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造血"机制
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2007年,农村信息化随着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持续火热,并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席卷祖国大地。与前几年政府深耕农村信息化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农村市场,在市场化的探索下,农村信息化开始从政府“输血”向自身“造血”转变,一条新的农村市场产业链正在慢慢形成。

    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到企业介入探索市场化运作,迅速升温的农村信息化能不能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在广东、河南、四川等地,涌现出了大批农村信息化的实践案例,政府与各IT企业正紧密合作,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站,而信息服务站在普及、培训信息化的同时也变成了IT企业的渠道代理,一方面,信息服务站得以利用市场化手段越做越大,另一方面,政府的农村信息化工程也得以持续。

    然而,市场化运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农村信息化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如何避免市场化运作与农村信息化总体目标背道而驰,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使企业跳出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缠,打造一条完整、健康的产业链?

    从“输血”到“造血”,市场化运作是农村信息化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吗?在2007年中国CIO年会农村信息化论坛上,近百位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政府信息主管和企业各界代表,围绕“农村信息化如何‘造血’——把脉市场化运作”的主题展开了激烈深刻的讨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陈伟出席了论坛并做了精彩演讲。

    政府: 任重道远

    “农业、农民、农村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但在工业化进程中也成为一道有待破解的难题。解决‘三农’问题毫无疑问要补上工业化、城镇化这一课,当我们在努力赶上工业化步伐的时候,西方工业化国家又开始了信息化的进程。难道我们真的只能顾此失彼再次错过机遇吗?”在农村信息化论坛的演讲中,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邹生提出的问题引起了每一位嘉宾的深深思考: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如何理解农业与信息化的关系?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信息化赋予了新的历史任务: 将信息化作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重大方向和任务,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历史命题。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能理解为只是信息化与工业或第二产业的融合。实际上,我国要实现的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工业化,即新型的工业化。农业的产业化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结合“五化”深刻地分析了农业与信息化的关系。

    作为“五化”中的重要一极,市场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基本机制,而农业的产业化又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信息化要走市场化道路,这也是历史对农村市场提出的新命题。

    然而,农村信息化和其他领域都不一样,天生“贫血”,加上农民本身信息化意识薄弱、资金缺乏,要想在贫瘠的土地上结出信息化的硕果谈何容易!农村信息化的造血中,作为主体的政府该发挥怎样的角色?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机制、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根本原则。”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陈伟说。

    毫无疑问,政府应该成为农村信息化的主导者和把关者,一方面协调各部门农业信息资源,把有用的信息提供给农民,整合“第一公里”; 另一方面则是与企业共同探索产业链合作机制,依靠产业链上各企业的整合打造双方共赢的机制。

    今年6月,本报记者曾经深入广东、湖北等地采访,发现变身为某电脑专卖店的信息服务中心存在着这样的情况: 店主和信息员对前来查询的农民不太关心,而是一心应付前来咨询买电脑的顾客。在农民协会,原本用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三台电脑却成了协会工作人员自己的办公电脑,锁在办公室里。农民们不禁疑惑: 这样的信息服务站不是已经“变味”了么?

    在复杂的利益链条下,市场化对政府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主导”和“把关”两个职责外,政府还必须担负起监管的角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信息服务站不是交给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企业怎么办、办多久,如何考核,都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考核上,一方面要从人流量考核,规定服务的人数; 更重要的是考核效果,对农民进行抽样调查,从而判断信息服务站究竟有没有起到作用。

    农村信息化实现“造血”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政府任重而道远!
 
企业: 眼光放远

    企业是助推农村信息化的重要引擎,在市场化运作中,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论坛上,来自英特尔、海尔的企业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市场化运作的实践。

    2006年10月,英特尔董事会主席贝瑞特第12次访华。这次,他访华的第一站就是湛江遂溪县岭北镇,访问当地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世界齐步走”计划的重要内容,英特尔深耕农村市场已有多年。

    2003年,广东省正式启动了山区信息化工程,从一开始,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就在探索“政、企”互动模式,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参于。到2005年,参加的企业已有了广东移动、英特尔中国和TCL厂商三家。10月,由三家共同出资的全省首个乡镇信息化体验中心在惠州市惠东县落成启用。

    2007年,英特尔与四川电信商务领航宽带增值业务捆绑,在四川省信息产业厅的主导下,联合其他电脑厂商、内容服务商,依托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为连锁农家店提供信息管理系统及宽带接入解决方案,并将农家店作为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作为从传统家电进入PC市场的代表企业,海尔将农村市场视为其“弯道超车”的重要机会。在广东省山区信息化项目工程中,海尔投入了近4000台电脑,并参与了2007年信息产业部农村信息化工程的16个试点省市。

    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方纯松毫不隐瞒海尔对于农村市场寄予的厚望: 在一、二级市场已呈同质化竞争的血腥“红海”时,农村市场便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这对海尔来说意味着机会,弯道超车,有着家电优势的海尔能在农民中博得亲切感,这是其他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

    在市场化探索中,由政府主导,电信运营商、上游厂商、内容服务商、硬件厂商和软件厂商构成的产业链已见雏形。从政府一方唱独角戏,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农村信息化似乎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蛋糕。

    企业有生存的压力,而农村信息化对于IT产业尤其是PC市场来说,还是远未开发的处女地,特别需要企业能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心态。英特尔中国新兴业务发展部经理周力认为,企业想要短期内在农村市场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可能的,企业应该学会将效益和企业责任有机结合在一起。

    除了摆正心态,如何充分发挥产业链的整合效益也是值得政府和企业各方深思的问题。毫无疑问,农村市场浩瀚无边、需求复杂,仅仅依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是肯定不行的,需要充分发挥产业链条的整合作用,使链条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那么,在这条链条上,各方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利益如何界定?

    部分与会嘉宾认为,政府主导勿庸质疑,除此之外,电信运营商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是农村信息化的眼睛,现在大部分农村都实现了宽带,如果依托网络整合各大IT企业,开发增值服务,并实现这些服务的自身造血功能,市场化整体运作就指日可待了。

    不能忘记的初衷

    新疆信息产业厅副厅长苏国平讲述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信产厅曾经在一个县城建立信息服务站,电脑、网络、技术服务人员都到位了,但包括村长和村支书在内的村民却不知道信息服务站究竟是干什么的,兴趣一直不大。直到有一天,村长在信息员的指引下在网上查到了粒种14颗葡萄的技术,立刻眼前一亮: 村里以前只知道粒种12颗葡萄,如果能引进这项技术,将大大增加葡萄产量。从此以后,信息站变成了村民的香饽饽。

    “农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信息交流,但是他们却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做。”苏国平说。

    2005年6月,广东省清新县北乡镇西红柿大量上市,由于销路单一,没有外地客商前来收购,西红柿大量积压,价格非常低廉,一斤西红柿还卖不到5分钱。然而,在他们向网上发布大量西红柿上市信息后不到一个星期,就陆续有外地客商开着大卡车前来收购,西红柿价格即时上扬为每斤0.15元~0.2元,每亩增收近千元,大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服务“三农”,这是农村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在市场化轰轰烈烈进行的今天,这个初衷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遗忘。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将这个目的放在第一位。

    农村信息化不能从信息技术出发,要从农村、农民、农业存在的问题出发,要反复引导、启发农村干部、农民骨干 提出问题,参与信息化建设,并逐步转变到由农民自己来主导。不要过于强调信息化能为他们做什么,而是要强调他们真正在什么地方需要信息化,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

    邹生生动地将信息化服务农村形容为“加、减、乘、除”法。农业问题用“加法”,通过信息化为农业资源整合提供手段,增强农业产业化的“加法器”作用; 农民问题用“减法”,通过信息化为农民提供劳务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建设用“乘法”,利用政府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逐步推动农村建设事业发展; 农村矛盾用“除法”,加强政府与农民的信息沟通,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和了解农村出现的新矛盾和新动向,对潜在的问题有更强的洞察力,把矛盾尽可能地化解在萌芽之中。

    从政府单打独斗到企业搭车农村信息化,从打通“最后一公里”到探索市场化运作的“造血”机制,农村信息化在短短几年里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村信息化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推动农村信息化创新机制的探索仍将继续并深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