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号好的背后
作者:沈仪
编者按
海西腾飞,喜报频传。2007年11月,福建省14787个建制村移动通信覆盖率达到100%,圆满完成移动电话村村通工程,向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无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文化大繁荣,还是民生建设方面,处处都贯穿着信息化的思想。作为海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西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特别是在2007年,省委、省政府更是把“通信信息化助建新农村”列入当年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而“在今年内实现全省行政村移动信号全覆盖”正是考量该项目是否完成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
“村村通”彰显着责任,意味着奉献。作为海西通信行业的领先者,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勇担社会责任,多年来以优秀企业公民的责任之举,积极投身海西新农村建设,以优质网络架起沟通的桥梁,以信息化推动农村经济腾飞。本报今起特别推出“村村通手机 移动助海西”系列报道,充分展示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以海西发展为己任,为加快农村移动通信发展、大力推进海西信息化、助建和谐新农村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面对广大农村,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充分发挥“移动信息专家”的优势,以搭建农村基础通信网、农业信息网和农村营销网“三网”为载体,让农民兄弟“打得通”、“用得起”、“用得好”移动电话,为建设新农村全力以赴。
尽责任:搭建海西通信网
当你用手机联系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时,你会想起崇山峻岭间那一座座高高的“铁塔”吗?正是它们,让八闽大地上的每一个建制村有了移动通信信号;当你逢年过节给同事好友发短信问候时,你会想起在高山海岛上移动通信保障人员的忙碌身影吗?正是他们,确保了每部手机都有可靠的信号保障,时刻都不掉线……
而这一切,全都源自于责任——每一位移动人的责任,以责任之心搭建基站,以责任之心维护网络,更是以责任之心,确保通信畅通。
福建是个山海资源丰富的省份,但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状况却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信息不畅、沟通不便,“数字鸿沟”成为影响农村经济腾飞的“拦路虎”。加快农村移动通信发展,让没有手机的人拥有手机,让信息闭塞的人们了解外面的世界,用信息化手段缩小城乡的“数字鸿沟”,这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落实中央新农村建设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海西”战略的一项民心工程。
为了打通这条路,作为海西一家重要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迎难而上,克服了投资紧、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按照“先急后缓、以点带面”的方针,积极推进福建全省移动通信农村覆盖建设,为偏远农村脱贫致富和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做出显著贡献。
2007年4月,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启动了233服务提升工程,明确提出要在年内实现全省行政村移动信号全覆盖。八闽各地紧锣密鼓地推进移动电话村村通工程,赢得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农民的好评。
在省会福州,在加速长乐、罗源、连江、闽清等偏远农村地区的覆盖建设进度的同时,还结合当地渔民众多,渔业生产作业繁忙等特点,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渔业增值业务新产品,受到广大渔民的青睐。
在特区厦门,自“村村通”工程以来,共架设水泥电杆1400根,12芯光缆70多皮长公里,总投资近1000万元,使厦门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手机的地市。
在海滨宁德,“村村通”工程被列入公司的“一号工程”,举全公司之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向工程倾斜,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共建设农村移动基站271个,全市行政村网络覆盖率从2005年初的不到70%,提升到100%。
在侨乡泉州,加大对山区、老区、矿区等“三区”的网络支撑力度,积极推进“村村通”工程。除了天湖山等老矿区,还先后解决了石狮偏远少数民族村永宁镇郭坑村、德化三峡移民区等边远地区的网络覆盖问题,并深入横口乡等革命老区开展“通信扶贫”工作。
在山区龙岩,先后投入农村网络覆盖建设资金2个亿,重点保障“绿色生态农业基地”网络覆盖,同时还为全市7个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20个无公害生猪养殖场、40多家鳗鱼场,以及4个县市的瑞香米、绿茶、地栽香菇、早熟蜜桔标准示范区提供重点网络覆盖,为发展山城绿色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投入:基站进村为农民
2007年5月27日,随着三明市市委书记叶继革和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总经理郦荣共同启动竣工按钮,三明建宁县台田村移动电话基站正式投入使用。1600多名村民从此告别了没有手机信号的日子,从而使三明市率先在福建省山区市实现行政村移动信号100%全面覆盖。
在随后的不到半年时间内,全省所有行政村的村民,都和台田村村民一样,享受到移动通信的便利。而这背后,是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各方面的大力投入、付出。
2004年1月,信息产业部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发展农村通信、推动农村通信普遍服务的划时代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每一位移动人发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顽强克服施工难度大、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等困难,投入巨资,为缩小“数字鸿沟”做出突出贡献。
“2004年1月,‘村村通’工程刚启动,在边远地区建设一个基站就需要80万元至100万元,靠农民一天几个电话,根本是收不回成本的”,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更看重的是践行社会责任。
在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通信难”一度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仅2007年就投资2.2亿元进行核心网扩容、农村新基站建设、基站扩容建设、传输接入工程等配套投资,累计新建移动通信基站736个,实现全省所有建制村“村村通移动电话”;同时还以一般转移支付县和经济欠发达县的建制村为重点,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8000台农村信息机的安装和调测。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上市以来迄今用于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资已经达到36亿元,这种以创造社会效益为出发点的践行社会责任之举,确保了2007年我省所有行政村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
献爱心:文明之风进农家
在积极推进“村村通”工程的同时,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积极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帮助农村弱势群体,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把文明之风带进了八闽农家。
今年7月16日,由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捐赠的科普书籍在福州举行交接仪式,省委宣传部、省委农办、团省委、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有关负责人共同上台向乡镇代表赠书,这些捐赠的书籍将用于设立移动三农书屋,丰富农民朋友的文化精神生活。8月29日,华安县华丰镇镇中心广场人似海,歌如潮。由漳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移动漳州分公司承办的“欢乐新农村”神州行百场文化巡演总结仪式暨第100场演出在这里举行,6000多名群众观看了演出。
而这些只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送文化下乡的一个小小缩影。为了让全省的农民朋友都能及时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在全省208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分别设立移动三农书屋,捐赠书刊杂志、音响制品等各类图书音像资料,把移动信息化产品带进农家,把知识和科技带给全省的农民朋友,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此外,科技下乡、教育下乡、医疗下乡、通信下乡等一系列助农活动也在陆续展开。
针对农村贫困学子,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先后捐赠数百万元,在贫困山区建起了多所希望小学,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实现了上学读书的梦想。结对子、赠送书籍、与城市学生交流活动……这些助学行动为农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还帮助他们建立了与外界的联系,让他们树立自信,打开视野,以便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为了丰富农村朋友的精神生活,中国移动福建公司还积极建设农村青年中心神州行工程,做好“农村青年中心神州行示范点”建设工作,为农村青年志愿者提供活动场所。同时公司与政府合作推广农村新型医疗保险,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农民负担。
今年11月,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的“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继我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乡乡通移动电话的省区后,成功实现了全省14787个行政村移动信号覆盖率达到100%。虽然“村村通”工程建设艰难而且直接经济效益甚微,但能为海峡西岸新农村的文明进步做一点事,是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每一位移动人的美好心愿,也是他们的责任。
如今,全省行政村移动信号全覆盖的民心工程终于顺利完成了,但对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来说,这并不意味着“村村通”工程已宣告结束,他们仍将以此为起点,继续在行政村信号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结合发达自然村的覆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覆盖水平。
请关注本报明日报道《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村村通手机 移动助海西”系列报道之二:打通偏远山村信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