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共享,难在哪里?
来源:信息化建设 更新时间:2012-04-13
最近,笔者参与了两个“跨度”比较大的电子政务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工作,不约而同遇到了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可以说,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是项目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信息资源共享”,被写进每一个项目的建设原则中。但也因为有了“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项目的前景被罩上了朦胧的面纱。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光有“原则”是远远不够的。“信息资源共享”能走多远,能做到什么程度,能否达到立项和决策初衷,还有很多的未知因素。

我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乃是能否正确界定“信息资源共享”的含义,整合各方需求,描述一个能供大家达成共识的图景。统一的图景是一切效果的根源。这一步走好了,“信息资源共享”就可以成为一项需求工程,或曰“系统工程”,按照其科学规律走下去;反之,忽视需求的整合,“信息资源共享”就极有可能变成一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利益博弈,变成“捣浆糊工程”。

百姓对“信息资源共享”的期望,大体是象新加坡已经基本实现、国内部分实现的那样,由政府统一地、不重复地采集信息,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处理流程优化,对外提供友好、便利的服务。这在个人和企业诚信管理等方面已经有成功案例了,可谓民心所向。

技术专家眼中的“信息资源共享”,早就是一幅“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图景了。不同条块信息互通、担心数据可靠性和信息安全、应用实时性等等需求,都有多种专门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供选择,有成功案例可资借鉴。

百姓的期待、成熟的技术条件,加上决策层的决心,都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正方”力量。

信息资源共享的“反方”,则来自一些“信息资源”相对丰富、信息化建设已有初步成就的单位和部门。他们的顾虑,无非几种:

一种是“算帐”心理:我们的数据是本部门长期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成果,我们的数据很关键、很有价值,凭什么共享?要与那些本身资源较贫乏却共享要求较高的部门处于同一平台上,这笔帐应该好好算算。

另一种是“遮羞”心理:一旦本部门的信息资源被共享了,不仅可能暴露信息化建设本身的不完备处,还有可能暴露出业务方面的问题。

第三种是“安全”顾虑:共享会不会对本部门正常业务带来安全隐患?

“正”“反”方交战的结果,将决定信息资源共享的效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实现在线的、统一规范的、甚至实时的应用集成是一种信息资源共享;一张桌子上摆十几台电脑,每台电脑联一个业务网,然后A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用盘拷贝出来输入到另一个业务系统中,这也可以勉强说是一种中国特色的“信息资源共享”。

不幸的是,后一种所谓“共享”目前广泛存在于政府信息化领域。最近去了一家“应急联动中心”调研。这个“联动中心”由于“整合”了十几家联动单位,早已蜚声国内。但实际上,它开通的所谓“联动”,还只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人工“联动”——这些“联动单位”之间,连物理网络的互通都还没有实现,还是靠人工的“任务单”方式进行简单、单向的信息传递。可以说,现阶段的“联动中心”还仅仅是一个豪华的集中指挥的物理场所;已经得到验证的,也只是联动指挥体系。而所有难啃的骨头——包括“软性”的全局性规划和信息资源共享整合,——按照建设的惯例,都被推到了未知的“二期工程”以后,可谓任重道远。

这种现状显然不是建设现代化“联动中心”的目标,也不符合决策层提出“信息资源整合”的初衷。相信决策层提出“信息资源共享”,一定是因为不“共享”造成了太多民众生命、社会财产的和政府形象的损失。如果连“应急联动系统”这种人命关天的系统项目都不解决信息资源充分共享,那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打马虎眼的了。——“信息资源共享”也终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说到底,我们首先要正确定义好“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把它从一个抽象原则分解为一个规范的业务体系、一个科学的方案,使其走向科学的轨道;而不是任由各种小算盘自由发挥,最终把“信息资源共享”念成一本“歪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