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司长 陈英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方针,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一部署,结合国内外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现状、趋势和要求,我们组织编制了《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简称《专项规划》),《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简称《促进条例》),《节能降耗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应用方案推荐目录》(简称《推荐目录》)。现就这几份文件的编制情况、重点内容和主要精神作些说明和解释。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说明
《专项规划》编制背景和过程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信息产业强国的紧要关头。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等重大战略决策,必然要求进一步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创新性优势,在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传统产业自身的产业升级。
根据国务院和信息产业部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自2004年底起,全电办组织政府机关、研究院所、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开展《专项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工作组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收集、整理和研究了大量资料,详尽剖析了国内外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回顾了“十五”期间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总结了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规律和路径。同时通过深入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广泛调研,召开专家座谈会、专题研讨会、征求意见会等方式,集思广益、数易其稿,最终编制完成了《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
《专项规划》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前言、“十五”回顾、面临的形势、“十一五”发展目标和思路、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
《专项规划》提出要加速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的创新、融合,使我国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竞争能力大幅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单位GDP的能耗水平大幅降低,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初步扭转,开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确立了“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发展目标: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全国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信息技术在冶金、化工等原材料行业的应用取得明显成效,集成应用水平大幅提高,节能降耗效果显著;信息技术在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工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方面发挥突出作用;传统行业装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重大装备实现国产化,国产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智能仪表和控制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信息技术大幅提升轻工、纺织等传统加工工业的竞争能力,促进形成更多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加速其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专项规划》中确立“十一五”期间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坚持行业抓重点、地方抓特色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信息化和共性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将传统产业改造融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之中,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和管理创新的结合,引导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融合。
《专项规划》明确了围绕节能降耗、提高产业层次的中心任务,选择关系传统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量大面广的信息技术装备国产化率,实现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提出重点支持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相结合的集成创新,加强关键信息化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信息服务业业务模式创新,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发挥重点项目的示范作用,鼓励企业探索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模式、新途径。加强产用互动,电子信息企业加强对传统行业的了解,贴近用户需求,增强协作和服务意识;传统行业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明确需求,加强与国内电子企业的合作开发。统一行业和区域信息化标准、规范,促进各行业和各区域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准确可靠和持续外延;加快制定和完善共性技术标准和关键产品标准,推动解决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信息源的数据编码标准和接口规范问题;建立信息技术应用效益评估标准与体系,指导、规范和监督信息技术应用。优化行业和地方政府的分工和协作,加强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和沟通;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建设,增强对中小企业和落后行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的协调发展。
在发展方向上,《专项规划》提出要突破智能传感器和检测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控制技术、人工智能和优化技术、网络协同和集成技术、绿色制造相关信息技术、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等共性技术,以及流程型制造业、离散型制造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关键产品和重要系统,围绕农业、石油化工行业、电力工业、冶金工业、装备制造业、轻工行业、纺织行业、建材和建筑行业、煤炭行业、交通运输业、邮政行业、商贸流通和其他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的应用重点开展工作,突出了工作重点。
为实现“十一五”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作的发展目标,《专项规划》还提出了六条主要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二是加强跨行业协调推进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强行业应用电子产品的管理;五是加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资金扶持力度;六是加强协同合作,鼓励自主创新。
《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编制说明
《促进条例》编制背景和过程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规范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部署,从法规层面制定《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为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提供指导性法律文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信息化重大决策的重要举措。因此,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于2005年提出加快信息技术应用立法,研究制定《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这一提议在业界获得了广泛认同。
在部政策法规司、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的积极配合和国务院法制办的大力支持下,《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已经列入了2007年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为保证《促进条例》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以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为组长,由相关司局领导组成的领导组,负责重大问题决策和协调,统筹领导《促进条例》编制工作。同时,成立了由相关司局领导和业内专家组成的起草组,领导组负责把握《促进条例》起草工作的原则与方向,并对起草组提交的文稿进行审阅;起草组负责《促进条例》的撰写以及相关配套文档和说明材料的归纳与整理。信息产业部已将《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列为今年立法工作中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大量国内外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工作,《促进条例》条文的起草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促进条例》的主要内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及规章条例,参考国内外信息技术有关立法的成功经验,确定了《促进条例》主要包含九部分的内容,包括总则、信息技术应用目标、信息技术应用实施、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示范、扶持与奖励、标准与知识产权、人才保障、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
总则部分阐述了立法目的,给出了《促进条例》所涉及的名词解释,界定了条例的适用范围,明确了立法原则,并规定了信息技术应用主管部门的职责;应用目标部分从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传统行业改造、应用电子产品、行业技术服务平台三大领域,规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总体目标、社会效益目标和行业应用目标;应用实施部分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着重点,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创新投入和扶持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支持建立面向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推广示范部分主要包括建立应用示范点、示范项目推广、发布目录指南、加大宣传力度等;扶持与奖励从增加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给予税收优惠、评优表彰等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应用予以激励;标准与知识产权部分在面向行业应用的信息技术标准、共用信息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和保护知识产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人才保障部分明确了信息技术人才统计制度、学历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人才评估方面的政策;法律责任部分主要明确了不作为与虚假骗取等方面的法律责任。
《促进条例》的修改与完善
对于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而言,《促进条例》是一项开创性的立法工作,内容涉及各行各业,要处理的关系比较复杂,做好这项工作,难度很大。我们总体的设想是,找准有限目标,密切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方针,集中资源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市场环境建设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目前的《促进条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例如如何恰当地在《促进条例》中定义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条例》适用范围和领域、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我们最迫切需要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能够接受的政策支持、如何设定支持信息技术应用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等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和行业信息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机构以及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企业的交流,把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第一线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促进条例》之中。
《节能降耗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应用方案推荐目录》编制说明
《推荐目录》的编制背景
信息产业部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根据部里的统一安排,年初全电办在制定今年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的时候,就已经把推动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作为今年和近几年工作的一个重点任务。为系统了解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促进节能降耗工作情况,2007年8月开始,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会同有关单位以山东省为重点进行了节能降耗专题调研。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对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过程节能降耗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特别是电子制造行业中高耗能工艺和高耗能工序,收集相关情况;收集、研究电子产品提高能效的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及能够提高电子产品能效的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新材料等;收集、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实现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通过实地考察、专题座谈、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我们收集了100多家涉及行业内和行业外企业的节能降耗相关工作情况,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通过专题调研,我们得出了几点体会和认识:
1.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传统行业节能降耗减排大有可为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工艺优化、物耗降低,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减排,提高市场竞争力,这是信息产业推动社会进步、环境和谐友好的重要领域。信息技术所具有的高渗透性、技术的基础性和产品的广泛性特点,在高能耗行业信息化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空间,通过改进传统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流程,能够对传统高能耗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带来很大帮助。在对有关化工、钢铁、建材等企业的调研中发现,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并运用DCS系统,可以保证关键生产工艺装置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各种精确、快速的控制过程,使生产工艺参数达到优化的设定值,能够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在钢铁、化工、食品等工业,应用先进DCS控制系统、MES系统、变频技术、能源综合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节能效果。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到行业自身发展的压力和差距,一方面,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多作贡献,信息技术应用空间广阔;另一方面,我们行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与需求之间又有巨大差距,尤其在系统的集成应用能力、核心基础产品保障能力、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2.电子信息企业节能降耗应抓住若干重点能耗环节改造
与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重工业相比,电子信息产业并不属于高耗能产业,但在某些领域局部也存在一些高耗能工艺和高耗能工序。对于像海尔、海信这样的典型的电子制造企业而言,注塑和喷涂工序一直是企业生产在能耗和环保方面的“软肋”,这一方面还需要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另外,据了解,在电子基础行业中,用于晶体硅、磁性材料、石英晶体等产品生产的炉窑设备,是电子信息产业中能耗最突出的生产环节,如果能通过技术攻关提高这些设备的能耗效率,将会显著改善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能耗问题。
3.节能电子产品推广需要政策引导和扶植
我们行业生产的彩电、冰箱、计算机等大众消费品,以及面向社会生产服务领域的芯片、服务器、机电设备等产品,应用面非常广泛,就单个产品而言,能耗问题并不突出,但种类繁多的电子产品能耗的累计,便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如何从产品设计时就体现节能降耗减排的环保理念,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为社会提供能源效率高的电子信息产品,如低待机功耗的电子产品、低功耗专用芯片、变频空调和冰箱、低功耗PC和服务器、半导体照明产品等,是电子信息产业推动节能降耗的非常重要的领域。根据此次调研,目前此类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工作进展顺利,一些节能电子信息产品已经面市,但市场推广工作面临困难,主要的问题在于产品开发成本所导致的市场价格竞争劣势。推动节能环保是政府意志和社会责任,在起步阶段不能简单靠市场竞争来解决问题,为支持和鼓励节能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需要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时,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过程中要大力推动节能降耗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为之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市场空间。
在本次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编制《节能降耗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应用方案推荐目录》,用于指导节能型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及在若干重点领域推广一批先进适用并取得显著节能降耗效果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案,以有效促进信息产业领域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
《推荐目录》编制主要过程
目录的编制遵循企业自主申报、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专家评审汇编的方法。为更好地开展本次目录的编制工作,我们广泛调动了地方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地方和行业信息技术应用主管部门、各电子信息协会和有关研究机构的力量共同参与这项工作,在规定的申报时间内共收集到有效的推荐项目356项。经过资料分析、专家评审,最终筛选出63个项目,作为第一批节能降耗推荐目录向社会发布。
《推荐目录》内容和编制意义
目录推荐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和应用系统节能降耗的技术、解决方案;
2.节能降耗型电子信息产品;
3.传统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降耗的典型应用方案;
4.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降耗的其他典型应用方案;
5.为推进节能降耗提供支撑的技术研发平台、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发布的第一批目录所推荐的节能降耗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涉及电子元器件、机电设备、工业专用设备、家电产品、通信产品、软件及服务、应用电子等各个门类,应用方案广泛分布于钢铁、电力、化工、食品、制药、纺织、环保等行业,基本反映了我国节能型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发展的基本状况,集中展示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传统产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对列入目录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及应用方案,信息产业部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给予优先支持。信息产业部将适时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提供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交流平台,对列入目录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向全社会重点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