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民用电脑“种地”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一张办公桌,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位30多岁、皮肤晒得黝黑的汉子正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这是记者进入刘长安办公室看到的第一个场面。

  “抱歉,请坐,稍等一下,邮件就发完了,”这是他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不落伍,赶得上潮流”,很自然成为记者的第一印象。

  刘长安,北京市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是专门从事豆类农业订购生产和销售的企业。2004年该公司红小豆的种植面积已达7万多亩,产量2000多吨,2万多种植农户平均每户增收1000元以上。

  作为北京市涉及土地面积最大、带动农户最多、农民增收显著的出口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凯达恒业在信息化方面也走在了前头。从2002年开始,就逐步拥有了自己的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内部办公系统,也有一整套多媒体技术培训系统,里里外外已经被信息化手段“武装到牙齿”。 

  坦率地说,在2002年“信息化”还是一个非常时髦的名词。连绝大多数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为何一个以农产品订购为主的企业会带着几万农户“超前”走上信息化道路呢?

  刘长安摊了一下手:“握惯了锄头的手也要习惯握鼠标,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靠信息。”

  要质量  地头看投影

  “种了一辈子地,现在反倒不会种了,”家住北京市房山区阎村镇小十三里村的张大爷感叹说。他向记者透露,以前“种什么、怎么种”自己说了算,自从跟凯达恒业签订红小豆的生产订单后,现在一边要定期到农企专门的计算机培训教室,接受农业专家实时网络远程指导,一边要每星期参加“田间课堂”。

  张大爷家只是凯达恒业近3万户订单农户中的一家。“给农户定期培训是必须的,”刘长安告诉记者。凯达恒业拳头产品是红小豆,几乎全部出口,而海外市场特别是日本买家对质量要求极为苛刻,其中要求有关红小豆的84项指标检测,必须全部合格。

  他举了个例子:在红小豆的豆荚里,有一种叫做绿豆象的小虫,一般每公斤都有好几个,“很难处理”。可国外买家却下了“死条件”,5公斤红小豆不能检出1个绿豆象。“这种小虫在红小豆开花时产卵,成熟时长出幼虫。怎么能保证质量?那就只能对农户详细培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2000年凯达恒业只有600亩地的订单,那时候接了订单的农户都被集中到公司来开会培训,但现在不行了。“今年我们的播种面积已经达到12万亩,涉及农户接近3万户,那就只能下到乡镇,用最有效的方法培训他们了。”“不采用信息技术行吗?”刘长安反问。

  为了保证每一颗豆子的质量,凯达恒业给技术部配了四辆“技术服务车”,每年麦收一过,技术员们在签有订单的22个乡镇开始了每周一次的培训。拿着笔记本,打开投影仪,在村里的大树之间拴上幕布,于是田间地头成了普及先进种植技术的“大课堂”。

  “人家教得仔细,都是打出来一张一张的照片,告诉你什么时候豆子应该长成什么样子,什么时候浇水施肥。那还能学不会,”张大爷让我们看他家红小豆那饱满的豆荚,笑呵呵地说。去年他家种的500亩红小豆,单产都在150公斤以上,刨除本钱还赚了15万元。

  刘长安认为:“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图文并茂,农民更容易接受,这样种出的红小豆才能达到国际市场的要求。信息化带来了高质量,这个钱花得值。”

  求效率  庄稼建“档案”

  与外商沟通,让刘长安对效率这个词深有体会:2002年第一次签订了大规模订单,日本买家就要求刘长安以后用电子邮件联系,“那时候,我根本就没想过。”

  为了做上生意,刘长安只好上了信息化。

  2002年凯达恒业装上了宽带,2003年又专门请人设计了内部办公系统。

  用上了新的内部办公系统后,凯达恒业副总经理张莉华十分高兴,“过去一个文件要来回拷贝,打印十几份才能让各个部门都看见,现在只要往公共平台上一发布就全齐了。信息化让企业的管理更科学,运作起来效率更高。”

  效率不仅体现在内部办公系统上,更体现在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现在每一片田里的红小豆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凯达恒业负责生产的高研究员告诉记者。

  之前公司从农户家收购了小豆后,一旦出现有问题的产品,很难找到根源。现在买家可以实时通过互联网,查询每一批红小豆的“田间档案”,通过全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让各方满意。

  他给记者随意打开了一个“田间档案”,上面清楚地记着:某月某日播的种,某月某日第一次浇水,某月某日第一次打药,打什么药等等。

  通过信息化对效率的追求,给凯达恒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从2000年到现在,红小豆“京农七号”的种植已经形成了规模效益,这个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红小豆高5%的新品种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市价每公斤要贵1块5毛钱。农民种一季“京农七号”,一亩地3个月之内就可以赚到600块钱。

  2004年国外买家来拜访刘长安,崭新的办公楼里人手一台的电脑、内部办公系统和方便检索的“田间档案”让客人们大开眼界。而北京农企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让国外买家对双方的合作充满信心,并决定对凯达恒业的红小豆“包圆”。

  谋发展  合作是关键

  就在记者采访当口,刘长安正为两件事异常兴奋。

  一件事,公司建设的对外网站即将亮相。

  “有了这个网站,我们就好像有了一扇‘窗户’,不仅可以发布产品信息、最新动态和招商信息,还可以与买家沟通信息,洽谈贸易,”刘长安很是期待。

  另一件事,北京市科委最近正准备与凯达恒业合作建设一个“信息驿站”。如此一来,通过驿站2万多户与凯达恒业签订生产订单的农户不再需要每次集中到公司培训,也不要技术员为一次浇水就四处奔波,只要通过手机、固定电话等在家就可以收到最新的农活生产资讯,而这又将给他省下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对于公司信息化的下一步发展,刘长安有很多打算,“不能每一步都被人逼着走啊”。他向记者透露,首先到年底,将为公司所有分布在22个乡镇、具体负责为农户订单生产服务的农业经纪人全部配备笔记本电脑,这样“从明年开始,他们就可以负责把田间档案每周输入电脑,方便我们进行实时监控”。

  不过刘长安也坦承,“信息化干得很累”。他迫切希望能与政府部门进一步合作,“光我们习惯拿鼠标还不够,也要让农户真正习惯拿鼠标。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出面来提高农户的整体素质,并且和企业合作共同对农户进行培训”。

  此外,他还希望能够引进一套长效机制,“不只是单向的技术培训,更要得到农户的反馈意见,知道他们真正缺乏哪方面的信息,到底需要什么。”

  对于信息化的前景,刘长安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你坐在办公室里,应该知道国际市场里每个小时的变化情况,也知道每一个种植农民的具体种植情况,掌握企业中间每一个环节的生产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