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第一章 概述

  为推动此项改革的深入进行,沈阳昂立电子有限公司下属的专业软件公司——沈阳工大昂立软件有限公司配合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及各大厅负责人专门设计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沈阳市为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投资者和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沈阳市在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东陵、于洪成立了行政审批办事大厅,并专门成立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关工作。《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充分反映了我们对政务信息化及行政审批工作的深入理解,它具备如下特点:

  1 多种渠道咨询

  即在咨询环节,保证投资者可以在审批大厅或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咨询了解投资审批的各种信息。

  访问者可以通过“沈阳市政务网”或专门的投资审批网站,直接访问各大厅,进入信息咨询界面,各大厅也可以在各区政府网站的基础上,设立信息咨询窗口,保证可以在”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支撑下,使企业的大多数报批事务实现一站式集中受理。在互联网网站上,为公众提供职能部门的相关政策咨询、表格下载、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等服务。

  2、一站集中受理

  即在受理环节,保证各大厅可以做到集中受理,投资者的资料在一个窗口(也可以是在互联网上在线提交)被受理后,电子审批程序将自动启动,进入审批服务环节;各审批部门必须按照相应的时间要求对受理事项进行处理。

  3、网上并联审批

  即在审批环节,根据待办事宜种类和政府办事程序,即在政府统一组织下,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软件设计技术,将各审批部门可以平行审理的材料,同时报送相关部门,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

  4、网下限时办结

  即在监督管理环节,提供可靠手段,保证上级部门或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审批流程执行情况,实现网下限时办结。

  在软件平台设计时,我们将采用网上集中共享数据库方式实现全部办事程序的可视化,从而一方面可以为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检视有关信息的方便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为监管部门对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客观、及时的参考信息。如果各级行政审批部门对审批时间有时限要求,系统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准确的考核数据,直接促进网下限时办结工作的执行。

  5、市、区两级互动

  一方面归属市级审批的程序,投资者也可根据属地原则,在各大厅通过“审批系统的外网(网站)”咨询、报表,市级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下发批复意见,实现市、区两级审批体系的互动合作。

  第二章 总体方案

  一、设计原则

  与沈阳市政务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

  严格遵守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规范,采用内网与外网物理隔绝、身份认证、硬件人证等技术手段保证政府的信息安全。

  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适应现行行政审批工作的客观要求,确保建成后系统的可用性。

  设计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力争对行政审批改革工作起到配合和促进作用。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增强审批流程的透明度,为市领导及监督检查机关提供客观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反腐败事业提供技术支持。

  二、工作流程

  沈阳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一个重点设计目标是实现市、区两级审批体系的融合。因此,审批流程被设计为一个整体的流程,区级审批、市级审批均在一致的网络环境支撑下完成。

  在”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络环境下,原来的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将会发生一些改变。这些改变不仅涉及到审批的形式由纸面文档转为电子文档,而且涉及到审批和步骤的调整。新的审批工作流程与原有的审批工作流程相比较,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变化。

  1、纸面文档流转程序的基础上,出现了电子信息的流转程序。

  2、由于使用电子文档,需要在档案管理环节增加电子档案存档、检索和认证等工作。

  3、由于采用电子审批操作,引入了电子印鉴、电子身份认证等行政概念。

  4、为了清楚地展现电子审批网自身的总体特征,在这一节的工作流程设计中,我们把各委办局的内部审批过程视为黑盒,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企业办事人员准备办理一项审批事宜时,有两种选择。

  一是亲自来到设在各市区的办事大厅,在办事窗口申办。具体是在窗口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填写必要的电子表格。填写完毕后,电脑自动打印一份受理通知,表示该项事宜已经进入了审批流程。受理通知上除了包含待办事宜的描述信息外,还包括一个受理编号。企业办事人员应妥善保管受理通知。

  另一种选择是在互联网上在线申办。申办的过程是首先登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站,在网站的申办网页中输入申办事宜后提交给网络服务器。提交后,需要经过一个确认程序,即由审批网络工作人员对申办事宜的真实性和可受理性进行确认。一旦得到确认,就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方式把受理通知传达给企业办事人员。

  在审批过程中,电子文档在内部网络上根据不同的事宜的审批程序自动流转。网络上的每一个行政审批人员只需要集中精力处理系统自动分配给他的审批任务即可。另一方面,企业办事人员可以随时到办事大厅或者在互联网上查询审批流程的进展情况,市领导和监督检查部门也可以随时检查各职能部门审批工作的服务质量。

  当审批流程结束时,如果待办事宜得到了所有环节的批准,则该项事宜被批准,系统通过电子邮件、网上通知或其他方式通知企业办事人员到办事大厅办结。

  在上述流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交换环节。这是一项纯粹的技术环节,数据交换就是在内网和外网之间人工拷贝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物理隔绝的方式杜绝来自互联网的攻击。数据交换是双向的,从外网到内网的数据包括企业申办数据等,从内网到外网的数据包括审批进展情况、批复/批驳通知等。数据交换操作由数据中心专人负责,每天或者半天交换一次。

  三、逻辑结构

  1、审批网络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是电子政府的必要组成,与电子政府系统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必须与已经投入使用的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电子政府系统的其他组件密切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2、功能逻辑结构模型

  “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总的设计思路是审批流程在内网,受理流程内外结合。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分成三层平台,包括对公办事平台、审批平台和管理控制平台。

  办理平台是“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对公窗口,设置在各城区的办事大厅。其主要职能是直接面对公众,处理企业及个人的报批申请。对公办事平台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服务信息来源和最终归宿。

  对公办事平台由设置在办事大厅的办事窗口和设置在互联网上的办事网站组成。后者是对前者在地理空间上的延伸。

  3、审批平台是“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核心操作平台。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报批流程的分解与优化,并激发适当的网络信息流,从而动态地管理所有审批事务的全部流转过程。审批平台是整个网络系统的神经中枢和执行部件。

  4、管理/控制平台是“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内部服务部门,也是监督检查部门。其主要职能是为系统的良性运转提供技术保障,并且在业务层次对所有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情况实行监督和检查。管理/控制平台是整个网络系统的后勤部门和检查机关。

  5、逻辑结构模型

  整个系统建立在一个开放、稳健、安全的系统平台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来实现网络咨询审批系统的业务要求。

  该系统基于Internet技术提供应用服务,应用软件设计主要采用先进而实用的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核心程序安装在中心服务器上,所有复杂的数据运算、事务处理和数据存储均由系统中心平台的Intranet服务器、Internet 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完成。用户端工作计算机上无需安装任何专用软件,企业用户、社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只需使用浏览器软件进行信息浏览、数据下载和上传,就可实现政府对外交互式网上办公。

  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对用户端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要求低,不要求使用者有很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一般用户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工作。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非常适合于企业、社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这样的用户群体使用。

  6、物理结构

  基本构架:采用国际上目前流行的INTRANET网络技术,以TCP/IP为基本传输协议,为保证信息安全,采取内外网物理隔离的方案。

  系统特点介绍

  先进性

  1、基于组件的多层结构分布式应用

  我们设计的软件平台系统采用三层结构模型。在三层结构模型中,数据库服务器实现数据管理功能,中间应用程序层实现公共业务逻辑,而界面组件提供用户界面。当几个应用程序访问同样的数据时,将相关的业务逻辑封装到一个中间层组件中就很有意义。一个单独的中间层应用程序可检索数据库中的数据,施加访问权限和将它们传递给客户应用程序。当访问方针改变时,只需维护中间层组件即可。业务数据常常要服从完整性规则,这些规则不能由数据库服务器强制执行。一个好的方法是将信息封装到中间层组件中,让用户界面组件来访问。另外,在中间层实现业务逻辑而不是用触发器或存储过程实现,这样可极大减少数据库查询量。

  我们规划中的平台系统在中间层又有创意:把中间层又进一步区分为三个层次:

  数据访问层:为上层组件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实现数据库访问。

  事务处理层:封装基本事务处理逻辑。

  工作流程层:解析XML数据,组织会话信息。

  平台系统基于组件的多层结构分布式应用的逻辑结构见图:

  2、采用主流的B/S结构体系

  电子审批网络平台基于Internet浏览器应用结构,使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更为方便,而且能够支持系统的远程和异地维护。B/S基础的三层结构(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则充分保证系统的应用性和可扩展性。

  3、采用组件化模型技术

  组件化模型是一种基于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组件是一个单元,实现一组定义好的会话或服务或实现一定的功能。而应用程序则是由一套组件构成,各组件之间有一定的客户—服务器关系。组件的实现是由面向对象技术通过类来实现的。平台系统采用组件化模型为系统提供基于组件的开放接口提供了基础。

  安全性

  在安全上采取了6点设计原则,它们是:第一、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第二、防止内部网络非法访问;第三、确保远程数据传输的安全;第四、实行用户身份鉴别;第五、实施访问控制;第六、实施即时监测。

  兼容性

  各区原有系统设备投资均可应用于本系统,可最大限度降低使用成本;充分考虑与外网的接口。如沈河区已建的电子审批系统,只需要增加接口模块,而无须更改已有设计及数据结构,避免重复建设。

  另外,从软件设计的角度,由于“电子审批网络”系统是基于微软平台,以组件化技术为主开发的系统。系统提供了开放的COM/DCOM接口,同时支持Java、RFC、RPC等其它接口,利用组件化技术可以实现和其它系统的集成。

  扩展性

  一方面现有硬件网络做了充分的冗余设计,各网络之间采用点对点2M通讯线路,并有ISDN作为备份线路,可以保证系统可以支撑更大规模的应用需要,未来“三网一库”的运营平台可以采用本系统架构。

  另一方面从软件设计的角度,平台系统的三层结构支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由于数据库层与应用服务层分开,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配制系统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当用户数较少且集中一个地点时,可将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安装在一个服务器中,降低投资。如果用户数或应用服务增大,原有的服务器不能支持业务需求时,可分开安装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也可单独增加应用服务器来提高服务效率。只要网络与硬件支持,系统的这种伸缩性可完全支持多点用户。

 第一章 概述

  为推动此项改革的深入进行,沈阳昂立电子有限公司下属的专业软件公司——沈阳工大昂立软件有限公司配合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及各大厅负责人专门设计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沈阳市为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投资者和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沈阳市在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东陵、于洪成立了行政审批办事大厅,并专门成立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关工作。《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充分反映了我们对政务信息化及行政审批工作的深入理解,它具备如下特点:

  1 多种渠道咨询

  即在咨询环节,保证投资者可以在审批大厅或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咨询了解投资审批的各种信息。

  访问者可以通过“沈阳市政务网”或专门的投资审批网站,直接访问各大厅,进入信息咨询界面,各大厅也可以在各区政府网站的基础上,设立信息咨询窗口,保证可以在”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支撑下,使企业的大多数报批事务实现一站式集中受理。在互联网网站上,为公众提供职能部门的相关政策咨询、表格下载、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等服务。

  2、一站集中受理

  即在受理环节,保证各大厅可以做到集中受理,投资者的资料在一个窗口(也可以是在互联网上在线提交)被受理后,电子审批程序将自动启动,进入审批服务环节;各审批部门必须按照相应的时间要求对受理事项进行处理。

  3、网上并联审批

  即在审批环节,根据待办事宜种类和政府办事程序,即在政府统一组织下,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软件设计技术,将各审批部门可以平行审理的材料,同时报送相关部门,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

  4、网下限时办结

  即在监督管理环节,提供可靠手段,保证上级部门或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审批流程执行情况,实现网下限时办结。

  在软件平台设计时,我们将采用网上集中共享数据库方式实现全部办事程序的可视化,从而一方面可以为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检视有关信息的方便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为监管部门对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客观、及时的参考信息。如果各级行政审批部门对审批时间有时限要求,系统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准确的考核数据,直接促进网下限时办结工作的执行。

  5、市、区两级互动

  一方面归属市级审批的程序,投资者也可根据属地原则,在各大厅通过“审批系统的外网(网站)”咨询、报表,市级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下发批复意见,实现市、区两级审批体系的互动合作。

  第二章 总体方案

  一、设计原则

  与沈阳市政务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

  严格遵守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规范,采用内网与外网物理隔绝、身份认证、硬件人证等技术手段保证政府的信息安全。

  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适应现行行政审批工作的客观要求,确保建成后系统的可用性。

  设计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力争对行政审批改革工作起到配合和促进作用。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增强审批流程的透明度,为市领导及监督检查机关提供客观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反腐败事业提供技术支持。

  二、工作流程

  沈阳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一个重点设计目标是实现市、区两级审批体系的融合。因此,审批流程被设计为一个整体的流程,区级审批、市级审批均在一致的网络环境支撑下完成。

  在”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络环境下,原来的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将会发生一些改变。这些改变不仅涉及到审批的形式由纸面文档转为电子文档,而且涉及到审批和步骤的调整。新的审批工作流程与原有的审批工作流程相比较,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变化。

  1、纸面文档流转程序的基础上,出现了电子信息的流转程序。

  2、由于使用电子文档,需要在档案管理环节增加电子档案存档、检索和认证等工作。

  3、由于采用电子审批操作,引入了电子印鉴、电子身份认证等行政概念。

  4、为了清楚地展现电子审批网自身的总体特征,在这一节的工作流程设计中,我们把各委办局的内部审批过程视为黑盒,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企业办事人员准备办理一项审批事宜时,有两种选择。

  一是亲自来到设在各市区的办事大厅,在办事窗口申办。具体是在窗口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填写必要的电子表格。填写完毕后,电脑自动打印一份受理通知,表示该项事宜已经进入了审批流程。受理通知上除了包含待办事宜的描述信息外,还包括一个受理编号。企业办事人员应妥善保管受理通知。

  另一种选择是在互联网上在线申办。申办的过程是首先登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站,在网站的申办网页中输入申办事宜后提交给网络服务器。提交后,需要经过一个确认程序,即由审批网络工作人员对申办事宜的真实性和可受理性进行确认。一旦得到确认,就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方式把受理通知传达给企业办事人员。

  在审批过程中,电子文档在内部网络上根据不同的事宜的审批程序自动流转。网络上的每一个行政审批人员只需要集中精力处理系统自动分配给他的审批任务即可。另一方面,企业办事人员可以随时到办事大厅或者在互联网上查询审批流程的进展情况,市领导和监督检查部门也可以随时检查各职能部门审批工作的服务质量。

  当审批流程结束时,如果待办事宜得到了所有环节的批准,则该项事宜被批准,系统通过电子邮件、网上通知或其他方式通知企业办事人员到办事大厅办结。

  在上述流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交换环节。这是一项纯粹的技术环节,数据交换就是在内网和外网之间人工拷贝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物理隔绝的方式杜绝来自互联网的攻击。数据交换是双向的,从外网到内网的数据包括企业申办数据等,从内网到外网的数据包括审批进展情况、批复/批驳通知等。数据交换操作由数据中心专人负责,每天或者半天交换一次。

  三、逻辑结构

  1、审批网络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是电子政府的必要组成,与电子政府系统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必须与已经投入使用的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电子政府系统的其他组件密切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2、功能逻辑结构模型

  “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总的设计思路是审批流程在内网,受理流程内外结合。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分成三层平台,包括对公办事平台、审批平台和管理控制平台。

  办理平台是“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对公窗口,设置在各城区的办事大厅。其主要职能是直接面对公众,处理企业及个人的报批申请。对公办事平台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服务信息来源和最终归宿。

  对公办事平台由设置在办事大厅的办事窗口和设置在互联网上的办事网站组成。后者是对前者在地理空间上的延伸。

  3、审批平台是“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核心操作平台。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报批流程的分解与优化,并激发适当的网络信息流,从而动态地管理所有审批事务的全部流转过程。审批平台是整个网络系统的神经中枢和执行部件。

  4、管理/控制平台是“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内部服务部门,也是监督检查部门。其主要职能是为系统的良性运转提供技术保障,并且在业务层次对所有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情况实行监督和检查。管理/控制平台是整个网络系统的后勤部门和检查机关。

  5、逻辑结构模型

  整个系统建立在一个开放、稳健、安全的系统平台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来实现网络咨询审批系统的业务要求。

  该系统基于Internet技术提供应用服务,应用软件设计主要采用先进而实用的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核心程序安装在中心服务器上,所有复杂的数据运算、事务处理和数据存储均由系统中心平台的Intranet服务器、Internet 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完成。用户端工作计算机上无需安装任何专用软件,企业用户、社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只需使用浏览器软件进行信息浏览、数据下载和上传,就可实现政府对外交互式网上办公。

  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对用户端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要求低,不要求使用者有很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一般用户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工作。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非常适合于企业、社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这样的用户群体使用。

  6、物理结构

  基本构架:采用国际上目前流行的INTRANET网络技术,以TCP/IP为基本传输协议,为保证信息安全,采取内外网物理隔离的方案。

  系统特点介绍

  先进性

  1、基于组件的多层结构分布式应用

  我们设计的软件平台系统采用三层结构模型。在三层结构模型中,数据库服务器实现数据管理功能,中间应用程序层实现公共业务逻辑,而界面组件提供用户界面。当几个应用程序访问同样的数据时,将相关的业务逻辑封装到一个中间层组件中就很有意义。一个单独的中间层应用程序可检索数据库中的数据,施加访问权限和将它们传递给客户应用程序。当访问方针改变时,只需维护中间层组件即可。业务数据常常要服从完整性规则,这些规则不能由数据库服务器强制执行。一个好的方法是将信息封装到中间层组件中,让用户界面组件来访问。另外,在中间层实现业务逻辑而不是用触发器或存储过程实现,这样可极大减少数据库查询量。

  我们规划中的平台系统在中间层又有创意:把中间层又进一步区分为三个层次:

  数据访问层:为上层组件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实现数据库访问。

  事务处理层:封装基本事务处理逻辑。

  工作流程层:解析XML数据,组织会话信息。

  平台系统基于组件的多层结构分布式应用的逻辑结构见图:

  2、采用主流的B/S结构体系

  电子审批网络平台基于Internet浏览器应用结构,使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更为方便,而且能够支持系统的远程和异地维护。B/S基础的三层结构(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则充分保证系统的应用性和可扩展性。

  3、采用组件化模型技术

  组件化模型是一种基于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组件是一个单元,实现一组定义好的会话或服务或实现一定的功能。而应用程序则是由一套组件构成,各组件之间有一定的客户—服务器关系。组件的实现是由面向对象技术通过类来实现的。平台系统采用组件化模型为系统提供基于组件的开放接口提供了基础。

  安全性

  在安全上采取了6点设计原则,它们是:第一、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第二、防止内部网络非法访问;第三、确保远程数据传输的安全;第四、实行用户身份鉴别;第五、实施访问控制;第六、实施即时监测。

  兼容性

  各区原有系统设备投资均可应用于本系统,可最大限度降低使用成本;充分考虑与外网的接口。如沈河区已建的电子审批系统,只需要增加接口模块,而无须更改已有设计及数据结构,避免重复建设。

  另外,从软件设计的角度,由于“电子审批网络”系统是基于微软平台,以组件化技术为主开发的系统。系统提供了开放的COM/DCOM接口,同时支持Java、RFC、RPC等其它接口,利用组件化技术可以实现和其它系统的集成。

  扩展性

  一方面现有硬件网络做了充分的冗余设计,各网络之间采用点对点2M通讯线路,并有ISDN作为备份线路,可以保证系统可以支撑更大规模的应用需要,未来“三网一库”的运营平台可以采用本系统架构。

  另一方面从软件设计的角度,平台系统的三层结构支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由于数据库层与应用服务层分开,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配制系统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当用户数较少且集中一个地点时,可将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安装在一个服务器中,降低投资。如果用户数或应用服务增大,原有的服务器不能支持业务需求时,可分开安装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也可单独增加应用服务器来提高服务效率。只要网络与硬件支持,系统的这种伸缩性可完全支持多点用户。

 第一章 概述

  为推动此项改革的深入进行,沈阳昂立电子有限公司下属的专业软件公司——沈阳工大昂立软件有限公司配合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及各大厅负责人专门设计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沈阳市为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投资者和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沈阳市在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东陵、于洪成立了行政审批办事大厅,并专门成立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关工作。《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充分反映了我们对政务信息化及行政审批工作的深入理解,它具备如下特点:

  1 多种渠道咨询

  即在咨询环节,保证投资者可以在审批大厅或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咨询了解投资审批的各种信息。

  访问者可以通过“沈阳市政务网”或专门的投资审批网站,直接访问各大厅,进入信息咨询界面,各大厅也可以在各区政府网站的基础上,设立信息咨询窗口,保证可以在”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支撑下,使企业的大多数报批事务实现一站式集中受理。在互联网网站上,为公众提供职能部门的相关政策咨询、表格下载、网上申报、网上查询等服务。

  2、一站集中受理

  即在受理环节,保证各大厅可以做到集中受理,投资者的资料在一个窗口(也可以是在互联网上在线提交)被受理后,电子审批程序将自动启动,进入审批服务环节;各审批部门必须按照相应的时间要求对受理事项进行处理。

  3、网上并联审批

  即在审批环节,根据待办事宜种类和政府办事程序,即在政府统一组织下,运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软件设计技术,将各审批部门可以平行审理的材料,同时报送相关部门,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

  4、网下限时办结

  即在监督管理环节,提供可靠手段,保证上级部门或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审批流程执行情况,实现网下限时办结。

  在软件平台设计时,我们将采用网上集中共享数据库方式实现全部办事程序的可视化,从而一方面可以为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检视有关信息的方便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为监管部门对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提供客观、及时的参考信息。如果各级行政审批部门对审批时间有时限要求,系统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准确的考核数据,直接促进网下限时办结工作的执行。

  5、市、区两级互动

  一方面归属市级审批的程序,投资者也可根据属地原则,在各大厅通过“审批系统的外网(网站)”咨询、报表,市级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下发批复意见,实现市、区两级审批体系的互动合作。

  第二章 总体方案

  一、设计原则

  与沈阳市政务信息化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

  严格遵守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规范,采用内网与外网物理隔绝、身份认证、硬件人证等技术手段保证政府的信息安全。

  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适应现行行政审批工作的客观要求,确保建成后系统的可用性。

  设计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力争对行政审批改革工作起到配合和促进作用。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增强审批流程的透明度,为市领导及监督检查机关提供客观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反腐败事业提供技术支持。

  二、工作流程

  沈阳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一个重点设计目标是实现市、区两级审批体系的融合。因此,审批流程被设计为一个整体的流程,区级审批、市级审批均在一致的网络环境支撑下完成。

  在”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络环境下,原来的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将会发生一些改变。这些改变不仅涉及到审批的形式由纸面文档转为电子文档,而且涉及到审批和步骤的调整。新的审批工作流程与原有的审批工作流程相比较,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变化。

  1、纸面文档流转程序的基础上,出现了电子信息的流转程序。

  2、由于使用电子文档,需要在档案管理环节增加电子档案存档、检索和认证等工作。

  3、由于采用电子审批操作,引入了电子印鉴、电子身份认证等行政概念。

  4、为了清楚地展现电子审批网自身的总体特征,在这一节的工作流程设计中,我们把各委办局的内部审批过程视为黑盒,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企业办事人员准备办理一项审批事宜时,有两种选择。

  一是亲自来到设在各市区的办事大厅,在办事窗口申办。具体是在窗口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填写必要的电子表格。填写完毕后,电脑自动打印一份受理通知,表示该项事宜已经进入了审批流程。受理通知上除了包含待办事宜的描述信息外,还包括一个受理编号。企业办事人员应妥善保管受理通知。

  另一种选择是在互联网上在线申办。申办的过程是首先登陆”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站,在网站的申办网页中输入申办事宜后提交给网络服务器。提交后,需要经过一个确认程序,即由审批网络工作人员对申办事宜的真实性和可受理性进行确认。一旦得到确认,就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方式把受理通知传达给企业办事人员。

  在审批过程中,电子文档在内部网络上根据不同的事宜的审批程序自动流转。网络上的每一个行政审批人员只需要集中精力处理系统自动分配给他的审批任务即可。另一方面,企业办事人员可以随时到办事大厅或者在互联网上查询审批流程的进展情况,市领导和监督检查部门也可以随时检查各职能部门审批工作的服务质量。

  当审批流程结束时,如果待办事宜得到了所有环节的批准,则该项事宜被批准,系统通过电子邮件、网上通知或其他方式通知企业办事人员到办事大厅办结。

  在上述流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交换环节。这是一项纯粹的技术环节,数据交换就是在内网和外网之间人工拷贝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物理隔绝的方式杜绝来自互联网的攻击。数据交换是双向的,从外网到内网的数据包括企业申办数据等,从内网到外网的数据包括审批进展情况、批复/批驳通知等。数据交换操作由数据中心专人负责,每天或者半天交换一次。

  三、逻辑结构

  1、审批网络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是电子政府的必要组成,与电子政府系统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必须与已经投入使用的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电子政府系统的其他组件密切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2、功能逻辑结构模型

  “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总的设计思路是审批流程在内网,受理流程内外结合。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分成三层平台,包括对公办事平台、审批平台和管理控制平台。

  办理平台是“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对公窗口,设置在各城区的办事大厅。其主要职能是直接面对公众,处理企业及个人的报批申请。对公办事平台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服务信息来源和最终归宿。

  对公办事平台由设置在办事大厅的办事窗口和设置在互联网上的办事网站组成。后者是对前者在地理空间上的延伸。

  3、审批平台是“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核心操作平台。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报批流程的分解与优化,并激发适当的网络信息流,从而动态地管理所有审批事务的全部流转过程。审批平台是整个网络系统的神经中枢和执行部件。

  4、管理/控制平台是“沈阳市行政审批管理系统”的内部服务部门,也是监督检查部门。其主要职能是为系统的良性运转提供技术保障,并且在业务层次对所有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办事情况实行监督和检查。管理/控制平台是整个网络系统的后勤部门和检查机关。

  5、逻辑结构模型

  整个系统建立在一个开放、稳健、安全的系统平台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来实现网络咨询审批系统的业务要求。

  该系统基于Internet技术提供应用服务,应用软件设计主要采用先进而实用的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核心程序安装在中心服务器上,所有复杂的数据运算、事务处理和数据存储均由系统中心平台的Intranet服务器、Internet 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完成。用户端工作计算机上无需安装任何专用软件,企业用户、社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只需使用浏览器软件进行信息浏览、数据下载和上传,就可实现政府对外交互式网上办公。

  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对用户端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要求低,不要求使用者有很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一般用户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工作。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非常适合于企业、社会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这样的用户群体使用。

  6、物理结构

  基本构架:采用国际上目前流行的INTRANET网络技术,以TCP/IP为基本传输协议,为保证信息安全,采取内外网物理隔离的方案。

  系统特点介绍

  先进性

  1、基于组件的多层结构分布式应用

  我们设计的软件平台系统采用三层结构模型。在三层结构模型中,数据库服务器实现数据管理功能,中间应用程序层实现公共业务逻辑,而界面组件提供用户界面。当几个应用程序访问同样的数据时,将相关的业务逻辑封装到一个中间层组件中就很有意义。一个单独的中间层应用程序可检索数据库中的数据,施加访问权限和将它们传递给客户应用程序。当访问方针改变时,只需维护中间层组件即可。业务数据常常要服从完整性规则,这些规则不能由数据库服务器强制执行。一个好的方法是将信息封装到中间层组件中,让用户界面组件来访问。另外,在中间层实现业务逻辑而不是用触发器或存储过程实现,这样可极大减少数据库查询量。

  我们规划中的平台系统在中间层又有创意:把中间层又进一步区分为三个层次:

  数据访问层:为上层组件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实现数据库访问。

  事务处理层:封装基本事务处理逻辑。

  工作流程层:解析XML数据,组织会话信息。

  平台系统基于组件的多层结构分布式应用的逻辑结构见图:

  2、采用主流的B/S结构体系

  电子审批网络平台基于Internet浏览器应用结构,使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更为方便,而且能够支持系统的远程和异地维护。B/S基础的三层结构(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则充分保证系统的应用性和可扩展性。

  3、采用组件化模型技术

  组件化模型是一种基于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组件是一个单元,实现一组定义好的会话或服务或实现一定的功能。而应用程序则是由一套组件构成,各组件之间有一定的客户—服务器关系。组件的实现是由面向对象技术通过类来实现的。平台系统采用组件化模型为系统提供基于组件的开放接口提供了基础。

  安全性

  在安全上采取了6点设计原则,它们是:第一、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第二、防止内部网络非法访问;第三、确保远程数据传输的安全;第四、实行用户身份鉴别;第五、实施访问控制;第六、实施即时监测。

  兼容性

  各区原有系统设备投资均可应用于本系统,可最大限度降低使用成本;充分考虑与外网的接口。如沈河区已建的电子审批系统,只需要增加接口模块,而无须更改已有设计及数据结构,避免重复建设。

  另外,从软件设计的角度,由于“电子审批网络”系统是基于微软平台,以组件化技术为主开发的系统。系统提供了开放的COM/DCOM接口,同时支持Java、RFC、RPC等其它接口,利用组件化技术可以实现和其它系统的集成。

  扩展性

  一方面现有硬件网络做了充分的冗余设计,各网络之间采用点对点2M通讯线路,并有ISDN作为备份线路,可以保证系统可以支撑更大规模的应用需要,未来“三网一库”的运营平台可以采用本系统架构。

  另一方面从软件设计的角度,平台系统的三层结构支持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由于数据库层与应用服务层分开,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配制系统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当用户数较少且集中一个地点时,可将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安装在一个服务器中,降低投资。如果用户数或应用服务增大,原有的服务器不能支持业务需求时,可分开安装数据库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也可单独增加应用服务器来提高服务效率。只要网络与硬件支持,系统的这种伸缩性可完全支持多点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