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松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及市委做出建设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这一战略决策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十一五”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对于我县在“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和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发展环境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照市委、市政府发展规划的区位分工和县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提出的“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大跨越”的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工业改革重组步伐,培育非公有制经济、项目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落实科教兴县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初步建成了以优高农业为基础,特色加工为主体,商贸为补充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3亿元,年均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8.9:22.2:38.9。“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1、工业发展得到突破。“十五”期间,我县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县之基、强县之本、富县之路来抓,大力实施强工富县和项目带动战略,确定了“对接浙江、加快北连”的发展定位,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健全服务体系,完善产业配套,举全县之力“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先后建立了城东、郑墩、河东等工业平台,引进新上一批具有本地资源优势、技术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重点骨干企业。截至2005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民营工业企业387家,全县工业产值完成5.69亿元,年均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6亿元,年均增长32%。纳税20万元以上企业30家,其中: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6家,初步形成了以林产品加工、绿色食品加工、矿产采掘、机械铸造为主的特色产业。
    2、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十五”期间,围绕破解“三农”问题,不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逐年增强。粮食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经济作物主导产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多,收入增长较快。2005年,烟、茶、竹、菜四大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50%以上。农业总产值完成7.33亿元,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3067元,年均增长8.2%。
    3、能源水利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五”期间,我县全面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新建110千伏松源变电站1座,线路72km,新建35千伏变电站2座,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159个,完成调度自动化项目1个,建成1个主站和5个分站,完成投资6804万元,改变了农村电网落后的局面。完成总投资1900万元、堤长11.93千米的城区防洪工程防洪堤项目建设;投资228万元完成了2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5万kw,比“十五”前总装机1.75万kw增加发电能力86%。
    4、财政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十五”期间,在烟叶复烤厂搬迁、取消除烟叶外特产税、农业税免征等情况下,财政总收入仍然达到6361万元,年均增长1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91万元,年均增长7.1%,保证了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和工作正常运转,并利用财政自身的优势,加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重点支持了企业改制、招商引资、项目兴县等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5、外向型经济取得新的成就。“十五”期间,我县外经贸工作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努力攻坚克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取得新的成就,为全县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一是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利用外资平稳增长。2001年外贸自营出口9万美元,2005年达527万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97万美元,现有三资企业15家。二是对外开放环境明显改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减少审批环节,降低收费标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6、商贸流通发展步伐加快。按照“城区推进现代化,农村推进组织化,两线运作,城乡互动”的发展思路,创新流通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全县建成各类商品市场14个,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2700万元,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市场网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亿元;各类流通协会、专业合作社、同业公会等中介组织28个,会员1753人,农产品驻外销售窗口118个,每年推销农产品5000多万元,并与全国大城市100多个批发市场建立了联系点、经销点。
    7、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十五”期间,我县的社会事业在困难中不断发展。卫生方面:先后建成县中医院门诊和病房大楼、县妇幼保健综合楼、县医院门诊大楼、传染病区、县疾控中心大楼及一批乡镇卫生院门诊楼和住院部,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就医条件逐年提高。教育方面:九年义务教育继续得以巩固,高中扩容工程稳步推进。随着一中教学大楼的完工,二中迁建工程的顺利实施,高中升学率逐年上升。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实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性别比基本趋于正常,健全乡、村计生机构网络,2005年全县人口总数16.1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巩固提高了全省计生二类先进县成果。此外,其它社会事业也有长足的进步。
    8、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在经济较快增长的情况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松溪河地表水水质达到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生态农业示范县、生态功能区划等典型示范进展顺利;生态公益林保护、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成效;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环保投入逐步增加,群众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二)“十一五”发展的宏观环境
    “十一五”期间正处于21世纪重要发展战略的前期。从国际环境看,在此期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我国处在和平的国际政治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环境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将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并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宏伟目标,并陆续出台了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提升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等举措,为微观经济注入了活力,“数字福建”工程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铁路、公路和港口的建设增强了交通保障能力,扩大了福建发展的腹地,增进了生产要素的配置速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批重大工业骨干项目的建设提升了产业竞争力。
    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拓宽了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空间。随着我国结束WTO过渡期,福建省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市场机制日趋完善,特别是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政府效能的提高,投、融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法律环境的进一步健全,使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生产要素的使用更加有效,流转更加快速,资源配置方式将更加合理灵活,资源的互补性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这也会促使经济总量和人均总量迅速扩大,经济波动幅度趋稳,经济发展将进入新阶段。总之,支撑福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在不断积聚,经济运行的自主性在日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显得更加充足。
    近年来,南平市通过实施开放、发展、和谐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计划,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绿、旅、新”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以绿色食品为主要标志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发展迅速,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化率逐步提高,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全市开工建设了一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保健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闽江上游绿色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相继启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以上分析表明,良好的国内外宏观形势和可喜的福建省及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为“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可谓形势喜人,机遇难得。
    (三)“十一五”发展的有利条件
    1、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思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继续实施“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和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在全省未来区域发展政策导向上,省上也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在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提出把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来看待。我县作为全省14个经济欠发达县和重点扶持县之一,在生产力布局、经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工、农业等方面在将来相当一段时期里将得到国家政策倾斜和支持。在南平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中已明确指出:作为两翼拓展的我县要主动对接浙江产业转移,加快城镇发展,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优势产业,推进精细化工、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
    2、享受长三角的经济辐射,易于承接浙江的产业转移。近年来,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步伐的加快,珠三角对福建省的经济辐射作用日益增强。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与日俱增,区域经济分工和合作更加频繁,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随着长三角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链的延伸和区域成本的变化,长三角一些中心城市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开始向外转移,为处于浙南近邻的我县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也有利于我县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形成产业的连动和互动。在“十一五”期间,我县在全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将扮演主动接受长三角经济辐射和积极承接浙南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的重要角色,在促进区域经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3、交通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长期以来,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机遇问题,我县既无铁路又无高速公路,更没有港口和机场,交通上处于闽北的“死三角”地带。“十一五”期间南平市将以交通、能源为核心,大力推进闽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功能完善、协调发展、高效灵敏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特别是随着国家高速公路长春至深圳(M21)福建南平段的修建、宁德至衢州铁路的开工建设,我县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与发达地区的空间距离大大地缩短,对外经济联系更加便利,使得我县更好地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建设的腹地,接受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
    4、生态资源的潜在优势将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当今社会,绿色消费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可持续发展观正日益深入人心。我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合多种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县内中高海拔区,夏秋季气候凉爽,适宜发展夏秋高山反季节蔬菜;低海拔地区冬季气候缓和,适宜进行冬季蔬菜生产。伴随着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我县的这一生态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得以凸显,我县生态资源的潜在优势将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四)“十一五”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这不仅得益于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而且与历届县委、县政府对松溪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各个地区都在加快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各具特色的区域竞争态势正在形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众多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制约。
    1、经济总量小。2005年我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1.53亿元,占全省的0.18%,占全市的比重也仅为3.3%,比重非常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3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8.9%,全市平均水平的58.3%;“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分别比全省、全市低了4.5和4.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不够快和经济基础相当薄弱是我县的基本县情。
    2、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小,新技术企业少,规模企业少,竞争力不强,经济发展的内源性能力比较脆弱,主要靠投资拉动和资源开发为主;生产力布局分散,优势产业不突出,产业关联度低,影响了生产要素整体功能的发挥。
    3、“三农”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形不成规模优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低,市场观念不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快,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农村的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生产和生活条件急待改善。
    4、交通、劳动力、资源等瓶颈制约依然存在。虽然近几年来我县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但主要的出省高速公路没有打通,使得我县与外界联系的密切程度大大降低,导致区域协作不灵活、承接长三角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弱,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县的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总体水平也偏低,再加上我县地处闽北偏远山区,经济落后,地理条件、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差,不足以吸引外地科技型人才,使得我县的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区域面积很小,木、竹、矿产等各类资源总量不多,以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业难以壮大,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5、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弱。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291万元,而同期支出却高达1.22亿元,大部分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财政总量小,造血功能差,发展经济所需资金严重不足。
    综合以上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处于打基础阶段。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风险,攻坚克难,低调务实,为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而努力奋斗。
    二、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央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决定,更好地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从松溪实际出发,继续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破交通、工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的瓶颈,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培育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坚定走“强工富县”之路,以开发区作为我县工业起飞平台,把做大工业作为结构调整主线,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本着注重公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新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创新体制和机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分工,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把松溪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生态经济县,形成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联的发展格局;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长远目标,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大力发展环保型产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县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积极对接全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主动接受长三角特别是浙沪的经济辐射,积极承接浙沪的产业转移,加快融入浙江经济繁荣圈,把我县建成南平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08年地区生产值、20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远期目标: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到2017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二)预期指标
    基于我县“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根据对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和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历史数据的整理,“十一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继续处于持续稳步发展阶段,主要预期指标提出如下:
    1、经济发展指标
    “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力争突破这一目标,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亿元(不考虑价格因素,下同);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1%,2010年达到1.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2010年达到6900万元;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2010年达到10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10年达到50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维持在较高的20%,2010年达到7.7亿元。
    2、产业发展指标
    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到2010年达到9.8亿元;工业总产值确保年均增长18%,2010年达到13亿元;力争在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2:33:35;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8%,工业优质品率2010年力争达到50%以上。
    3、人民生活指标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到2010年达到4300元;2010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0.44以下,农民恩格尔系数在0.49以下;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
    4、社会发展指标
    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50%,城市绿化率达到3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平方米;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0%;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人和2.5张病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全县总人口控制在16.73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三、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任务的落实。
    (一)确立产业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我县产业发展的重点可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和潜力产业三大类。
    1、努力壮大主导产业。可以考虑作为我县的主导产业是:竹木加工,食品加工,精密铸件和电子产业。食品加工业和竹木加工业在我县的发展已有相当的规模,在“十一五”期间,这两大产业的努力方向是进一步扩大产出规模,努力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精密铸件和电子产业的现有产业规模虽然不大,但孕育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两类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其专门化程度,强化其关联效应。
    2、超前发展先导产业。可以考虑把生物技术与医药、汽车配件制造业作为我县的先导产业。选择市场前景好的生物医药产品,加快开发并予以重点扶持;积极培育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源,建设和巩固一批农业生物技术示范项目和试验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加大力度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合成、半合成药物及其制剂产品开发研究,重点发展化学原料药新药。应抓准浙江汽车配件制造业向外转移的机会,积极发展汽车配件制造业,并与精密铸件等企业形成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带动整体工业的发展。
    3、大力挖掘潜力产业。可以考虑把房地产业、名贵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业、绿化苗木产业作为我县大力挖掘的潜力产业。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房地产业将成为最有潜力的经济腾飞点。随着国家高速公路长春至深圳(M21)福建南平段的开通,我县的房地产业将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提前对房地产业加以规划,全面调整房地产业结构,合理适度发展住宅规模,推进房地产开发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住房供给体系;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建立有计划的土地供应体系,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在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正呈不断上升趋势,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我县具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自然环境,目前名贵中药材种植业已初具规模,显示较强的发展潜力,可以作为大力挖掘的潜力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发达地区对城市绿化的需求在急剧上升,绿化苗木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我县的绿化苗木产业已经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也是可挖掘的潜力产业。
    (二)搞好工业发展布局,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是“十一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工业发展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县“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围绕“工业兴县”战略,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开发区、产业园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开发为核心,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1、以产业规划为先导,搞好工业发展布局。工业发展布局的总体思想是:各个工业平台应该围绕在城镇中心周围、高速公路互通口以及交战路和省道沿线,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进而使劳动力聚集,加大消费,促进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加快经济增长。首先,随着国家高速公路长春至深圳福建南平段的建设,要在我县境内的岩下、梅口二个互通口附近各规划预留出1000亩以上的工业用地,要在林屯互通口预留出3000亩的工业用地,要紧紧抓住交战路建设和省道302线改造的契机,在这两条路边各预留出1000亩以上的工业用地,以备将来作为新的工业平台使用,逐步形成我县三个高速公路互通口经济繁荣圈和二条产业发展带的布局。其次,为了形成产业集群,应使关联度高的企业设在同一个工业区。考虑到今后发展的需要,每个工业区都应该预留工厂扩建的空间,但同时也要考虑尽量少占用耕地。最后,要加快建设并形成东门至大布、河东至六墩、水南至葫芦门、塔下至郑墩、旧县至岩下五条工业走廊。
    2、以招商引资为手段,着力培育产业集群。确立正确的招商引资原则,充分考虑引进产业的关联性,着力培育产业集群。
    ——培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立足我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不断壮大笋、茶、菜等系列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积极开发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着力发展和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食品加工企业,重点培育以亚达食品、三信食品为龙头的笋制品加工产业,以瑞茗茶叶、日丰茶叶、九龙山茶叶为龙头的茶叶加工产业,以好味食品、光子农园为龙头的蔬菜加工产业。积极开发以粮菌为依托的保健食品和地方特色调味品。到2010年,食品加工产值达3亿元,培育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5户,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3户,产值超1亿元企业1户,创知名品牌3-5个,把松溪建成食品加工特色县。
    ——培育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提升华展竹业、华韵工艺、宏兴竹业、中易竹业、富尔纸业、三维利纸业等一批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发展竹地板、竹胶板、竹工艺品、纸制品等产品,引导企业向深、精加工和规模方向发展,同时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的规模以上林产品加工生产企业集聚我县。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办法,加快资本、技术、土地、资源要素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到2010年,林产品加工业产值达3亿元,培育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企业6户,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3户,年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1户,争创知名品牌2-3个。
    ——培育精密铸件、汽车配件和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本着效益高、前景好、环境污染少的产业发展原则,重点培育精密铸件、汽车配件和生物制药产业,并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以金色年华药业、广通电控、精密铸造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高新技术的运用能力,有效吸引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集聚,鼓励发展上下游产品,利用现有的生物资源发展生物萃取技术,延伸壮大产业链,努力培育形成生物化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等一批新的产业集群。
    3、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产权、土地、人才和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培育,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降低经济和行政门槛,设立产业集群发展基金,专项用于产业策划、产业发展和产业服务。要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我县产业升级主引擎,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集群区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产业集聚;要深化产业集群价值链研究,建立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库,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要加快工业平台建设力度,全力提升城东、郑墩、河东、旧县工业平台公共服务功能,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同时,在资源要素流动和区域环境保护中,建立受益方向贡献方实行利益补偿的机制,合理分配异地招商引资、发展“飞地工业”收益中各方面的利益。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优特产品
    为适应“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发展环境,适应国家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潮流,特别是适应农业面临的国内外激烈竞争形势,继续把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来看待,充分发挥农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和稳定县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1、稳定粮食生产
    继续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广无公害优质稻的生产,实施粮食优质化工程,完善由县涉农部门、乡镇科特派工作站、村农民技术员三级形成的技术指导网。推进良种繁育产业的发展,以2005年列入省级制种基地县为契机,改善良种繁育基础设施和仓储条件,购置新的种子精选加工设备等,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建立农业机械与农艺相结合的运行体制,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通过增机减人进一步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资价格质量监管,保护粮农切身利益,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强粮市建设,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提高种粮效益。
    2、培育优势产品
    围绕现有优势特色农产品,以绿色、有机农业为主导,以质量、品牌、产品销售的主动权为目标,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和产业化,形成本县特有的名特产品。
    ——加大力度发展烟叶。今后几年,烤烟种植仍是我县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途径之一,要明确划分基本烟田保护区,加大基本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放在保护区机耕道、田间排灌渠道、防洪堤等建设上,使我县烟田种植面积逐年加大。要及时引进烤烟种植新品种,全面提高优质烟比例,确保烟农收入稳定提高。
    ——稳步发展名优茶、特种茶。以“优高”茶园基地、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建设为基础,抓好名优茶的开发与生产,大力推广优、新茶树品种,重点发展高香优质绿茶与乌龙茶新品种。建立有机茶科技示范基地,加大科技投入,狠抓茶叶精细加工,全面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和企业整体效益,加强茶叶质量的监管力度,强力打造代表松溪茶叶特质的主导品牌,全面提升农民种茶经济效益。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均山到户”承包机制,规范林权证管理制度和森林资源流转行为,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走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产业发展为重点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生态经济县的建设。在生态建设上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森林灾害防治工程;在资源培育上建设毛竹丰产高效基地、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乡土珍贵树种苗木培育基地、大径材基地、中药材基地和种苗花卉基地;重视林业科技投入,积极开展林木良种选育、重大森林病虫害防治、高效竹林、林农复合经营、林火管理与控制及林产品加工转化等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健全林业质量标准的推广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快林产品认证步伐,提高林业生产率和林产品竞争力。
    ——全面发展各类蔬菜基地。继续实施“山区蔬菜简易设施反季节、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及出口项目”,选择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块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加大力度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品种和项目,大力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畜牧水产业。重点抓以生猪业为主的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面实施无公害生猪市场准入制,发展无公害生猪生产,严格生猪的免疫、耳标管理制度。加快发展草食动物、水禽生产,实施良种工程,重点加快肉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强兔、鹅地方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动物性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督,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充分发挥县内水域资源优势,树立生态渔业观念,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特色水产业。
    ——大力发展名优果生产。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和省市果类区域布局规划,积极引进和发展优质丰产适销对路的水果品种,加大发展早熟梨、桃、板栗、弥猴桃、葡萄等适销水果,对品种老化的低产果园进行改造,积极推进标准化果园建设。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政策,鼓励成立专业性的蔬菜加工公司,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农业科研开发投入,提升加工能力,提高产品综合加工的深度,增加附加值。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发展和完善“订单农业”,“合同农业”;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4、强化农业与农村发展配套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加大农业供水力度和完善农村路网为重点,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规模开发、注重效益”的原则和“项目区水源有保证、排水有出路、灌排骨干工程已经具备,地块集中连片,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要求,规划纳入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6个,主要以整修和新建机耕道路、田间排灌渠道,提高机械作业面积,提高劳动效率,水利建设采取蓄、引、提相结合,推广农业节水设施,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灌溉水的利用系数,提高抗旱、防旱能力,加固防洪堤,提高防洪除涝能力。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处理能力,健全采集渠道,增加信息量,改善内容结构,提高信息服务水平。设立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行政村农业信息服务点,构建上联市、县,下联乡村的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推动供求、价格、科技等信息进村入户,迅速扩大信息服务范围,有效缓解农产品买难卖难的局面,增强政府面向“三农”的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把分散的小规模农户直接组织起来以“集团军”的形式共同进入社会化大市场,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大对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从而矫正农业的弱质特征,用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成大产业进入大流通,获得大效益。
    ——完善病虫监测防治体系。建设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和监控,形成高效运转、快速反应的农作物病虫草鼠防治体系,在病虫监测、预警、控制上达到规范化、网络化、自动化和可视化。
    (四)创新流通运行机制,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业
    立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民营化为导向,以服务“三农”,服务生产为切入点,以“壮大基础、提升档次、完善管理”为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拓展中介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进一步抓好内贸企业的平稳、顺利改革,完善扫尾工作;鼓励非公经济进入第三产业,努力调整第三产业结构,推进行业集群化,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以“城区推进现代化,农村推进组织化,两线运作,城乡互动”为发展思路,积极创新流通运行机制,促进商贸流通业全面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城区项目建设的示范带头作用,重点做好生猪定点屠宰场搬迁和家禽批发、宰杀场建设;城南果蔬批发市场及冷库建设;城东、红旗街、河东三个农贸市场建设;城区集贸市场农改超建设;各乡镇综合农贸市场建设等项目。加大扶持和培育流通龙头企业的力度,鼓励和引导流通企业和产业化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建设一批特色专业产品集散中心,充分发挥专业市场作用,切实有效扩大农副产品流通总量。
    2、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鼓励成立各类协会和同业公会,有效促进各类农副产品的正常交易。加强对各类行业协会的整合管理,创建统一品牌,全面提升我县农副产品的质量与信誉。进一步加强县乡农副产品流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完善驻外窗口体系,准确引导县内流通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产,提高农副产品销售量。
    3、重点突出特色旅游业。充分利用南平市打造“大武夷”旅游文化产业的契机,主动承接武夷文化辐射,对接浙江生态旅游圈,立足于我县的旅游资源,以湛卢剑瓷文化为核心,以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为主线,形成集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产业链条。首先,要摸清各景区景点情况并努力挖掘其文化内涵,完成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和重点景区开发详细规划,抓好境内重点旅游区的道路建设。其次,要引进或组建一批旅游企业,培训一批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上岗。最后,要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初步形成全面接待能力。重点建设松溪旅游文化中心区、湛卢山风景名胜区及湛卢文化旅游区、茶洲休闲娱乐游览区。同时,注重旅游商品开发,根据旅游商品生产和经营特点,分门别类地扶持包括“湛卢三绝”在内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开发和生产,初步形成旅游商品生产基地。
    (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县各项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必须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硬件环境,为吸引各类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1、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推进农村公路硬化工程。抓住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机遇,建成旧回线新窑至柯厝桥交战路,开通项溪至岭完、溪东至泗源等县内和通往县外公路,改造寨岭至禾岭路段,开工建设宁德至上饶、松溪至建瓯高速公路及宁德至衢州铁路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公路硬化工程,抓紧对农村危桥和灾害路段的改造,实施农村公路通班车工程,配套乡村车站设施。
    2、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本着“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妥善处理好水利事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启动初级水利化县项目,依法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统筹规划农田水利建设、防洪排涝、农村集镇与行政村供水等项目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实现水利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把饮水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加大农村人饮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完成省政府要求的在2007年底前完成行政村通水工程。
    ——加强防洪骨干工程建设,重视城区排水排涝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洪水、防洪减灾的能力,重点建设城区防洪排涝工程、松溪干流城区段清水工程、溪东溪清水工程,同时,要对现有的防洪堤进行防险加固。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农业节水。对县内唯一的六墩引水工程进行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争取实现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增大灌溉面积。注重蓄水工程建设,做好原有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新建水库工作,提高蓄水工程的蓄水能力和安全性。
    3、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建设电网。根据我县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不断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实施老旧线路改造、落后设施更新、消除电网运行中的重大隐患;加大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力度,降低线损,降低事故率,提高电能质量并把中低压配电网建成结构简单、主次分明、分区合理、用户端安全可靠的中低压配电网;逐步试点建设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争取在2006年完成扩建松源变二期(110KV电网),满足5年以上县电网负荷增长需求;实施35KV电网改造工程,新增变电站5座、改造变电站2座、新增35KV输电线路97KM;实施10KV及以下配电网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间,争取开工建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4、以“数字福建”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数字松溪”。以“数字福建”的建设为契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基础,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工程等现代化信息传输网络的建设,推动供求、价格、科技等信息进村入户,迅速扩大信息服务范围;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步伐,进行城网改造,实现县、乡、村有线电视同网。
    (六)强化城镇规划,加快城镇化进程
    1、明确发展战略,落实目标任务。从发展战略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县要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量力而行、加速发展”的原则,实施“主攻一点,建好三线,带动三片,形成体系”的城镇发展战略。“主攻一点”是主攻县城这个重点,使其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建好三线”是建设好宁邵高速公路和省道302线以及溪东至旧县交通干线沿线的小城镇,使之基础设施配套,各具特色;“带动三片”是通过“一点三线”带动全县三个片区(郑墩片区,渭田片区,花桥片区)的城镇发展;“形成体系”是依据全县基础设施网络,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三线”为重点,以中心村为基础规划科学、功能齐全、规模等级分明、职能分工协调的城镇体系。
    “十一五”期间,我县城镇化的目标任务是:到2010年,3个建制镇6个乡建成区总面积达到12.3平方千米,其中县城为7.1平方千米,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其中县城人口5.5万人;镇中心区道路硬化率达60%,其中县城达90%以上,人均道路面积8平方米;自来水供给普及率达到85%,其中县城达95%以上,县城排水设施覆盖面达到7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50%以上,乡镇排水设施覆盖面达50%;城镇绿化率达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县城达6平方米,其他建制镇达4平方米;县城环卫、公交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新建公厕10座,垃圾中转站2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座,新辟公交线路3条里程23千米。力争全县建成1个明星乡镇,30%的村庄建成新村,每个建制乡镇均达到八个“一”,即一个工业小区、一个综合型农贸市场、一个多功能文化娱乐中心、一个综合教育基地、一个自来水厂、一条完整的商业街、一个居住小区、一个垃圾处理厂。各乡镇初步达到功能定位明确,设施基本配套,交通通信畅通,主体产业基本形成,环境保护良好,镇容镇貌明显好转。
    2、强化城镇化规划,推进城镇行政区划调整。县域城镇化的规划,重点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重点实施好城区东扩旧城改造工程,以县城为依托建设工业平台,实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共享,同时又把工业平台作为乡城的延伸,通过工业平台的快速发展来推动城镇化。加快城市东扩步伐,启动滨河路西段等路段改造,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二是中心城镇以及一般镇、村的单体规划。通过规划,努力构筑“县城中心城市--重点镇--集镇”三级城镇体系的发展格局。要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保持稳定、稳步推进”的原则,对已限制发展空间的乡、村,要按照有利于中心镇、中心村发展的原则,做好撤乡并镇工作。
    3、研究城镇化政策,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进程要在政策上有大的突破,首先是产业集聚政策,要制定各种有利于产业集聚的政策,鼓励分散的中小企业集中到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发挥乡镇企业的集聚效应,使产业与城镇化发展互促互动。其次是人口集聚政策,要扫除农民或外来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壁垒,降低要求,一视同仁,把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农民进城镇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现人口集聚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再次,要强化中心城镇政府综合功能的政策,研究并出台扩大中心城镇政府行政、财政等多方面管理和支配权限的政策,强化中心城镇政府的综合功能,使中心城镇政府的责任与权力得到较好的统一。最后,发挥市场杠杆作用,把城镇看作是产品,要善于经营城市,各级政府在开发建设这一产品时,要充分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在市场上融资,借市场之力发展。
    (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立足县情,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要求,围绕旅游生态经济区的总体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使全流域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分区的环境质量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增强流域生态功能,实现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加强生态建设,充分发挥森林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森林的主体作用,规范林业生产,保护生态公益林,搞好水土保持,至2010年,有林地面积8.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3%;保护生态公益林面积1.95万公顷;建立名木古树保护点25个,园林化城镇2个,园林式村庄8个。重点建设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北部生态公益林及生态多样性等9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源头水源涵养和保护,主要是松溪、杉溪及各支流的源头区域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的建设,重点建设和保护杉溪水源涵养林、钱园桥水源涵养林及新增的水源函养林。
    2、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积极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农村要推广沼气、稻草还田等农业循环技术,推广农业生产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减轻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强化无公害意识,提高农民科学防治水平,防止盲目用药或乱用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频率和用药量,控制施药安全间隔期,降低农药残留量,保护天敌,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积极推进环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网管,建立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制度,主要是要求全县医疗废弃物集中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置;各医疗单位和畜禽规模养殖厂应建设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推进我县环境监测站建设,尽快建成空气质量、酸雨、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网。
    4、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和企业主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工业向清洁生产型发展,促进工业污染物的全面达标排放,促进水、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落实,推进污染物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的转变。
    (八)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主动接受省科技厅立项的“闽北星火技术产业带”辐射,认真实施竹业、珍稀食用菌、休闲观光、水产养殖等开发项目,特别是推动竹业开发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进行竹资源的深度开发;以园区建设为示范,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大推广力度,坚持引进与创新,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原则,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围绕“立支柱、上规模、创名牌”的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走高起点、深层次开发的路子,抓好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各种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推动全县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化企业的中长期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工作。
    2、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以全面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调整教育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在继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和加强农村教育的基础上,为“双高普九”夯实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政府办学为主体,注重基础教育发展,形成较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重点在职业教育上有所突破。全面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构建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聘用制,实行定岗定编,竞争上岗,建立新的用人机制,逐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继续完善校长管理制度。
    ——改善办学条件。认真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制订和实施危房改造总体规划和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快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加大中小学图书馆(室)和实验室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上的差别,实现学校布局基本合理化,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化,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在城东片区,视城镇化发展情况适时筹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注重教师继续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批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理顺教师培训机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学研究机构建设。
    ——加快高中教育发展。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到2010年全县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0%,松溪一中办成省一级达标校,松溪二中办成省二级达标校。
    ——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创建合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视发展成人教育,深化“三教”统筹,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运用农科教相结合形式,开展科技培训,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继续推行农民技术职称评晋和“绿色证书”工程,每年要有1000人以上获得绿色证书。
    3、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落实人口计生工作责任制,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利益导向和预警机制。健全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加强执法力度,不断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率。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形成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加强计生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着力提高计生干部整体素质。加强优生优育工作,开展生殖健康保健、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工作,普及优生科学知识,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4、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立足于我县的实际情况,从发展和稳定大局出发,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作用,切实有效地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有效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之内,探索和出台新形势下促进就业的政策,落实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以提高劳动者能力,促进劳动就业为出发点,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再就业培训,培训后再就业率达80%以上。
    ——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按照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积极引导和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力度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规模开展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科技致富,市场竞争和自主发展能力。
    ——确保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积极稳妥地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关注弱势人群和低收入人群,推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依法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办法。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强化老龄人口的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5、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为重点,逐步改善卫生医疗条件,不断提高卫生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到2010年基本建立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监督执法的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管理机制,实现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优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以县级卫生机构为指导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农村卫生资源,建立规范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卫生保健服务。稳定农村卫生队伍,提高卫生人员素质,大力发展中医药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机构就业和服务,改善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技术结构趋向合理化。适当增加对卫生的投入,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引导民间资本办特色专科医院,重点加强国债项目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和郑墩卫生院精神病专科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医疗社会保障体系。
    ——组建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建设好县医院传染病区和紧急救援中心,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依法保护重点人群健康。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依法规范医疗卫生市场秩序。
    6、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首先,要建设一个具有浓郁松溪特色的文化事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是县文化馆、图书馆、版画院等公益性文化阵地的建设,规范经营性文化市场管理,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努力打造文艺精品,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深入挖掘民间文化文艺资源,开展创建道德堂、精品村俱乐部、文化示范户等活动,充分发挥现有乡镇文化站的作用,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利用“湛卢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文化旅游业,积极引进健康的大众娱乐节目。其次,要重视发展体育事业,以《全民健身纲要》为指导,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全民体质。增加体育投入,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县城5个社区、30%的乡镇拥有健身点,全县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1平方米,加强地方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吸引全民投身健身运动。
    7、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和县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同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着重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享受社会福利和基本的社会保障。在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前提下,营造一个逐渐打破二元结构的社会环境和一个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使农民有更多更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进步和分享改革成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8、建设“平安松溪”,构建和谐社会。“十一五”期间是体制转轨、社会转型重要时期,面对社会群体之间利益、矛盾增多和不稳定因素,必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化管理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支撑。围绕建设“平安松溪”,突出政治稳定、治安稳定,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县方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同时,加快国防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各项战略任务,必须从实施项目带动,强化政策引导,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生产要素集聚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融入浙江经济繁荣圈
    坚持不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开展以项目为核心的创业竞赛活动,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抓手,立足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集中力量抓好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新项目、大项目及基础性项目,以项目来落实责任和推动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继续抓好工业项目的同时,着重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打破松溪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立足与浙江毗邻且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选准战略重点,加快融入浙江经济繁荣圈,应大胆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充分发挥我县具有依托长三角经济辐射和优先接受产业转移的优势,把浙江及长三角作为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把我县建成南平市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二)构筑对外开放平台,加快生产要素集聚
    强化开发区功能定位,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着力构筑高标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要利用各种引资策略,千方百计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先进技术,提升松溪产业竞争力。加大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市场招商和资源招商的力度,突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注重引进产业链条上的关键企业、核心技术和成片开发项目。紧紧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产业转移机遇,鼓励各类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浙江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合作,努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优化配置和集聚生产要素,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要鼓励和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提升我县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要不拘一格选人才,用好项目、好企业集聚人才,用好政策、好环境留住人才,加快各类专业化人才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健全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类人才特别是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流失。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搭建银企沟通合作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深化各个领域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依法行政、适应世贸组织规则要求,转移政府工作重点,调整政府管理方式,强化政府社会发展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改善公共产品供给。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推进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和法定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工作,促进乡镇机构和人员精简。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严格控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努力减轻投资者负担。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进一步推进企事业改革。继续采取破产、关闭、出售、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推进二轻、建筑、水电企业及其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工作,基本实现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全面完成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工作。按照省、市部署,分类实施事业单位改革,重点推进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的市场化改革,实现全县事业单位机构减少、事业编制缩减的目标。
    3、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商品、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构建安全畅通、高效诚信、统一开放的新型市场体系。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等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推进市场中介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4、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建立银企联系制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积极开办林权抵押、仓储扶持质押贷款,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农村信用社建设为重点,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提高信用社资产质量和服务于“三农”的能力。
    5、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巩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