会。坚持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改善,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8、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激活发展活力。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行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大力提高外经贸和县外资源对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四)发展目标
1、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十一五”期间,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保持政和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8.2亿元,力争突破20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5%,达到9.2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4%,达到12.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长19.8%,达到7.3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8%,达到0.8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6%,达到4.7亿元。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生态优高农业、绿色资源加工业、边贸物流业和生态旅游业,使政和绿色经济特色更加显现。三次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目标为30:30:40。
3、生态环境美化绿化。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优化美化人居环境,改善投资软硬环境。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3%;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万亩。
4、社会文明更加进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2010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R&D占GDP的比重达2%以上;城镇化水平达34%以上。
5、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工作,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公益事业发展,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8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42元。
(五)发展重点
为了保证上述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以构建“四地”为抓手,全面推进绿色经济强县建设。
1、构建绿色食品基地。紧紧抓住国内外市场对绿色食品需求迅猛增长的有利时机,突出政和“绿色”、“特色”优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与保护并举,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和保鲜储运业,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做强茶叶、做优果蔬业、做活传统特色食品业,以茶业为龙头,形成茶业、果蔬、高山畜牧和传统特色食品四大产业共同发展的绿色食品产业格局。让更多的绿色标志落户政和、更多的绿色食品走出山门,不断提高我县食品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
2、构建产业承转重地。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积极应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布局和产业调整,发挥地缘优势,做好借力文章,实施项目带动,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色食品、水电、矿业、轻纺、机械(金属)加工五大主导型产业,创办一批农副产品加工、水电开发、矿业生产、加工制造等龙头企业,建成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利用外资突破280万美元,县域经济外向度明显提高。2010年,全县建成一批年总产值超5000万元以上规模支柱型的企业,培育若干产值超亿元的、竞争力强的综合型企业;全县承接工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其占全县工业产值70%以上。
3、构建边贸物流旺地。发挥联接海峡西岸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的地缘优势,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做大、做强一批区域性专业边贸市场,培育和造就一批国家级、省级著名品牌,形成以茶叶、果蔬批发、竹木制品专业市场,贸易集团和流通经销队伍为主体,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为辅助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流通格局。经过5--10年的发展,把边贸物流业建设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4、构建生态旅游胜地。以发展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新型服务业发展,繁荣第三产业。政和地处闽东北旅游开发圈,特色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业的基础,正在发展的现代交通网络是旅游业发展的潜力所在。充分挖掘奇异山水风光、多样性田野景色、宜人的立体气候、丰富的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把全县旅游资源整合为“大洞宫山”品牌,围绕“亲历洞宫山水、感受生态魅力”主题,打造“生态旅游胜地”。
三、提升优高农业发展水平,建设现代农业强县
围绕“稳量、抓特、创优、增效”的工作思路,以品种多样化、产品优质化、结构多元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业生产,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产业支撑,实现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农产品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得到优化,农业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形成农业发展、产业化经营、市场体系和经营体制四大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按照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原则,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粮食、茶叶、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产品生产,进一步提高产业化水平。
1、粮食。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十一五”期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5.5万亩。着力加强品种结构调整,增加优质稻栽培比例,主攻单产,提高总产。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率和贡献率。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地力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2、茶叶。以“生态、优质、规范、品牌”为方向,基地建设为载体,增加投入为动力,提高产出为目标,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种植园区,推进基地建设。突出“优、精、绿、特、新”,坚持茶园低改和改植换种,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积极建设精准茶园,规范茶叶生产。抓住白茶原产地申报契机,全力打造白茶、茉莉花茶、功夫茶、锦屏仙岩等精品系列。实施控制茶叶农残工作的系统工程。“十一五”期间,实现规模以上茶叶龙头企业全部实现QS认证和HACCP质量体系认证;无公害茶叶(含有机茶)生产面积达5万亩;农残超标检出率控制在5%以内。
3、蔬菜。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丰富可栽培蔬菜种类。加强生态保护和设施建设,确保夏秋高山反季节蔬菜可持续发展。加强新技术引进、消化,重视采后储运包装,积极拓展境内外市场,成为大中城市蔬菜的重要供应地。
4、食用菌。建立姬松茸主栽区和开发基地,开展粪草资源和新代用料开发示范、废菌料再利用研究工作。重点发展粪草类食用菌,适当调减香菇的生产比例,适度发展磨菇生产,增加珍稀食用菌类的种植比例。调减常规生产面积,增加反季节生产面积,力争达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效益提高。
5、水果。建立落叶果优势产业带,优化品种结构和熟期结构,重点发展早熟梨、桃、李等落叶果树品种。加快果园改造,促进果树向最适宜区集中。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建设良种化、标准化优质水果生产基地。
(二)建设发达的林业生产体系
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要求,着力推进“资源培育、林产加工、生态建设”三大层面建设。2010年全县有林地面积达193万亩,年森林采伐限额30.1万立方米,初步建成发达的林业体系和开放的市场体系。
1、建设五大基地。以增加林农收入为目标,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抓好五大基地建设。
毛竹、锥栗丰产高效基地。重点培育笋竹两用丰产竹林、锥栗丰产林,大力改造低产竹林,加快竹山机耕道、竹山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竹阔混交林,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2010年丰产竹林面积达20万亩;丰产锥栗面积16万亩。
工业原料林基地。重点建设以杉木、马尾松、马褂木为主要树种的人造板、造纸等加工业用材原料林基地,不断调节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聚,促进基地建设定向化、规模化、集约化。2010年基地面积达42.5万亩。大径材基地。通过对现有林分改造培育和新造林的途径,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建设大径材基地。2010年建成以杉木为主的大径材基地面积2万亩。乡土珍贵树种基地。重点培育乡土珍贵树种,建设材用、绿化树种和珍贵木本中药材香料基地。2010年基地面积达1.5万亩。种苗和花卉基地。重点建设优良林木种苗繁育基地,大力发展乡土珍贵树种、绿化苗木、盆栽植物和以茉莉花为主的花卉生产。2010年林木种苗繁育基地面积达1200亩;花卉基地面积突破1万亩。
2、推进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重点保护城区群众饮水工程源头生态环境、城区一重山生态以及七星河、松溪河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省道一重山、水库周边和重点区位生态公益林。结合旅游生态经济建设和“绿、旅、新”产业发展,重点加强濒危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重点建设宁武高速公路、省道、七星溪、松溪政和段沿线两侧一重山及沿河两岸小径竹绿色长廊。2010年建成绿色通道110公里,创建省级园林式乡村5个。
(三)巩固畜牧业生产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效益为中心,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通过引资或组建集团公司的形式,培育畜牧重点户、专业户,实行规模饲养带动,扩大畜禽存栏数和出栏数,稳定发展外销型生猪市场。培育松源奶牛场、群山肉牛场、铁山獭兔场等规模企业,引进项目、注入资金、提高技术,增强发展实力。新建养羊、养禽和良种繁育规模场,项目合作、技术接入、引资开发,培育产业新龙头。以县兽医站服务中心为龙头,设立乡(镇)村服务网点,完善畜牧兽医社会服务体系网络。“十一五”期间,年引进畜牧养殖或产品加工场(厂)1个。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0%以上。
(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标准改造的要求,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十一五”期间,完成治理农田面积3万亩,其中高标准整治农田2万亩。做好农村通水、水土保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山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河道清水工程、加强城区河道整治现代化防汛指挥系统建设、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平。
(五)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设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完善农产品农残检测配套设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继续充实完善农业信息网,健全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及农村多功能运输机械,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基层农技推广站建设,构建农技推广新格局。加强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体系建设,保证高效综合利用农业资源。
(六)创新农村发展机制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积极探索资产运营和产权流动的新路子。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工程,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立乡村农民技术员制度,增强科技支农力度。稳定各项支农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农业保险制度,切实提高农村保障能力。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良性互动。
(七)生态优高农业布局
1、高山区突出大规模种植反季节蔬菜、马铃薯、“高山云雾”茶和其它珍稀菌类。以镇前、杨源、澄源为中心,积极开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大力发展猪、羊、牛等畜牧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优质肉类食品。利用高山区的气候资源,发挥高“高山云雾”品质优势,积极扩大种植规模。建设竹荪、姬松茸主栽区,并开展粪草资源和新代用料开发示范、废菌料再利用研究工作。
2、半高山区突出竹、木、茶叶和锥栗等落叶果的种植。东平、石屯、星溪、岭腰重点抓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铁山、岭腰、外屯、星溪重点抓丰产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外屯、镇前、杨源、澄源重点抓以锥栗为主的名特优经济林建设;东平镇、石屯、铁山发展茶叶种植。
3、平原区突出茶叶、茉莉花种植。东平、石屯、铁山的平原地带,在突出发展茶叶种植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努力扩大茉莉花种植规模。
4、主要粮食产区突出优质稻种植。东平、石屯、铁山、星溪等水稻主产区,逐步推广优质稻的种植,努力提高单产及品质。
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发展加工工业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重点发展加工工业,增强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带动”,以三大工业平台为载体,主动吸纳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和山海协作项目,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2.4%,到2010年达12.4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达到35家,创省级品牌3个;工业园区建设新增1000亩;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1、农副产品加工业。实施茶叶产业化战略,培育和扶植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以茶叶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推进猪肉制品生产加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力争成为区域优质成品肉供应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蔬菜和食用菌的保鲜及精、深加工,提高蔬菜和食用菌的附加值。扶持富士岛(政和)食品有限公司和神达果菜有限公司的做强做大,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出口量,以加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2、竹木加工业。以嘉泰、家禾、新亚、安盛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竹木复合材料、木竹工艺品等产品,促进其他小型竹木加工企业上等级、上规模,抓好品牌建设,大力扶持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搞好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集。
3、矿产品加工业。扶持在建项目,拓展企业规模,积极利用县内外资源,引进人才、技术和先进设备,提升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矿产品附加值。
4、机械(金属)加工业。整合各类机械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参与浙江及我省沿海地区产业的分工,利用政和丰富水电资源优势,发展金属铸造加工业,进一步扩大来料加工能力。
5、轻纺、文具等加工业。利用政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抓住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针织行业、铅笔文具制造等加工业,努力扩大就业。
(二)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以工贸走廊建设为契机,结合城镇发展规划,促进产业链相关企业向工业平台集聚,重点培育食品加工、林产加工和冶金化工三大产业集群。为此,要适时调整产业政策,把产业政策关注的重点放到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上来。加大工业平台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投入,增强产业集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引导关联或配套企业向产业集群区域或相应的工业平台转移。设立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专项资金,强化品牌塑造,推进名牌产品生产企业集聚,鼓励集群内主导产业的相关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支持乡镇围绕主业开发,兴办多层次的加工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加工产业集群。发挥信息化在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作用,广泛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产品研发、制造、营销和管理。
(三)工业发展布局
1、工业走廊。“十一五”时期,新落户企业重点向工贸走廊和工业平台集中,逐步形成以岭腰、铁山、石屯、熊山鹤林、东平为主的沿线工业走廊。在高山区,加快镇前工业小区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发展保蔬菜鲜、加工,服务于做大高山区反季节蔬菜产业。同时要按高效、环保、节能要求建设工贸走廊及工业平台。
2、食品加工业。以东平、石屯、铁山为依托,做大做强茶叶加工业。以富士岛(政和)食品有限公司和神达果菜有限公司为龙头,扩大无公害蔬菜和菌类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3、林产品加工业。建设鹤岭、石屯、东平、铁山、岭腰竹木制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扶持家和、新亚、安盛竹木制品企业,以工业平台为依托,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发展壮大林产业项目。
4、冶金化工工业。以大源矿业、金峰矿业为龙头,形成黄金采选与冶炼及伴生矿综合利用的一体化产业集群。利用政和水电资源优势,发展金属(铸造)加工业。
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挥边界贸易优势,构建边贸物流旺地。扶持发展交通运输业,增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推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营销方式,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房地产市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努力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一)商贸物流业
壮大区域性专业边贸市场,完善农贸市场、墟市、综合批发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为一体的市场体系。积极筹划“两头在外”市场,培育和造就一批国家级、省级著名品牌,形成以三大专业市场、一个物流园区为核心,以贸易集团和流通经销队伍为主体,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为辅助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流通格局。
1、抓好“三市一园”建设。以白茶市场、茉莉花茶市场、绿茶市场为品牌,建设集批发、检测为一体的“茶城花市”。以反季节蔬菜批发市场、锥栗批发市场为品牌,以“绿色”为市场卖点,以长三角和福建沿海大中城市为主攻方向,并延伸到日本、欧洲等地,建设集蔬菜、笋、食用菌、锥栗等及其加工制品的区域性果蔬批发市场。依托闽北地区丰富的竹木资源以及毗邻浙江的地理优势,吸引竹木制品企业投资创业,建设闽浙边界最大的竹木制品交易市场。依托三大市场,对接长三角、闽东南,科学规划,建设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为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
2、完善市场体系。以三大专业市场为辐射源,构建市场网络。加快南门、西门农贸市场的改造、改制、改超步伐,把东门农贸市场改造为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多功能贸易中心,联动发展高山果蔬批发市场。加强乡镇市场建设,促进鸡鸭、禽蛋、生猪、林木等农副产品和农民必需品的交易。建立和发展标准化的“农家店”,加快改变农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现状。全面推进社区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业态,鼓励大型流通企业进社区,扩大和延伸服务。加快新型市场建设,发展网上销售市场。
3、培育物流业。建设物流园区,集成物流要素,实行一体化运作,提高物流效率。以优势企业为龙头,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企业参股、联合、合资,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的大型专业物流公司。整合现有物流资源,鼓励神达等企业分离组建物流公司。加大物流企业的改制力度,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收购、托管等方式,嫁接中小流通企业,改造传统流通业态。创办茶叶、竹木、锥栗、果蔬等主要产品产业的流通培训基地,培养实用型物流人才。
4、商贸物流业布局
花茶专业市场。在靠近高速公路的官湖建设花茶专业市场,因为松源有一高速路开口,又有石屯、东平一大批茶叶加工企业。果蔬批发市场。在杨源高速路开口附近建设高山果蔬批发市场,这一带交通方便,易于集散高山区及周边的果蔬产品。竹木制品边贸市场。在铁山建设竹木制品边贸市场,这一带已聚集一批竹木制品企业,且距浙江省的庆元县较近。东门农贸市场改造。把东门农贸市场改造为“供货有基地、销售连网络、调剂吞吐有度”的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多功能贸易中心。东平、镇前墟市。多方扶持,形成辐射周边县、市的中心小市场。
现代物流园区。依托三大专业市场,在高速公路开口处附近规划建设。
(二)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主要开发面向本地城乡居民的中低价位、生态型、园林式商品房;适当开发面向高收入人群的中、高价位商品房和中、高档别墅及面向从事商务活动的高层暂住人口,开发酒店式公寓。强化城市住宅用地的科学利用,提高小区规划设计品位,切实提高住宅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进一步推进城镇住宅制度改革,促进住房商品化。大力发展住房金融和保险,培育住房建设、维修、管理服务市场,建立健全物业管理,进一步培育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积极搞活城镇房地产,城镇住房基本实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目标。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稳步发展农村住宅建设。加快发展装饰装修服务业,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新建住宅小区实行市化物业管理覆盖面达100%,旧住宅区覆盖面达40%。
(三)交通运输业
加快交通枢纽建设,每一乡镇建设或完善一个客运站。鼓励引导运输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发展运力结构合理、车型先进、吨位大的车辆,满足运输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提升“村村通”工程质量,解决农村群众交通困难问题。推进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县域公交化水平。加大改革力度,规范车辆收费,大力发展个体私营运输业,建立安全可靠、竞争有序的运行机制,促进运输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旅游业
发挥地方旅游资源与居中位置的区位优势,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线,商贸旅游为辅线,采取高起点、多层次、规范化的开发模式,实施旅游旺县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发展方针,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重点突破、梯次推进、唱响品牌、凸显特色,形成集旅游六要素为一体、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产业链条。力争规划期内,成为“北山南水”大武夷旅游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翼和闽浙交界旅游经济活力圈中的一大轴心。
1、构建“一心两带六区一片”旅游格局。以奇异山水风光,多样性田园景色、宜人的立体气候、丰富的人文景观为底蕴,把全县旅游资源整合为“大洞宫山”品牌,打造“生态旅游胜地”。全县旅游发展总体布局是:一个中心、二个旅游带、六个旅游区、一个后备旅游片。一个中心是以政和城关为依托的“政和旅游文化中心区”。二个旅游带是“政和城关-佛子岩-镇前鲤鱼溪-洞宫山游-鸳鸯溪(或周宁九龙际)”东南线旅游带,以及“政和城关-朱森墓-乐溪峡谷-庆元”东北线旅游带。六个旅游区是:政和旅游文化中心区(政和旅游综合服务区)、佛子山风景名胜区、镇前鲤鱼溪民俗风情旅游区、洞宫山风景名胜区、杨源大溪1.3亿年前株罗纪时代志源组的古化石群旅游点、乐溪峡谷生态休闲旅游区、莲花山朱森陵园及朱子理学文化旅游区。一个后备旅游片是“西部旅游片”,包括英杰山、奖山、楠木林、界溪水库等。力争“十一五”期间,接待旅游人数14.69万人次,年均增长8%;境外旅游者1000人次,年均增长58%;旅游总收入2793万元,年均增长16%;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1.7%以上。
2、做好规划,创新机制,完善配套服务。打破部门和行业限制,高起点编制旅游事业发展规划和景点景区开发规划,实现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观念,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要求,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多渠道寻找合作伙伴,支持鼓励外资、民资参与旅游开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人才培养,逐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大旅游精品促销力度,做好与省内其他旅游区的联网联线,促进旅游业区域合作。
(五)其他服务业
1、农村服务业。拓展农产品开发、信息、技术推广和市场销售服务功能,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高质量的综合配套服务。延伸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为农民提供实惠、耐用的商品。完善城乡商品流通和信息流通网络,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和城乡贸易的发展。积极开展文艺、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
2、信息服务业。按照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加速推进信息化,提高信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机制,逐步推进政府决策、企业经营、社会生活信息化。培育、发展各具特色和市场信息度较高的信息服务企业,引入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开展业务,加快信息服务业市场化、规范化步伐。
3、社区服务业。不断发展物业、家政、幼托、养老、护理等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市场化。
4、企业服务业。逐步发展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出口服务、金融服务以及设备运营、管理服务等现代企业服务业。
六、实施大城关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东扩、西延、南进”的发展思路,实施“小县大城关”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分工有序、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2010年县城人口达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4%。通过城镇化带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大城关建设
1、大城关架构。“十一五”时期,进一步做大城关构架,县城人口规划达6万人。坚持以“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并举”的方针,精心组织实施“东扩、西延、南进”的城区发展战略。重点抓好胜利洋、渡头洋、林屯洋、官湖、教场洋开发,将城区扩展到5平方公里。完善鹤林工业平台基础设施,扩大园区规模,联片发展铁山工业平台。进一步繁荣东平—石屯—城关—岭腰的工贸经济走廊。
2、城区总体布局。把城区分为主区和副区。主区以现在城关区为主,包括元峰小区、翻身街、渡头洋凤嘴、南庄等片区,作为城市综合服务区。副区包括官湖洋和暗桥、鹤都岭、教场洋,作为集中工业片区。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将中心区分为行政办公区、文化娱乐区和商业贸易区。文化娱乐区主要在城区大桥西侧、元峰庄小区一部,该区依飞凤山公园、七星公园、状元庙、云根书院等,环境优雅、闹中有静,形成一定文化气息、为居民服务的精神场所,宜鼓励发展文化娱乐设施,禁止发展工业。行政办公区主要分布在沿解放街、胜利街等主要地段。商业贸易区集中在解放街、胜利街,不宜发展工业,对区内工厂应逐步外迁。对中心区带有商业性质的单位南迁西移,增加新区的吸引力和繁荣度。
3、城区建设。根据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进行解放街地段及胜利洋小区开发建设。“十一五”期间,规划旧城改造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新区建设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制定优惠改策,吸引外来人员进城经商办企业、兴办公益事业,扩大城区人口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增强辐射力。
(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抓好以城镇道路、供电、供水、排水、燃气、绿化与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骨干项目建设。完善鹤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联片发展铁山工业园区。拓宽东门三叉路口至西门车站大街,改造茶厂、政和酒厂、东门一建仓库、南门桥头、前街、文明路成片,完成状元桥、医院至水轮厂大桥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开发建设胜利洋、南庄洋、渡头洋三大小区,并向官湖洋延伸,与宁武高速出入口引线相连接。完成解放桥、官湖桥加宽工程。积极筹划七星溪、乐溪、大溪、当溪等水电开发项目。动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着手开展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城区自来水供水水源改造工程、政和至石屯供水管道建设工程。加快南庄、元峰庄、凤嘴、茶亭垅垃圾中转站建设;改建凤嘴、南庄公厕两座和新建胜利洋公厕一座;加快农贸市场及停车场建设步伐;完善城区排水系统。
(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完善城区青龙山公园建设,结合边坡治理、绿化,以云根书院建设为依托,开发青龙山公园至状元峰城市游玩休闲景点,实施塔山公园绿化工程、七星溪绿水工程。建设熊山森林公园和胜利洋小区河滨公园。
(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1、加大城市综合整治力度。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强化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立健全县、镇、社区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城市管理体系,加强城市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加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完善城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明确一、二级环卫职责,积极探索以社区为主的二级环卫管理机制,大力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完善垃圾收集、清运、环卫监察和清扫权招投标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区卫生保洁质量。要吸引社会资金,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的产业化步伐。
3、加强园林绿地管护。实施《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完善专业队伍和民间队伍相结合的机制,除划定部分责任区管理外,将城区重要地段的公共绿地向社会公开招标,实施市场化管理,提高园林绿地管护质量。
4、完善城市经常性管理。加强重点街区、重点部位的管理,突出抓好集贸市场整治工作,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占街为市、乱停乱放,完善相关法规,健全公众参与机制,落实部门责任制,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全力整治城区脏乱差现象,塑造城市良好形象。
5、抓好房地产市场和建筑市场整规。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和建筑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房地产市场和建筑市场规范有序。
(五)以城镇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设四大中心镇
——铁山、石屯为城郊型城镇。建设铁山、石屯中心镇,连村扩镇,把周边新村建设纳入中心镇建设的大盘子,做大规模,拓展城关腹地。尽量利用城区公共设施,分担部分城市功能,与县城互补。通过工业小区聚集工业群,构建集镇产业支撑,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依据本地产业优势,大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
——东平、镇前作为相对独立的中心集镇。建设东平、镇前为县域次中心,带动平原和高山区同步发展。进一步发挥东平边贸中心镇的传统优势,建成西部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进一步发挥镇前位于东部高山区中心点区位优势,积极发展边贸及资源加工业,建成东部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加强集镇规划指导,突出地方产业特色。实施特殊政策倾斜,扶持发展,极化核心,力争建成经济发展、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县域次经济文化中心。
2、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搞好乡镇村规划,按规划发展经济,铺设乡村道路,建设居民住宅和社会公共事业,切实做到规划先行,发展有序。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3、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围绕“水、气、路、桥、灯、厕、场”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村镇路面硬化、环境美化、街面绿化、卫生洁化等工程,创造舒适、安逸、明快、协调的生活环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村镇建设总体水平,努力塑造现代化新农村形象。
4、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大乡镇卫生院的资金投入,原则上每个乡镇应有1所由政府主办的卫生院,完善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强县、乡、村卫生机构纵向合作,发挥社会化卫生服务网络整体功能。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七、继续夯实基础设施,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根据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突出建设好交通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基本消除各类基础设施滞后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一)交通建设
把建设对外快速交通网络作为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充分做好宁武高速公路和松(溪)建(瓯)高速政和段的前期工作,全面改造境内省道,力争政和与闽东及浙江的全面贯通。不断推进县乡公路的建设改造,促进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的快捷交通网。力争到2010年,县乡所有公路建设达到四级公路以上标准,全面实现行政村水泥路硬化达到95%以上。
1、高速公路连接线。随着宁武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规划在雾路科自然村建设高速公路连接线,从主道建设一条二级路连接线到城关,拉开城区框架,促进城市发展。规划在杨源乡政府所在地附近设置互通,以带动高山区三个乡镇发展。
2、省道改造。“十一五”期间,继续改造县域境内省道202、302线,打通连接宁德入海口便利通道。加快东平至建阳、东平至政和的道路改造。
3、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十一五”期间,有条件的村要实现水泥路硬化工程。
(二)电力建设
合理规划县内水力资源,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搞好龙潭溪、昌歧洋两大流域配套电站工程建设,推动富溪(大溪)、当溪、后垄溪水电开发,使全县水电装机由目前的4万kw提高到10万kw。建设110千伏安变电站,推进政和至庆元110千伏线路建设。
(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扩容改造原有交换网和传输网,优化宽带网络,进一步优化整治小灵通网络,实现省道行政村和重点行政村全覆盖。配合实施“数字福建”工程,加快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进程。建立企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2010年固定电话延伸至所有行政村和50%自然村;网络建设覆盖城关、乡镇驻地、80%的行政村以及高速路沿线;宽带网络业务延伸至80%行政村。做好下一代移动3G网络建设工作,通过新网络的建设满足各阶层人士对未来移动新业务的需求。
(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御”的原则,着重抓好河流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和洪涝灾害防治工作,建设一批防灾减灾工程,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全面加固瘸险水库,完善建设七星溪流域的治理,建设七星溪上游防洪减灾水库,争取完成20公里以上河道清淤,50公里以上河道堤防改造,强化七星溪流域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措施,加大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加强洪灾和重大灾害的预报,制定各种防灾紧急预案。完善大气生态环境综合控测系统,建立生态气象监测站,完善气象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提高气象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建设畜禽、水产品、农作物、森林等生物灾害预警报监测网络。
八、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效益型社会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2010年全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环境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一)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废气和粉尘治理,改造治理设施,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加强工矿企业废水污染治理,保护好地表及地下饮用水源,主要水系水质达到功能分区的环境质量标准,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强垃圾处理管理,城区及主要集镇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二)推进生态建设
1、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生态保护、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重点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加强七星溪等河流源头保护区的防护林和特种用材林建设。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小区的面积,强化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小区的建设、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规定,清理整顿自然保护区内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有关部门要加强一重山的保护,强化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和水土流失治理。
2、城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七星溪沿岸、道路两侧绿色走廊,提高城区绿化品位,加快城区公园建设,改善城区居住环境。
3、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综合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逐步实施“百村千亩万木林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结合房前村后,河边路旁抛荒山垅田等非规划林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常绿果和各类纪念林。控制农村水源污染。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畜禽禁养区内禁止开展规模养殖,已建成的规模化养殖场限期进行治理、搬迁或关闭。畜禽宜养区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的畜禽生产。重视规模养殖场的排污治理。
(三)厉行资源节约
1、加强水资源的利用。加强节水技术、设备的开发引进,加快节水设施建设,扩大农业节水灌溉面积。鼓励和支持企业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2、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加强土地规划管理,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注重土地整理,挖掘农村用地潜力,努力提高土地综合利用开发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3、合理开发矿产。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的转变,遏制破坏性开采,加大地勘投入,摸清可利用矿产后续资源。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努力提高矿产资源采选回收率,重点搞好矿产深度加工,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综合利用率,增加附加值。
4、开发农村清洁能源。保护森林资源,节约燃气能源,加快农村沼气的推广和应用。
九、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突出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开展诚信政和、祥和政和、平安政和建设,努力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一)科技与人才
加大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力度,紧紧围绕优高农业和加工工业及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着力解决若干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推广服务,建设农村科技服务信息网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2010年科技进步对农业、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53%和51%;科技三项费用预算占财政总支出的1.5%以上;每年引进推广科技成果25项,开发新产品20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到位率90%,入户率95%。加强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加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农民星火技术培训和企业职工受训率达90%以上,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力推广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新技术。在全国科技进步县的基础上,力争达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争取全县各类高、中级人才总数达2600人以上。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吸引人才的环境机制、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和符合市场经济的分配激励机制。紧扣当地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培养农村“土专家”能人。
(二)教育事业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加教育投入,推动民办教育发展,促进教育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跻身于全省同类县市的先进行列。2010年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50%以上。
1、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按高水平、高要求的“双高标准”,统筹发展城乡教育。小学英语教学由目前的22所上升到42所,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由目前的36%上升到90%以上,乡镇中心校开课率达到100%。加快电化教学的发展步伐,各乡镇中心校实现教学标准化,拥有多媒体教室及语音室。规划内建成2—3所达到省级农村初中示范校验收标准并通过省级验收的农村初中,全县各中学建设标准的实验室、仪器及图书馆(室),并达到省级指标要求。
2、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合理安排一中、二中、实验中学招生计划,力争一中、二中及实验中学分别达到省一、二、三级达标校的标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初二后或上初三上分流,并输送到各类中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县中职学校,实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教育培训与能力鉴定相相合,教育培训与推荐就业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率。
3、推进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继续推进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农村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的“三教统筹”,创建省市级示范性乡镇文技校,建立县、镇(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城市社区要依托现有教育资源,建设一所职业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以政和电大为龙头,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平台,成立专门的“职成教中心”,开展农民工培训、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就业岗前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
(三)文化建设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体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和繁荣文化市场,提高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先进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推进基层公益文化阵地建设。兴建城区文体活动中心,完成云根书院建设,设立朱森、朱松、朱熹“三朱”纪念堂和革命烈士陈列室。完成数字化图书管理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博物馆对外开放,逐步实现文物档案电子化管理。增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加大挖掘抢救民间传统文化力度,扶持“四平戏”,实施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培训计划。加快网络监控平台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文物保护,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力度。
2、提升文化艺术水平。努力活跃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切实提高群众文化的参与面和共享率。促进文学、书画、摄影、表演等文艺创作,力争推出更多的作品获省以上奖项。
3、强化文艺人才队伍培养。巩固和充实七星业余艺术团、飞凤山中老年艺术团、青少年合唱团等文艺团体,针对现有人才岗位不同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实行学历培训和岗位轮训相结合,壮大发展文化中心户作用。着力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2010年在职人员中45岁以下的人员70%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鼓励和引进大专院校毕业生及专业人才进入文化队伍。
4、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扶持现有的9个乡镇文体活动中心,逐步完善中心功能设施,建立健全百姓知情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科技信息室等服务功能。每年在每个乡(镇)扶持建立一个精品俱乐部,到2010年全县农村俱乐部建设覆盖面达到60%。以文化馆为龙头,主动深入基层指导农村举办形式多样、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
5、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打造文艺精品,建设一批具有生态特色、地域风情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扶持文化品位高、有特色、有规模、高档次的文化娱乐项目,引导开发和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商业价值、上规模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
(四)医疗卫生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妇幼卫生保健体系、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1、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建设。启动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
2、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或消灭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建成县疾病控制中心,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全面提高防病控病水平。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3、强化卫生监督。加强卫生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卫生监督和管理,确保卫生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4、增加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积极争取卫生事业补助政策,加大农村卫生事业投入,重点扶持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医疗服务条件。
5、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医疗机构。引进社会资金,兴办私立医院、康复医院或疗养院,推进社区医疗网络(含农村合作医疗)和三级医防网络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享受优惠、优质服务。
(五)体育事业
以提高全民健康为根本目标,促进体育各方面工作的改革创新和全面发展。逐步增加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加大体育设施建设的力度,鼓励和引导事业、社会团体及个人投资体育产业。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实行重点项目、重点人才、重点投入、重点培养的机制。把体育场地设施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并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群众体育组织,健全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力争到2010年,95%的社区、乡镇建立群众体育组织,30%的行政村有老年体协,100%的社区、乡镇和30%的行政村建有健身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全县人口的35%,国民体质合格率达80%。
(六)广电事业
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加强广播电视旧网改造,乡镇有线电视光纤联网达100%,行政村光纤联网达82%,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6%。建设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监督平台,完善广播电视技术新体系。加快广播电视基础建设和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增强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模拟向数字整体平移。
(七)计划生育
坚持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权”制。坚持“三为主”和“三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在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生育中的问题,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建立健全奖励优惠和利益导向机制。加强基层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确保出生婴儿性别比例正常,确保人口与计生工作管理目标实现。一是201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23.35万以内,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下,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5‰,四术落实基本无拖欠群众婚育观念进一步转变,晚婚率达到80%以上,已婚育妇孩次构成渐趋优化,多孩比例控制在10%以内;二是努力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到2010年政策符合率上升到92%以上,其中二孩政策符合率达到85%以上;三是依法打击遗弃女婴和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等扰乱计划生育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男、女比例趋向正常;四是加强各部门人口与计生工作协调,形成计生信息资源共享,计生部门互动的格局;五是加大人口和计生工作经费投入,确保计生工作正常运转。六是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奖励优惠和利益导向机制,惠及二女户的致富、安居、成才“三大工程”已逐步形成;七是加快基层计生协会“三级联创”步伐,到2010年村(社区)“一流”或“合格”计生协会达90%以上,“活力小组”达70%以上;八是加强县、乡计生服务站所建设,到2010年把县级建成一级服务站水平,镇前、东平建成合格中心服务所,其余乡(镇)达到合格服务所;九是加强队伍建设,到2010年,计生干部需全面参加省定人口学校学习和专业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服务站所工作人员按要求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计生队伍工作人员大专以上文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八)就业与社会保障
1、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进一步改善就业结构,基本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努力保持就业规模稳定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就业中介服务,完善县、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以及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努力扩大就业容量。拓宽就业空间,积极向省外、境外输送劳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取消一切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及各种不合理收费,开展农村“一户一就业”活动。打击非法中介,取缔各种非法中介机构。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各谐社会的真情体现。“十一五”期间,要加强低保工作力量,实现有专门从事低保工作的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优抚安置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户籍改革的需要,要实现两项改革目标,继续实施和推行货币安置改革,认真预算货币安置资金,落实货币安置政策,转变城乡二元优待与安置,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实现城乡一体化优待与安置改革。要大力促进社区服务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拓宽服务领域,增加变业渠道,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采取财政扶持,使未达到的6个社区居委会,实现全面达标。积极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加快乡(镇)建制的改制工作。加快社会福利事业步伐,大力兴办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建成与全市联网的婚姻登记服务中心,配备专职人员,纳入财政预算。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基本建成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改造社会福利院儿童部和敬老院规范化建设。
(九)政治文明与社会稳定
1、建设民主法制。坚持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推进依法治县。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县人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2、建设诚信政和。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建设“诚信政和”为着力点,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文明和谐家庭,进一步推动《政和县妇女发展纲要》、《政和县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3、建设祥和政和。坚持公平正义原则,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4、建设平安政和。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大力发展群防群治组织,全面抓好基层基础防范建设。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渔业生产安全、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深化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扎实抓好国防动员工作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加强人防体系建设和军队设施保护。加强国防交通建设,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提高应急动员能力和平战转换能力,建设反应快速、保障充分的国防动员机制和体系。
十、体制创新与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增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实现。
(一)深化体制改革
1、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减少行政审批,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公务员素质,提高行政效率,建立人民满意的政府。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南平市政府提出的国有、集体和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兼顾社会可承受能力,全面完成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改制任务。深化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能力。
3、深化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进一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深化政府采购、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和应急支出,努力保证教育、“三农”、公共卫生、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才培训等重点支出。建立财政收入保障机制,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监管,加强财政票据管理,推行票据电子化。优化财政资金投向。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大社会救济力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农村卫生、公共卫生设施和城市医疗体系,促进卫生体制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提高公共保障水平,推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组织实施“乡财县管”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加大对困难乡镇的转移支付。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继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全面建立综合财政预算;坚持稳固、平衡的理财思想,防范财政风险。
4、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探索土地有序流转的方式、方法,建立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和解决林权制度后出现的林权分散性与现代林业规模经营、林农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生态公益林建设管护与林农增收等矛盾。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能力,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5、改革户籍制度。逐步推行以居住地和就业地为原则,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落户基本条件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宽松的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控制指标,对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先入户、后就业政策,取消对农民和外地人口进城就业的限制性政策,鼓励先富起来和有技能的农民到城镇投资兴业,促进城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
(二)创新机制
1、创新项目带动工作机制。坚持项目先行,进一步充实、完善全县统一的招商项目库,高标准规划项目,努力抓好项目的技术对接工作,健全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建设过程全方位服务、企业投产后经常性服务的三个服务体系,实行“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专人跟踪、限时办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2、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南平机制”。充分发挥“南平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做好下派科技特派员、村支书、金融、流通、企业助理的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南平机制”,各级党政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支持下派干部施展才干,并对在政和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予重大的政治鼓励和物质鼓励。
(三)扩大开放
1、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注重改善外商投资的产业配套环境,积极引导各类中小企业与外资企业的配套协作,形成不断延伸的产业链。建立健全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投资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精心组织招商工作。立足本县优势,突出抓好农副产品加工、水电、旅游等招商项目的策划和推介,提高项目的质量和命中率。对一年一度的“5?16”武夷旅洽会、“9?8”厦门国际投治会和“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以及市政府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做到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要引导企业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广泛开展面向江浙等发达地区的经常性招商活动。转变招商主体,实现由政府为主向以企业、中介组织等为主的招商方式转变。完善县内相关涉外协会、商会机构,并与境外对口协会对接,逐步发展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力量。要引入竞争机制,健全激励机制,采取市场化、专业化招商。办好现有外资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实现以商引商,以外引外。加强网上招商,不断更新招商项目,及时做好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率。
3、加强内联合作。一是要协调县内各乡镇之间经济发展。加强本县各乡镇之间的对口帮扶、支援协作,推进乡镇间产业互补、区域协作,实现乡镇共同发展。二是要加强省内经济合作。进一步用足用好省、市有关山海协作的各项优惠政策。三是要加强与外省的经济合作,通过制定政策和措施,引导外省资金和企业到我县发展,鼓励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外省企业到政和投资兴业。
(四)资金保障
1、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我县项目的支持。用足、用活中央、省扶持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力争本县有一批重点项目列入省市规划盘子。做好财政转移支付工作,多渠道争取专项资金,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县农村“五通”、基本农田建设等方面政策性补助。
2、市场化筹集建设资金。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机制,推动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市场化经营。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等项目,要积极探索市场化经营路子,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使民间投资获得满意回报。
3、实施“回归工程”,吸引民间资金回流。政府要加强对实施“回归工程”的引导,加强与政和籍在外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和台胞的联系,制定有利于县籍民间资金回流的政策措施,增强资本“回归”的吸引力。
4、积极利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多渠道争取国家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我县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积极争取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对我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
5、盘活各类国有资产。一是出让、转让国有资产,筹措建设资金。二是通过实行部分矿产、山林、水利资源、旅游资源等使用权的有偿转让,筹措建设资金。三是规范和完善城镇土地收购、整理、储备、拍卖等制度,在城建中以盘活存量土地作为资本运营载体,加大市场配置力度,筹措建设资金。
(五)土地保障
本县土地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耕地少,要保证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用地需要。必须提高土地利用率,特别是提高工业用地的经济密度。要加大耕地的保护,无论是工业用地,还是城镇建设和城乡居民居住都要节约用地,要尽可能多地使用非耕地。要切实加强对各类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妥善处理好“十一五”用地与长远用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