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在2007IT两会上演讲
来源:新浪 更新时间:2012-04-14
科技时代_图文: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
图为: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致词(骆磊 摄)

  12月1日-2日,信产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电子信息基础部指导、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主办的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2007IT两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举行。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李开复:谢谢,非常感谢IT两会的邀请,有机会,很荣幸和各位来交流一下,重估本土市场这样的一个话题。我也看到了网上的访谈,提到了今天的主题是有非常深刻的含义的,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蓬勃的发展,中国的信息产业正在迎接最好的一个时机,而这个时机是所有的企业,包括本土的企业也包括了跨国的企业,都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所以今天我的话题也就是要响应大会的主题。

  在今天这个重要的时代,在今天充满魅力和发展的机遇的面前,我们期盼着产业界能够携手共进,创新、突破、合作、共赢,凝聚了产业的智慧,并且促进空前的繁荣。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经历,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经济的强国,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家的统计局最近的数据,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于世界的GDP的增长现在仅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外的贸易也扩大了对世界各国带来的诸多的益处,而从IT产业来看,PC的增长,互联网的增长还有手机的增长都应该让我们中国的用户和网民感到自豪,尤其是互联网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有1.7亿的互联网用户,而且在超过30%的成长,所以我们可以期望在两年之内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网民应该成为世界第一。

  从发展的走势来看,我们也有信心可以看到,中国将会成为经济强国,什么是经济强国的标识呢?我想我们不能仅仅靠着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和制造的成本,而我们应该希望看到,经过了未来的

知识产权、科技实力,还有产业的研发能力、创造能力,能够真正将中国制造成为经济强国,经济最强的第一强国,从信息产业来看,我觉得我可以看到下面三个非常让人振奋,但是也需要很多的机会。

  第一,当然是中国的内需,中国的个人财富迅速的成长,国家的经济目标是希望能够在2020年之前,人均GDP翻两番,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当然也会带来对信息技术巨大的需求,中国的人口的基数是巨大的,成熟的市场和带开他的市场同时存在,强大的内需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方面。

  第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世界级的应用。今天的中国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未来的互联网还是数字家电还是移动通信都有了非常强而有力的基础继续的开发,对未来中国能够把握诸多方面的技术,把握住全球的开发,我们是非常非常抱着信心的,而且我们往往看未来的应用模式都会过多的想像一下一年或者两年,如果我们看5年或者10年,这些趋势是会有重大的影响,我们如果回想10年以前,当我们用PC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办公室里面,今天大部分的人都在浏览器里面,这就代表了很大的一个改变,下面的一个改变,在互联网行业可以看到对每一个IT的行业都有重大的改变,从一个IC,从一个芯片的角度来看,像英特尔、AMD这样的公司,他们开始重视服务端,因为我们现在每一个在流浪器的计算都是在服务器上做的,像Google这样的公司已经成为了芯片最大的公司之一,那是因为我们有庞大的数据中心,当然还有很多互联网公司,同时把服务端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也看到收费的方式过去是由购买软件,软件升级,而今天由互联网软件是可以自动升级的。

  在座的如果是有做市场的,我相信也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过去市场的投放主要是平面媒体,而现在越来越的是靠网络媒体,是有针对性的用户群。如果中国能够在把握住这些趋势,就像在过去10年中众多中国的公司把握趋势,无论是新浪、腾讯或者其他的公司,他们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时机,我相信在未来的10年,我们也会看到更多的公司把握这种优势,成长成为更强的企业。

  第三个,我想谈的是人才和创新。中国人相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过去的5年之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研发方面增加了一倍的投入,根据中国政府的计划,中国更加进一步的提高研发方面的投入,在中国本地的人才是庞大的,如果整体的人才和教育的水平能够再上一个台阶,我相信整个科研的体系和产业的创新能力也将得到迅速的提升,我个人曾经在微软和Google两个世界顶尖的公司服务过,这两个公司对人才要求都是很高的,这两个公司现在在中国的研发部门也变得非常的庞大,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了许多其他的IT大国,像是印度,这些都是对中国人才的认可。面对中国的这些机遇,本土的企业和跨国的企业都在行动,跨国的企业不断在加大对中国方面的投资,这就包括了各国公司对中国公司战略方面的承诺,而本土的企业也同时采取了灵活的方式和竞争的手段,通过品牌创新的技术,灵活的运作产品的方案等等方式也不断在谋求做强做大,中国的市场虽然机会最大,但是也非常的复杂,因为中国区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成熟的市场也可以看到在发展中的市场,那么这两个市场都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就像我开头讲过,中国的信息产业正在迎接一个最好的时机,而这个机遇是所有的企业,在发展机遇的面前,我们期盼产业界能够合作发展,共赢未来,一起提升中国这个因素的全球的影响力。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共享中国带来的影响力和机遇呢?这个话题我想再深一步探讨。根据我过去10年在中国的工作经验,尤其最近两年在Google运营的体会,让我分享一下三个重点。

  我认为第一,共享机遇,生根中国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的考量。第二创新致胜,人才的战略才是基础。第三,营建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最终才能够造福市场和用户。

  首先我谈一下长远的战略考量,所谓生根中国市场,我们必须要能够理解客户为先的理念和真谛,中国的用户人群是非常庞大的,充满着多样性和复杂性,还有很多中国用户特别的一些特征,如果一个跨国企业只是希望把国际的 平台引入中国,作一些汉华的工作他是注定要失败的,如果要真的理解中国的用户,真的做到这一点,我们要了解这是需要长期耕耘的,我们必须要摒弃短视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必须要有长远战略的考量,生根本地的市场,首先要有充分的耐心,必须要有全面丰富并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线,这是成功的惟一方式,其次要对长远的投资回报有充分的信心,信心和耐心和相辅相成的,我们的投资不是为了马上得到高额的利润,那么这么做叫做投机,只能得到短期的利益。第三要对品牌的建设要充分的恒心,不能假设一个世界的品牌推入中国就会自然成为世界级的品牌,一定要把产品做好,然后再务实的推广。第四,既然要有长远的战略的考量,就要对眼前的商业的利益保持一种平常心,这样才能够经营出常青的基业。对我自己来说Google进入中国两年的时间,我们可以分享一下我们是怎么样在这两年的时间拥有一个长远的战略的眼光,用最有耐心的方式来耕耘中国的市场?

  当我们谈到本地化,尤其本地化和互联网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认为这是一种魔咒,是不是所有的互联网公司进入了中国就不能成功呢?我对这个看法是否定的,虽然过去有许多公司碰到了问题,如果我们仔细的分析,他们的问题可能来自于三个地方,第一是急于盈利,有相当大的盈利的压力,进入中国第一年就要想赚钱,想增加流量,想要获利,而用了各种投机的方法没有把基础做好。第二个问题是巩固不放权,因此缺乏了运营的灵活性,因此得到失败。第三是对本地的市场不了解,这一点我想每个公司进入都要有一定的时间慢慢的了解,但是如果不了解市场,也不试着虚心的去了解市场,那么就有可能把一些美国平台带入了中国 ,做出中国人不适应,不理解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话失败是很自然的一个结果。所以对于Google来说,我们作为晚进入中国市场的,也在其他公司碰到的挫折当中学到了很多,所以我们就和任何其他的国家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我们制订了一个创新的运营的方式,一个独特的中国的运营的方式,我们对中国的市场有相当大的投资而且有长远的耐心,并没有施加盈利,短期盈利的方式,而且充分的授权决策,很多的决策是由中国分部来做的,比如曾经有人说,Google中国不可能明白,去改变Google的首页,但是我们最新看到这个首页已经在更改,也有人说Google中国来了只是想做一些汉化的工作,自己想把搜索的业务做好,但是其实我们在中国做了非常多的合作伙伴的工作,待会儿我们会再谈,而且我们做了很多的投资,这里的投资,基本上都是由中国的团队来做,还有在别的国家一般不做投资,而在中国做了,一般也没有那么多的合作,而在中国做了,我们在中国开发了很多针对中国的产品,先做中国再去日化、或者俄化或者美化转移到别的国家,这些都代表了我们对中国团队群,决策群的肯定,我们也认为这样一个模式能够带来成功,同时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的企业希望走入国际,我们同时也认为在中国运营的这三个重点,也适合于所有希望进入国际的中国的企业,中国虽然有特点,其实其他的国家也都有特点,在任何一个国家希望得到成功,无论中国的公司还是美国的公司都需要有耐心,授权而且理解当地用户的需求。

  最后我想讲一下,我们怎么样做当地用户的需求的。在过去的两年,我们建立了一个很大的团队,这个团队是中国本土的工程师,中国的创新我们是放权让工程师决定,另外我们还雇佣了一个团队,他们是心理学博士,他们是专门研究顾客的行为,然后他们帮助我们组织了几百个工程师进入了二级、三级城市,到了各个地方去理解用户真正心理想要做什么,想要得到什么,还有因为是互联网公司,我们也会利用网络来做实时的测试和决策,所以我们发觉了很多在中国的重要的学习,比如说中国的用户网民几乎只有美国的一半,比如说中国用户对娱乐方面一些特别的需求,比如说中国社区的结构,甚至对我们的老本行搜索方面,我们也发现了中国和美国用户有重大的不同,美国用户搜索主要是要找一件事情,是更有目的的去搜索,而中国大部分的搜索更多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好奇心,是一种想对一个事务或一个人更多的去探索和理解,那么搜索和探索最合适的用户界面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根据这些我们对我们的网页也做了很多的修改 ,当然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挑战和问题,比如说网民比较少经验,而且喜欢用导航网站的问题,这些我们也都推出了符合中国用户的产品,最后还有搜索质量,过去都没有搜索质量,在两三年前可能是不足够好的,而这两年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而且是非常辛苦的工作,我们也非常欣慰的,现在我们的中文的搜索质量在第三方的评估之中,都证实是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所以这些花足够的时间理解中国的用户是需要长期的需要耐心的,不能急迫的,但是最终会得到很好的结果的,所以这个方面我们认为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这样的一个努力可能要花两年,才能够看到初步的结果,我们两年前进入中国,先要招聘,然后培训,然后理解用户,开始做产品,现在才慢慢的开花结果,这代表两年前总部对中国的运作一定要有非常长期的承诺,当我加入公司的时候,曾经我们公司CEO有一段交流,希望理解他对中国是不是有耐心?他是这么说的,他说我们将以长远的眼光赢得中国的市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Google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有五千年的耐心,所以我这样才敢加入这个公司。

  下面我想谈一谈人才的问题,创新致胜,人才的战略才是基础,要想实施长期的承诺,要想在任何市场得到胜利,那么引领人才一定是第一的要务,这是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所必须的要求。

  中国的企业一贯是重视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视希望能够达到中国创造这样的一个转变,对于企业来说,我们认为创新,我们不应该把创新遐想的定义成为一个基础的科研或者每个企业一定要有一个研究院这样的期望,或者我们中国什么时候有一个企业能够得一个诺贝尔奖,这种基础的创新我们应该要高效的来做,企业的创新其实它的成绩是在于他对用户能够提供多大的价值,而且创新不应该只是体现在技术层面上,我们在商业模式,管理创新其实都是非常需要的,任何一种创新都可以形成一种核心的竞争力,所以除了一流的技术人才,也需要一流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比如说Google在美国,你可以看到比如说我们的广告都非常的创新,所以其实一个一流的企业在各方面都希望能够得到非常能够创新的人才。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由于中国创造是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我还有一个建议,中国的企业虽然立足在中国,但是也应该吸引而且储备世界级的人才,我希望中国的企业也能够抱有更宏大的包袱,要成为世界级的最佳雇主,要在世界范围内招揽人才,这样的话中国创造才能达到更完整。其实今天的人才很大一个程度,我个人认为是融汇中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能够吸引不同的人才进入公司,对思维的方式会有相当大的帮助,同时对未来进入外国的市场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人才在工作当中来说是最重要最重要,Googl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说过,们的发展只受限于一件事情,那就是,找最好的工程师,用世界上最难的难题去激发他们。所以在过去的一年半中,我们从几个人发展到了去年底的200多人,到了现在接近差不多500多人,我们的人才扩充也进入了加速的状态。对于加入Google中国的工程师来说,和Google中国一起成长是一个绝佳的职业机会,反过来说,人才的摇篮也成为了Google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那么Google在中国也确实是非常幸运的,招到了500位一流的人才,这也证实了中国的高效在高效的进步,但是我在这里也想提出一点,如果中国要想成为创新大国,在教育方面还有待提升,我曾经说过,如果要雇几百个人我不会来中国,如果要雇几万个优秀的人才我会去印度,顶尖的人才可能中国比印度多,大量的人才还是印度要比中国稍微略胜一点,怎么样才能够,如果中国已经要成为创新大国,那么人才不能只在Google、微软或者最好的企业服务,要能够进入中国的每一个企业,能够大量的生产创新的人才,怎么样才能让中国有几百个一流的学校呢?我认为第一个高校要更多的以过质量的教学为目标,扩张是不能够做得太过分了,太多了,要能够负责的把学生教成一流的学生。第二我认为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学员要非常鲜明,研究型大学目标是世界级的,是要引入一流师资的,那么其他的学校应该是更职业化的,应该理解客户的需求,也就是产业的需求,来培养那些能够有更快进入他们职能所需要,职责所需要的人才。第三个,我认为在学校教学可以更多的做到融会贯通,教导学生为什么?教导他们如何利用,最后我认为高校的教学应该可以做到更好的平衡,智商与情商的发展,今天高校在智商的方面做得非常好,但是情商方面还可以做得最好。

  最后我想谈一下产业生态的思想,一个和谐的产业生态的环境在价值链上应该有很多的环节,他们应该有一些密切相关的企业,他们能够彼此的合作,而并不只是一两家优秀的企业,我们应该去摒弃恶性竞争,自相残杀,产业合作最终的收益者是用户。那么互联网是我们所看到的发展最快的一个经济的领域,所以他更需要良好的产业内容的合作,举例来说,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互联网的创新,他需要结合基础设施,内容提供商,应用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等等不同链条密切的合作,这种生态系统的密切合作才能够加快创新应用过程,节省大量的时间金钱和成本,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商业,他能够推动企业间的融合发展,能够帮助中国的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的企业未来要走出去,外国的市场也需要了解中国,所以互联网是最有效,最详细的信息的互动平台。

  那么今天大部分的中文的网络公司是专注于提供本地的服务,满足本地的需求,而像Google这样的跨国互联网服务是和这些公司是非常好的互补,因为Google是一个非常专注的公司,而且是一个以技术为主的公司,所以当我们进入中国的那一刻,我们就发现很多中国的公司都主动的希望跟我们合作,因为我们是专注于搜索技术,所以我们无论和运营商或者是和门户网站或者是和电子商务的公司,我们都和他没有直接的竞争,所以他们相对来说可以信任我们作为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另外我们以技术为主,我们的合作伙伴是更理解他们的领域,他们的用户,所以这两方面也有互补的,因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信任我们的技术,并希望我们的技术能帮助他们的技术成长,而同时我们也信任他们对市场的理解,也希望经过和他们的合作,能够推出更符合本土市场和用户所需要的产品。所以Google的创新在本地推出了各种不同的运营的模式,2007年也是我们许多的战略合作伙伴合作的增加,我们在门户网站和新浪腾讯推出了合作,在社区与天涯合作,在运营商与中国移动、通信做了合作,还与十几家出版社做了合作,而在在线广告方面我们也开展了非常符合中国特色的本地经销商的体系,来更深的理解中国的中小企业,他们往往对互联网不是很清楚,虽然他们是很成功的企业,但是经过我们本地的经销商,他们也可以很好的运用Google的广告体系,当然同时我们还是继续的用我们在线的服务。

  最后我想说的,在过去PC方面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在移动方面,我们发现往往碰到了一些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来自于手机的制造商和软件公司,他们独立开发他们自有的软件,这种各自为政的发展方式就意味着在移动业内的运营商和增值商就需要花更大的精力来实现不同系统的兼容,让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兼容上,而没有花在用户和创新上,这种做法让创新不容易发生,满足用户的手机服务不容易发生。Google推出的OHA,开放手机联盟是基于代码的一种开源的手机操作系统,就是免费的可以让手机的经营,手机的制造商,也可以让服务商能够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操作系统和手机上面可以更好使用的软件,而且可以得到它的代码,这样的一个开发模式,让我们和很多公司,包括英特尔、摩托、高通、中国移动和众多的33家公司能够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联盟,大家希望一起降低移动设备和服务的开发和推销的成本。这个目标如果能够达到,我们也希望做到手机上网也可以和PC上网做到一样的方便。

  在未来,Google中国将继续以中国用户的需求为根本,以长远的承诺,一流的本地团队,强大的合作伙伴,为中国的用户推出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最后我也衷心地希望在中国信息产业迎来加速的前奏,继续做大做强的机遇之时,全体产业界携手起来,共进共赢共成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