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应用,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来源:浙江省水利厅 更新时间:2012-04-15

 

  "十五"期间,浙江省水利信息化工作遵循"完善规划、强化基础、注重应用、狠抓管理"的指导思想,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化行业管理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实时信息采集系统、水利基础数据库、防汛水利计算机网络和包括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在内的一批重要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不断加快,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深化,水利信息系统的管理不断加强,水利信息化在浙江省防汛和水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浙江省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条件、实际需求和《浙江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具体部署,今后几年浙江省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在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整体提高水利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一、工作思路
  (一) 加大规划执行的力度
  《浙江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对"十一五"期间水利信息化工作进行了统筹考虑、全面部署,提出了建设目标、内容、要求和进度计划等,规划可操作性强。加大规划执行的力度,既能保证全省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正确方向,又能保持信息化工作较快的建设进度。当然,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快,水利业务需求也在不断地深化,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需针对信息技术和业务需求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对计划、执行方式等作相应地调整。
  (二)继续强化信息化基础工作
  "十五"期间,浙江省在水利信息化网络、数据库、信息采集等信息化基础工作方面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十一五"期间,虽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要转移到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方面,但信息化基础工作仍不能放松,因为网络需要提高带宽和保障稳定性,数据库需要扩展、充实和更新,信息采集需要扩大种类、提高采集传输的效率等,因此,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仍要强化,要满足业务系统对信息化基础的实际需求。
  (三)积极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扎实的信息化基础为业务应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业务应用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水利工作提高效率的具体手段。在今后几年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推出一批实用、先进和日常化的信息系统,切实体现信息化在水利工作中地位和作用。
  (四)严格执行信息化标准,抓好水利信息化行业管理工作
  为保证信息的共享、交换和安全等,对信息的组织、处理等必须统一标准。严格执行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既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也能减少重复建设、节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抓好信息化标准的执行,也就在较大程度上抓好了信息化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更加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等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建成以"数字流域"和"数字管理"为特征的"一项工程、三个平台、五大应用",即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水利数据中心、水资源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和水利政务公众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水资源水环境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和综合管理系统、水利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农村水利综合管理系统和水利电子政务系统等五大应用系统,形成人才充足、规章健全、经费落实、机构配套、建管并重的水利信息化保障体系,为浙江省防汛工作和水利现代化提供支撑服务。
  三、具体任务
  (一)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系统、防汛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水情应用系统、防汛远程会商系统、防汛形势分析和灾情评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1.防汛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对全省各类防汛信息的综合管理,在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灾情、气象信息等数据的支持下,以图表、文字、图形/影像(包括动画)、声音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天气形势、实时雨水工情、洪水预报结果、防洪工程的基本资料及其运行状态、河道及蓄滞洪区基本资料、防汛料物和人防组织、历史背景资料等全面的信息服务。
  2.水情应用系统包括:①利用全省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实时信息,根据浙江省防汛预警工作的有关技术规定而构建的实时水雨情预警系统;②瓯江、浦阳江、曹娥江、西苕溪流域以及杭嘉湖平原、温黄平原等重要流域和平原河网的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③全省大中型水库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
  3.防汛远程会商系统则将覆盖面延伸至全省所有市、县(市、区)防汛水利部门和部分重要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实现省市县三级会商的级联、同步会商和两个以上部门的交互会商。
  4.防汛形势分析和灾情评估将基于GIS三维(电子地图)平台进行开发,利用实时采集的水情、雨情、工情、险情和灾情,以及洪水预报模型结果,对防洪形势进行综合分析、方案评估和选择。调用预置的调度规则、河道、水库、蓄滞洪区工程运用参数、洪水预报结果和可行的调度方案集,制定选择调度方案。
  5.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则通过现代化监测、通信及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提前预报监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或洪泛区灾害,并迅速将预警信息发布到该区域内的干部群众的现代化灾害预警监测体系。有利于在灾害发生前组织人员财产转移,达到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损失的目的。
  (二)重要水利业务平台建设
  1. 水利数据中心
  "十一五"期间,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新建、完善和扩建各项水利专题数据库,实现水利数据的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水利信息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水利数据中心由省水利数据中心和各市水利数据分中心组成。
  省数据中心负责存贮提供全省共享的公共基础数据,制定并执行信息管理规范、共享规则等相关规程,负责与行业外、上级及相邻省市水利部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市水利数据中心负责存贮提供各地市共享的公共基础数据,执行信息管理规范、共享规则等相关规程,负责与行业外和上级及相邻地市水利部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2. 水资源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
  "十一五"期间,将建立一套完整的水资源数据分类、编码、存储、交换、共享和服务等标准体系;完成对现有水资源相关数据的收集、整合、存储;能有序采集汇总全省水资源数据;完成数据的检索与分发服务,开发以水资源空间和属性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发布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应用系统;建立实用可靠的水资源决策体系,提高全省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大幅度节省水资源调度优化时间和工作量。
  3. 水利政务公众服务平台
  水利政务公众服务平台是水利政务信息发布、公众办事服务、互动交流及应用导航等的信息双向交流平台。水利政务信息发布主要是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公布水利重大决策部署、行政法规、规范性公文以及工作动态;公众办事服务是整合各部门网上办事服务项目,实现行政许可的网上申报、审批;互动交流是指社会公众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厅长信箱、网上咨询、监督投诉和网上调查等方式开展。
  (三)重要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1. 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系统
  这是一个以水资源、水环境监测网为基础,以网络为媒体,以评价分析为手段,为水资源、水环境提供管理和决策的工具。主要由水资源管理系统和水环境管理系统组成。
  2. 水土保持监测和综合管理系统
  水土保持监测和综合管理系统是通过建立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模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反映出水土流失的年度变化,公布区域范围内水土流失信息,实现信息的查询、检索,为水土保持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信息和分析依据。
  3. 水利项目综合管理系统
  水利项目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水利建设诚信体系管理系统,规划、可研、初设项目管理系统,在建项目管理系统和已建工程管理系统等。
  4. 农村水利综合管理系统
  农村水利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农村水利综合管理系统、农村机电排灌管理系统、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系统、杭嘉湖圩区管理系统、灌区与节水灌溉管理系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态管理系统等。
  5. 水利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水利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水政执法管理系统,公文管理系统,人事、党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科技管理系统,机关事务管理系统和图书期刊资料管理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