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迅速发展安徽省会经济圈
来源:安徽商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区号统一、金融同城……省会经济圈面临一体化诸多难点,国家发改委官员建议:安徽应积极申报“新特区”
 
  在省会经济圈完成规划评审后,皖江四市电话区号统一构想“流产”的消息传出。以一体化为特征的省会经济圈,也提出了许多诸如统一区号、金融同城以及户籍改革等一体化设想,未来在实施过程中将面临怎样的难度与怎样的“命运”?就在几天前,同处中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进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列。这一被俗称为“新特区”的试验区,将拥有破解束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的“先试权”。国家发改委官员在合肥建议并鼓励说,安徽也应积极申报进入“新特区”之列。

  离一体化“难点”越来越近

  众多专家为省会经济圈出谋划策,提出许多大胆的一体化设想,如圈内统一区号、金融同城、行政机构电子政务对接、高校资源统一分享,以及改革户籍制度、鼓励人口异地城镇化等。但这些设想或计划在获得世人眼球高度关注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将面临不小的难度。例如此间皖江四市提出的电话区号统一构想,目前有消息称已经“流产”。

  从中部地区区域一体化模式的先行者来看,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在积极推进中,长株潭已经实现公交同城,武汉“金融同城”措施也在逐步实施。虽然目前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区域一体化的体制障碍仍然存在,这些障碍既有地方层面的,也有国家层面的。

  如现有的财政、税收、投资等各种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客观上导致圈内的产业布局难以合理优化,产业链难以进一步延伸;受现行电信规则制约,未能实现通信同城收费、统一区号;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城乡分割、区域分割现象突出,公共服务难以均衡化等。

  省会经济圈在完成规划评审稿的评审后,距离正式实施的日期已越来越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距离这些一体化“难点”也越来越近。

  安徽欲争“两型社会”先试权?

  破解这些难点,一个新的思路是借助国家层面的力量,以综合配套改革的模式,逐步接近设定目标。

  12月7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传出消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前,国务院已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都、重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此种被俗称为“新特区”的试验区,拥有关键的“先试权”:在改革中遇到任何具体问题,可以自行摸索试点,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申报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据武汉方面的消息,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的任务之一,是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机制,逐步拆除城市圈内城市间和城乡间的户籍壁垒,建立武汉和周边8个城市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建立9市以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9城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

  不约而同,在安徽省会经济圈的规划评审稿中,也有着基本类似的改革发展目标。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田锦尘在合肥评审省会经济圈规划时,对省会经济圈的建设构想予以充分肯定。在他看来,中部地区需要有一些增长极,省会经济圈也需要迅速发展起来,为此建议安徽也要积极创建申报“两型社会”试验区。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常修泽教授则认为,省会经济圈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最终要积极争取在全国的地位。

  联合南京申报“新特区”?

  省会经济圈是否可以进入“新特区”之列,为经济圈的一体化创造政策条件呢?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省会经济圈目前体量较小。2006年,省会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为1760亿元,但当年长株潭城市群已达2818亿元,而武汉城市圈则更高达4578亿元。安徽与两者有着不小的差距。

  为此,中科院南京地理所曹有挥教授认为,省会经济圈最终要与皖江城市连成一体,两者2006年的经济规模约达4400亿元,与武汉城市圈基本相当。通过联合形成一体,未来争取在国家战略上“能有一笔”。

  此间,南京方面的专家提出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今年11月份,南京市建委研究室主任、经济学家陆玉龙在安徽《决策》上发表文章,正式提出宁合都市圈构想。据其介绍,宁合都市圈实际上是由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安徽省会经济圈“两圈一带”融为一体而组成,经济总量约在万亿元左右。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合宁快速铁路今年年底就将建成通车,加上几条高速公路的新建扩建,合肥融入长三角地区的能力大大增强,届时从合肥到南京、上海的时间分别只要40分钟和3小时。而从趋势来看,长三角正呈现出“南下——浙南,北上——苏北,西进——安徽”的发展特征,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已是不可抗拒的根本趋势。

  最具特色的是,宁合都市圈跨越苏皖两省,连接东部、中部两大地区,对全国统筹区域发展和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联动协调,具有典型示范性作用,因而符合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条件。陆玉龙为此建议以宁合都市圈的整体,向国家申请“统筹区域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据记者了解,我省对此已有一定层面的回应,认为省会经济圈最终将融入构建宁合都市圈;但未来是否集体申报“新特区”,目前尚未有正式的消息。(记者祖春玲、周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