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2006年,我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省委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的战略部署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全省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继续向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主要成效及特点
(一)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265元和733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和9.3%,收入水平分别是全国平均的1.55倍和2.05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9%和37.2%,比上年下降0.9和1.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13.8%,占消费支出比重达28.7%和33.5%;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1辆,比上年增加2.3辆。
--城镇登记失业率创近年来新低。全省新增城镇就业67万人,帮助3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1%,比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是近年来最低水平,就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年末企业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净增88万、91万、60万、151万、98万人。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有新突破,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7万人和148万人,位居全国前列。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54亿元,基金支付能力达26个月。再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目前我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028元,位居全国第3。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受奖扶群众11万余人,发放奖励扶助资金8300多万元。
--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6.4和55.6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3和0.6平方米。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职工人数达269万,缴存余额为528亿元,全年共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91.34亿元。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96万平方米。所有市县全面实施城镇廉租房制度,1.85万户城镇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完成611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在全国率先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试点。
(二)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教育事业优先、均衡发展。学前三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5.1%,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6%,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4%。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普通高考录取率达7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再上升2个百分点,达到36%。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连续5年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比基本保持在1:1水平。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全面实施卫生强省"六大工程",卫生资源进一步丰富,千人医生数1.90人,千人护士数1.33人,千人床位数2.98张,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市、县三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组织基本建立,乡镇卫生院和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疫情网络直报。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防控。初步建立覆盖全省、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年底全省各县(市、区)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0个,占应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72.6%;按照每1000-1500服务人口配备一名责任医生的要求,建立社区责任医生制度,目前全省共有社区责任医生2.6万名。全面开展药品和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全省县及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率已达100%。医疗救助覆盖面和救助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共资助 96.66万人次。
--文化体育等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了中国越剧艺术节、第十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和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影视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影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已达320家,其中民营影视企业占85%以上。中国国际动漫节长期落户杭州,有力地促进了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图书出版业、报业、印刷业等跻身全国同行业先进,省新华书店顺利开通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博库书城网。出版完成了《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浙江》、《浙江通史》等一系列有影响的社科类研究成果,《唐宋词汇评》等10件作品荣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小康健身工程"全面启动,国民体质测试深受群众欢迎,竞技体育竞争力逐步增强,体育产业初步形成规模,健身设施和体育场馆建设势头良好。旅游业实力明显增强,全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6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90亿元,全省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8%,旅游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5。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40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R&D经费投入210亿元,增长28.6%。全省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比上年增长22.6%和62.5%,授权量继续位居全国第2位。"重中之重"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启动建设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实验动物公共服务等3个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软件产业等13个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共有12项成果获奖(5项为参与完成)。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扎实推进,年末全省拥有各类人才561万人,比上年增长6.9%。
(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各级财政共投入11.96亿元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食宿改造工程竣工107万平方米,资助49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为30万名贫困学生免费提供爱心营养餐,14万名教师接受培训。积极开展农村职业教育,资助6.1万名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82.9万人,转移就业55.7万人,转移就业率达79.4%。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万场演出进农村"、"八万场电影下农村"、"两百万册图书送农村"的"三万工程",全年共组织11.7万场电影、1.6万场演出、306万册图书到农村,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开展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了5500个村的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全省乡镇和行政村的有线电视联网率分别达到98%和90%。实施"百种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工程",组织出版了一批贴近农民、农村、农业实际需要的出版物。
--农民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各级财政安排17.6亿元专项资金实施"农民健康工程",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全部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2902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86%,1441万人接受免费体检,占全省参合农民总数的49.6%。全省有234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累计筹集保障资金254亿元,有88万名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已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53.98万名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2.4%。在12个县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累计保额6.13亿元,实收保费1258万元,全年总赔付1200万元左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完成852个示范村和8236个整治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累计投入资金16.14亿元,在全省建设了8040个活动场所。 "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继续实施,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新增120万人,解决了农村17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7.5万人。"康庄工程"实施三年多来,全省等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分别达到90.2%和80.8%。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2%,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四)社会公共安全形势趋好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较高。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我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4.77%,对所在地社会治安认可度达96.7%,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7和2.2个百分点,我省被认为是全国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各级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起数同比上升7.24%,破案率同比上升3.43%,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36%,其中八类严重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3.13%,破案率同比上升2.13%。全省发生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19.5%、6.0%和9.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为0.48,低于控制目标0.07。
--信访秩序稳定好转。全省信访形势出现信访总量下降、集体上访下降、初信初访下降、越级赴京上访总量下降的良好态势。建立建筑企业工资支付保证金和政府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全省98.3%的农民工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欠薪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劳动保障违法恶性事件。法律援助大力推进,办案20861件,受援31100人,位居全国第2位。
--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起草下发了《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人员基本生活应急保障行动方案》,进行了多点救灾视频演练,全省基本形成了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和紧急救援响应机制。先后投入5506万元开展"避灾工程"试点建设,建成避灾场所522个,总面积148.3万平方米,可容纳近40万灾民。积极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预警预防,自开展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工作以来,全省没有发生大规模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节能、减排两大约束性指标第一次实现"双下降","811"环境污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区域、流域、行业和企业污染整治取得重要进展,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局部地区有明显改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深入实施,完成339个存栏猪1000头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53%。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2006年我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87.1,位居全国第1。
(五)社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2006年6月下发了《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11个市和新增82个省级试点单位均制订了实施方案。加快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探索新闻媒体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逐步深化艺术院团改革,努力培育国有文化集团,有效引导民营文化产业发展。
--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按照分类改革的思路,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介服务类、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稳步进行,全省已批复改制(撤销)事业单位1539家;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积极推进以聘用制度、公开招聘进人和竞聘上岗为主要内容的用人制度改革,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继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省乡镇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并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简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强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积极稳妥地实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统筹解决相关人员待遇问题。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基本建立了低保资金自然增长机制,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和物价上涨补贴机制,全年支出保障金近6亿元。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750元、670元、620元、540元四档;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6.4元、5.7元、5.3元、4.6元。慈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全年募捐收入7.68亿元。福利彩票发行突破24亿元,比上年增长50%,筹集公益金8.44亿元。
总体上看,2006年全省社会发展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进一步突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在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突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6年省政府首次专门安排常务会议听取全省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汇报,全省各地对社会政策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高,制定社会政策、运用社会资源改善民生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各级政府出台的各种政策中,社会政策所占比重逐年提升,涉及的领域也日益广泛,就省级层面而言,去年共出台了30多个有关社会政策的文件。社会政策逐渐成为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同时,社会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也日益明显。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系列规划在这一年相继颁布实施。在社会发展领域,最重要的是颁布实施了《浙江省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是我省编制的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发展规划,是"十一五"时期加快全省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此外,还有数十个社会发展领域的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并颁布实施,涉及文化、新闻出版、体育、社会福利、旅游、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文物博物馆等各个领域。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不但强化了社会发展战略政策的落实,也为安排政府投资、抓好项目储备、优化公共资源布局和配置,加快薄弱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加强社会政策和社会规划等措施,进一步加快了我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步伐。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市、区2005年社会发展水平的总体测评,我省社会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4(列北京、上海、天津之后)、各省区第1。测评的绝大多数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生活水平和公益服务领域指数居全国第3,人口现状指数和社会保护指数同时前移了3位。据初步测算,2006年我省社会发展总水平将继续保持全国前4位的水平,继续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迈进。
(二)进一步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步伐
各级财政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为目标,按照公共财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启动了一系列旨在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重要举措,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6年全省和省级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分别达72.0%和73.0%。全年全省财政用于教育支出269亿元,增长16.2%,并且从2006年秋季起在全省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全省财政科技支出54.33亿元,增长21.7%;全省财政用于卫生支出83.5亿元,增长28.8%;省财政安排生态环保专项资金23.04亿元,同比增长25.3%;全省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资金244.35亿元,增长21.8%。全年全省用于"三农"支出的财政性资金达373.5亿元,增长19.9%,并继续加大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安排下山脱贫、重点渔港建设、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等专项资金。据《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的测评,我省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等级位居全国第4,省区第1,其中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等分领域的绩效等级均位居全国前列。
(三)进一步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能力
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制定实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加强政府立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等工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制度公开。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和规范。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义乌市开展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认真实施公务员法。全面开展"两提高一降低"机关效能建设主题活动和企业服务年活动。效能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实时监督系统启动建设。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工作,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二、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
(一)城乡统筹发展还面临较多深层次障碍
近年来,我省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城乡统筹就业、户籍制度改革等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当前我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总体上还处在基本统筹阶段,距离全面融合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不足,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许多深层次的障碍日益突出。一是户籍制度改革还没有在更大范围内推开,尤其是附着其上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一系列基本体制尚未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状况,成为制约城市化发展的最大障碍。二是行政管理体制尚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长期以来,政府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和制度大多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尽管近年来已做了很大的调整,但总体上还难以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三是一些行政机关为"三农"提供服务的思想还不到位,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还存在一定问题。
(二)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
基层政府直接面对群众,大量的社会管理事务和公共服务都要依靠基层政府来完成。但目前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总体上还比较薄弱。一是基层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基层财政比较困难,对公共产品的提供力不从心。二是基层政府事情多、责任大、权力小,无法统一行政管理,削弱了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三是公共服务尚不是基层政府工作考核的重点,影响基层政府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三)社会事业项目安排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加快社会事业建设的呼声较高,各级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苗头性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上存在不均衡。社会发展的各项投入仍主要集中在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未能完全体现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倾斜和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的原则,城乡、区域、领域之间仍存在较大的不均衡。二是一些项目建设存在不计成本、过度投入问题。如一些地方和单位未能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盲目扩张,不切实际追求大规模、超标准,依靠大量银行贷款来完成投资,加上财务风险意识不强,导致负债规模过大,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隐患。三是重建设轻管理,一些大设施、大项目建成后,出现闲置浪费,日常维护成本非常高。
(四)社会中介组织发育相对滞后
社会中介组织是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具有政府行政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我省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还相对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不相适应,无法更好地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配套支撑。一是社会中介组织的行政化、部门化倾向还比较严重,使之作为政府与市场、群众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二是发展不平衡。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明确目标,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尚不平衡。三是社会中介组织的自律机制和内部管理亟待加强。一些社会中介组织内部及行业内部均未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自律机制,导致内部管理混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诚信危机。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完善制度,进一步消除城乡统筹发展的障碍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尤其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我省已到了进一步消除各种制度性障碍,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阶段。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通过积极调整差异政策,取消不合理规定,实事求是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等政策措施,逐步取消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政策差异问题,实行统一的登记为浙江居民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二是以推进农村住宅产权交易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农村住宅流转制度改革,加快制定《农村农民住宅产权登记交易试行办法》。三是认真总结经验,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为转移农民,富裕农民,加快推进城市化创造条件。四是按照城乡统筹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保障人群全覆盖、保障形式多样化、保障标准相适宜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
(二)继续抓好十方面实事的组织实施,加快推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的解决
社会发展关键是在基层,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共享社会公共服务,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要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继续抓好就业、社保、就医、就学、住房、扶贫、环保、农村设施、农村文化、安全生产等十个方面实事,加快推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的解决。
一是重点保证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为突破口,实现全省农村中小学生均宿舍建筑面积3平方米、1人1床、生均食堂建筑面积1平方米的目标。实施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使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比例达到9%左右。实施好"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扶贫助学工作,鼓励和引导经济贫困家庭子女选读职业学校,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二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卫生强省"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传染病院(区)、急救中心、采供血机构和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的医疗救治体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加快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力争缓解"看病难"问题。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努力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全面开展村庄规划和整治,推进交通、供水、供电、燃气和信息、流通等各类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建设中心村,推广公共服务,逐步做到中心村有村务活动、社区卫生、社区教育、治安保卫、文体娱乐、连锁便利店等服务设施,强化中心村的服务功能和辐射作用,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基层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布局,健全文化体育设施网络。既要建设大博物馆、大图书馆,更要建设一批社区图书室、图书站,并且通过互联网、送书上门等形式为群众提供方便服务,既要建设竞技性的体育场馆,也要更多地建设街道社区的健身活动设施,让群众方便体育锻炼。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实施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不可移动文物、重要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
(三)加快推进改革,切实增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深化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设置基层政府机构,加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建立新型的基层行政管理机制,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完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公共财政对基层的有效覆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支持,着力解决基层政府财政困难,提高基层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保障能力。
三是完善基层政府考核机制。把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等作为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
四是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基本理论和现代政府知识的学习,开展对基层行政工作人员的各种业务培训和专题培训,增强全面和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努力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四)深化社会发展评估研究,建立健全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和评估体系
加强社会发展的统计监测工作和定量评价,有助于及时了解全省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明确发展目标,是各级党委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发展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在现有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动态的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指标体系,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时效性,增强对社会发展方面存在问题的监测预警。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准确判断发展趋势。
加强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的监测评估。实现社会事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追求短期目标、过于注重短期发展效果,转到更为注重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的可持续发展上来,必须促进社会事业建设的规模、结构、速度与实际相结合、与需要相结合、与可能相结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防止重复投入,盘活存量,合理利用增量,优化配置,通过建设规划、债务风险评估、社会影响评价等措施,把科学化贯彻到项目前期、项目建设、资金安排和管理运行的全过程,保证经济、实用,发挥最大建设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