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南平市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前言
   
    本世纪前头二十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是这一时期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委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县委作出建设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战略决策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浦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下同),对于我县抓住中央支持海峡西岸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纲要》的编制,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县委十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浦城县委关于制定浦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依据,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通过制定实施年度计划、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一、发展环境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南接北连的生态经济走廊”战略定位,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重点,以项目开发为突破口,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按照“激活经济细胞,夯实发展基础、构筑起飞平台”的工作思路,致力于抓基层、打基础、创机制、扎实开展创业竞赛活动,推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总的来看,我县“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大部分完成情况将好于预期,全县进入一个较好的增长期,实现了生态经济走廊建设阶段性目标。可以说,“十五”期间是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探索发展和改革新路子、新举措、新办法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时期;是全县人民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时期,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充分说明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建设南接北连的生态经济走廊”的战略定位,体现了浦城特色和优势,符合浦城发展实际;也说明了县委、县政府围绕这一目标出台的一系列加快发展的决策、政策和举措是正确的、有效的。“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1、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加。“十五”期间,全县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94亿元,比原定目标18.08亿元增加11.86亿元,年均递增10.6%,高于9%的预期目标。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县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比“九五”时期高出5.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00元,年均递增9.32%;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同口径比年均递增17.45%,地方级财政收入9610万元,同口径比年均递增17.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8亿元,年均递增28.2%,高于10%的预期目标。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45.7:25.6:28.7调整为2005年35.1:29.0:35.9。
    2、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十五”期间,我县“绿色”和“特色”产业特点更加明显,全县以绿色食品为主要标志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迅速,优质米、烟叶、笋竹、柰果、油茶、菌菜、白鹅、乳牛八大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以上;全县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0家,龙头带动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6.53亿元,年均递增5.55%。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扩大经济总量的突破口,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0家,完成产值13亿元,年均递增22.4%,培育发展了一批以工业发酵为主的生物化工优势企业和特色产业。服务业稳步发展,新型流通业开始出现,农村流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200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2.4亿元,年均递增10.5%。旅游经济体系初步形成,2005年全县旅游人数达到26万人次,年均递增27.5%;旅游总收入达到1870万元,年均递增63%。
    3、城镇化步伐加快。“十五”期间,我县进一步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县城规划区面积由13.3平方公里拓展到26平方公里,人口由7.5万人增加到10万人。相继完成五一三路延伸,兴浦路、南浦北路、河滨路的改造,以及河滨一期、贝林、安华新区、怡源A、B、C、D区的建设,2005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8%,城区供水普及率2005年达到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高于6.4平方米的预期目标;205国道沿线的九牧、仙阳、莲塘、临江、石陂镇等一批重点镇建设正在积极开展。
    4、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十五”期间,针对我县交通瓶颈、能源瓶颈、农村发展环境瓶颈、社会事业发展瓶颈,有效地组织实施了“十大工程、十大项目”建设,全县建成或开工建设了一批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如浦南高速公路动工建设,结束了浦城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境内国道、省道路面等级得到提高,两条入闽通道建成通车,“年百公里”乡村公路硬化工程进展较快,交通状况有所改善,装机6000kw的观前水电站和装机10000kw的蒋溪口水电站建设有序展开,完成农村电网和部分城区电网改造,清淤河道10公里,修建城区防洪堤9.79公里,增加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增强了抵御洪灾和抗旱能力。
    5、改革开放继续推进。“十五”期间,全县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土地延包、集体林权、国企三项改革基本完成。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2005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将达到2515万美元,年均递增15.9%,高于10%的预期目标;外贸出口总值将达到3714万美元,年均递增11.4%,高于10%的预期目标。认真实施“南接北连”战略,全县与长三角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日益密切,2005年全县山海协作实际到资将达到6.6亿元。
    6、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十五”期间,全县“两基”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规模继续扩大。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入学率96.94%、高考录取率67.8%;组建了“职成教育中心”;创办了“闽北职业技术学院浦城分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保健整体水平有所提高;文化、体育等其他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7、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稳步推进。闽江上游绿色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相继启动,全县界定生态公益林67319.3公顷,普查建档名古树256株,建立自然保护小区81个,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3.6%。全县现有耕地面积50.88万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继续巩固环境保护“一控双达标”工作成果,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环境整治得到加强。
    8、人民生活向宽裕型小康迈进。200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77元,年均递增8.58%,高于6%的预期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46元,年均递增7.36%,高于6%的预期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5.41%,控制在6%以内;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73万人、1.58万人和2.8万人;城镇和农村低保全面实施,低收入群体基本纳入保障范围,人民生活开始由初步小康向宽裕型小康迈进。
    (二)“十一五”发展的有利条件
    “十一五”是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期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这一阶段,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在这一阶段,我县和全国全省一样,改革和发展将进入攻坚阶段,利益主体多元化将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推进改革和发展的难度在加大,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同在。因此,“十一五”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耽误不起、失误不得,一定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和周边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中央和省上将加大对后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思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继续实施“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和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在全省未来区域发展政策导向上,省上也将更加注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在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提出把加快后发达地区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来看待。在继续加大对后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加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倾斜扶持的同时,以更广阔的视野谋划和实施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后发达地区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增强后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所有这些,对我县“十一五”发展都是难得的战略机遇。
    二是全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全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对我县加快发展是个难得的机遇。从“海峡西岸繁荣带”到“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全市中路发展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长三角和内陆地区的桥头堡,在“纵深推进、连片发展”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促进区域经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中作用明显。从产业布局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提出的发展七大产业,大部分与我县相关联,而且其中的生物化工、竹木制品、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以及旅游产业,既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依托,也是我县的优势产业。从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内陆腹地南接北连桥头堡的开拓决定福建的位置,制约福建优势的消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仅靠狭窄的闽东南沿海远远不够,必须把国内广大内陆省份作为福建发展的纵深腹地,而我县既是福建拓展经济发展腹地的枢纽地带,又是福建生产力向内陆辐射的战略前沿。因此,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从地缘经济角度看,我县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处于一个极具关键性、战略性的位置。
    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对新形势和新一轮发展前景分析,“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闽东南未来五年将迎来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伴随着发展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链的延伸以及产业的转移和辐射;我县的周边地区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区位优势的进一步突显、产业基础的进一步夯实,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态势正在逐步形成。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必将带来产业发展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带来产业发展的联动与互动,带来产业的辐射、转移与集聚。这些都为我县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以及周边地区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提供了新机遇。
    四是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随着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我县的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从生态环境看,我县负氧离子高、生态条件优、污染指数低、人居环境好,是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休闲旅游业等生态效益型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之地,也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落户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生态资源的潜在优势将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资源优势看,我县拥有丰富的土地、森林、水能、矿产资源,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将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资源的有效合理开发,为大力发展生物化工、林产加工、食品加工、轻工轻纺、旅游和能源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产业基础看,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优势龙头企业逐渐成长,产业发展基础更趋夯实,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比重逐年提升,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异军突起;大武夷旅游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旅游业逐步成为全县重要产业,区域产业发展比较优势逐渐凸显。
    五是发展的思路、政策和举措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实践证明,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保持相对连续、稳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政策和举措,对于推进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至关重要。“十五”期间,全县致力于“建设南接北连的生态经济走廊”,始终针对发展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层层推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开展创业竞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产业集群、转变政府职能等重大举措,不断集聚发展后劲,激发发展活力,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一个平均较好速度的增长期。为了积极参与、主动对接、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县委、县政府做出把浦城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对外开放的平台,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的基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的战略决策。这一目标定位,既因时适势延伸拓展了“建设南接北连的生态经济走廊”的内涵和外延,又保持了战略选择和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
    (三)“十一五”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发展困难。从宏观背景看,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会持续若干年,这对发展尚不充分、正处在需要加快发展的浦城而言,要素集聚受限,发展难度加大。从周边地区发展情况看,随着周边地区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各具特色的区域竞争态势正在形成,生产要素将向更具竞争优势区域流动,这给我县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从我县自身发展情况看,“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期间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主要是:
    1、经济总量小比重低。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发展不快、发展不大、发展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县的最大难题。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市10个县市区中居第七位,财政收入也是居第7位。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化程度低。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23亿元,占全市比重仅为5.7%,在全市10个县市区中居第6位。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为30.8%,比全市低3.8个百分点,与周边县市区相比,也明显偏低。
    2、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基础设施瓶颈制约虽有缓解,但仍然滞后。表现在浦南高速公路预计2008年建成通车,快速干线公路主骨架网远未形成;公路总体等级低,特别是农村公路未硬化的比重大,城区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不少中小型水库存在病险状况,农田水利和农村供水还远不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3、对外开放度不高。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总量小,区域协作不够活跃,承接“长三角”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还比较弱;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对民间资本和外资开放步伐缓慢;改革开放和创新意识亟待增强,思想观念的开放比较滞后,全县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开放度相对较低。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如规模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不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尚未建成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部分企业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和违规排污,梯级水电站过度开发,造成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资源加工型企业经营粗放,导致资源浪费,部分地区生态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城市固体废弃物、空气、噪声等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村生活垃圾未经处理随意堆放,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等。
    5、防灾减灾任重道远。自然灾害仍然是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县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防灾减灾设施,但防灾减灾基础仍较薄弱,水利设施、重点工程减灾设防标准偏低,物质保障能力较弱,技术装备落后。全县防火减灾、防疫减灾、防震减灾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特别是缺乏应对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的预警机制和长效机制。
    6、统筹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五”期间,我县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社会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十一五”面临的统筹协调发展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部份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教育“双高普九”进展较慢,高中教育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改造和设备更新任务艰巨,民办教育发展规模偏小;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资源不足,难以提供就近、方便、快捷、便宜的医疗服务,“看病难、看病贵”依然较为突出;文化、体育设施滞后,城乡居民文化生活不够丰富等。
    7、稳定形势不容乐观。全县安全隐患仍然存在,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影响安定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艰巨等等。
    (四)基本判断
    根据对我县“十五”发展基础和“十一五”发展有利条件、制约因素的分析,纵观全球、全国、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我县未来五年面临的发展环境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总的来看,“十五”期间,全县通过抓基层打基础创机制,激活了经济细胞,夯实了发展基础,营造了创业环境,增大了经济总量,基本上赶上全市发展步伐,加上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缓解和特色产业基础的形成,为“十一五”加快发展构筑了较为扎实的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加入WTO后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以及全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推进,都为我县未来加快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和发展困难,但这些都是前进中的困难、发展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快发展逐步加以解决。
    因此,我们对发展的阶段判断是:“十一五”期间,我县仍将主要处于为更长时期更快更好发展蓄势积能的打基础阶段,是一个夯实基础与加快发展的交织期。基于这个基本判断,“十一五”期间,我们更要突出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适应新形势,争创新优势,迎接新挑战,努力缩短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力争赶上或超过全市发展步伐。
   
    二、战略构想
   
    (一)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市委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决策部署,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对外开放的平台,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的基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的决定,继续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经济分工,主动融入全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形成与沿海和周边地区在空间上相互呼应、在经济上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长远目标,正确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保障和环境支撑能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对外开放的平台,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的基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这一目标定位主要包含三层涵义:一是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北大门,成为沿海经济的纵深地,生产要素的集聚地,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二是构筑南接北连的战略通道,成为海峡西岸与“长三角”互动发展的连接点,辐射中西部的延伸区,连片发展的繁荣带;三是建设中国南方的生态绿谷,形成生态经济产业带,绿色需求的供给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到2010年,力争赶上或超过全市发展步伐,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产业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建设初具规模,并进入新的跃升发展阶段。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过程中,必须突出“六个注重”:
    ——注重发展。坚持发展为大、发展为先、发展为重,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盯住发展、谋划发展、致力发展,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突出解决总量不大问题;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着眼发展后劲,破解发展难题,以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树立形象。在宏观调控大背景下,从本地实际出发,既要认真贯彻,又要有所作为,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全市发展格局,密切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协作,集聚连片发展合力,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综合实力。
    ——注重开放。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发展,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对内连接、山海协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不断拓展发展腹地和市场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南接北连战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与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对接、产业对接、市场对接,扩大区域经济联系与协作;充分利用我省对台“五缘六求”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台经贸、旅游、文化交流与合作。
    ——注重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新实践,创造新经验,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技术、管理创新,努力实现农村改革不断拓展、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不断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目标,进一步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发展营造新的环境、争创新的优势、凝聚新的力量、增添新的活力。
    ——注重和谐。坚持统筹兼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和各方面利益的相互协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引导好、保护好、发展好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氛围;把加快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相协调。
    ——注重为民。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抓起,从群众受益面最大的事办起,从群众最需要的事做起,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尊重群众意愿,激发群众首创精神,考虑群众承受能力,使人民群众既积极参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又共享改革发展的喜悦成果。
    ——注重落实。坚持求真务实,发扬埋头苦干、低调务实、攻坚克难的精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抓住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新发展,克服官僚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抓基层、抓具体,少说多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二)发展格局
    “十一五”期间,我县处于全市“三路并进、整体发展”布局中由“浦城、延平、建瓯、建阳、武夷山”组成以浦南高速公路为主轴的中路发展区域。由于我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基础,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遵循发展的一般性规律,注意扬长补短,逐步形成“一城、二园、三区、四线”的发展格局。
    “一城”即大城关战略。继续加快城区26平方公里的开放开发,坚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高水平经营,“四轮”驱动,做大做强中心县城。一是边贸带动。充分发挥省际边界区位优势,引导二、三产业向中心县城集中,壮大城市经济实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逐步把中心县城建设成为省际边界的重要商贸物流集散地。二是城建拉动。大力实施“东奔西延、南改北扩”城区拓展战略,迅速拉开城市总体框架,扩张城市容量,逐步构建以大城关为依托的中心区,205国道、省道花崇线、小浦线沿线小城镇密集带,浦南高速四互通口的“一区三带四通”的城镇发展格局。三是市场推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引导多元经济成份,参与市政设施项目的建设与经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四是改革促动。结合浦南高速公路建设,调整修编小城镇规划,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中心县城与集镇的联动发展,努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园”即建设好浦城综合工业园、浦潭正大工业园工业平台。省级浦城综合工业园要立足现有项目基础,大力推进园区二期千亩扩建,加快沿205国道线向南北逐步扩张到万亩规模,引进一批电子、轻纺、轻工、食品等项目入园,做到开发一处、引进一批、发展一片,不断增强聚集功能和吸纳能力,成为拉动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基地。浦潭正大工业园要以正大生化年产1000吨盐酸金霉素项目动工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步伐,使园区面积逐步达到千亩规模,力争再造一个浦城“正大”。
    “三区”即培育好石陂林产加工区、临江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区、浮盖山旅游边贸区。抓住浦南高速公路建设的有利机遇,利用四大互通口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以浦城综合工业园区为依托,石陂林产加工区、临江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区、浮盖山旅游边贸区四大南北连线、点面结合的块状经济,促进沿线乡(镇)加快发展。
    “四线”即构建四线繁荣经济带。加快建设浦南高速公路、205国道、省道小浦线、花崇线四条公路沿线的繁荣经济带。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这期间,根据本规划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实际,“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32亿元,年均递增10.5%,力争更快更好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594元,年均递增9.7%,比200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财政总收入2.65亿元,年均递增10.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41亿元,年均递增8%;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19亿元,年均递增1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9亿元,年均递增11%;实际利用外资4050万美元,年均递增10%;外贸出口总值5981万美元,年均递增10%;旅游接待人数43万人次,年均递增10.6%;旅游总收入7500万元,年均递增32%。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40:32。
    ——城乡建设更加协调发展。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51%左右;全县总人口控制在43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96元,年均递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75元,年均递增7%;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在0.40以下和0.44以下。城镇新增就业年均2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全县全流域水质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容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面达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74%,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平方米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30%以上。
   
    三、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着重抓好以下九项任务的落实。
    (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做大经济总量
    不断提升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北大门”的基础。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以特色农业为重点,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加快建设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拓宽服务业领域,提高服务业质量,扩大服务业总量。
    1、集中力量突破工业。继续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发展战略,以民营企业为主,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扩大经济总量的突破口,积极营造工业发展环境和发展平台,推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全面提升工业化发展水平,力争全县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年均递增20.5%,规模工业产值年均递增25%以上。
    突出培育四大产业集群。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突出培育壮大生物化工、林产加工、食品加工、轻工轻纺等四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全县四个产业集群规模企业实现产值达到45亿元以上。
    ——生物化工产业集群。生物化工产业以浦潭生化工业区、浦城综合工业园区为主要发展区域,其中氟化工产业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强做大,做深做精,控制布点新上企业,防止扩散污染和粗放经营;重点发展饲料金霉素、盐霉素、生物农药、生物兽药、香料香精、氟化工等系列产品;大力扶持浦城正大、绿康、绿安、华瑞、山海化工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的成长;抓好正大生化扩建、搬迁、绿康系列产品开发等项目的实施,把我县逐步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生物化工产业基地。力争到2010年,全县生物化工产业集群规模企业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林产加工产业集群。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林产加工业,打造品牌、扶优限劣、做大规模、提升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林产加工产业集中布点在石陂林产加工区和205国道沿线;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竹木改性材料、结构型人造板、旅游工艺品、系列餐具、特色家俱、林业化工等产品;重点扶持丽浦人造板、仙楼竹制品、三协木业、阳光木业、奔马工艺、绿苑木业、永鑫竹业等一批重点项目,把我县逐步发展成为全市林产品加工和交易中心。到2010年,林产加工产业集群规模企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绿色食品为主导,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拉长产业链。食品加工产业主要集中布点在临江食品加工区和205国道沿线,重点发展优质米、笋制品、乳制品以及果蔬加工,充分发挥绿之星、盛龙、望丰、旭禾、康智源、金茂、兴华啤酒、绿尔康、天凌乳业等一批具有区域性竞争力龙头企业的优势,通过抓好临江食品加工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带动全县食品产业的加快发展。到2010年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规模企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轻工轻纺产业集群。大力集聚生产要素,巩固强化产业特色,着力实施好产业扩张和产业提升两大战略,精心打造好专业化平台建设、产业配套环境和产业创新服务三大平台,实现轻工轻纺产业的进一步扩张和集聚。轻工轻纺产业以集中布点在浦城综合工业园区内,从扶持合顺轻纺、正发工贸、盛业制衣、闽城光学眼镜、京龙光学等企业入手,鼓励争创省名牌产品;新上一批轻工轻纺制造项目,做大做强成衣制衣企业,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到2010年,轻工轻纺产业集群规模企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
    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企业。大力扶持正大、绿康、绿安、旭禾、绿之星、金茂、元旺、盛龙、丽浦、仙楼竹制品、三协、绿苑、合顺轻纺、正发工贸、闽城光学眼镜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效益,扩张规模,做大做强,并带动一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争创名牌产品奖励基金,完善名牌产品开发保护机制,鼓励企业打造品牌。抓好正大生化扩建、绿康生化系列产品开发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做强做大现有优势企业。
    加快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充分运用高新、先进、适用技术,围绕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GAP),大力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产业。结合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围绕培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借助“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沟通、联系与合作,推进项目成果对接。认真实施品牌战略,充分挖掘做大现有品牌,通过品牌企业整合、重组其它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引导区域内中小企业建立互相依存、互为配套的生产协作关系,促进优势企业向品牌经营型转化。
    构筑工业发展平台。围绕培育产业集群,整合、优化、提升现有工业平台,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一批新项目、新企业尽快落地。推进集约用地,提升项目质量,鼓励科技含量高、占用资源少、产出比率高的企业落户工业平台,提高亩均投资额和财税贡献率,多渠道化解用地制约和矛盾。根据资源、生态和产业环境,科学规划和建设新的工业发展平台。创新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以商补工、以商招商、承包开发、多元化投入等多种形式,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工业平台建设。重点构建生物化工、林产加工、食品加工、轻工轻纺等一批专业特色平台,并在资金、土地、电力供应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引导关联企业向专业特色平台聚集。按照规划先行、工业起步、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浦南高速公路建设,在高速公路互通口规划建设石陂林产加工、临江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的工业平台或经济开发区,促进浦南高速公路沿线互通口所在仙阳、莲塘、临江、石陂镇加快发展。
    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落实已出台的“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强化水、电、路、讯等协调服务,加快工业企业的落地和发展。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自愿入会的形式,组建一些行业协会,切实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自律、协调和监督管理作用,推动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扶持资金、用好用活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现有担保公司扩大业务量,引导组建行业担保机构,降低企业贷款担保门槛。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部分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试点的机遇,帮助缓解中小企业贷款困难。加快建立覆盖广泛、反应灵敏的劳动信息网络,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劳动者素质,为解决企业用工提供有效服务。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继续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首位,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渠道。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积极推进农产品安全生产和产品检测体系建设,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围绕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3.18亿元,年均递增7%。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浦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群众意愿,通过科学规划、典型示范、发展特色经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正确处理好项目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力争到201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0万亩;推进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综合开发,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粮食“种子工程”,抓好良种储备和推广,扩大优质稻播种面积,到2010年全县优质稻面积达到40万亩,优质率达到95%以上。加强农资市场监督与管理,切实保护农民根本利益。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促进粮食合理、顺畅流通,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围绕建设浦城绿色产业带,大力发展优高农业,重点扶持发展优质稻、笋竹、油茶、菌菜、柰果、锥栗、茶叶、烤烟、中药材等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促进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根据集中连片的区域发展原则,建立以石陂、临江、莲塘、仙阳、忠信、永兴、富岭为主的优质稻生产优势区,以富岭、盘亭、九牧、官路为主的油茶生产优势区,不断扩大优势品种的种植,提高名优油茶比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名优水果生产,扩大锥栗、青柰、早熟桃、早熟梨、优质甜橙及柚类等名优果的比重,形成特色规模优势。建立优质瓜菜基地,发展出省瓜菜生产区,充分利用高山区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优势,扩大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生产。鼓励发展草生食用菌,限制发展木生食用菌,根据区域优势,分区域有重点地发展花菇、姬松茸、灵芝、红菇、竹荪以及珍稀食用菌,建立相应的优势产区和生产基地。整合现有资源,重攻品牌、品改,重点发展有机茶,稳步推进绿茶生产;进一步巩固完善以水北街、永兴、忠信、管厝、仙阳、临江、富岭等乡镇为主的烤烟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建立10万亩基本烟田保护区,辐射带动全县烟叶发展。
    建设优势明显的林业产业体系。发挥林业“南方重点林业县”优势,加快林业改革与发展综合试验县实施步伐,继续坚持走生态建设和产业体系建设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路子,着重从生态建设、资源培育、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四个方面,抓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以竹木资源加工增值为动力,推广良种选育,优化林种结构,加速资源培育,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经济林、毛竹丰产高效林,加快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乡土珍贵树种基地、大径材基地、种苗和花卉基地,以适应工业发展和林业产业化的需要。大力发展以竹木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整合资源,抓大限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竹木加工层次和水平,全面提升林产加工综合效益。加快林业苗木、林业科技、林业信息化、林业投融资改革、森林灾害防治、林业执法和林政资源管理七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林业资源的加快培育,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加快发展畜牧业。畜牧业占农业比重的高低,标志着农业的发达程度。要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力争到2010年畜牧业占农业比重达到25%。按照禁养区、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的区域规划布局,注重疫病防疫,分区域、有重点地发展壮大奶牛业和猪禽业。奶牛业要以天凌乳业公司为龙头,巩固奶源基地,不断开发、推出新品种,拓展国内市场份额,开辟外销市场;延伸产业链,发展良种繁育、兽药诊疗和牧草饲料业,拓展肉类加工、乳品加工业;发展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肥加工业,综合解决发展畜禽业的污染问题。猪禽业要强化基地化饲养、集约化经营,以肉联加工为突破口,扩大肉牛、肉羊、兔、鹅等草食畜禽优势特色产业养殖规模,
    加快发展水产养殖业。水产业的培育要以区域化为基础,坚持“总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明显、区域分工协调的水产产业区。重点培育建设仙阳、枫溪、山下、永兴等乡镇稻田养鱼,推广立体综合养殖模式,开展网箱养鱼。以万安、莲塘、石陂、水南、临江乡镇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到2010年渔业产值达到20530万元,年均递增7.2%。以水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推进产业化经营,延伸种苗繁育、休闲渔业产业链,打造水产大产业。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向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通过绿之星、盛龙、金茂、元旺、旭禾、望丰、天凌乳业、丽浦、仙楼竹制品、三协木业、永鑫竹业等优势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培育壮大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提升农产品综合加工深度和附加值。进一步完善“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和股份合作农业。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确保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3、加快融入大武夷旅游经济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浦城地处三省边界其周边有武夷山、黄山、三清山、江郎山、铜钹山、凤阳山等世界级、国家级旅游品牌的优势,依托品牌效应,主动接受辐射,融入区域旅游辐射圈,要抢抓机遇,以浦南高速建设为契机,建设二至三个对外开放旅游产品,使我县成为南接北连旅游黄金通道中一个重要支撑组成部分,通过旅游产品的建成,重点吸纳长江三角洲游客,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全县重要的支撑产业,加快建设浮盖山旅游边贸区,力争到2010年,全县旅游产业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构建浦城旅游产业带。对我县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突出抓住“一中心、一带、四区”的发展格局,“一中心”指浦城县文化休闲中心(主要旅游支撑点有:仙楼山、梦笔山、西岩山、溪下绿洲、南浦绿波、三山会馆古遗迹等),一带指闽、浙仙霞古道文化旅游带(主要旅游支撑点有:盘亭枫岭关、木岭关、盘亭犁岭、仙阳渔梁驿、练夫人故居、真德秀西山故里、荣华山、忠信泉山、毕岭关、村桥古民居、南浦白羊坟、莲塘章仔钧墓、石陂莲墩新石器墓藏群、临江樟元山、镇安古桥、汉阳城遗址、商周古窑群、大口窑、东路岩庵、吴氏三贤祠等),“四区”指浮盖山洞石观光旅游区(含盘亭均溪“刘田”丹霞地貌赏石区、九牧梅岭峡谷、老鹰尖等)、九石渡休闲度假旅游区(含小“武当山”观前古村、轮藏寺八景等)、匡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含匡湖、塘溪峡谷漂流)、忠信自然科考旅游区(主要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域)。
    打造旅游精品。认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建设旅游景区、景点为载体,以历史文化和景观文化为内涵,推出一批新的旅游产品,建设一批新的旅游景区、景点和服务设施,重点建设浦城旅游配套设施和交通网络工程,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构筑高起点旅游建设平台,鼓励支持浮盖山景区规划力争申报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富岭匡山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或省级风景名胜区。仙阳阳下、管九申报成为全国文化遗址。把九石渡风景区建成年吸纳游客5万人次以上的旅游度假区,把匡山所在的双同村建成我县第一个年吸纳游客3万人次以上的生态旅游村,把溪下绿洲建成高品位和上档次的城郊生态休闲旅游健身娱乐园。同时还要积极推出后续省级旅游品牌的建设,把仙阳、临江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忠信泉山、九牧镇中垄、梅林一带申报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工作计划。
    延长旅游经济产业链。围绕旅游业吃、住、行、娱、游、购六大要素,在提高餐饮、住宿、交通、娱乐和信息服务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特色小吃和高档酒店,开发具有浦城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全方位发展旅游相关产业,有效带动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交通、旅游商贸、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附加值。“十一五”期间要新组建一批旅行社、星级宾馆和旅游商品加工企业,计划发展达到30家以上规模。
    4、大力发展服务业。坚持“改革、规范、提质、创新”的方针,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拓宽领域、增加就业、扩大总量为目标,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围绕构建大贸易、大市场、大流通,积极发展新型流通业和商贸流通组织形式,重点从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流通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专业市场三个方面做强流通产业,推进流通现代化,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达到11%。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整合现代物流组织,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等多种形式,推动全县优质农产品进入大型超市的销售网络,以此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和标准化生产,努力扩大优势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开放、大循环格局,把浦城建设成为闽浙赣三省交界的物流集散中心。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流通企业采购、配送、营销能力,加快传统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力培育和发展城乡行业协会、商会、专业合作社、同业公会等中介组织,提高流通组织化水平。
    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坚持鼓励发展与规范管理并举的方针,积极发展科技、劳动、法律、信息咨询、会计审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等中介服务业,逐步建立高效便捷、服务优良、门类齐全的中介服务体系。深化中介服务体制改革,推进非独立的中介机构与隶属单位脱钩;建立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健全中介执业资格考核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引导中介服务业向国际惯例接轨,努力提高中介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完善社区服务业。坚持以方便百姓和增加就业为目标,加快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发挥爱民社区建设示范区的带动作用,继续抓好文体、科教、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活动,促使社区服务尽快进入社会急需的托老、幼教、家政、信息、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领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坚持专职、兼职和志愿相结合,抓好社区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优化、壮大社区服务队伍。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体、私营、民营等企业开办社区服务项目,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扩大和完善街、社区二级公共行政和社区服务中心(站),推进“一站式”服务和“一条龙”服务,实现公共行政和社区服务社会化。加快制定社区服务业管理办法,对社区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服务范围、从业规则、收费价格、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规范发展房地产业。把发展房地产业与推进新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引导房地产向城市新区发展,吸引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农村人口向新区聚集。进一步规范发展和完善房地产一级市场,搞活二、三级市场。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消费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物业管理以及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等服务。加强商品住宅市场监管,严格控制房地产投机需求,稳定市场价格,保护消费者权益。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积极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各项综合改革,建立现代银行制度,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加快发展保险市场,大力拓展农村保险市场,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现代支付结算系统,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方便服务群众。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三农”、重点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和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逐年提高新增贷款用于农业方面的比重、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和对农户的贷款比例。探索建立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与再担保体系。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要求,加快推进交通、能源、农村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基础设施由“瓶颈制约型”向“基本适应型”的跨越,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奠定良好的基础。
    1、交通建设。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合理安排的原则,围绕打通对外连接通道,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提升省道和战备公路等级,改造县乡、乡乡和乡村道路,逐步建立以浦南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干线和农村公路为网络的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实现浦城中心县城与乡(镇)之间的1小时左右交通圈。
    公路。抓住国家、省上加大对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有利时机,加快建设浦南高速公路浦城段,确保按期建成通车;积极争取龙泉至浦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改造完善县境内205国道、省道小浦线,完成花崇线古楼至武夷山岚谷道路硬化。同时,抓住省上延长对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扶持政策,加大城乡普通公路干线和农村公路网建设与改造力度,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完善便捷的县、乡、村公路体系。
    铁路。抓住全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时机,对接全省铁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主动配合省地铁公司,加快推进宁德至衢州铁路浦城段等项目前期工作。
    运输场站。重点建设乡镇一级的农村客运站,重点乡镇完成5级站建设。在全县人口密集、辐射面广的行政村普及农村客运候车亭,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力争到2010年全县通公路的行政村通班车率达100%。
    2、能源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具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建成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供用畅通的能源保障体系。
    水电。加快发展具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在南浦溪继续建设观前、蒋溪口等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2.36万千瓦,新增库容0.45亿立方米,形成集发电、防洪、灌溉、养殖等多功能的水能综合利用体系。
    新能源。拓展能源开发领域,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沼气,进一步推广小型户用沼气池,力争建设8立方米沼气池2000口。积极开发规模养殖场沼气发电、垃圾发电、太阳能热利用等项目,加快推广各项节能技术,实现能源利用多元化。
    电网。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加快推进城网改造,新增建设一批220千伏和110千伏变电所及电网线路改造工程,形成高效、便捷、畅通的电网体系。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标本兼治,科学治理”的原则,加快农田水利、农村供水、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成设施配套、能有效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村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计划实施浦城王家洲中型水库,继续做好东风、东坑等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力争三年内全面完成小型水利水毁工程修复任务。大力实施一批小型蓄水工程和山地水利工程;建设一批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重点规划建设盘亭、石陂两片万亩以上灌区。加快水土保持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积极建设闽江上游蓄水防洪工程,推进防洪减灾体系、地质灾害预防预报系统建设。继续实施一批乡镇供水和农村饮水工程,扩建和改造10个乡镇、131个行政村的饮水工程,力争五年内行政村所在地村村通自来水,解决和改善供水受益人口21.75万人左右,到2007年完成210个左右行政村(场)全部通简易自来水。开设山地机耕道,把重点放在偏远高山未开发的林业用地上,逐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4、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积极融入“数字福建?闽北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数字浦城”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完善网络传输体系。扩展电信ATM技术高速宽带网覆盖,建设移动、联通3G、GSM工程,加快有线电视网双向传输改造,建设电信、有线电视和计算机三网合一交互中心,建设多种类、内联外通、高速宽带网络传输体系。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继续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改造和革新,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开展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能力,促进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优化,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建设电子政务。以浦城政务网为依托,运行与省上统一标准和接口的各类应用系统,实现省、市、县级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以公众网为通道,开展网上审批等便民业务,优化流程,简化程序,服务人民群众,提高行政透明度。
    建设电子商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完善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建设区域性或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应用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信用与安全电子网络体系。
    促进社会信息化。按照“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原则,重点推进公用事业、医疗卫生、教育、档案、文化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方便百姓生产生活。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按照“强化中心、提升县城、优化城镇”要求,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点放在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上,力争到2010年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51%。
    1、做大做强浦城中心县城。浦城中心县城是我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做大做强浦城中心县城是发展壮大区域中心乡(镇)的关键环节,要着重从拓展空间、完善功能、做大总量、提升品位上实现突破。按照统一规划、交通先行、产业支撑、综合配套的原则,以新区开发为主,旧城改造为辅,实施“东奔西延、南改北扩”战略,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完善城区内环、一环、外环层路网,迅速拉开城市总体框架,扩张城市容量,到2010年城区集聚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
    2、加快发展小城镇。要按照“一特三化两突出”的发展思路,把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城镇在区域内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依托各自优势和特色,着力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骨干项目,培育扶持一批竞争力强、比较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形成各自的乡镇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集聚要素、发展产业和完善服务功能的要求,适时扩大乡镇规模、集聚城镇人口,进一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重点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淡化行政区划界限,打破篱笆经济,加强城乡合作,实现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协作配套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要加强协调与衔接,并积极探索城乡联盟的途径和办法。
    3、择优发展中心城镇。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科学规划、体现特色、规模适度、合理布局”的原则,继续实施“重镇强村”战略,把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把一批具有交通、产业和人口优势的中心城镇,建设成为商业贸易、农副产品加工相对集中,经济繁荣、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结合浦南高速公路建设,配套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打造高速公路沿线城镇群,促进高速公路沿线互通口所在的仙阳、莲塘、临江、石陂乡(镇)加快发展。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围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充分发挥中心县城的辐射带动和中心城镇的承接传导作用,促进城乡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实现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上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支持老区基点村、少数民族村、边远山村加快发展。在农村公路、水利、中小学校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改造以及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方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进一步强化部门挂钩对口帮扶,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制,争取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继续实施“造福工程”。重视做好因病、因灾致贫和返贫人口的帮扶工作。
    (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继续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推进科技、教育、卫生、档案、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建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和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从我县实际出发,在注重引进消化、吸收提高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浦城需要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身研发能力,为加快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加大科技兴县战略的实施力度,力争到2010年全县科技实力达到全市中上水平。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孵化”和扶持力度,继续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发展潜力。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建立具有一定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开展技术创新、推广和应用活动。走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并重的路子,逐步建立起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科技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要充分利用各种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以项目为纽带,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成利益共同体,联合协作共建技术开发中心、科研中试基地,研究开发关键技术和产品。
    深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浦城农业科技服务创新体系,重点抓好农林水产良种繁育与推广工程、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工程、优势特色农产品培植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教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推进“一县一业”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促进全县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农业转变。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科技特派员和村级农技员队伍建设,理顺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体制,创新科技特派员运作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
    推进以科技中介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科普宣传、科技交流与合作等工作,形成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提高全民的科技素质。加快推进浦城科技馆建设,逐步完善科普设施。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重点突出农村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教育,抓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振兴浦城教育事业。到2010年,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
    巩固发展“两基”教育。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两基”教育成果,坚持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引导和鼓励教师到乡村中学任教,加强农村教学力量和教学管理,确保农村中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科学有序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要着重抓好乡镇中心校建设,分期规划调整完小规模,因地制宜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撤点并校”工作;城区要重点改造加强薄弱学校,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改革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到2010年,实现小学阶段学龄人口净入学率达99.98%,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0%以上,初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98%;力争“双高普九”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在进一步推进“双高普九”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适应城镇化加快发展需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通过新建、扩建高中,争创浦一中达省级一级达标校,鼓励发展民办高中,多形式培育扩大优质高中资源,逐步满足高中教育的需要。稳定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拓宽农村扶困助学筹资渠道,努力降低高中阶段教育的辍学率。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立足浦城实际需要,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积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重点加强浦城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提升现有的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围绕县政府的产业政策,实施“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进一步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教育与业余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把职业学校办成开放式、多样化的人才培训中心。此外,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十一五”期间,新建一个占地4800m2的实验幼儿园。
    3、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和全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加快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抓好以县级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为主要内容的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建立健全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降低农民就医费用。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扩大农民参保率。继续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医院。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健全和完善服务功能,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面。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适合县情、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应急指挥和疫情直报系统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应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新发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改善和提高妇幼保健水平,提高儿童保健覆盖率;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职业病发病率,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逐步构筑起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覆盖率显著提高,达到第二周期“初保”合格标准。加强卫生执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成果,营造洁净、优雅的人居环境。
    4、大力发展文化、地方志、档案、体育等社会事业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弘扬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浦城历史文化的多样性,着力提升地方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我县被命名为“福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和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不断繁荣浦城文化事业。加快博物馆和县、乡文化馆(站)等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县、乡、村及农村文化之家四级文化网络。
    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继续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数字化和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等项目建设。“村村通广播电视”要在全面完成5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建设基础上,继续向2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和户户通的最终目标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项目要在2008年完成县城区及部份乡(镇)、村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整体转换工作,县级广播、电视采编及有线电视播出系统全部实现数字化;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项目要完成90%行政村有光缆联网建设,实现“光缆进村、电缆入户”,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率。到2010年,实现广播电视基本覆盖全县人口的目标,全县的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
    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把地方志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之中,完成第二轮县志编修任务。实事求是地记载改革开放这个历史变革时期,我县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版高质量的志书,为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各乡(镇)、各部门、有关修志企业可在完成县志分志的基础上完善成为独立的乡镇志、部门志、行业志、企业志。
    积极推进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档案资源管理,不断丰富和优化档案馆藏结构,形成以档案馆为主体、机关档案室为基础、自治组织和私有档案为补充的、多元化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加快档案库建设,加强档案安全保管保护,尽快解决危房险库和档案安全隐患问题。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2010年,全面完成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二期)建设任务。
    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构建面向广大群众的多元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加快体育馆等重点体育设施建设。2010年,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0%,90%以上的学生体育达标,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继续加强人口与计生、妇女儿童、老龄等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0%以上,未来5年内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到2010年,全县人口控制在43万人以内,人口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争创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要切实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关心下一代人成长。重视老龄工作,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注重发展残疾人事业,到2010年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争取残疾人工作全国先进县,关心和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五)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机遇在开放,潜力在开放。继续实施“南接北连”战略,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建立和健全外经贸促进体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年均递增率都达到10%以上。
    1、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导外商投资向重点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从第二产业向第一、三产业拓展,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围绕培育壮大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建立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库,完善重大外商投资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促进外资项目履约、到资、开工、投产,提高招商引资的有效性。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招商方式,使企业真正成为招商的主体。充分发挥部门、驻外窗口、社团组织、县内外商会、中介机构以及互联网等作用,通过专业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和网络招商等多种方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充分利用“5.16”旅洽会、“9.8”投洽会等招商引资平台,扩大招商成果和影响。
    2、提高外贸出口水平。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原则,在巩固港澳、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大力实施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引导企业开展质量、卫生、安全体系认证,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生物化工、眼镜、兽药、服装、竹木制品、绿色食品等传统出口商品,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支持、鼓励、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资格。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外贸出口支持体系、贸易壁垒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提升浦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建立健全重点出口企业的跟踪服务制度,重点扶持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建立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外贸出口规模企业。
    3、加强与两岸三地特别是南台经贸合作。充分利用我省对台“五缘六求”优势和闽港合作八大平台、闽澳四项合作,进一步扩大与两岸三地经贸合作。认真研究台湾第三波产业转移和骨干企业外移动态,主动接纳台湾农业、机械等产业的转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引进台湾优良品种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争取在吸收台资规模和层次上有新突破。
    4、鼓励境外投资和劳务输出。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企业,积极稳妥地开展境外投资;切实发挥国际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劳务输出,开展与境外公司的劳务合作。
    5、拓宽山海协作范围、领域和途径。抓住全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我县南接北连战略通道的优势,拓宽山海协作范围、领域和途径,在思想观念、市场开拓、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对接长三角、沿海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
    (六)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产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着力构建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和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1、加强生态建设。围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着重抓好“三大工程”。一是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重点保护闽江上游南浦溪源头流域函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县城周边景观林、“三沿”—重山、水库集雨区和其它重点区位生态公益林。二是生物多样性工程。进一步扩大森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濒危珍稀种保护面积。以就地保护为主,重点恢复、发展和保护地带性森林植被,加强濒危种和名木古树保护。三是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绿色通道重点是加强浦南高速公路、205国道、省道、入闽通道公路主干线、南浦溪两岸一重山绿化美化,尤其是新建的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景区道路等配套绿化工程及其沿线一重山绿色通道建设。城乡绿化一体化重点是加强以城市片林、城边林带、城郊森林为主的城市绿地建设。
    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执法监督,改善环境质量,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坚决遏制“15小”、新“5小”企业污染回潮。进一步加大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和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加快建设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处理设施,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提高污染整治能力。强化城市油烟、粉尘、噪声、汽车尾气污染监管,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环境难点、热点问题。抓好南浦溪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广生态立体农业,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整治力度,“十一五”期间要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面达标排放,合理规划和布局新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和备用水源的保护,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路和生活垃圾污染治理。
    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以节地、节水、节能(节电、节煤)、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从体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节地和集约用地工作,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统筹安排基本建设用地,积极引导土地资源向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倾斜;积极开展土地整理,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加大土地资源储备量,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和效益。大力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使用率。围绕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产业的发展,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高耗能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
    (七)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的总体要求,坚持“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适应的防灾减灾体系。
    1、建立健全防洪(旱)减灾体系。结合我县实际,以防洪为重点,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南浦溪防洪体系,全面提高全县防洪减灾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大堤防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完善南浦溪流域的防洪设施和重点堤防工程。二是加快建设蓄洪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动工建设闽江流域源头的王家洲水库,增加蓄洪库容,增强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同时加大对中型水库和水闸工程除险加固力度,实现中型水库正常运转,降低小型水库病险率。三是加快建设城镇排涝站,完善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四是健全完善防洪预警系统。在已建成的闽江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基础上,健全洪水预报的各项子信息系统,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完善防洪预案,建立健全防洪防旱预警机制。
    2、建立健全防火减灾体系。按“属地管理”和“条块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消防并举,抓好城乡防火减灾工作。坚持和完善消防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制定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强化火灾隐患挂牌重点督办机制;建立和加强火灾预报系统建设;继续加强专业消防队伍建设;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检查和消防疏散演练等工作,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
    3、建立健全防疫减灾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不断提高疫病监控能力和防治水平。加快植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区域测报站。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重点加强对主要畜禽和主要水产的常见性、流行性、突发性疫病的综合防治。
    4、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体系。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依靠法制和科技,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
    5、建立健全防范地质灾害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以群测群防、预警防治为主要手段,加快建设浦城地质灾害预防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各种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做到临阵不乱,以充分的准备应对各种灾害的发生。
    6、建立健全人民防空体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做到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力争建成人防指挥所,逐步完善建立起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灵活可靠的警报体系;布局合理、隐蔽坚固的防护工程体系;精干过硬的专业队伍体系;经常有效的人防教育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城市整体防护功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保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积极探索和实施富民利民政策,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就业、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放到重要位置,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1、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稳步增长。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切实保障城市下岗职工和贫困地区农民等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实行农村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全面实施农村部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继续实施“造福工程”。适当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妥善安排下岗职工、困难企业职工、城市贫困人口、受灾地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加大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村、边远地区和库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养老、福利和公共设施建设,构建自然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权利义务相统一、社会救济和自我保障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乡低保一体化进程,到2010年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点健全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最低生活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保险覆盖面和征缴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
    3、努力扩大劳动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开展就业援助,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城镇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重点做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失地农民就业工作。加快构建县、乡(镇、街道)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建立政府统筹、行业指导、企校挂钩的职业培训机制,以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延长作为培训方向,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培育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产业工人。
    (九)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十一五”期间是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社会群体之间利益矛盾增多,不稳定因素增加,必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支撑。
    1、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围绕建设“平安浦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突出政治稳定、治安稳定,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坚持标本兼治、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工作新格局。
    2、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县方针,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制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增强依法决策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推进司法制度改革,提高司法水平,维护司法公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全面落实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政务村务公开。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少数民族村发展。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增强全县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建设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不断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认真组织好每年“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大众传媒、各类宣传阵地、各种艺术形式,广泛普及20字基本道德规划,使之深入人心。进一步推动全民道德实践,促进公民公益道德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常抓不懈。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按照有一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一支校外辅导员队伍、一个非经营性“绿色网吧”、一个少儿图书室和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要求,建立和培育“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示范点。示范点按每年递增1个的要求渐次推开,稳步推进。
    (2)积极拓展深化创建活动。以创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初步建立起与建设良好基础设施相促进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系。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抓手,按照《福建省文明县城测评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以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环保、涉台教育“六进社区”活动为龙头,努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文明社区。力争在2008年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文明社区和文明小区,全县80%以上的小区要建成县级以上文明小区,文明社区创建面要达到60%以上。以治理农村脏乱差和推进移风易谷活动为重点,以户、村为基础,小城镇为龙头。城乡共建为动力,连片创建为纽带,扎实开展“优化人居环境”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各乡(镇)每年要培育1-2个水平较高的文明示范村,全县培育省级文明村镇3个,市级文明村镇10个,60%以上行政村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以行业服务规范化建设和文明示范窗口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以“共铸诚信”和提升优质服务为内涵的“共筑发展环境”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各行业每年要推出1-2个窗口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到2010年,80%以上的行业窗口要达到县级以上示范窗口标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单位为重点,深化各类基层创建工作。文明单位创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优胜劣汰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创建活动的健康发展。文明学校创建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规范管理为目标,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逐步提高文明学校创建工作水平。军民共建活动要立足培养“四有”新人,相互支持,增进团结,共同受益。积极探索非公经济组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形式,推进非公经济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4、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依法打击经济犯罪,打破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和区域封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经济稳定。加强重要商品运行调控监测,完善重要商品市场波动应急预案,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储备制度和监测、应急系统。建立食品药品质量长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全力打造诚信社会,加强全民信用宣传教育。
    5、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公民合法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文化权益,努力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重点解决好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有效遏制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重点查处无故克扣和拖欠工资、非法使用童工、侵犯妇女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
    6、建立健全公共安全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准备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新措施,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民事调解和劳动争议调处等工作,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妥善处置工作。认真排查不安定因素,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7、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立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抓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求援预案,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严格安全生产执法,严肃查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渔业生产、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有效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四、保障措施
   
    实现上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各项战略任务,必须从强化政策引导,实施项目带动,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坚持不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开展以项目为核心的创业竞赛活动,突出抓重大项目、生产性项目和基础项目,提高重点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以及工业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以项目来落实责任、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1、创新项目生成机制。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势,拓宽思路,开动脑筋,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努力形成新项目不断生成的态势。一是从区域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生成项目;二是从产业关联和重点产业的延伸中生成项目;三是从发挥区域优势中生成项目;四是从利用外资和激活民间投资中生成项目;五是从有效解决瓶颈制约问题中生成项目;六是从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中生成项目;七是从专家策划、咨询中生成项目。
    2、抓好支撑项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建设必须以项目为支撑。“十一五”期间,必须集中精力抓好29个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818367万元,“十一五”计划投资648067万元,其中:工业项目8个,总投资165400万元,“十一五”计划投资131200万元;农业项目3个,总投资16500万元,“十一五”计划投资13500万元;旅游项目5个,总投资33800万元,“十一五”计划投资31900万元;能源项目3个,总投资22375万元,“十一五”计划投资22375万元;基础设施项目7个,总投资549792万元,“十一五”计划投资423092万元;社会事业项目2个,总投资15500万元,“十一五”计划投资11000万元;服务业项目1个,总投资15000万元,“十一五”计划投资15000万元。
    3、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的责任制,实行前期工作目标管理,每年从我县项目支撑体系和重点项目库中筛选出比较成熟的项目,作为部门重点前期工作项目予以积极推进,并列入考评内容,促进项目落地。充分发挥政府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引导作用,突出重点,强化落实,抓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城镇建设项目、重大公共公益项目、社会事业项目以及事关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大生产性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继续实施“人盯项目”工作机制,对一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选派项目前期工作负责人,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位项目负责人、一笔工作经费”制度,按照分阶段工作目标推进项目工作,直至项目开工建设。
    4、强化在建重点项目管理。继续推行在建重点项目分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四级协调工作制度和重点项目督查管理机制,实行重点项目督查积分制,切实抓好在建重点项目的协调、调度、管理工作。强化挂点领导责任制和业主责任制,及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审批、资金、用地、前期工作、安全生产等方面,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确保项目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实行系统管理、目标管理、网络管理,继续推行并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确保项目质量,提高项目效益。继续把重点项目和“十大工程”建设列入全县创业竞赛活动考评内容,把项目完成情况与项目主管部门领导的政绩考核结合起来,推动项目建设。
    (二)构筑要素集聚平台
    优化配置和集聚生产要素,是加快海西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要鼓励和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构建人才集聚平台。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开放、发展、繁荣、和谐的“北大门”建设,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注重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要不拘一格选人才,用好机制、大事业造就人才,用好项目、好企业集聚人才,用好政策、好环境留住人才,加快各类专业化人才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放宽人才引进限制,建立和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积极引进高级人才的同时,重视培养熟练工人、高级技工和乡土人才,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要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健全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类人才特别是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流失。
    2、构建资金集聚平台。充分发挥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搭建银企沟通、合作平台,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构,做大信用担保基金,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协调发展”思路,吸引外资与启动民间资本并举,引导外资和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建设、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建立上市企业培育机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重点企业上市,面向市场直接融资,多渠道筹集企业发展资金。
    3、构建技术集聚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联盟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依托工业园区、骨干企业等载体,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强企业员工技术培训,根据用工单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采取委托、合作办班等形式,帮助企业开展员工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应企业需要、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产业工人。
    (三)创新体制机制
    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消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发展营造新的环境,争创新的优势,凝聚新的力量,增添新的活力。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推进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和法定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工作,促进乡镇机构和人员精简。全面推进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按照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做法深化改革,走向市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和公示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务公开、行政过错追究和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进一步清理并取消不符合政府职能定位的审批事项,清理行政审批收费,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深化农村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土地延包30年政策,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强政府对土地流转的服务和指导。积极培育从事土地(包括耕地、山地、林地)流转的中介组织,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征用办法、补偿标准和机制,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继续深化集体林权经营制度改革,全面建立起以家庭经营为主,多种形式并存,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加快林业要素市场和林权登记服务中心建设,促进林业生产资料和林产品的流通。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烟叶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3、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引导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项目对接、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对外合作等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国有及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国有、集体单一资本从一般竞争领域有序退出步伐,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商品、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构建安全畅通、高效诚信、统一开放的新型市场体系。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区外产品(服务)等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推进市场中介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改革发展,加快现有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政府主管机构的脱钩和改制。积极培育、组建一批流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
    5、推进科教文卫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要创新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提高企业科技含量;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协作,进行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教育体制改革要以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为重点,巩固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教育投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市场,优化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继续鼓励引导多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扶持发展民办教育。
    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文化产业。
    卫生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快县级疾控中心建设,完善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加快农村卫生改革,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卫生服务网络,鼓励城市卫生资源适度向农村转移,改善农村基本医疗救助制度。
    (四)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
    《浦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指导各乡(镇)、各部门经济与社会发展工作的行动纲领。为此,要加强对规划组织实施的领导。
    1、广泛宣传规划。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任务,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县委的领导下,依靠全县人民,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努力奋斗。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激发全县人民的创业热情,使全县人民认知规划、关心规划,积极主动地参与规划的实施。
    2、推动规划实施和衔接。各级政府要把“十一五”规划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依据,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规划的内容。在编制与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要具体落实本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重点领域的延伸和细化,各部门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任务、分解责任,注意做好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通过抓好专项规划的实施来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