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信息产业规划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12-04-14

 
  第一部分 概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由信息产业大国转入强国建设的重要起步期。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充满机遇与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强无线电管理,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狠抓大项目建设和政策落实,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省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五”期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速23.3%,2004年以来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呈加速发展趋势。2005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9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4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单晶硅和消防报警与楼宇自控产品生产基地、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和发电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液晶显示产业链,掌握了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批量生产技术,硅外延片和集成电路封装设备研发生产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通过“双软认定”的软件企业超过200家,软件产品1000余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企业达到40家。计算机信息服务市场不断规范,网络增值服务、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无线电管理进一步科学规范,建立了较完整的无线电台站数据库,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无线电监测网系统和设备检测体系,有效提高了频率指配、台站审批的科学性和监管技术水平。《关于加快我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和《关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省信息产业投资公司的组建,优化了发展环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华为公司北方生产基地、京东方移动平板显示产业基地等一批大项目的先后开工建设,为“十一五”时期我省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坚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把握好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着力做大产业规模,坚持改革、创新,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强无线电管理,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不断探索和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助推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做出贡献。

  (二)发展思路。

  利用市场,整合资源,构筑平台,政策引导,以大项目建设推动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

  利用市场:在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省内信息化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带来的巨大需求,拉动我省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整合资源:以完善和延长产业链为核心,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嫁接改造和招商引资,加大产品结构、投资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企业,加快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发展。

  构筑平台:抓住世界信息产业,特别是美、日、韩信息产业向我国转移,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我国第三大信息产业基地的机遇,加快建设我省信息产业基地、园区和信息技术转化中心,搭建信息产业发展平台。

  政策引导:加大国家和省已有政策的落实力度,制定新的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宽松环境,吸引和鼓励传统产业和民间社会资金投入到信息产业,鼓励中小民营信息产业企业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1、产业发展。

  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力争占到全省GDP的2.5%,年平均保持40%的增长速度。培育和引进12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骨干企业,其中2-3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形成一批名牌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外资、民营企业增加,整机产品所占比重明显提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我省信息产业重要的增长点。逐步把信息产业打造成我省第四大战略支撑产业。

  2、空间布局。

  构筑1条产业带(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建设2个产业基地(石家庄、廊坊)、4个软件园区(秦皇岛、廊坊、保定、石家庄)、5个特色产业园区(保定、承德、沧州、衡水、邯郸)、若干县域信息产业专业加工园区,加快培育沿海信息产业新增长点,形成“一带多区”的产业布局。沿海地区信息产业比重明显提高。

  3、创新能力。

  加快公共技术设施和区域创新中心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完善。在网络通信、计算机、新型元器件与材料、应用软件等领域掌握一部分主导技术和核心关键元器件的生产,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增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市场开拓力显著提高,行业对传统产业改造和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作用明显。无线电监管技术能力得到加强,管理科学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4、环境建设。

  基地、园区建设加快,规模、聚集效应凸显,产业配套环境明显改善;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和无线电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取得重大进展;对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网络信息服务和空中电波秩序的监管能力加强。

  二、主要任务

  (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1、做大做强通信设备、新型元器件和电子材料三大产业。突出抓好通信设备、显示器件和太阳能电池三个战略支撑点,依托华为、中兴、河北远东(54所)等国内通信骨干企业,加强对相关企业和配套企业的招商,建设配套园区,迅速做大通信设备业。依托京东方、冀雅公司、麦特达(13所),加强对显示器件上下游企业的招商,进一步做大做强显示器件业。以保定天威英利和宁晋晶龙为龙头,带动太阳能电池及配套应用产品发展。立足已有优势,做强通信、液晶显示(LCD)、发光二极管(LED)、太阳能电池等四条产业链,推动半导体材料、液晶材料的升级换代和各类片式元器件、功率器件、高密度印制电路板的发展,在通信网络、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应用和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2、培育发展应用电子产品、集成电路产品和视听、计算机整机产品。应用电子要瞄准新兴市场培育壮大工业电子、电力电子、安防电子、汽车电子和医疗电子等,服务于我省的传统产业改造和信息化建设。集成电路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建设集成电路后封装项目,相机引进发展芯片制造线。计算机产品重点发展计算机外设、配套件、耗材和网络计算机、税控机等特殊领域计算机,适时引进生产笔记本电脑和台式计算机生产企业。以国家数字电视工程启动为契机,加强引进视听企业,推进视听产品的发展和产业化。

  3、大力建设信息产业基地、特色产品园区和县域信息产业专业加工园区。以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创建区域品牌为目标,重点建设石家庄、廊坊两大信息产业基地和保定电力电子、承德智能仪器仪表、沧州线路板、衡水通信线缆和邯郸计算机耗材等特色产业园区,以毗邻京津的县(市)为重点,推进一批县域信息产业专业加工园区的发展,积极培育沿海地区信息产业。石家庄建成带动冀中南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廊坊建成面向国际的信息产业生产基地。

  (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1、培育壮大特色软件和软件外包。重点发展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工具软件,形成通信软件,电力自动化及其应用软件,医疗电子应用软件,工业生产自控和装备制造业软件,消防、安全和楼宇自控软件,汽车电子应用软件等六大软件产业。推行CMM认证,鼓励软件企业联合接单和承接重大项目。培植壮大10家大型软件企业和20个名牌产品,提高我省软件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力。

  2、加快发展四个软件园区。重点建设石家庄、廊坊、秦皇岛、保定软件园区,支持园区的信息化设施、网络环境、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企业聚集,实现软件开发的工程化、集成化、系统化,把软件园区建设成为我省软件研发、生产、出口基地,企业培育和人才培养基地。

  3、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电信增值业务,支持门户网站、特色网站建设,大力发展网络游戏、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鼓励中介组织、企业从事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商业性信息服务,推动科技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产品的数字化,鼓励传统媒体拓展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加快计算机服务业、数据处理业与数据库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三)无线电管理。

  1、加快基础技术设施建设。完成省会A级站建设。各设区市建成固定、移动、搬移相结合的监测系统。建立和完善省、设区市无线电检测实验室,实现省和各设区市与国家监测系统的联网,实现全省无线电监测数据共享。建成全省无线电监测系统。

  2、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和能力。修订完善频率指配规划,加强对民航、水上业务等特殊行业的频率支持,规范台站的审批管理。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无线电管理保障方案。加强与主要设台单位、部队以及相邻省(区、市),特别是环渤海省市间的协调工作。加强无线电管理队伍建设,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提高管理能力。

  三、政策措施

  (一)努力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强化规划的指导地位,加强宏观管理,实现合理布局,促进产业聚集。定期发布产业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发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推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品市场监管、无线电管理相关法规建设,推进政策法规的落实。创建多元投资环境,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产业风险投资市场。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提高我省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支持公共技术研发、测试服务平台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区域性公共技术创新中心、公共研发机构与信息技术专业孵化器建设,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间建立技术标准联盟,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信息产业人才培训机构,建立一批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强人才资源管理的组织建设,做好人才发展的规划、储备、培养和再教育。

  (二)推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加快信息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内部产业配套,鼓励引导建设专业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生产要素,创建有特色的区域品牌。实施大公司战略,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发展,围绕大企业加强配套企业引进和配套园区建设。选择一批战略支撑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以大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在新型显示器件、通信、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发电等我省优势领域实施专项工程,通过政策、资金引导,促进技术进步、规模扩大和产业聚集。

  (三)实施“开放引进”发展战略。建立重大项目引进协调机制,加大对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力度。组建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和机构,开展区域品牌营销,实施规划招商、区域品牌招商。针对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开展重点跟踪招商,建立与国外行业组织、相关政府机构的经常性交往,组织专业招商。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配套、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市场的一体化,鼓励省内开发区与京津开发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应用。

  (四)统筹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单位与信息产品生产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大力发展计算机服务业,培育发展一批大型骨干信息服务企业。采取政策引导、政府采购、示范推广等多种方式,鼓励信息化工程建设中优先采用本省产品,以信息化应用市场拉动我省信息产业发展。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鼓励信息化工程、业务流程外包和服务器托管,繁荣信息服务市场。

  四、2020年远景展望

  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类和软件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在国内占据重要位置,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加显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普遍服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无线电监管技术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综合管理能力国内领先;依法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和加强无线电管理的环境基本形成,社会资本投资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信息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第二部分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信息产业的物质基础,是我省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力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我省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加快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22.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5年底,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统企业222家,从业人员6.5万人,其中技术人员约1.15万人;完成产品销售收入167.6亿元,工业增加值57.3亿元,利润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均在35%左右;出口创汇能力明显增强,出口增长率88%,达到3.4亿美元。基础类电子产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产业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电子元器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7.5亿元,占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收入的28.4%;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制造业、专用材料制造业规模较大,分别达到31.7亿元和39.5亿元,占18.9%和23.6%;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较快,销售收入18亿元,占11%。从企业结构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内资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2005年内资企业和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分别为132亿元和105.8亿元,占78.8%和62.7%。从地区结构看,石家庄、保定、廊坊、邢台、衡水市分居产业规模前五位,其中石家庄市2005年销售收入占全省的31%,保定市占25%。

  (二)形成的优势和特色。

  1.产业整体盈利水平较高。我省生产的电子信息产品以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电子材料为主,大多处于产业链上游,附加价值较高。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国内绝大多数省(区、市)相比整体盈利水平较高。2005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利润率9.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利润率高达16.5%。

  2.优势领域产业链不断延伸。“十五”期间,我省在新型显示器件、电子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形成的特色与优势不断巩固和加强。液晶显示方面形成了ITO导电玻璃、液晶材料、液晶屏、液晶模块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并向TFT-LED模块、TFT用液晶材料、STN导电玻璃等高端产品发展;电真空显示方面实现了21-34英寸彩壳的纯平化生产;太阳能应用方面在太阳能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成套设备的生产领域具备较强实力;电子材料方面形成了硅材料、砷化镓材料、氮化镓材料、磷化铟材料、锗硅单晶、软磁材料等多种材料并举的发展局面;集成电路方面随着硅外延片、集成电路封装设备等项目的建设投产,正在形成与京津互补的发展态势。

  3.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子产品。宁晋单晶硅园区具备年产1000吨太阳能单晶硅和860万片硅片的生产能力,单晶硅产量世界第一;石家庄永生华清公司的液晶材料占国际市场的25%、国内市场的75%;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公司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发电成套设备生产线;石家庄宝石集团成为国内六大彩壳生产厂之一;秦皇岛海湾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消防报警产品生产厂;河北省液晶公司液晶显示屏、河北普兴电子公司硅外延片、香河华冷公司致冷片、秦皇岛康泰公司心脑电监测仪、唐山晶源公司石英晶体谐振器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位置。

  4.新的产业增长点正在逐渐形成。外资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拉动了全行业的增长。2005年我省外商与港澳台投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4%,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48.3%,利润占64.2%,石家庄国耀电子、石家庄久乐、河北四方、河北先河、秦皇岛康泰、唐山晶源、廊坊鑫谷光电、保定浪拜迪、沧州远东、衡水南昊等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专业生产厂,具有良好的成长空间。华为公司北方生产基地、中兴通讯公司廊坊信息产业基地、航天信息涿州产业基地、京东方移动平板显示产业基地等项目落户我省,奠定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随着产业基地和园区的建设,企业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心电脑电监测、楼宇自控装置、交换机、路由器、通信基站、网络计算机等产品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传真机、可视电话、汉王笔、税控机等整机产品生产企业相继落户,有利于加速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大。

  5.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向京石、京秦沿线集中。2005年,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市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占全省的78.5%、79.9%和71%,其中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市信息产业又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园和软件园。初步建成了燕郊、廊坊两个信息产业园,形成了保定电力电子、承德智能仪器仪表、沧州线路板等特色产品产业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规模小。2005年我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GDP的0.56%,占全国同行业的0.86%。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带动行业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少,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进入全国电子百强的企业仅有宁晋晶龙集团和乐凯集团2家。

  2、产业结构不合理。电子整机类产品少,成为影响我省信息产业做大的重要因素。企业结构不合理,外资企业少,民营企业规模小,难以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产业发展的大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市、县(市、区)对信息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成果在我省产业化程度低,产业、人才、创新相互促进的环境还未形成。产业配套体系尚未形成,配套能力差。

  4、人才匮乏。信息产业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管理人才、技能型工人短缺。京津对我省人才吸附力强,造成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二、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信息技术面临升级换代,产业发展孕育新机遇。未来几年,信息技术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入升级换代的新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发展,通信技术向宽带化、个性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数字电视、新一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因特网日趋走向实用和产业化,显示技术向大屏幕、平板方向发展,电子材料向大尺寸、高均匀性、高完整性、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与其他领域技术的融合、渗透,促进了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电力电子、智能仪器仪表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为我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二)信息产业开始新一轮转移,我省将成为重要承接地。“十一五”期间,跨国公司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加紧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对外转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信息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产业大国地位不断巩固。进入新世纪后,国内信息产业出现了“南资北移”、“南企北迁”的新趋势,向京津冀地区聚集的态势日益明显。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我省有望成为重要的承接地和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三)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迅速做大成为我省信息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围绕着完善延伸产业链,增强核心竞争力,我国将进入由信息产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加强,并日益演变为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我省与先进省市之间的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信息产业发展面临更大挑战。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做强优势产业领域的同时,迅速做大我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四)国家宏观环境日益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落实“优先发展信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时期。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以自主创新为统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深入和国家“扩大内需”等方针的实施,国内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有利于扩大对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

  优化环境:加强产业链和信息技术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产业集聚,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增强吸引外资能力,鼓励传统产业和民间社会资金投入到信息产业,鼓励中小民营企业发展。

  区域互动:以廊坊、石家庄等重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为依托,全面推进与京津的合作,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在研发、生产、营销、基地建设等各领域全方位的分工与协作,推进我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

  以外促内:以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为重点,实施以增量带动存量的发展战略,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重点企业,促进省内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扩张、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

  跨越发展:抓住美、日、韩等国信息产业向我国转移,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我国第三大信息产业基地的机遇,整合优势资源,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实现我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1.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工业增加值140亿元。2010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00亿元、35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

  2.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电子材料、显示器件、电子装备等核心基础产业发展,显著提高通信等整机类产品的比重,培育和发展1-2家消费类产品重点企业,使产品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新型显示器件、网络通信、电子元器件与材料等优势领域出现众多上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主要电子产品产业链不断完善。培育壮大一批对整个产业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整机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2家。加快建设各具特色优势的产业基地和专业园区,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效应明显,廊坊、石家庄两大产业基地销售收入分别超过400亿元和200亿元。

  四、发展重点

  进一步做大做强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等优势产业,重点培育集成电路、应用电子产品等有潜力的产业,积极吸引计算机、数字视听等整机制造产业。

  (一)通信产品。重点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卫星定位导航、通信配套件、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及集群通信等。依托华为、中兴等国内通信优势骨干企业,吸引国内外通信制造业向我省转移,重点发展3G通信设备和终端,建设加工生产基地。加快发展WINAX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等产业。积极发展通信电源、光通信器件、显示器件、频率器件、测试仪器等相关配套产品。

  (二)新型元器件。加快STN-LCD向TFT-LCD的升级改造,建设中小尺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屏及模块项目,重点推进液晶(LCD)和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规模化生产,适时发展等离子体显示(PDP)、无机厚膜电致发光显示(TDEL)、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件;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石英晶体器件、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片式元器件、电力电子器件等。

  (三)电子材料。发展壮大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材料、石英晶体材料、电池材料、焊锡材料、液晶材料等优势产品,加快单晶硅材料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用低阻硅、高阻硅和6-8英寸大直径硅单晶片,研发生产8-12英寸硅外延片;推进砷化镓单晶向集成电路级发展;发展高档液晶材料。重点培育扶持电子玻璃和磁性材料等产品,扩大电子镀膜导电玻璃生产规模,建设液晶显示用电子薄板玻璃项目。积极引进多晶硅、电子陶瓷材料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产品。

  (四)应用电子产品。推动电子应用产品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培育形成专用电子装备领域的集群优势。以智能仪器仪表和工业控制系统为核心,大力发展工业电子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化水表、电表、煤气表、热能表、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和工业传感器、机电设备控制装置、工矿企业专用控制系统。加快发展安防电子产业,全力支持创新型骨干企业壮大规模,走国际化道路,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汽车电子领域重点发展智能安全气囊、汽车音响、定位导航产品。医疗电子领域重点发展核磁共振、心脑电图监测仪、生化分析仪等产品,积极发展各类微型、便携、经济型的医疗电子产品。电力电子装备领域紧紧围绕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两个环节,加强技术创新,做大产业规模,加快建设国家电力电子产业园。

  (五)集成电路。依托我省区位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建设集成电路后封装项目,加快京津周边地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发展,形成与京津产业链的配套。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做大做强与集成电路相关的硅材料、分立器件、太阳能电池、LED等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延伸和壮大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

  (六)视听、计算机等整机产品。抓住国家启动数字电视工程和我省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改造的机遇,实施节点网络设备产业化,引进建设数字电视及机顶盒生产基地。抓住国家加强税控监管的机遇,扶持2-3家税控机生产企业发展壮大。利用信息化应用市场,培育我省网络计算机发展。积极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计算机外设产品,适时引进计算机大型企业,建设笔记本电脑和台式计算机制造基地。

  五、着力打造信息产业发展平台

  加强与京津合作,主动接受京津辐射,形成若干与京津产业互补、各具特色的研发、生产、加工基地和专业园区,加强基地、园区内信息技术转化中心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构筑产业发展平台。

  (一)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石家庄、廊坊两大信息产业基地。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不断加强通信、显示器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器件、数字通信设备、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和微电子电子材料。廊坊信息产业基地:利用国家建设京津塘电子信息走廊的契机,重点推动移动通信、新型显示器件发展,加快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构建我国北方移动产业和新型显示器件产业新基地;加快发展电子专用设备,重点发展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各种部件和板卡、新型元器件和新材料等,成为与京津配套的生产、加工和整机装配基地。

  (二)特色电子信息产业园。保定电力电子产业园:以骨干企业为基础,多种联合方式并举,带动吸引配套产业落户保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河北电力自动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新型储能材料、输变电设备、电力系统相关软件和专用设备。承德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园:以承德信息产业园区为核心,调整布局,优化结构,重点发展智能化民用仪表和工业用、特种行业用智能仪器仪表,初步形成立足河北,辐射全国的智能化仪器仪表生产基地和集散基地。沧州线路板产业园:以沧州远东公司为龙头,整合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线路板产业基地。衡水通信线缆产业园:以现有通信线缆企业为基础,引导发展五类、超五类等高档通信线缆和光纤、光缆,逐渐形成产供销等各环节更细的分工体系。邯郸计算机耗材产业园:以邯郸汉光机械厂为龙头,以OPC鼓项目建设带动鼓基、齿轮、墨粉等的生产。

  (三)加快环京津县域信息产业专业加工园区建设。以毗邻京津为重点,选择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三河、香河、固安、霸州、涿州、怀来、涿鹿、玉田、青县、鹿泉、宁晋等县(市),鼓励、引导建设面向京津配套、特色突出的信息产业专业加工园区。以比较优势吸引京津和国内大公司投资建设加工、生产基地,形成研发、市场在京津,生产在河北的产业分工格局,同时带动当地配套产业发展。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进一步理顺政府管理体制,改变信息产业多头管理的局面。支持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发展,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息产业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宏观政策引导作用,强化规划的指导地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优势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集聚效应。认真贯彻落实信息产业政策法规,推动制定《河北省信息产业促进条例》、《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实施“开放引进”战略。紧紧抓住世界信息产业新一轮结构调整和我国产业布局“南资北移”的机遇,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组建省、市、区(开发区)主管领导参加的重大项目协调工作组,全面整合资源,形成重大项目引进、建设、服务的快速响应机制和省、市、区联动机制,加快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构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基础。研究环渤海省市信息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跟踪国际国内信息产业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及走势,根据国家《京津冀都市圈“十一五”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吸引京津产业及大集团大公司研发中心、加工制造基地落户我省的政策措施,建立和京津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及大集团大公司的互动机制。抓住世界信息产业向我国加速转移的机遇,加强信息产业专业组团招商和网上招商,在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开展合作。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工贸易。鼓励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开拓海外市场,参与信息产业的全球化分工。

  (三)创建多元投资环境。发挥专项资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信息产业。加强与国内外投融资机构的联系,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培育和壮大河北省信息产业投资公司。研究探讨对重大项目进行投资的决策、执行机制。重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培育,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担保等融资渠道。

  (四)实施大公司战略。选择规模较大、管理规范、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优势企业给予重点支持。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使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迅速扩大规模,成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公司、大集团。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强强联合、上市融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信息产业大公司到河北投资创业。

  (五)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上下游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合作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占据市场竞争制高点。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和产业链相互支撑的格局。加强信息技术转化中心建设,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建设信息产业专业孵化器。加强信息产品市场监管,引导企业通过竞争不断提高技术、管理和服务创新能力。

  第三部分 软件产业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与灵魂,进一步加快发展我省软件产业,是实现我省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十五”期间,我省软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软件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5.1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34%,约占全省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13%,其中软件产品销售收入10亿元,系统集成销售收入2.2亿元。先后有2家纳入国家规划布局的重点软件企业,40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其中一级集成资质的1家,二级集成资质的2家,三级集成资质的24家,四级集成资质的13家。

  (二)发展特点。

  1.软件企业稳步发展,骨干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在统软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软件和系统集成企业4家、超3000万元企业18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44家。2005年,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

  2.软件产品数量逐步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基于各种系统平台上的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发展迅速,已开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电力、安防、社会保险、工业控制、教育、交通、医疗、电信、通信、仿真等应用软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3.软件园区的建设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等软件园区已初具规模,吸引了一批从事软件开发、网络服务和系统集成业务的软件企业入驻。中电科技集团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华为公司、中兴公司、航天科工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北大青鸟等大公司先后落户我省,为提升我省软件企业水平和规模,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4.发展环境日趋良好,优惠政策逐步落实。国发〔2000〕18号、国办发〔2002〕47号、冀政〔2001〕21号文件,对软件产业发展在税收、资金、人才培养、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构筑了我省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国家鼓励信息化建设的一些重大举措,也对我省软件产业的稳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软件产品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信息技术和软件的需求不断增加,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泛应用和消费类产品、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拓展了软件产业的发展空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我省软件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工程项目,以国内市场为主,行业应用软件占80%以上,未能形成以产品开发为中心、以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发展模式,缺乏综合实力强大的骨干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持续盈利、市场竞争等方面与国内外大公司还有较大差距。

  2.技术基础薄弱,核心技术缺乏。软件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带动作用不强。在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缺乏内部标准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质量保证体系尚不健全。软件企业参与传统产业改造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还不够普遍。

  3.多元化投资缺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省内大多数软件企业的资金缺乏,在新产品技术的研发、高级专业人才的吸收和培养、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方面投入不足,吸引外来资金的能力差,针对软件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和融资担保体系尚未建立。

  4.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支撑能力不强。支撑软件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开发体系、市场开拓体系尚未健全,支持软件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软件园区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聚集效应还不够明显。

  5.软件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的软件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人才、既熟悉技术又精通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需求量大的编程人员严重短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

  二、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继续优化。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国家和省鼓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风险创业投资、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软件产品。

  (二)软件产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推动行业应用,培育和规范国内软件市场,完善应用环境。电信、电力、金融等行业领域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我省电子政务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城市与社区信息化、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基础数据库建设,为我省软件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三)京津冀软件企业合作更加密切。京津软件产业规模大,发展迅猛,对外交流活跃,两个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坐落在北京和天津。产业竞争促使京津软件企业需求对外合作和外包,为我省借助京津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四)软件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软件产业呈现平台网络化、技术对象化、系统结构化、产品领域化、开发过程化、生产规模化和竞争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外资软件企业加大了对我国的投资和市场争夺,国内大型软件企业、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对于我省软件企业构成严峻的挑战。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应用为主导,技术创新为核心,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形成规模。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的机遇,鼓励和支持软件企业承担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软件产业园,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产业集聚。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以创品牌为手段,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壮大产业规模。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软件销售收入100亿元。推进四大软件园区的快速发展,形成六大软件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软件产品,形成若干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软件骨干企业。全省软件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人才结构得到优化,软件产业的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5位。

  1.支持和完善四大软件园区建设。石家庄软件园:重点发展各类支撑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服务业,加快软件外包基地建设,形成5个以上软件品牌产品。软件与服务收入20亿元,占省内软件与服务收入的20%。廊坊软件园:重点发展医疗电子、管理应用系统、中文操作系统、支撑软件、石油地球物理系列软件、数字图像传输系统、数控软件等。形成6个以上软件品牌产品。依托东方大学城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务。产品与服务收入20亿元,占省内软件与服务收入的20%。秦皇岛软件园:重点发展智能控制、安防应用、企业管理、视频中间件等各类应用管理软件。充分发挥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用,带动我省中东部地区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形成4个以上的软件品牌产品。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收入15亿元,占省内软件与服务收入的15%。保定软件园:重点发展电力电子、仿真系统、地理坐标、智能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等各类工具、应用软件,加快电力电子产业基地发展。充分发挥河北省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产业及动漫游戏产业。形成5个以上软件品牌产品。软件与服务收入实现30亿元,占省内软件与服务收入的30%。

  2.着重发展六大软件产业。即以华为廊坊生产基地、中兴通讯廊坊信息产业基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为主体的通信软件产业;以保定电力电子基地、冀能科技电子自动化公司、河北旭辉电气公司为主体的电力自动化及其应用软件产业;以廊坊河北新奥博为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康泰医疗系统公司等为主体的医疗电子应用软件产业;以燕大科技集团、承德智能仪器仪表基地、唐山汇中威顿仪表有限公司、唐山理工自控工程公司、承德克罗尼仪表公司、河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为主体的自控软件和装备制造业软件;以海湾安全技术公司、涿鹿北大青鸟环宇消防设备公司为主体的消防、安全和楼宇自控软件产业;以石家庄久乐汽车安全设备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汽车电子应用软件产业。

  3.鼓励软件研发中心建设。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依托,建立环渤海软件发展研发中心,促进我省软件出口和外包产业发展,成为服务河北软件企业的平台。以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建设河北省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研发中心。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依托,建成国内最大的电力自动化及应用软件研发中心。

  四、发展重点

  (一)发展特色软件,形成比较优势。突出抓好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工具软件。应用软件重点发展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医疗及社会保险、统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等应用软件。针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教育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等领域,研发和推广适合我省省情的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重点发展电力控制、医疗电子、安防电子、智能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环保监测、机电一体化、工业过程控制等嵌入式软件。工具软件重点发展地理信息、地理坐标、仿真支撑系统、行业应用构件库、数据库集成、实时数据库等工具软件。

  (二)加快软件园建设,促进产业集聚。重点建设软件孵化中心、软件技术与生产中心、软件人才培训和交流中心及软件产业促进中心,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软件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软件企业提供理想的研发场地、良好的成果孵化环境、相当规模的软件流通市场、完善的人才培训场所,为中小企业的软件开发、软件质量保证、软件测试和软件应用等提供关键技术和服务。加强与京津软件园区和软件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尽快形成集聚效应。

  (三)重点培育企业50强,培植壮大10家大型软件企业。突出抓好优势骨干企业。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为软件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鼓励软件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与合作。重点培育50家发展势头好的优势软件企业,选取10家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产品市场前景好、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加速发展,成为具有行业特色、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龙头企业。

  (四)培育20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对我省软件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软件产品进行重点培植,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以自主创新为重点,实施品牌战略,围绕电力、安防、医疗、工业控制、社会和医疗保险、教育、交通、通信等优势行业应用软件,各类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仿真控制软件、数据库软件等,重点支持20个名牌产品发展。

  (五)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和软件外包。重点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服务提供商、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服务,数据中心与资源外包服务,数据加工预处理服务,软件测试服务,信息系统咨询和评估,数字内容处理与服务等。构建信息服务业与软件企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对接平台。积极扶持软件外包产业、动漫与游戏软件产业的发展,着力推进石家庄、廊坊、邯郸、保定、秦皇岛软件外包基地和邯郸、保定动漫游戏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促进软件技术和软件产品的应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使信息服务业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六)建设公共支撑平台,完善服务体系。鼓励产学研联合,以基础较好的软件企业或高校院所为基础,以软件工程化为目标,以重大软件技术创新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级软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撑平台建设,提高软件产品质量,提升软件服务业水平。

  五、主要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软件市场秩序,优化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行业管理机制。完善软件采购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财政性资金建设的政府信息化工程,支持政府优先采购国产和省内优秀软件产品。

  2.鼓励软件企业自主创新,优先支持软件企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鼓励软件企业联合发展,打造行业骨干企业。支持具有软件人才、专业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的企业技术研发部门向软件产业转化,使之发展成为服务于全行业的独立软件企业。

  3.发挥区位优势,研究环渤海省市软件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围绕《环渤海(五省二市)信息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我省软件企业与京津软件企业的协调发展,增强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

  (二)鼓励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建设。

  1.加强投融资环境建设,逐步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软件产业,建立多元化的软件产业投融资体系,重点扶持对软件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关键性、共性软件技术和项目的研究开发。

  2.鼓励软件企业通过联合、收购、控股、兼并等方式发展投资多元化的企业集团,进行资产重组,走联合发展的道路。鼓励软件企业上市,支持国内外资本、技术在我省独资或合资(合作)开发软件项目。

  (三)支持软件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重点支持软件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鼓励软件企业加大软件研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从事技术转让、咨询和服务,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2.加大重大关键共性软件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大公司和骨干企业为主体,建立若干软件工程研发中心。鼓励和支持跨部门的技术合作,支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支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软件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支持软件企业之间通过联合接单、承接重大项目等形式,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中小软件企业共同发展。

  (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国内外教育资源,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设和发展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加强软件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和资格培训,扩大软件人才培训规模。注重培养既熟悉软件管理又懂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引进高级软件研发和管理人才,努力改善软件人才结构。

  (五)加大软件出口和外包的扶持力度。扩大软件外包和出口,鼓励软件企业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积极支持与著名软件公司合作,支持企业在省外设立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及服务机构。鼓励企业开展省外、境外宣传,参加推介和业务交流活动。通过奖励等形式鼓励企业进行CMM和CMMI认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第四部分 无线电管理

  无线电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在保障各级党政首脑机关顺畅指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经济和国防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规划无线电频率资源,依法加强对各类无线电台站的管理,切实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促进无线电事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十五”回顾

  (一)主要成绩。“十五”期间,无线电事业快速发展,台站数量迅速增加,新技术、新业务、新制式、新设备不断涌现。到2005年底,全省各类无线电台站总数已达1620余万部(座),比“十五”初期增加4倍多。无线电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监管手段和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了较完整的无线电台站数据库,为科学指配频率、规范台站审批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河北省无线电管理规定》,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对设置使用无线电设台(站)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制定实施11项规章制度,简化审批环节,方便了设台(站)单位和群众。完成了省无线电管理局和11个无线电管理分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改善了业务技术工作环境;全省无线电管理系统档案室建设达到省一级标准;省会无线电监测网建设基本完成;全省无线电监测网建设步伐加快;建成了全省无线电管理广域网。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通过机构改革确立了省无线电管理局作为副厅级政府职能部门由省信息产业厅管理的体制,落实了11个设区市无线电管理分局业务工作由省无线电管理局领导的“三定”规定,为高效率开展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管理队伍素质大大增强,“十五”期间,全省无线电管理系统新增人员65名,专业对口,都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重视教育培训工作,累计培训人员达1100人(次)。圆满完成了核定的频率占用费收缴任务,为无线电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无线电法制建设与迅猛发展的无线电事业不相适应;技术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无线电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基础技术设施建设经费不足。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国家的有限战略资源,加强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无线电管理工作要注重加强法规和技术管理,实现从重审批到重监管和重服务的转变。

  (二)发展目标。法制相应健全,管理科学高效,频率配置合理,台站监管有力,设施基本齐全,技术手段先进,队伍素质优良,电波秩序良好。

  三、基本内容

  (一)无线电管理法制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及时修订《河北省无线电管理规定》,广泛宣传无线电管理知识和法规,提高全社会遵守无线电法规的自觉性。

  (二)频率台站管理与监督检查。修订完善河北省频率指配规划,加强对特殊行业(如民航、水上业务等)频率的支持。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无线电管理保障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要求,规范台站审批,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军地、省际、部门间的无线电频率协调工作。搞好频率、台站数据库建设,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大对非法台站查处力度,适时组织专项整顿。

  (三)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县(区、市)及主要设台单位无线电管理专(兼)管员队伍。组建河北省无线电协会。

  (四)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培训制度,落实培训资金,抓好干部职工在职学习和继续教育。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无线电管理队伍,优化无线电管理人才结构。

  (五)基础技术设施建设。

  1、全省无线电监测网建设。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实现省内联网和与国家联网,提高无线电监测能力。完善省会A级监测站建设,建成河北省无线电监测指挥控制中心。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搞好设区市监测网建设。完成我省境内民航机场及航路重点区域8个固定监测站建设、环京津及环渤海区域18个固定监测站建设、重点县(市)和无线电台站设置密集地区37个小型固定监测站建设。

  2、无线电管理信息网建设。加强全省无线电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建设,大力推进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推广,满足无线电管理信息化要求。建立结构规范、安全高效、功能完善的网络平台,加强应用软件开发与推广,实现频率申请审批、台站管理、信息发布、网上咨询等功能。

  3、省、市无线电检测实验室建设。根据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发展需要,及时配备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不断提高无线电设备检测能力和检测自动化水平。

  四、主要措施

  (一)组建河北省无线电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法制建设、频率规划、重要台站(网)审批以及重大基础技术设施建设等,及时组织专家论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二)建立健全基础技术设施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基础技术设施建设。

  (三)加强基础技术设施建设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