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军突起——解读创新武汉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记者张琦 
   这里是“九省通衢”,贯通南北;这里科教资源丰富,大学林立;
  这里白云黄鹤共舞,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千古流传……

  从古至今,“江城”武汉一直拥有诸多耳熟能详的城市名片。而今,“创新型城市”又成为武汉人为之奋斗拼搏的崭新目标。

  3年前,“十大科技专项”被提上武汉市的议事日程。在其带动下,到2006年武汉市已累计支持项目56项,投入科技三项费1.23亿元,形成了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的领军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成绩斐然。

  2007年年初,一个以十个重大科技专项为旗帜、以六个重点配套工程为支撑的“106科技创新行动工程”又在武汉全新启动。“未来5年间,将投入政府资金5亿元,引导企业和社会科技资金投入50亿元,力争以局部的重大突破带动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武汉市科技局局长杨新年的目标明晰而有力。

  走访江城,在光谷,在开发区,在大学科技园,我们见到,一个个新兴企业高速成长,一个个特色产业异彩纷呈;感受江城,在长江两岸,在东湖湖畔,在青山绿水之间,我们聆听,一串串创新脚步铿锵有力……

  破题产学研:助力民族产业腾飞

  武汉是华中科教重地。坐拥几十所高校,科研单位云集,全国第三的科教资源,让许多城市望尘莫及,高校肥沃的科技土壤也催生了自主创新的累累果实。

  但,武汉人并没有因此欣慰。武汉市委书记苗圩的认识很清醒:“武汉科研成果不少,但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却不是很多。”当年,诞生于武汉的“丽珠得乐”花落广东,至今还是武汉人心中的隐隐痛处。

  如今,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这一现象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汤逊湖畔,碧草如茵的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16个月前,一个名叫海恒存储的“婴儿”呱呱坠地。

  尽管还名不见经传,但它却并不容小觑。

  短短时间,公司就拥有了3项专利技术,2项软件著作权,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今年4月,一套单台最高存储量可达15TB,相当于容纳至少3000部片长90分钟DVD格式影片的产品在海恒诞生,它就是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存储设备———磁盘阵列。

  总经理谭伟告诉记者,海恒的技术来自有着30年存储研究历史的华中科技大学,也因此具备了其他企业无可比拟的先天技术优势。然而,海恒也同样面临艰难:有资料显示,在被称为“IT领域的第三次浪潮”的存储领域,2005年国内存储市场的97.3%%都被EMC、IBM、HP等7家国外厂商占据,真正属于中国的技术和产品寥寥无几。

  要在已被国际大公司占领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又谈何容易?

  “面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作为民族产业的海恒,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如何将自主科研成果推向产业化,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副总经理周可显得并不轻松。

  但幸运的是,这个问题也同样引起了武汉市科技局的关注。

  2007年3月,海恒承担的“网络存储技术产业化”项目被列入武汉市2007年十大重大科技产业化专项,并获得了150万元的资金支持。此外,武汉市科技信息中心率先使用海恒的存储产品,也为其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典型案例。

  有了政府的支持,海恒频出高招———“量身定制”、“跑马圈地”……目前,已有十几台设备敲定买家,海恒在湖北省内电子政务、大专院校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数字化图书馆等行业市场的销售额也已超过2000万元。

  尽管尚显稚嫩,但满怀希望。未来的海恒,还将联手华中科技大学,致力于磁盘阵列产品标准的制定,共建国家光电检测中心存储检测平台,打造存储人才培养基地。

  尽管路远任坚,但勇往无前。如今的武汉三镇,一大批从高校走出的本土企业,也正努力冲破“科研市场两张皮”的藩篱,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创新城市的沃土,用执著的精神实践着民族产业的冀望。

  进军“高精尖”:舞动创新城市活力

  雨夜,漫步汉口江滩。

  灯火闪烁,美不胜收,这里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年洪水肆虐的痕迹,俨然一道人与自然、城市与江河和谐相处的风景长卷。

  从粤汉码头步入江滩,四季花坛内,八个别致而优雅的“风车”便跃入视线———细细的塔筒,三片风叶,一个“小尾巴”,这就是2006年9月入驻江滩的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光谷创业街6栋16楼里,武汉日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明的记忆依旧甘甜———

  安装太阳能灯具200余盏,全部采用风光互补供电,智能化控制,节能率达到100%%,这套风光互补供电系统不仅成为公园内一道靓丽的现代景观,更成为当时年仅5岁的日新打响的一张“企业名片”。

  2001年,日新刚创办时,手里有的仅仅是几项来自高校的科研成果,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元。徐进明告诉记者,从科研成果到步入市场,日新经历过“拿钱买经验”的艰难,也熬出了“慢慢过门槛”的道理,但他们难以忘记的是武汉市科技局持续不断的支持与鼓励。

  “过去我们对企业的支持往往是撒胡椒面儿似的,现在我们重点盯住的是高新技术领域的排头兵!”在武汉市科技大厦16层的办公室里,科技局成果处处长李江玲的话干练而有力:“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不仅仅在于资金,更在于政府投资带来的示范和引导意义,以及一种政策环境和氛围的营造!”

  目前,武汉市科技局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计划中,有30%%的资金投向了太阳能产业,2007年,日新承担的“太阳能推广应用示范工程”,也被列入科技局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

  副总经理梁鸿递给记者的宣传册上,都是日新的“得意之作”:武汉绿景苑小区的道路照明、武汉植物园和北京朝阳公园的景观亮化、武汉科技学院的太阳能并网发电工程……没人能想到,短短几年时间,日新的城市灯光系统销售量和示范工程量已跃居全国第一,在正在修建的沪蓉西高速公路长阳—恩施段,日新设计的太阳能标准化隧道照明系统也将“大显身手”。“不久的将来,位于武汉青山区的高速铁路武汉站的屋顶上,也可能用上我们的太阳能薄膜电池!”采访结束前,梁鸿还兴奋地告诉记者。

  也许,今天的日新还不被太多人知晓,但建设中的日新科技光伏工业园已经预示了国内最大规模太阳能综合应用示范项目的诞生,光谷上空的“太阳”光环也正日渐清晰。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引人注目的则是电动汽车。

  东风电动汽车产业园内,一连串的数字令人欣慰:目前,东风已有20台混合动力公交车投入武汉510路公交运营;今年底,有部分混合动力车会在北京试运行;2008年奥运会期间,东风还会接下500辆混合动力客车以及200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的“政府采购大单”。东风高级工程师熊宪龄很自豪:在电动车方面,东风并未与跨国厂商深入合作,而是自我研发为主!

  昔日,武汉以雄厚的工业基础著称,二汽、武重、武钢等一大批老牌国企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十五”期间,国家设立的12个重大专项中,除磁悬浮列车项目,武汉就参与了11个专项;如今,在政府的强力扶持下,从太阳能到电动车,从光电子到生物医药,一大批“汉系”高新技术企业正由弱到强,茁壮成长,一个朝气蓬勃的“创新军团”正举重若轻,宣战世界前沿。

  奏响和谐曲:彰显绿色科技魅力

  这里曾经是一片污水,这里曾经无人愿来落户……

  这里如今已经风景宜人,这里还是房地产开发商争抢的“宝地”。

  是什么改变了这片土地的命运?

  科技局社发处高尚博士告诉记者,这里的改变,得益于一项名为“武汉市汉阳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综合示范”的“水专项”。

  2002年,拥百湖资源、居中得水的武汉,成为科技部“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专项的首选示范城市。从硬件治理到软环境建设,“水专项”不仅扮靓了汉阳,也让生态武汉“因水得福”:在它的推动下,武汉第一个通过了全国“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评价,成为全国第二个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试点城市,汉阳区成功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雨后,位于青山的武钢,又是一番别样景象。

  繁忙的运煤车、轰鸣的炼钢炉、弥漫在空气中的水蒸气……处处阐释着大工业带来的震撼。驱车进入厂区,一处名为“高炉煤气综合利用工热电站”的“钢铁建筑”并未让人觉得有什么特别。

  “可别小看它,这套设备能实现‘双减排’!一方面,它能回收从前不能利用的低热值废气,直接减少含有一氧化碳的废气排放;另一方面,利用废气进行发电并并入武钢内部电网,又能间接减少因燃煤发电带来的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都市环保公司总工程师李先旺脸上写满了作为一名环保科技人员的自豪,“它每小时能发10万度电,一年365天不停,投资3.8个亿,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我国重要的钢材生产基地,但其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急需解决。

  任何一个城市,不谈环保,不谈节能降耗,就会走进城市发展的“死胡同”。

  因此,2007年,武汉市科技局在原“十大科技专项”中增设了首期2000万元的节能减排专项,首选武钢集团为服务对象,并组织都市环保、凯迪电力、中钢天澄环保等公司展开系列攻关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支持“武钢低热值高炉煤气安全高效清洁发电工程技术及设备产业化”等一批资源节约项目。同时,围绕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太阳能应用等项目陆续上马;围绕改善环境,大型燃煤污染治理、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也纷纷涌现……

  一项项科技举措奏响和谐乐章,一篇篇“科技文章”正谱写美好未来。

  在武汉,我们领略到,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无穷魅力;在武汉,我们也亲见了,特色科技产业打响的一张张城市名片。愿青山更青,愿东湖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