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公务中的资源整合探讨
来源:电子公务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电子公务指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实现政府、企业、公民(或社区)在生产公共产品过程中的事务。它的实施目标在于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并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提供平台支持。然而,从电子公务的内容和实现手段来看,资源整合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eGBCP模型则为资源整合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模型指导。
1 资源整合的目标
        在保留并继承原有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不是推倒重来或完全更新),对信息与数据、应用与服务、网络等信息化的各个环境进行整合,使信息系统向合理的结构发展,以利于提高信息化整体水平。以多级市政管理为例,对于与市政管理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包括上级、平级和下级单位和部门)、事业单位,对其所拥有的城市管理所必须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管理。
2 资源整合的内容
        资源整合包括四大部分内容:网络整合、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和服务整合。重点将在于前两者的整合,其中网络整合又包括内网整合和外网整合。本文将对网络、数据整合进行着重探讨。
2.1 网络整合
        网络整合包括内网整合和外网整合,内网整合主要针对eGBCP模型中eG的内部整合。eG以外信息的整合则属于外网的整合。内网整合是整个网络整合的第一步。
        内网整合主要通过加强内容管理来实现,从直观上来说,内容管理最后要建立并维护好的服务包括:(1)可视化页面模板管理:所见即所得的模板式编辑,由鼠标拖放置标,用户无需了解技术细节即可轻松实现页面管理和网页改版工作,充分实现网页表现形式和内容相分离的理想化编辑模式;(2)完备的栏目管理:栏目管理人员通过浏览器访问相关软件即可完成系统安装、栏目建立、模板制作等栏目管理相关工作。可以依照用户的要求通过模板文件设置栏目和显示风格,最终从数据库中抽取内容生成网页,自动完成网站的栏目设计和发布。(3)用户权限管理:实现用户(组织)、任务角色、资源对象及操作细分授权的对象化多级权限模型,可有条不紊地轻松处理复杂严格的权限管理;(4)工作流管理:需要提供可视化的工作流管理编辑器,不需要任何技术背景,就可以方便地定制各种实用的工作流程、工作节点和人员配置。同时还要支持条件工作流的驱动引擎,结合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手机短信等多种现代通信方式传递提醒消息,实现了由面向功能的事务处理到面向过程的事务处理的转换。
        外网整合的主要内容包括:(1)形成数据采集工具,包括:从特定的网站自动采集所需要的信息网站栏目,并将采集到的信息自动批量装载到内网的本地数据库;进行自动转换、自动分类、自动排重等智能信息处理等等;(2)形成必要的统一应用搭建系统,基于系统可以方便的构建各种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将有关信息发布给公众;(3)对于文字文本内容的检索与发现,这是激活采集的关键,实现外网内容信息资源整合的关键,需特别予以重视。
2.2 数据整合
数据整合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的关键和基础。数据整合的主要内容包括:(1)信息的采集,以信息源为单位进行信息采集;(2)信息的管理与存储,信息统一存储管理;(3)信息资源的分类与组织,以用户视角、信息属性(类型、时效等)、信息访问范围与权限进行信息的分类和组织;(4)信息资源的展现,以全局视角、业务视角向不同用户展现不同的内容。
        当然,数据整合不意味着数据完全集中式存储与管理。原因包括四点:(1)这是信息安全的需要,需要区分专网数据与公网数据;(2)受到物理条件的限制,理想的足够大的数据库目前还不存在;(3)这也是业务逻辑的需要,数据本身具有时效性;(4)这还是现实的真实情况,现有异构系统的存在,未来同样存在。
数据整合的功能要求包括:(1)需要对分散异构的多数据源实现统一的访问,实时地、智能地将有价值的数据传递给分析系统或其它应用系统进行信息的进一步加工;(2)有能力从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结构提取数据源,并完成在线转换和分析;(3)能够实现对分散异构数据源(如:数据库、XML文档等)的访问并形成统一的虚拟数据库(虚拟数据库:对分散异构数据源所产生的映射)。(4)能够完成对信息平台收集的各种外部信息数据库和内部应用系统数据库操作和加工处理,综合利用企业的数据资源,提供灵活的数据展现方式;(5)可以做到与门户紧密结合,可以实现全面、统一的权限管理和灵活的报表调用。(6)对于一些需要编辑的报表,可以输出到内容管理系统进行编辑、审核、授权、发布。
图1给出了以市区两级平台为例的数据整合主要内容框图。

图1

2.3 应用与服务整合
        应用与服务整合主要包括的内容为:(1)服务与应用的统一管理与认证,服务与应用系统统一注册、管理、发布;(2)服务与应用用户界面整合,统一服务与应用界面风格,便于用户使用和掌握;(3)服务与应用间内容整合,服务与应用内容展现整合;(4)服务与应用间互访问:实现服务与应用间数据的互相访问(实时、非实时等)。
图2给出了以市区两级平台为例的应用与服务整合包括的主要内容框图。

图2

3 资源整合的主要难点
资源整合作为一项规模庞大系统工程,必然有其无法回避的难点,主要表现在:(1)政府内部信息涉及的部门多且业务数据庞杂分散,逐渐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因此整合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的挑战迫在眉睫。 (2)通过实施内容管理,连接现存的多种数据库系统,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信息交换、共享和整合,提高内部协作水平和办公效率。(3)孤立封闭的系统架构,致使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中重复存在,互相不一致,也致使本该协同一致的完整业务流程被人为分割和打碎。

4 资源整合的实施要点
        对资源整合的内容以及资源整合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讨论后,那么如何做到有的放矢,轻重结合的实施资源整合呢?本节对资源整合实施的要点进行了总结,认为信息资源的成功整合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让数据具有多元性,二是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平台加快沟通,三是如何更好的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切实给管理带来便利。
信息资源的整合不仅仅是数据的汇集处理,它需要信息技术提供知识和智能,要准确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把需要的东西放在恰当的位置,在恰当时间提供给人们,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把提供信息资源、以资料为中心转换为以服务与应用为中心,实现信息化系统的及时、快速、准确、精细目标。
        在信息资源整合方案形成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发挥顶层设计方案对整个工作系统性的指导、控制和协调作用。所谓指导作用,就是指导工作人员(不论是内部开发人员还是外部开发人员)按顶层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及数据标准)和体系结构模型进行工作,将其完整全面地体现在工作中;所谓控制作用,就是制止工作人员不执行顶层设计的模型和标准的行为;
所谓协调作用,就是用顶层设计的模型和标准来协调方方面面的数据流关系和利益关系,形成“存量共享,增量共建”的多赢格局。
在技术与策略方面,如何确定整合方案是核心,而核心的核心就是需求。需求的定位,应由最终用户说了算。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面向服务与应用,并产生实际服务与应用效果。
有系统没应用,不叫信息化;以牺牲其它效益换取局部效率的应用,不是成功的应用,是低水平的信息化。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和优化业务的过程,业务是中心,技术是手段。如果在整个整合过程中,忽视或弱化业务和业务人员的主导作用,必将降低整合的有效性。
        并且,在信息资源整合方案形成的过程中,需要组织保障,建立精干的科技攻关团队,计划安排严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推进工作进展;需要密切合作,主要是要与有长期工作经历和较丰富业务工作经验的人员不断沟通,确实了解用户需求,形成有效的服务与应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上。

5 小节
        本文就电子公务中的资源整合问题,结合eGBCP模型,从内容、存在的问题和实施要点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资源整合、以及电子公务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张全,吴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