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邵武市发展和改革局 更新时间:2012-04-14

 
    序言
   
    “十五”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农民增收、工业增大、财税增长、后劲增强的目标,着力项目带动、产业拉动、环境促动,克服了“非典”、“禽流感”、干旱及洪灾等灾害的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49.7亿元,同口径对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5%;人均生产总值16515元,年均增长10.7%;全市财政收入3.5亿元,比2000年增长49.6%,年平均增长8.4%(同口径增长10.32%);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超过计划3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1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0055元和4502元,平均年分别增长11.2%、9。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全市一、二、三产业创造增加值占邵武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9.2:27.4:43.4调整到27.9:34.4:42.7,一产下降6.3个百分点,二产上升7个百分点。“十五”计划的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全部超额完成。项目开发成效明显,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开展以项目开发为主的创业竞赛,连续三年位居南平市第一,五年来,共引进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生产型项目达368个。交通制约有所缓解,京福高速公路邵武段建成通车,市、乡、村路网建设改造步伐加快。城市框架迅速拉大,城市规划面积达9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6平方公里,比2000年扩大2平方公里。城郊工业园区、城南新区、南武夷旅游区等“三区”开发初见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五年来,我市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生、民政等项工作先后获全国先进表彰,教育“双高普九”在南平市率先通过验收。
   
    “十五”时期虽然成绩显著,但在前进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财力弱;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资本市场不够活跃,中小企业融资还比较困难;区位优势特别是交通优势在相对减弱;农村财力增长趋缓,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簿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等。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主动承接“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辐射,建设福建经济强市和省二级城市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是经济结构集中调整、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消费升级明显加快、城市空间快速拓展、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的重要阶段;是由打基础提升为蓄势发展和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
   
    “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表现为:一是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科技进步加快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加速;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WTO后过渡期的结束,全球经济融合程度必将得到加强,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正式渠道将不断拓宽,这些将为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在政策导向上,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的战略意图,确定“全面繁荣”的理念,把加快山区开放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倾斜,通过山海联动发展,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三是全市上下形成了项目开发的共识和氛围。通过“十五”时期实施的项目带动战略,突出工业、突破工业、“三区”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增长期,特别是新引进开发的一大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生产型项目,将成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重要动力。四是民间投资的活跃,保证了较高的投资率,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挑战表现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可持续发展面临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资源瓶颈的制约依然存在,并且可能成为“十一五”时期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经济运行的质量偏低,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将加大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十五”时期出现的煤电油等能源供应紧张、生产资料价格连续大幅上涨的状况,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预计这种状况在“十一五”时期仍将延续,对经济的发展将产生相当的负面影响。“十五”时期,欧盟、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环保、安全为借口的技术型贸易壁垒日趋成为限制出口的主要障碍,这种状况可能会延续到“十一五”时期;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国际市场和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市场上能源、粮食和矿产品价格的波动势将影响市场价格、企业成本和供求关系,从而导致经济运行出现异常波动。同时,流入与流出的资本或信贷规模的急剧扩张或缩小,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压力。
   
    省委做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南平市委积极应对、主动对接,确定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战略定位,提出“邵武要加快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要求。积极参与、主动对接、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对邵武来说,既是全新的发展机遇,也是应尽的发展责任。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南平市的统一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依靠全市人民,运用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借鉴先进经验,开拓进取,认真解决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对未来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作出战略性的抉择和谋划,把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和力量凝聚到共同的奋斗目标上来。本纲要是“十一五”时期(2006年至2010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主要阐述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是战略性、宏观性、方向性的规划。
   
   
    第一部分“十一五”时期总体设想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开发为抓手,继续突出工业,突破工业,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轨道。
   
    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既快又好发展。要突出“强”和“绿”,即以发展为主题,突出工业,迅速增大经济总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步伐,又要呼应“绿色腹地”,保护好绿色资源。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突出工业,加快发展,迅速增大经济总量。
   
    2.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3.坚持统筹和谐发展。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建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4.坚持攻坚克难发展。抓住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交通瓶颈,认真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邵武市“十一五”时期定位
    邵武市“十一五”时期定位: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经济强市。
   
    之所以确定建设绿色腹地经济强市的目标定位,主要原因有:
    一是主动对接、全面融入全省和闽北的发展大局。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区域间的联合与竞争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题。省委和南平市委提出的新的战略定位,就是应对这种发展态势做出的战略抉择。邵武要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自觉主动地在全局视野下进行谋划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展开,为邵武参与区域竞争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二是与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一致。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加快建设福建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在实践中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经济强市与福建经济强市的主要内涵是一致的,两者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是相吻合的。它充分体现邵武市委、市政府在建设福建经济强市过程中,注重把握发展形势和机遇的变化,不断推进,不断完善,使全市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更加具体化,明晰化。
   
    三是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区”发展战略相衔接。在2002年9月召开的市委八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第一次完整提出了“三个区”发展战略,把它作为影响全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大项目全面推进。“三个区”战略的实施,目的是通过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在本质上与推进“三个区”建设保持了工作措施的一致性、连续性。
   
    四是充分吸纳专家对邵武经济发展规划的建议。近年来,樊纲、阮仪三、吴必虎等著名专家、学者先后为邵武做了高起点的发展规划,省社科联专家为邵武做专项战略研究报告。充分吸纳他们的建议,使发展定位更加准确,决策更加科学和理性。
   
    这样定位,有其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
   
    绿色腹地经济强市的内涵。主要包含三个基本功能:一是绿色腹地的省二级城市经济区中心城市。即全市经济总量规模不断增大,实力后劲不断增强,在闽北经济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这主要指邵武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经济功能;二是南接北联的区域中心。即连接沿海与内地,现阶段制造业转移的区域承接中心,制造和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区域综合性中心城市,这主要指邵武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区位功能。三是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即注重绿色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保持人口、生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并进,这主要指邵武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生态功能。三个功能进一步阐述和诠释了绿色腹地经济强市的内涵,从不同层面、不同方位明确了邵武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作用,既能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乃至全国区域系统较好对接,又能凸显邵武特色,比较合理,比较到位。
   
    绿色腹地经济强市的核心。就邵武发展现状而言,目前还是处于打基础的发展阶段,经济总量偏小,在闽北区域经济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中的承接能力都十分有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经济强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自加压力,奋力拼搏,加快发展,做大经济,增强实力。
   
    绿色腹地经济强市的本质要求。要建设经济强市,最根本的是不断增强加快发展意识,激励全市人民拼搏创业。必须改变安于现状的精神状态和打破求稳怕乱的思想禁锢,提倡开放、开拓、开明的进取精神,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敢闯市场求发展,敢冒风险创新业,敢为人先抢先机。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三区”建设、突出突破工业、激活民营经济,积极对接发达地区的市场和资源,实现经济总量和实力的不断提升。
   
    三、主要发展目标
   
    1.主要指标预期安排
    (1)经济发展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争取更快更好些;
    ——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
    ——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
    ——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
    ——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例调整到17.3:42.1:40.6;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5%;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年均增长8%;
    ——接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3.7%;
    ——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4.7%;
   
    (2)生活水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
    ——城镇恩格尔系数在38%以下;
    ——农村恩格尔系数在42%以下;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新增就业人数平均达3000人/年;
    ——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
   
    (3)统筹协调
    ——城镇化水平达70%;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年;
    ——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都控制在7‰以下;
    ——人口平均寿命75岁以上;
   
    (4)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达76.2%;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
    ——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60%。
   
    2.主要阶段目标
    ——力争2006年,至少2007年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均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0年,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3倍,并朝着100亿元的目标努力,人均生产总值达3200美元,为全面实现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明显优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占国民经济和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第二、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力争达85%以上。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南新区、城东花园、锦溪花园及紫荆新区(工业园区生活配套区)等基本建成,城区人口大幅增长,城乡差距缩小;对周边辐射能力增强,基本建成福建省二级城市经济区中心城市。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很好落实,节约型社会得到全市人民的认同并实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成为省级文明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区位条件发生根本好转,市内有2条高速公路,有火车站集装箱延伸点;县乡公路、乡村公路全部硬化;中小学危房得到全面改造,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防灾防疫体系基本健全。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充分就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市、乡、村用水全部符合卫生标准,合作医疗全面实施。群众对社会治安较为满意,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四、总体发展布局
    “十一五”时期,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经济强市的重要机遇期。建设经济强市要调整好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考虑到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考虑到有效配置资源,考虑到和谐社会和循环经济,我们的发展布局是:“三区”带动,连片发展,辐射周边,把邵武建设成连接沿海与内地的、现阶段制造业转移的区域承接中心,制造业和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区域综合性城市和省二级城市经济区中心城市。
   
    “三区”带动。即通过开发城市新区、工业园区、南武夷旅游区,带动邵武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市新区主要是在城南新区、锦溪花园的基础上,开发城东花园、紫荆新区、华光南路新村等城市高尚新区,打造邵武的精品小区。同时引导鼓励城区企业退城进园,将现城区建设成经济、文化、商贸、科技中心和环保城市。工业园区含“一区多园”,主要包含城郊工业园区(含紫东)、下沙工业园区(含晒口)、吴家塘工业园区、316国道工业走廊(含洪墩、卫闽、拿口、大竹、水北工业园区)、武邵高速公路邵武境内互通口工业园区。城郊工业园区已规划4.7平方公里,再扩大至12平方公里,成为我市木竹、食品、高新技术加工园;紫东工业园区沿205省道延伸至故县,成为林产加工园;下沙工业园区主要是拓宽鹰山化工园,与晒口、下王塘两个工业区连成片,成为我市化工、纸业工业园。南武夷旅游区通过和平古镇和天成奇峡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和做大旅游产业,并与武夷山和大金湖对接,融入闽西北大武夷绿色旅游圈,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连片发展。按照传统上的邵南、邵东、邵中三片,重点建设和平、拿口、沿山这三个中心镇,以点带面,连片发展。随着京福高速公路的开通和武邵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邵南片区的交通条件,为片区的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邵南四个乡镇文化民俗极其相似,以和平为片区中心镇,整合这一带的旅游、人文、经济资源,与肖家坊、大埠岗、桂林三个乡镇共同经营旅游、旅游艺术品、茶叶精加工、观光休闲农业和绿色生态、有机食品,共同发展。邵东的拿口、吴家塘、大竹、卫闽、洪墩、张厝等六个乡镇都在316国道沿线上,耕地较充足,企业相对较多,居民办企经商意识相对较强,商贸较发达。以拿口为片区中心,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以竹材为主的木竹加工、矿产加工和纸制品加工,发展优高农业和农产品贸易业,实现片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邵中(含城郊芹田、水北、金坑一带)以沿山镇为中心,主要是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贸易,成为蔬菜、畜禽产品供应基地。
   
    辐射周边。我市是由国务院同意,建设部批准的2001年至2010年福建省二级城市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要利用邵武的地理与经济的区位优势,构建以邵武为中心的产业圈,对接和引导周边县市的产业群,扩大产业圈,增厚产业层,形成以邵武为中心的区域产业集聚;构建以邵武为中心的商贸物流圈,整合周边县市的市场渠道,延伸和扩展邵武的商圈和商流,使邵武成为入闽、出闽商品流通的集散地;构建以邵武为中心的教育卫生资源圈,通过先进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先进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凝聚周边县市;构建以邵武为中心的文化信息圈,争取周边地区民众对邵武有更多的观念与文化认同;构建以邵武为中心的旅游圈,以南武夷为核心概念,把北面的武夷山“双世遗”和南面的泰宁金湖“世界地质公园”联接起来。总之,要集聚和整合中心区域的产业、资源和文化,在闽、浙、赣边界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长三角的前沿平台。
   
    具体布局:
    ——城镇体系建设布局。将城郊镇改为城郊街道办事处,将下沙镇与晒口街道合并成一个街道办事处,将水北镇城区结合部与水北街道融合,全部纳入市区,形成“一城两片”格局。“一城”即邵武城区:以老城区、水北为主体,规划人口规模15万人。“两片”即晒口下沙片和城郊片:晒口下沙片由晒口、鹰山、下王塘三个区组成,规划城市人口规模5万人。城郊片为现城郊工业园区延伸至沟子岭山脚下一带,面积1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万人。这样,市区扩大到东起晒口街道办事处新铺村、下沙红星村一带,西至本区最高峰黄源岩,南至城郊镇香林铺,北至下溪西、早木垄,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约95平方公里。同时要做大做强拿口、和平、沿山三个中心集镇。
   
    ——工业区域布局。一是水北线产业带。主要由绿源公司、中森公司、福人公司、中竹纸业、紫东工业园、华电邵武公司及东关电站、金龙电站等水北沿线企业、园区组成,重点发展林产加工业、纺织服装、能源和建材业。二是城郊工业园产业带。主要以发展竹木、食品加工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为主,并在其周围形成纸制品产业集聚。三是鹰山化工园产业带。主要由正兴轮胎、化肥厂、华新、永飞化工等企业组成,发展重点是精细化工,整合永飞化工周边用地和原二化厂空地,拓展鹰山化工园,为精细化工的发展搭建平台。四是316国道及武邵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316国道沿线工业走廊主要由洪墩、卫闽、拿口、大竹、吴家塘、水北工业园区组成,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矿产品加工、林产加工、纺织等;武邵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重点建设北坑、江富工业园区,发展轻工业和仓储业。
   
    ——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布局。一是种植业。以优质稻、烟叶、生态菌、茶叶种植为主,巩固邵中、邵南传统烟叶种植区,发展邵东烟叶种植区,建设吴家塘、和平、肖家坊、高峰农场、综合农场、茅岗茶场等连片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和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在大竹、下沙、水北、卫闽等乡镇建设巴西蘑菇、双孢蘑菇等草腐类生态菌生产示范基地。二是畜牧水产养殖业。在316国道沿线巩固和发展奶牛养殖,在大埠岗、拿口建立肉牛养殖基地,同时,在全市大力推广优质羊、兔养殖业。三是林业,在邵中、邵东重点抓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在主要毛竹产区的桂林、张厝、沿山、大埠岗、水北、拿口、金坑七个乡镇重点抓丰产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在河水的源头和水土流失地区,重点抓生态林建设。建立以富屯溪源头及其支流和中低山天然阔叶林,以及水库一重山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以邵武北部、西部和中南部为重点的自然保护小区,拥有境内基本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物种和脊椎动物物种以及菌类的主要物种在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以邵武北部、中部、东部和东南部为重点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以北部、西部、中南部为重点的速生丰产毛竹林基地。
   
    ——服务业发展布局。服务业发展战略必须统筹城乡,兼顾技术进步、市场完善与制度创新三个方面,立足于农业产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构建制度环境的区位优势。“立足邵武,跳出邵武”,建立闽西北物流中心,从整体上提升邵武在福建乃至闽浙赣三省边界区域的经济地位。一是商贸流通。在城西建成建材批发中心,城南建成汽车贸易中心和家俱生产经营中心,建成肉类及果蔬批发市场;在水北建成以粮食、农资、液化气、汽配为主的现代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竹木批发市场。二是餐饮业。在城南建成四星级宾馆,提升市区中心的宾馆、酒店等级。三是旅游业,建成以天成奇峡、熙春山、福山等一批的生态绿色旅游景区,发展以和平古镇、人民广场、民俗博物馆、李纲纪念馆、黄膺公纪念馆为主的人文景观旅游,以南源寺、宝林寺、宝严寺等为主的佛教文化旅游。四是信息服务业。健全和完善党政机关政务网,农村农业服务网,建立企业工业经济网。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建设武邵高速公路,在和平、城郊、新浦各开一互通口;南武夷形成旅游公路网,与大金湖公路相连相接;新建城南环城公路,从城郊工业园区穿过;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全部硬化;富屯溪沿线五处渡改桥;现市区汽车站搬迁至城南,新建现代化城南综合汽车站。
   
    ——社会事业建设布局。在城南新区新增中、小学各一所,农村小学撤点并校,联村办学;做强职业教育,在城南新建武夷职业技术学院,把邵武建设成闽北职业教育中心。在城郊工业园区新建一所卫生院;将昭阳卫生院并入市人民医院,突出中医、针按及康复特色;将水北卫生院并入第二医院,突出传染、精神专科;将市卫生防疫站改为市疾控中心,新组建市卫生监督所,完善市急救中心;文化艺术向城南渗透,新建城南文化艺术大楼。
   
   
    第二部分主要发展任务与建设项目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邵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项目开发迅速增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动农业由弱到强,工业由低到高,服务业由慢到快的根本性转变,推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循环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一、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时期,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要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自来水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做好农村公路硬化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农村经济建设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方向,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进程。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品牌打造力度,推动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至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4亿元,年均增长6.5%。
   
    (1)种养业
   
    ——发展重点: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施“种子工程”,推广新技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烟叶、茶叶、生态菌、畜牧水产业;加强动物防疫管理;落实支农富民政策,着力农村生态富民家园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
   
    ——主要目标:至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达48万亩,总产量达20万吨,双早面积稳定在8万亩,再生稻面积达7万亩,优质稻面积达30万亩,绿色食品优质稻达10万亩。稳定脱毒甘薯、脱毒马铃薯种植达3万亩,油菜种植达2万亩。烟叶面积稳定在6万亩以上,优质烟叶产量达20万担以上。栽培生态菌9500万袋,产量6000吨,草腐类生态菌占食用菌生产85%以上。茶园面积达5.5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4万亩。全市水果面积达9万亩,优质果品率达60%以上。肉类总产量达2.5万吨,禽蛋产量达5000吨,奶类产量达1.65万吨,肉类结构进一步优化,猪肉比重下降到76%,牛羊肉比重上升到5.4%,禽肉比重上升到18%。渔业产量达2.3万吨。农村户用沼气池普及率达15%,沼气综合利用示范户达60%以上,使用沼气替代60%以上的传统生活用能。
   
    ——主要建设内容: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农田基本建设6万亩,建设机耕路、U型槽、排灌水渠,改造中低产田,加大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城郊镇旱作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城郊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和脱毒马铃薯、脱毒甘薯种植基地。建成水稻病虫区域测报站。建成农业部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和现代农业研发中心。
   
    对台农业。加强与台湾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引进台湾资金和技术,发展对台农业。在大埠岗嘉德闽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台湾阿里山脆桃、台农密雪梨、翠冠梨及日本甜柿等水果新品种,建成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
   
    动植物良种工程。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换代,良种5年更新一次。水稻重点推广优质稻品种,淘汰米质较差的水稻品种组合;蔬菜每年引进30个左右名特优稀新品种,筛选适合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引进试种水果新品种;生猪生产在稳定原有数量基础上,加快品种改良,增加优良瘦肉型猪的比重;奶牛生产要大力推广饲养优质高产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水产主推“浦江一号”等优高品种。
   
    良种推广繁育基地。新建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优质鸡及二元母猪扩繁良种畜禽场;新建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闽北猪育种中心;新建年供水花60万尾、夏花120万尾的水产良种繁育场;新建年供商品猪1万头、商品禽类20万只的近郊畜禽养殖场;新建基建8500平方米,年出栏肉牛4500头的拿口镇规模化肉牛养殖场。
   
    生态菌。在大竹、下沙、水北、卫闽等乡镇建设巴西蘑菇、双孢蘑菇等草腐类生态菌生产示范基地50万平方米。提高生态菌深加工能力。
   
    茶叶深加工。抓好和平、肖家坊、吴家塘、高峰农场、综合农场、茅岗茶场等10个千亩连片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和平、肖家坊、吴家塘3个300亩以上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茶叶品种更新换代,整合雪龙、粟香绿等地方特色品牌,突破茶叶精加工,提高茶叶包装档次,增加茶叶附加值。
   
    (2)林业
    目前,从第一产业产值构成看,以种植业为主,其中谷物、蔬菜和烟叶为主要支柱。与种植业相比,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地条件下,林业产值的比重与山区特色不符,说明林业发展的潜力很大,“十一五”时期大有可为。
   
    ——发展目标:至“十一五”末,全市有林地面积达3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2%,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00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30.8%;国家级保护区面积15.7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建立速生丰产林面积达54.2万亩、丰产竹林基地面积18万亩、花卉面积3375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530万立方米,毛竹总立竹数9500万株;主要森林病虫害有效防治率85%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其中生态公益林控制在0.5‰以内);年森林采伐限额75.5万立方米,其中商品材45.4万立方米,竹材600万根;人造板45万立方米。初步建成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保障体系;把邵武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林业综合改革与发展试验示范基地和全省珍稀乡土树种繁殖重要示范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三个百万亩工程”、“两个重要基地”,“一个工作站”。即100万亩工业原料林、100万亩以毛竹为主的优质高效多种经营经济林、100万亩生态公益林,全省珍稀乡土树种繁殖重要示范基地、林业企事业综合改革重要示范基地,建成林业博士后工作站。
   
    ——生态建设工程:
    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重点保护闽江上游富屯溪流域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城市周边景观林,国道省道一重山、水库周边和其他重点区位生态公益林。到2010年,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30%。
   
    生物多样性工程。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濒危物种的保护。到2010年,将石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5.6万亩。全市自然保护区、小区面积2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9%。
   
    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重点建设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江河流域沿线两侧一重山绿色长廊。到2010年,建成绿色通道1922公里,形成以城乡绿化为依托,公路、铁路、江河流域沿线两侧一重山绿化为网络的国土绿化新格局。
   
    森林灾害防治工程。建成生物防火林带达5019公里,修建防火路1782公里,建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扑火队伍30支。
   
    ——资源培育基地:
    毛竹丰产高效基地。改造低产竹林,加快竹山机耕道、竹山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竹阔混交林,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到2010年丰产竹林面积达18万亩。
   
    工业原料林基地。重点建设以耐寒桉树、杉木、马尾松、马褂木、枫香及其它速生阔叶树种为主的纸浆、人造板、松香加工用材原料林基地。到2010年基地建设面积达54.2万亩,其中造纸原料林基地6万亩、竹浆原料林基地12.2万亩、人造板原料林基地8万亩、松香原料林基地2.3万亩。
   
    乡土珍贵树种基地。重点建设光皮桦、观光木、乐昌含笑、乳源木莲等乡土珍贵树种基地,培育材用、绿化树种和珍贵木本中药材基地。到2010年基地面积达1.6万亩。
   
    大径材基地。改造和新造林相结合,建设大径材基地。到2010年全市建立以杉木为主的大径材基地达6.1万亩。
   
    种苗和花卉基地。重点建设杉木、马尾松、乡土珍贵树种等优良林木种苗繁育基地。大力发展绿化苗木、盆栽植物等花卉生产基地。2010年林木种苗繁育基地面积达1.56万亩、花卉基地面积达3375亩。
   
    二、突出突破工业,加快产业集聚
    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产业集聚提升和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把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结合起来,积极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加工型和科技型项目,迅速增大工业总量,通过突出工业来拉动一、三产业发展。
   
    1.企业规模目标。规模以上企业年增10家以上,“十一五”末,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35家以上,其中5000万元以上企业50家以上,亿元企业20家以上,规模工业产值达90亿元,平均年增长18.5%。
   
    2.工业水平目标。力争“十一五”时期平均每年实施10个(单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工艺技术装备达到上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争创国家级名牌(全国驰名商标)2个以上、省级名牌(省著名商标)10个以上。“十一五”末,工业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力争步入全省前列。
   
    3.工业园区建设。扩大城郊工业园区;拓展鹰山化工园,与晒口工业园区、下王塘工业园区连片;延伸紫东工业园区至故县;建设武邵高速公路互通口工业园区;建设金塘工业园区;建设316国道沿线工业小区(含洪墩、卫闽、拿口、大竹、水北工业园区),打造工业走廊,形成工业集聚新态势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4.产业集聚发展重点。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林产加工、纺织服装三个产业集聚,推动纸业、食品加工的做大做强和集聚发展。
   
    (1)精细化工。“十一五”末实现“三个二”,即规模工业20家、产值20亿、利税2个亿。按照“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错位竞争、跨越发展”的思路,加快化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一是煤系化工。以化肥厂为依托,通过化肥厂系列节能技术改造,使该厂形成15万吨合成氨、25万吨硝铵生产能力。利用煤系化工的基础原料,开发下游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发展壮大草酸、甲醇、硝酸盐等系列产品,并促进更深层次的新产品的开发;二是氟系化工。以华新、海新、永飞等一批氟化工业企业为龙头,通过与科研部门合作,开发氟化氨、氟化钾、表面活性剂等一系列氟系新产品,实现规模生产;三是林产化工。重点发展松香、松节油二次加工产品,功能型活性炭和竹炭及其制品。到2010年松香类产品产量达0.24万吨,活性炭达0.9万吨。四是轮胎。正兴轮胎通过改造,增加50万套汽车轮胎生产线。
   
    (2)林产加工。按照培育基地、定位市场、循环经济、提高附加值的要求,调整产品结构。一是以福人、绿源、中森板业为基础发展深度加工,争取深度加工率达60%以上;二是以王斌装饰、锦祥木业为龙头,发展杉木间伐材和小径材加工业,生产木制装饰用品、园艺品、木制宠物用品;三是以金松为重点,生产木制玩具工艺品;四是以杜邦木业为重点,生产高档家俱。至2010年,林产加工产值达14亿元以上。
   
    (3)纺织服装。抓住中国加入WTO后给纺织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契机,充分发挥我市已基本形成的纺织及服装加工的配套生产能力,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扩大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立足国内外市场,积极推动技术进步,把纺织工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扩大隆鑫纺织、现代纺织棉纺生产能力,到“十一五”末达到15万锭;二是扩大现有洗洁巾生产能力,引进生产企业和做大现有企业,生产规模力争增加4—5倍,洗洁巾生产能力达4亿片/年;三是扩大现有2家针织品生产企业;四是和丰基布深加工,发展革胶制品。至2010年,纺织服装产值达10亿元以上。
   
    (4)纸业。以中竹纸业为龙头,重点推动林纸一体化扩建项目建设,纸浆生产达到25万吨规模;引进一批纸制品生产企业,扶持南武夷纸业、华光特种工艺等纸制品企业。至2010年,纸业产值达13亿元以上。
   
    (5)食品加工。以“优质、新型、特色、名牌”为经营方略,紧联农业,依托市场,对接科技,弘扬特色。一是新建武夷烟叶年产30万担打叶复烤第二条生产线,通过其发展带动烟叶产业化的升级;二是以健武、华大食品为龙头,依靠科技发展笋制品系列;三是以元隆食品等企业带动,加快我市蔬菜、生态菌、畜禽养殖产业化进程。至2010年,食品加工产值达3亿元以上。
   
    三、主动融入大武夷旅游圈,推进旅游产业升级
    打响“南武夷”旅游品牌,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整合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利用我市处于武夷山、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旅游金三角中心的有利位置,依托和平古镇、天成奇峡、民俗馆、喷泉广场、熙春公园、紫云湖、市区各大型宾馆、商场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休闲、购物、娱乐设施,整合城市旅游资源,促进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旅游文化研究,提升旅游品位。要打好黄膺公、黄峭品牌,利用黄氏联谊会的影响,发展寻宗旅游业。要积极发展旅游中介组织,拓宽旅游渠道,增加旅游从业人员。要实现以商带旅,以旅促商,带动会展、饮食、房地产、通讯、交通、信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1.具体发展目标。“十一五”时期旅游接待人数和入境游客分别按年均递增13.4%和14.7%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171万人次,入境游客达2600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
   
    2.旅游景区(点)建设。按照《邵武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主要开发南武夷重点景区——和平古镇和天成奇峡。和平古镇在保护古民居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古街巷结构,以古街区完整为古镇特色,保护、修复成为中国南方少有的街巷民居整体景观的历史文化古镇。主要做好古城墙、古街区、古建筑的整修和收购。天成奇峡景区与金湖景区共同建成世界地质公园,做好锦溪漂流、仙人台、碗厂、鸳鸯一线天等景点开发,建设漂流上下码头。同时,加快黄膺公博物馆、千岭湖旅游度假村建设和城区紫云湖旅游开发,对已形成接待能力的熙春园、人民广场音乐喷泉、民俗馆、李纲纪念馆、南源寺、宝林寺等景区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产品。加快昭武源休闲旅游景点建设,对晒口九龙瀑布温泉景区、道峰山景区进行考察论证开发。通过五年努力,争取把和平古镇和天成奇峡建设成为国家4A景区,熙春园由国家2A升为3A景区,把千岭旅游度假村建设成为国家2A景区。
   
    3.旅游服务设施。在城南新区建设一座四星级宾馆,在和平古镇或天成奇峡建设一座三星级宾馆,紫云宾馆由二级升为三级,邵武宾馆、华英大酒店、弘澄山庄改造为二星级宾馆。
   
    4.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天成奇峡至泰宁颜坊、上青公路,提高公路等级,形成环大金湖和天成奇峡的大公路网。
   
    5.旅游相关产业。主要是积极发展特色小吃,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建设好古玩一条街,成为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古董收藏、鉴赏、拍卖街市。
   
    四、大力发展服务业,构建区域服务优势
   
    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完善服务业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营造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最佳服务环境,实现市场贸易公正有序,商贸辐射半径不断延长,服务业就业人数迅速增加,服务产业总量迅速增大的目的,把邵武建设成闽西北商贸中心。
   
    1.市场建设。建设有较大影响、能够辐射闽北及全国的大型专业市场。筹建邵武展览中心,使全市各种工业品通过展览中心常年展销;重点建设果蔬批发市场、建材批发市场、粮食批发市场、木材批发市场、副食品交易市场,建设小商品市场、水果零售市场、旅游工艺品市场、旧货交易市场、旧料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把粮食批发市场、建材交易市场、汽车及配件交易市场打造成为辐射闽西北乃至闽浙赣交界区域的专业集散中心。
   
    2.贸易业。一是做大流通骨干企业。鼓励省物资贸易邵武总公司、豪特家私、万顺摩托车、龙祥汽贸等企业做大,成为流通骨干企业;二是优化出口产品。在现有的氟化产品、竹木制品、洗洁巾、鳗鱼、清水笋为主要出口产品基础上,培育高档家俱、绿色(有机)食品二个主要出口产品。三是拓展外贸渠道。帮助具备条件的企业取得出口经营权,让更多的企业自营出口,直接走向国际市场。
    3.餐饮宾馆业。以建设四星级酒店为重点,提升邵武宾馆、紫云宾馆、华英大酒店等酒店等级,创建档次高、功能齐全的星级宾馆群;改造和新建一批服务完善、特色明显的餐饮企业;培育扶植方便市民、服务大众的餐饮网点及早餐工程;积极引导餐饮企业参加分等定级,全面提升餐饮业的整体水平。
   
    4.现代物流业。依托高速公路加快物流业发展,在高速公路互通口发展仓储业;省物资总公司邵武贸易公司要依托现有铁路专用线和仓储设施,新增扩建现代仓储设施,提高装卸能力,增加吞吐量,至2007年建成全区最大建材物流集团;整合粮油食品资源,做好市优质米公司及粮食交易中心建设,引粮入闽,做好对沿海的粮食贸易。抓好龙祥汽配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成为闽西北最大汽配中心;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提高壮大物流业的整体水平,逐步形成服务全市、辐射周边、参与全国大流通的区域物流中心,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5.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代理、代办,投资理财、经纪人、策划、职业介绍等中介组织,规范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咨询、公证等咨询业,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经纪人队伍建设,成立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协会。扶持一批“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农业经济组织,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
   
    6.信息服务业。实施政府、企业和农业“三大上网工程”,建立和完善政务网(完成横向连接)、工业经济网、农业服务网。搭建以政府信息化为主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立资源共享的数据中心和为民服务联动中心。进一步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网上招商、网上销售,积极探索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企业运作新模式。在抓好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信息网络人才,以满足全市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快速发展对信息的需要。
   
    五、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1.交通
   
    (1)公路。重点是抓好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武邵高速)建设;做好邵武至光泽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建设南武夷旅游公路(京福高速公路互通口至肖家坊碗厂、泰宁颜坊至坳上、肖家坊碗厂至泰宁上青);建设城南环城公路,316国道城区段改至从城郊工业园区穿过;建设省道205线沟子岭路段改造工程;建设故县(许坑)经二都至建阳蕉溪公路;完成城南大道16米宽机动车道砼路面及36米宽路基验收工作;抓好市乡村公路“硬化”工程,利用两年的时间(2006—2007年),硬化260.4公里乡村公路,实现乡镇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再利用三年时间(2008—2010年),硬化284.2公里,全面实现村级公路硬化目标。至“十一五”末,形成比较完备的县、乡、村公路体系。
   
    (2)桥梁。改变现有桥梁窄小、老化现状,对全市26座危桥进行改造;实施官墩至溪西、高坊至对岸、王溪口至加源、陈坊至谢坊、外石至下晒口等五项渡改桥工程。
   
    (3)场站。建成火车站集装箱延伸点;开通海关延伸服务;在城南新区新建一级规模的多功能现代型汽车客运站;建立一个较大规模的邵武物流中心,集货运配载、仓储、维修、存车、吃住等为一体;在市区建设多个停车场,布点合理;在拿口、洪墩、和平、沿山、肖家坊各建立一个五级客运站;在316国道汽贸城内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4)运输装备。至2010年,全市客车总量达200辆,中级客车所占比重达60%以上;出租汽车总量为150辆,全部更新为中档以上轿车型。
   
    2.能源
    建成燃料级二甲醚生产线;建成富屯溪梯级电站及大批小水电;争取邵武火电厂扩建项目开工;推广农村沼气,积极开发规模养殖场沼气发电,推广太阳能利用;继续做好高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推介与开发工作;做好核电站前期工作。
   
    3.水利
    (1)蓄水工程。新建水北大乾、和平危家、和平坎下、桂林余山、高峰、拿口龙风等6个小(一)型水库,新建大埠岗宝积等17个小(二)型水库,新建水北大漠新村等12个小山塘。
   
    (2)灌区续建。对大竹曾家尾、洪墩、香铺、大埠岗、和平坪地、肖家坊层溪、下洒口水轮泵、下沙分站、沿山广福等小(一)型灌区进行完善,建设渠道配套、延伸、加固、防渗、田间节水等工程。
   
    (3)乡镇供水。改造和平、大埠岗、拿口、张厝、肖家坊、沿山、卫闽、洪墩、金坑等乡镇所在地供水厂。建设40个村级自来水工程,争取全部行政村架通自来水,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4.电网
   
    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新建110KV下沙变二期、110KV大埠岗变、110KV吴家塘变、110KV越王变二期、110KV拿口变二期、110KV高峰变电工程,新增110KV变电容量176MVA,新建及改造110KV输电线路61千米;新建卫闽、洪墩、桂林等35KV变电工程,增加35KV变电容量16.3MVA,新建及改造35KV输电线路126千米。
   
    六、迅速拓展市区,加快城镇化进程
   
    扩大市区规模,集聚城市人口,完善城市功能,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把邵武建设成我省重要的二级城市经济区中心之一。
   
    1.市区定位。布局合理、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服务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2.城市发展。总的方针为“东扩、南进、控中、美河”。规划控制区面积约95平方公里。
   
    3.城镇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至2010年,全市总人口达31.2万人,力争达34万人,城镇化水平力争达70%;至2020年,总人口达38万人,城镇人口28.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74%。
   
    4.建设项目:
   
    (1)园林城市建设。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和29个省级园林式乡村。
   
    (2)城市道路网络。完善城南大道、城南新区主干道、迎宾大道建设,新建华光路南段延伸、人民路、东桥南路,改造五四路、新建路、华光路北段、五一路南段,形成四纵七横市的区道路网络。
   
    (3)城市供排水及垃圾处理。新建日处理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及截污干管,新建日处理250吨垃圾综合处理场,新建城市自来水第二水源工程。
   
    (4)城市照明。新增城南大道至城郊工业园区、八一南路至城南新区、复烤厂至晒口煤矿、316国道纪念碑至农垦学校、跃进路至人民路、华光路南段至316国道、东桥路南至316国道等路灯。
   
    (5)城市公园。新增城南新区景观轴;建设昭武源休闲区;改建丹台山公园。
   
    (6)城市住宅。城市住宅向高层发展,建成米兰、明佳、华荣等高层楼房。继续开发城南新区,建设城东花园、锦溪花园、华光路南路小区、紫荆花园。每年房地产开发供地在8万平方米以上,2006年商品房供应量不低于20万平方米,以后4年逐年递增5万平方米。旧区改造每年拆迁面积控制在5万平方米以内。研究东关改造方案,采取切实有效办法,逐步改造东关。
    5.中心集镇建设。
   
    (1)拿口镇。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建材、林产加工等以本地资源加工为主的工业,积极吸引外来技术和资金发展新型产业,要利用较好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发展商贸和旅游服务业,成为交通、工贸型城镇。
   
    (2)和平镇。和平古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完善、独具特色的古街巷资源。以发展旅游业为主,成为旅游型城镇。工业以发展林产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高速公路建成后,开辟市级工业小区,引进技术和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3)沿山镇。发展特色农业,建成副食品供应基地。以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机产品深加工开发为重点,由初级到高级、由食品到产品,走纵深型拓展的路子。
   
    七、坚持科教兴市,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推动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事业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千方百计增加社会事业的投入,解决社会事业投入不足问题。综合利用、优化配置社会事业资源,提高综合效益,逐步实现社会事业向机制市场化、管理产业化、投入多元化、资源社会化、建设规范化方向发展。
   
    1.教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实施素质教育,巩固“双高普九”成果,注重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办好幼儿教育,办强高中教育,注重青少年校外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建设南武夷职业技术学院。关注贫困学生,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制度。至2010年,3至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0%;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100%,按时毕业率达99%;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年巩固率达97%以上,毕业率达99%;普通高中、职业技能中等学校协调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全市青壮年从业人员培训率达40%以上,98%的农村新增劳动者掌握2至3门以上实用技术。
   
    主要建设内容:
    (1)学校布局调整。农村小学实行撤点并校,联村办学,拆并100人以下的村完小,建设8所以上达标的农村中心寄宿制小学;城区在城南新区新建1所中学和1所小学,占地面积分别为60亩,办学规模分别为36个班和24个班。
   
    (2)示范校建设。建好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6所地级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完善并提升1所办园条件完备、办园水平较高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建成3所城区省级示范小学,8所农村省级示范小学,3至5所省级示范初中;一中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四中争创省二级达标校,七中争取建成省三级达标校。
   
    (3)灰领人才基地。建设南武夷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达1万人;将五中并入职业中专,新建校舍8000平方米,争创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在校生达3000人。
   
    (4)危房改造。对纳入中央危房改造的项目,按计划实施完成。对新出现的危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改造。五年内实施危房改造项目20个,总面积2.3万平方米。
   
    2.科技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竞争力,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发、一批重点科技成果的转化、发展培育一批技术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的聚集、辐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科技普及力度。至“十一五”末,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综合实力进全省中上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全市80%以上工业企业建立健全技术研发机构,有10个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发展高新技术。第一产业重点发展动植物生物技术育种应用研究(转基因)改良技术应用、动物胚胎工程、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生物农药及生物肥料的研制开发、现代发酵与技术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植物脱毒技术。第二产业重点抓好专用数控机床技术的研究开发、企业信息化单元技术及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洁净能源新技术推广以及光机电一体化的研究开发。
   
    3、文化体育
    继续深化文化体育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体育产业,逐步建立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健康规范的文化体育市场。
   
    (1)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成市文化艺术综合大楼,完善“福建文化信息网络工程”建设,实施档案管理“金档工程”。稳步推进艺术表演团体和经营性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重视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繁荣文艺创作,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精品,扶持民办非营利性文化单位,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繁荣文化市场。
   
    (2)文化遗产保护。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建福建省傩舞艺术之乡、三角戏艺术之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地方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制定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开展文物普查和征集文物活动,鼓励民间博物馆建设,重点建设博物馆暨黄膺公纪念馆,争创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县。
   
    (3)体育竞技。建好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省级举重、乒乓球后备人才基地,筹建国家级游泳运动场馆。加强业余体育训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开展体育竞赛,巩固发展优势竞技体育项目。
   
    (4)全民健身。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更多的体育健身场所和设施,实施体育锻炼标准,开展成年人体质测定工作,培养社会体育骨干,发挥各部门和体育社会团体的作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推行体育社会化,发展体育产业,培育和规范体育市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市人口的40%以上,成年人体质合格率达到80%以上,90%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5)群众文体阵地。加强市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村文化俱乐部(文化社区)和文化中心户建设,90%的乡镇(街道)文化站、80%的村文化俱乐部(文化社区)达到标准,每个行政村至少拥有1户文化示范户,基本满足城乡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体育生活需求。
   
    4.广播电视
    广电事业以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重点,以促进广电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终端用户的满意度为核心,以科学经营为保障,实现广电事业可持续发展。
   
    (1)市乡村光缆联网。完成市乡光缆联网,90%行政村实现光缆联网,85%的自然村实现光缆联网。
   
    (2)“村村通”广播电视。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对条件尚不具备的村,采取建立卫星接收站和小片有线电视网的方式解决群众看电视的问题。
   
    (3)数字化改造。完成市区及部分乡镇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转换,开通数字标清及高清晰度电视、数字付费电视、视频点播、互联网接入、数据传输等业务。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的数字化。
   
    (4)城区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对城区及部分乡镇有线电视传输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增加光节点数量,每个光节点的用户数控制在250至300户左右,放大器级联数控制在二级之内。
   
    (5)网络资源开发。做好“数字邵武”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横向网;探索和开发互联网接入。
   
    5.医疗卫生
   
    构建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技术适用的服务体系,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1)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到2010年,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165/10万范围,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单苗种率达到95%以上,认真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控制重大传染病、重大疫情的发生和流行。市卫生防疫站改为疾控中心。
   
    (2)食品安全。到2010年,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达90%以上。
   
    (3)妇幼卫生。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0%以上,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在零,创建“初保先进市”。新建面积5000平方米、80张病床,集门诊、住院为一体的综合妇幼保健综合楼。
   
    (4)医疗资源整合。扶持市立医院建设成为省边际区域中心医院。将昭阳卫生院并入市人民医院,新建病房大楼一幢,突出中医、针按、肝病、糖尿病及康复特色;将水北卫生院并入市第二医院,新建病房大楼一座,突出传染、精神专科。新组建市卫生监督所,建设市急救中心。
   
    (5)农村卫生。开展乡村爱国卫生运动,搞好乡村环境卫生,实现农村卫生整洁。对拿口、和平中心卫生院和城郊、洪墩、吴家塘、金坑、桂林、张厝、大埠岗卫生院的住院病房和门诊用房进行改扩建。对全市16所卫生院的基本医疗设备和急诊急救设备进行配置。加强卫生院产科建设,到2008年全面达到福建省助产技术标准。
   
    (6)农村合作医疗。2006年全面展开,当年70%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全部农民均参加合作医疗。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大病统筹)制度。
   
    八、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1.人口与计划生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对人口计生事业经费高投入态势,确保计生经费增长高于财政增长幅度;建立和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高度重视解决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5%左右,年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7‰;出生婴儿性别比低于100∶110。
   
    2.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城镇人居环境体系、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要加强建设工程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和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
   
    主要目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60%,城市垃圾处理率达100%;市区饮用水达国家地面水质Ⅱ类标准;水土流失近期治理程度达67.14%,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中后期治理程度达10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范围内,所有工业企业排污达标。
   
    主要建设内容:
    (1)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以生物措施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流失班为对象,综合规划,集中治理,治一片,成一片。根治水土流失,对同青溪(含朱山)小流域、大埠岗小流域、和田溪小流域、大乾河小流域、叶厝溪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2)环境建设。
   
    ——污水垃圾处理工程。新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万吨,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场,日处理生活垃圾250吨。全市每个乡镇所在地都有符合国家卫生要求的垃圾填埋场。
   
    ——噪声管理。加大城市交通道路管理力度,严格车辆禁鸣制度,重型、高噪声车辆不得通过市区行驶;强化工业企业及“三厅”噪声的监督管理,限期治理厂界噪声超标企业。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每个村有设置垃圾堆放点,有垃圾池;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0%以上。划定畜禽养殖禁建区,禁建区内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拆除,禁建区划定前已建畜禽养殖场必须于2007年底前治理达标,未按期达标要搬迁或关闭。
   
    ——清洁效益型工业企业。坚决遏止工业污染反弹,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实现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至2010年,20%以上的规模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提高森林覆盖率。走生态林与经济林并举的发展路子,至2010年,全市有林地面积达3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
   
    3.土地利用与管理。
   
    (1)建设用地总需求:城市新增用地590公顷,建制镇新增用地16.57公顷,农村居民点新增用地70.2公顷,独立工矿新增用地1423.34公顷,旅游新增用地141.13公顷,交通新增用地478公顷,水电、电力新增用地715.04公顷。合计“十一五”时期新增用地3578.28公顷,年平均596.38公顷。其中利用耕地1626.14公顷,年平均利用耕地271.02公顷。
   
    (2)土地的管理。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严格管理建设用地。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通过年度用地计划,调控用地总量。用地指标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重点保障国家、省、南平市和本市重点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在此基础上,兼顾一般性建设项目用地。提高工业用地门槛,每亩土地投资不低于50万元,对闲置2年以上的土地按规定予以收回,并依法及时处置。坚持耕地占补平衡,严格管护基本农田,切实贯彻严格审批与占补平衡制度,做到占一补一,占补平衡。
   
    九、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新理念,积极探索和实施富民利民政策,把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放到重要位置,实现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安居乐业。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资合法权利,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城乡居民就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切实保障城市下岗职工和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加快建立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群体的福利服务水平。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继续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坚持多元式扶贫,着重解决老区、贫困村、边远村、少数民族村的基础设施。继续实施“造福工程”,有序搬迁边远村庄。让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1.城乡居民收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稳定物价水平,确保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稳步增长。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切实保障城市下岗职工和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和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2.劳动就业。一是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继续大量引进生产型项目,扶持和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扶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二是依托街道社区,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推进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
   
    3.农村劳动力转移。把劳动力转移作为重点项目来抓,切实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心”的作用,将技能培训、房产中介、农田流转、劳动保障、户籍管理、求职登记、创业咨询等职能进行整合,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一揽子解决农民土地流转和进城面临的就业、技能培训、子女入学、住房、就医、劳动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一方面为工业快速发展解决用工难问题,加快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促进农民增收,加快非农化进程。
   
    (1)阳光工程。要争取成为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阳光工程”示范县,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培训,年承担农民工示范性职业技能培训任务2500人以上。
   
    (2)做好土地流转服务。试行“土地银行”的办法,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将外出务工农户的土地由服务中心统一租赁,统一发包,保障在外务工的农民有一份固定的收入,使之能更加安心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工作。
   
    (3)基层建设。在所有乡镇建立起劳动保障所,为农民提供职业咨询、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及代办各种社会保险和劳动保障事务等服务。
   
    (4)劳务协作。开展山海劳务协作,与福、泉、漳、厦建立密切的劳务协作,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劳动力。规范开展对境外劳务派遣工作。
   
    4.社会保障。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障覆盖面。到2010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企业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开展农村养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要实现全覆盖。要继续做好医保扩面工作,重点抓好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外来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的参保工作。增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事业单位全部参加失业保险。进一步扩大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将非公企业、个体劳动者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继续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拓宽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渠道,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继续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实行贫困家庭孩子上学助学金制度。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贫困人口。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看病、住房、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加快建立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
   
    十、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一五”时期,要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经济强市的总体要求,坚持“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全面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灾减灾体系。
   
    1.建立健全防洪、涝、旱减灾体系。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洪、涝、旱减灾体系,提高全市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继续完善富屯溪流域邵武段的防洪设施和重点堤防工程,逐步推进富屯溪沿岸重点乡镇防洪工程建设,对水库和水闸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实现水库正常运转。
   
    (1)防洪堤建设。含富屯溪晒口段左岸、药村段左岸、城区右岸、城区右岸加高、拿口左右岸、吴家塘右岸、卫闽谢坊右岸;古山溪城区左右岸、沿山左右岸;晒口溪下沙左右;同青溪城郊工业园区左岸;和田溪和平古镇左右岸;将石溪肖家坊左岸;金溪金坑乡左岸;大竹溪大竹左岸;水口寨溪洪墩右岸。
   
    (2)水库除险加固。对层溪水库、大埠岗水库等15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个别已无特别重大作用的旧、险水库,不再蓄水,放弃使用。
   
    2.建立健全防火减灾体系。认真做好消防隐患整改,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坚持和完善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制定整改方案和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强化火灾隐患挂牌重点督办机制,并及时跟踪督查,防范和消除各类火灾苗头;突出重点,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检查,加大对火灾事故灾害的防范力度;全面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领导目标责任制,增强防火安全意识,特别是对易燃、易爆等易灾物品和交通、电力、通讯等重要设施的管理,加强宾馆、超市、娱乐等人口密集场所消防管理,强化责任约束,消除火灾事故隐患。
   
    (1)新建城南消防站,实现消防装备达标,改善消防部队训练、执勤、工作和生活条件。
   
    (2)组建消防特勤班,配齐维护相应装备。
   
    (3)改善市区市政消防供水管网,逐年增设市区消火栓,2008年市区市政消火栓配备率达100%。
   
    3.建立健全防疫减灾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不断提高疫病监控能力和防治水平。要着力搞好植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区域测报站和林业病虫害测报点,建成全市联网的病虫害监控、预报发布网络,形成规范的病虫害测报、调查与发布体系。建立和完善病虫害防治与控制系统,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逐步扩大综合防治区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面积,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防治效果。动物疫病要重点加强对猪、牛、羊、兔、鸡等主要畜禽和主要水产品常见病、流行病、突发病的防治,加快建立和完善动物检疫快速监测和诊断系统,抓好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工作,提高疫病监测的能力和防治水平。
   
    4.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体系。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一起抓,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完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积极开展地震综合防御,开展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示范项目和农村居民地震安全示范项目建设;建立并逐步完善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增强震灾防范抗御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抢险救援能力。
   
    5.建立健全气象防灾体系。做好气象预测、预警工作。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消雾等作业,在有效防御干旱、冰雹危害、保证高速公路畅通等方面发挥作用。
   
    6.建立健全处理突发性重大灾害的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做好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预警防治工作,加大对重点矿山、重点库区、交通干线、旅游区(点)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力度,有效消除灾害隐患。实施重点地质灾害村搬迁重建工程,共征地14万平方米,对463户重点地质灾害户分批整体搬迁。
   
   
   
    第三部分“十一五”时期主要保障措施
   
   
    为实现上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快体制创新,以项目工作为抓手,营造创业环境,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关键在党的领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立新时期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各级党委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抓好新形势下的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抓基层,抓具体,注重调查研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做到公正用人、任人唯贤。切实发挥乡镇的功能和作用,逐步提高对乡镇的保障水平。健全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干部离任退休养老保险制度,充分调动和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重视老干部工作,切实落实各项政策待遇,发挥好老干部作用。
   
    二、全面实施项目开发和重点带动战略
   
    把项目带动战略贯穿于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建设的全过程,所有工作都围绕项目来展开。用项目来组装人、财、物,用项目来检验工作的落实和工作的成效。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着力策划、抓好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性项目和产业关键性项目,并把各项工作任务都具体化为项目,一项一项抓落实。
   
    1.不断创新完善机制。深入开展以项目为核心的创业竞赛,形成从策划、推出招商到项目落地一整套工作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项目质量、效益评价体系,营造全市上下合力抓项目的浓厚氛围。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2.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十一五”时期全市有重点建设项目79个,总投资174亿元,“十一五”时期计划投资136亿元。包含工业项目23个,农业项目18个,城建项目9个,市场流通项目7个,交通项目5个,旅游项目2个,文教卫生广电项目13个,服务项目1个,减灾项目1个。此外,有核电站、邵光高速公路、国家原烟储备库等3个储备项目,总投资达446亿元。要落实这些项目的挂项领导和责任单位、责任人,分批逐年实施,确保达到预期目标,从而完善基础设施,形成强大经济增长后劲。
   
    3.积极有效地招商引资。积极推进社会化招商,继续实行项目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让政府、企业和社会都积极参与,努力实现招商载体多元化。开展业主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小分队上门招商等活动。围绕重点产业、产业集聚,理清和找准上下游产业链的空白点和薄弱点。建立产业集聚缺失项目招商制度,围绕产业供需链环节,针对龙头项目的发展需要,重点推出配套项目开展招商,带动一批配套项目的转化和落地,延伸产业集聚产业链环节。同时,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对接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飞地”政策的实施,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要更好地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政府间优惠贷款和外援,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吸引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来投资兴业。
   
    4.营造良好项目开发环境。进一步提升环境的质量,使邵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赢得竞争优势。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办事和服务效率,不断巩固亲商、扶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项目的质量和水平。营造良好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环境,以诚信和优惠的条件打动、吸引、留住投资商。
   
    三、改革和创新体制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性障碍,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1.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坚持科学理政、民主施政、依法行政,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的原则,进一步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政府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机制,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程序,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实行政府行为责任追究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努力建设责任型、服务型、效能型的人民满意政府
    。
    2.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要始终坚持打牢农村发展基础,在给乡镇统一国库发工资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整合全市农村工作机制的五支队伍,增强一体化运作的有效性,不断推动农业产业有新作为、新突破。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原则,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落实扶农支农政策。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推进林业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后续配套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信用社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乡镇区划的合理调整,精简农村基层政府机构与人员。
   
    3.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着力规范企业改制行为;积极筹措改革资金,加大债务处理力度;完善各项配套改革;放开搞活国有企业,推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
   
    4.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市外产品(服务)等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推进市场中介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改革发展,加快现有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主管政府机构的脱钩和改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继续实施下派流通助理的有效制度。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培育、组建一批流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培育发展连锁超市、特许经营、品牌代理以及物流配送中心等新型流通企业。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原则,加强与长三角、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推进与上海的对接,大力引进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资金。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争取开通海关延伸服务,促进外贸出口。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借助“5.16”旅洽会、“6.18”推介会、“8.20”香港招商、“9.8”投洽会等平台,充分发挥黄氏联谊会、商会、中介组织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全方位招商引资。把握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区”的机遇,拓展与台湾农业合作领域,努力实现新突破、新发展。
   
    五、发展和提升民营经济
   
    突出民营经济发展,放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项目对接、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对外合作等服务体系。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向拥有品牌的龙头企业集聚,进入大企业生产体系,建立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促进民营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自觉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六、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强调和谐发展,必须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首先,保持人口、环境和自然和谐发展。绿色腹地经济强市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失去了这个最大的特色和优势,绿色腹地就可能“变色”。在经济发展中,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坚持强化环境保护,努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具有特色的生态效益型、节约型发展之路。坚决守住“三条底线”,绝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谋取一时的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其次,保持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健全的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建设的热情。
   
    七、集聚和合理配置要素
   
    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不断集聚和合理配置,是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1.集聚人才。发展大计,人才为先,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把人才作为加快邵武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人才资源总量大幅度增加,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和取得高级技工、农民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占总人口8%以上。有效组织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多渠道、多途径提升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重视发现现有人才和柔性引进外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构建“留得住、引得进、能作为”的新型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结构,人才专业、年龄和高、中、初级技术人才比例趋于合理;借助有效载体,拓展用人空间,努力发挥市内外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作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构建人才高地,造就大批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全面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
   
    2.集聚资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协调发展”思路,吸引市外资金与启动民间资本并举。2010年我市各项存款余额预计达54亿元,要切实加以引导,将民间资金引向创办实体和投向产业发展。建立、培育和完善信用担保机构,方便中小企业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多渠道筹集产业发展资金。
   
    3.集聚技术。通过“6.18”项目对接平台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联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企联盟机制;加强企业用工培训,根据用工单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采取委托、合作办班等形式,帮助企业开展低成本的员工培训,培养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产业队伍。
   
    八、建设平安邵武
   
    “十一五”时期是体制转轨、社会转型重要时期。面对社会群体之间利益、矛盾增多和不稳定因素,必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化管理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1.完善治安基础设施。重点建设法院大楼、检察院大楼、公安看守所,在市区主要街道交叉路口设置交通指挥系统。
   
    2.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围绕建设“平安邵武”,突出治安稳定,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综治领导责任制,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和群防群治体系建设,建立多层面、立体式的治安防控网络。高度重视隐蔽战线斗争,防范和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捣乱破坏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3.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市方略,全面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规划,开展“五五”普法,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村民管理和办事公开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增强依法决策能力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水平,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正,健全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
   
    4.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依法打击经济犯罪,打破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和区域封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重要商品运行调控监测,完善重要商品市场波动应急预案,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储备制度和监测、应急系统。积极开展示范市场、示范超市和示范商店活动,树立一批市场诚信经营典型。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建立市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质量长效监管机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加大餐桌污染治理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
   
    5.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公民合法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文化权益,努力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统筹公共服务的分配与布局,着力解决公共服务分配不公的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重点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坚决纠正侵害职工合法权益问题。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重点查处无故拖欠工资、非法使用童工、非法职业中介等违法行为。
   
    6.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思想,加强统一指挥,完善和落实处置紧急情况的工作预案,提高保障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健全完善社情民意收集、分析机制,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妥善处置工作,重视群众信访工作,强化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7.强化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的安全领导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监管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考评奖惩机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行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加强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教育,落实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落实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抓好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切实抓好交通、矿山、建筑施工、危化品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落实危化企业和重大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配备必要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对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单位按“四不放过”严格查处,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九、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台工作。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加快少数民族村发展。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要始终把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道德支撑和智力支持。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巩固和发展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重点,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市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提高务实创新能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探索道德建设规律,推动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者、无偿献血、扶弱助残、扶贫济困、保护环境、婚育新风进万家等道德实践活动,弘扬见义勇为,树立社会正气,促进社会稳定。
   
    3.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互动教育网络。深化“文明小市民”创评活动,深化社会文化环境整洁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4.扎实推进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社会环境。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城镇、文明信用户等创评活动和文明乡镇竞赛活动,切实加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精神文明的工作力度,深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建好、用好、管好文化信息服务中心(站)和文化中心户,使其真正成为先进文化传播中心、文体娱乐活动中心、适用技术培训中心。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抓好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环保、再就业“六进社区”活动,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建设。以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深化拓展创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无假冒伪劣商品街”、“诚信商店”、“共产党员商店”、“文明店”,在涉农服务、家庭装修、食品保健、医疗卫生、商业零售等行业,推行行业服务规范,着力解决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等问题,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
   
    5.加强国防动员和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提高人防意识,修建人防工程,重点修建防空指挥所和熙春路大园盘地下防空室(平战结合)。
   
    第四部分中远期展望
   
    至2015年,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南新区建成,城市面积成倍扩大,城市人口达20万,城区建筑布局合理有序,房屋错落有致,建筑群体艺术化、单体建筑个性化;城市湖光山色,水清山碧,成为山水园林城市;城区经贸更加繁荣,商贸辐射半径延长,成为闽西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形成绿色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形式,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农田供排水系统健全;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形成精细化工、林产加工、纺织服装、纸业、食品、能源六大支柱产业,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企业群迅速崛起,工业产值达150亿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集聚效应得以体现;旅游服务业的潜力进一步激活,旅游业繁荣兴旺,服务业设施齐全,服务更加规范。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8%以上。交通运输得到明显改善,市内有京福、武邵、邵光等三条高速公路,与“长三角”、“珠三角”的联系更方便、更密切。
    至2020年,邵武成为福建经济强市。届时,邵武是国家南方生态绿谷、生态环境示范区、绿色有机产品基地、福建制造业强市,是闽、浙、赣三省边界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商贸中心,城市规模达中等城市水平。
   
   
    第五部分规划组织实施
   
    为了有效实施规划,必须强化领导和政策引导,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实施。
   
    本纲要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经济纲领,是其它各类专题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市级制定实施财政政策、专项产业政策等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是政府经济工作的行动准绳。为此,要加强对规划基本思路和纲要组织实施的领导。
   
    ----广泛宣传规划。实现“十一五”计划的目标和任务,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全市人民,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努力奋斗。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使广大人民认知规划、关心规划,参与规划的实施。各经济主体要充分理解和认识政府战略意图,把规划目标与企业行为结合起来,把追求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规划的实施。
   
    ----搞好规划衔接。各乡(镇)政府要把本纲要作为经济和社会工作的重要依据,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本纲要的规划内容。在编制与实施年度计划时,必须具体落实本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对需政府组织实施的规划内容,要按领域制定针对性强的专项规划、专题规划及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解责任、落实规划。
   
    ----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市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市政府规划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的监督检查,在规划期的中期和期末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必要时由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实施时期,当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不可预见因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市政府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的议案,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