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平 高 渊
□ 编者按 近年来,新闻报道策划成为媒体报道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策划的好坏甚至直接关系报道质量和生存。然而,正确运用策划提升报道质量、提升媒体影响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包括不正确的做法和理念,比如“新闻报道策划”被异化为新闻炒作、媒介假事件,新闻报道策划成了新闻制造,甚至假新闻,从而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媒体公信力,为人诟病。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如何正确认识、操作报道策划,如何更好地发挥策划在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怎样把握策划的“度”和“界限”?如何对新闻资源进行恰当整合?
本期组织专题研讨,解析新形势下的新闻报道策划。 □
这是一个纸质媒体遭遇危机的年代。而且,这个危机是全球性的。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众多每24小时出版的日报而言,其生存空间正被大幅挤压。同时,公众注意力逐渐趋同,独家报道越来越难以实现。新闻素材可能和别人重复,传播能力别人可能不比你弱,在这种情况下,日报尤其是党报如何才能胜出?
面对竞争,报纸必须后发制人,抢夺新闻的第二落点,即在网络和广播电视抢发第一波新闻后,及时挖掘其内含意义、展望发展趋势,进行深度报道。读者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仅建立在新闻时效上,而且建立在深度报道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党报唯有同中求深才是出路,而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科学做好新闻策划。
追求深度就要实施新闻策划
今年6月初,贯彻实施《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会议在京召开。此前,中纪委印发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对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提出八项严格禁止性规定。
对于这样的党政要闻,作为地方党报的《解放日报》应该怎么报道?是按一般惯例只发通稿,还是在发通稿的同时作进一步策划,安排记者深入采访?在当天下午的编前会上,报社领导同有关采访部门负责人一起策划商议,决定做一篇“解放分析”,从“为何在此时出台,都有哪些新规定,作用意义何在”三方面,解析新《规定》出台的深刻内涵。为此,有关记者连夜采访上海市纪委负责同志,第二天2000多字的《党纪新规新在哪里》便在头版见报,受到读者好评。
从去年9月起,《解放日报》陆续推出新深度报道栏目—“解放分析”,力求透析新闻,阐明新闻事件的生成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深层意义,以引发人们思考。“解放分析”分析什么?一是“国计”,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要政策、重大事件加强解读,提高人民群众对“四重”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二是“民生”,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释疑解惑,探求解决路径。
作为党报,不能满足于简单报道新闻本身,而要努力做到剖析新闻背后的变化与趋势。关键是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在社会现实的风云变幻中分辨主流与支流。而深度报道最重要的是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做文章,因此策划时首先要从读者需求入手。
从这个意义上说,策划好分析性深度报道,既是党报向社会传递科学发展观和价值观的要求,又是党报作为纸质媒体,面对网络和新媒体应当发挥的特长,是党报的存身立命之举。深度报道有别于一般资讯传递,相应形成一整套特殊的选题策划理念、方式和语言,并呈现在采访、写作、编辑乃至媒介运作机制的各个层面。
深度报道的特性,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深层次的新闻挖掘。不仅仅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记录或叙述,还必须探究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甚至未来趋向。这是深度报道必须进行选题策划的基本原因。此外,选题策划还应以最佳效果为出发点,寻求符合自身价值定位的特质。
截至11月中旬,“解放分析”稿件见报数量已突破100篇。其中,大多数刊发在头版。同时,报道涉及面日趋广泛,分析对象从涉及科学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外资银行入沪、科技攻关创新,到事关民生的股市趋势、个税申报现状、农民收入增长、小吃街整顿等,几乎遍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际各个领域。 “解放分析”在引导受众关注热点问题时,力争提前策划,尽可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比较深刻地看清事物发生发展的本质和背景、原因和趋势,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不至于由于一时浮躁和一己偏见影响社会和谐和公众认知。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起到党报引领舆论、促成共识的积极作用。
结构变革才能保证有效策划
党报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影响力,一大关键是实施结构创新。持续做好一系列深度报道的策划工作,需要构建新机制,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相对于党报改革的既有成果,党报组织结构变革稍显滞后,成为提高管理水平过程中的一块“短板”,不仅难以支持党报在新环境下进一步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报改革向更高更深层次的推进。因此,组织结构变革已成为党报改革必须克服的“短腿”。
2007年初,《解放日报》提出以“解放系列”栏目为抓手,建设党报时政新闻品牌线的目标。以往,媒体创建品牌栏目,常常由某个具体部门及骨干记者编辑运作,由于条块分割,对新闻生产力的提升效应比较有限。要举全报社之力创建品牌,就必须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打破条块分割弊端,加强横向沟通协作。
为此,《解放日报》先后建立了“解放调查”“解放分析”“解放监督”“解放论坛”四个品牌工作小组。由总编辑负总责,每位副总编辑牵头一个工作小组,各由七至八位来自不同部门的记者编辑柔性组合而成。品牌工作小组属项目制,不受部门和条块分工的制约,可以跨部门、越条块筹划和调度。品牌栏目的有关报道,制作流程在品牌小组框架下完成,而发稿流程按原有职能部门运行,构成一个矩阵结构。
以“解放分析”为例,该品牌小组由一位副总编辑牵头,总编办、机动部、经济部和群工部有关负责人和记者参加。每周一召开例会,主要策划新一周的分析选题,有时也邀请准备写有关报道的记者参加,共同策划分析报道的切入口和分析点。承担“解放分析”报道选题的记者,在接受所属部门指挥的同时,主动接受品牌小组的指导,一起研讨选题、修改稿件。年轻记者每参加一次完整的报道,也就经历了一次有效的业务培训。同时,原有的条块分割界限被初步打破,报社内部资源得以共享。
今年9月22日,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无车日,共有108个城市参与了这项活动,上海特别划出南京路、淮海路和小陆家嘴三个最繁华的区域为“无小汽车示范区”,禁止除出租车和特种车以外的小汽车进入。
对于这则新闻,“解放分析”小组提前数日进行策划,并请跑公交条线的经济部有关记者一起商议。大家达成的一致看法是,无车日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的存在却有着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无车日就像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我们在环保节能意识、现代出行理念、公共政策方面的状况。
在共同策划的前提下,《无车日带来的“镜子效应”》第二天刊发在头版头条,从“从不适应走向适应,在无车日反思有车,公共政策期待完善”三个方面分析,较好凸现了党报应有的深度,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应该看到,《解放日报》品牌小组的探索实践,是一种以战略为核心的组织结构变革。从结构类型上看,品牌小组是一种虚拟化的矩阵组织。一是指不设编制、不设机构,柔性组合;二是指品牌小组的项目并非如一般的矩阵组织那样与职能部门相对独立且成垂直分工关系,而是根据战略要求,将不同职能部门相关报道的制作流程剥离出来,加以整合提升;三是指品牌小组由各位报社领导牵头,扁平指挥,小组本身不再成为一级中层管理建制。
避免误区真正推动科学策划
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总有人感叹党报的有心无力、脚步迟缓、转身艰难。这种种不适应,不可简单地归因于外或归咎于下,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党报有没有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其核心竞争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瞄准国计民生的有策划有组织的深度报道,将是今后党报拓展与创新的关键。但值得注意的是,党报在普遍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同时,也要注意党报应有的定位,避免陷入某些误区。
1、 报道策划要体现党报价值观,找准策划点,切勿陷入猎奇与炒作误区。
应该看到,党报新闻策划的对象一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新闻,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决策提供依据,即业内所言的“硬新闻”;而新闻炒作对象则是一些新奇反常的“软新闻”,往往倾向于满足受众猎奇心理,这应是党报摒弃的。
今年5月,上海召开第九次党代会。在上海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中,这次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根据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围绕上海发展的新目标、新提法,以及百姓关注的话题,策划了一组系列解放分析。
我们注意到,在市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对“四个率先”提出相应的量化指标,以将“四个率先”更好地落到实处。而从这些数字中,策划采写了《三个数据解一道增长题》《“3%”撬动创新型城市建设》《非公经济“50%”折射的信号》《数字里一盘和谐棋》等解放分析,准确解读了全球与全国发展大背景下,上海正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轴线,描绘新一轮发展的战略蓝图。
作为地方党报,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就决定了新闻策划的出发点是弘扬主旋律,通过精心组织策划,全方位、多角度、真实客观地把新闻事实的全貌与内涵再现,最大限度揭示事实的新闻价值。而新闻炒作的出发点则是片面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追求“卖点”,制造轰动效应,以获取短期经济利益,是一种只顾眼前的短期行为。显然,这与党报的价值定位背道而驰。
2、 策划要体现事物的动态变化,不要指望一步到位,切勿陷入僵化的计划模式。
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而新闻策划也应伴随事物的变化而调整,或前瞻或追踪,不断调整报道切入点。也就是说,策划不是一次性操作,而是在最初策划方案交付运作以后,仍然要持续关注新变化。这也是静态计划与动态策划之间的区别。
前段时间,《解放日报》针对方便面涨价做了两篇“解放分析”,针对事情的发展调整分析点,准确把握了不断变化的新闻焦点。
今年7月底,联华等沪上超市透露,上海市场上的方便面涨价将从8月1日开始。与此同时,北方一些城市的中低价方便面将整体上调价格。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策划了《方便面涨价缘何耐人寻味》的解放分析,解读价格变化,并准备继续关注食品价格会不会普遍大幅上涨,以及未来宏观经济走势是否会出现大的波动。
近一个月后,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国家发改委严肃处理了推动联手涨价的方便面协会,根据这一新变化,我们立即重新策划,调整分析点,写出了第二篇关于方便面涨价的解放分析,题为《从“方便面价格联盟”引发的思考—行业协会:成长的烦恼》。
由此可见,任何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策划都不可能赢得最终成功。而策划的可持续性,源自运作过程中策划者的应变能力。因为新闻从业人员只能把握事件发展的大致走向,而不能预先知道接下来事情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认为新闻策划能毕其功于一役,就有可能导致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偏差。作为一种流动的过程,新闻策划是在了解实际、尊重事实前提下,使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事件客观性紧密契合,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有效性和深度感。只有这样,党报报道策划才能逐步走向科学策划,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作者分别是《解放日报》副总编辑、“解放分析”品牌小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