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新课题新矛盾”。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坚强决心。
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信息化是由计算机和互联网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由于信息化对应的是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利用的能力和水平,信息化必然影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效率、效益和效果;信息化发挥着“活化剂”作用,通过其特有的竞争力、生产力和创造力来促进工业化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轨道。同时,从发展的逻辑关系来讲,信息化是工业化之后的产物。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走的是一条从轻纺、加工制造、重化工业到服务业的传统发展道路。但是,信息化的发展并不必然以工业化完成为前提,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我国完全可以通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方式,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矛盾,拓展和丰富工业化的内涵,走跨越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道路。
长期以来,柳州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信息化工作,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扎实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2002年柳州市被授予“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随后又被授予“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重点城市”,城市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居全广西前列。十七大提出的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为柳州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开展信息化建设、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精髓在于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了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自身发展的实际。“融合”高度概括了当前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抓住了两者之间紧密依存的关系本质。毫无疑问,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必将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更好实现,必将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和形成。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客观要求。如何有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问题,对于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成功实施具有关键性作用。一般来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切入点在于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信息资源已经同能源、材料一样成为现代社会的战略资源,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对能源、材料等资源的高效利用,才能形成新的商业价值模式。因此,只有在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技术性、管理性和经济社会性的问题,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不断扩大信息技术扩散与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才能找到融合的结合点。换言之,只有在整个产业经济领域普遍采用了信息技术,并引发全面产业变革,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工业化。
近年来,柳州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撑优势、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通过启动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率先在机械、汽车等产业推动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并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5年来,全市制造业信息化总投入近5亿元,先后有49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并在柳工、五菱、柳汽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建立了国家、自治区级技术中心,实现了企业产品创新的质的飞跃。
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柳州装备制造业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必须依赖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实施。对于柳州来说,必须结合柳州的实际,制定好政策,引导企业和产业信息化,通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
柳州是广西的工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近年来,柳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坚持“工业强市,富民兴柳”的总体发展思路,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加快。2006年,全市工业完成总产值1087.34亿元,比2002年增长1.6倍;工业增加值319.7亿元,比2002年增长1.83倍。2006年,工业化率由2002的2.89提高到4.86,工业化水平由2002年的39.4%提高到51.4%,在全广西率先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目前,柳州已形成了以汽车、冶金、机械为支柱产业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全市拥有2188家工业企业,规模以上的有515家,大型工业企业11家,5家进入全国工业企业500强。柳州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柳州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是分不开的。十六大以来,柳州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以列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重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启动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打造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等“三大工程一个体系”建设,有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工业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使老工业城市不断焕发活力和光彩。近年来,柳州装备制造行业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目前,全市机械产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75家,其中柳工集团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迈上100亿元新台阶,“柳工”装载机获得了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柳工”已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民族品牌。随着一批强优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柳州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柳州这个老工业城市提出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通过信息化驱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柳州工业的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发展,不断提高柳州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作者系中共柳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