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新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首批政府强制采购的9类节能产品在清单中“亮相”。这意味着,今后政府部门采购这些产品时,谁再想“转圜转圜”?没商量!
有调查显示:我国政府机构人均能耗、单位建筑能耗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甚至一些城市政府机关的人均年用水量和用电量,比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高出好几倍。政府机构的经费来自于公共财政,能耗大将增加财政支出负担。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是第一责任人,也是主要推动者。如果在实际生活中,为公众服务的政府机构如此大手大脚“多吃多占”,又怎能担当“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之“责任”?
采购和使用节能产品比例低,是一些政府机构能耗高、节能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一些政府机构在购买空调、计算机等办公产品时,最看重的是品牌和功能配置,价格因素考虑得不多,而对产品是否节能考虑得就更少。即便是购置了节能产品,一些单位在实际使用中也没有做到节能,浪费现象相当严重。比如,下班后办公大楼已人去楼空,仍有的办公室灯火通明,电脑未关,空调照转,大量的电能就这样白白地空耗掉了。
专家为此算过一笔账:目前政府机构办公电脑平均每天使用时间为7.71小时,待机时间为4.6小时。普通电脑待机状态每小时消耗的电量为10W,而节能电脑小于2W。我国政府机关建设电子政务大约需要1800多万台电脑,如果全部使用节能电脑,平均每天能节约70万度电,半年就可节约1亿度电,相当于一个大中型城市一个月的用电量。
在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之下,此次政府强制实施采购节能产品制度,至少能起到三点作用:首先是节能;二是有效地减少公共财政支出;其三,对节能产品的市场推广、促进节能技术进步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但更重要的一条是,政府向我们明确表达这样一个态度:建设节能型社会,政府从自身做起!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是通过政府采购制度,来扩大节能产品市场份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
我们在为政府此次出台的政策叫好的同时,更愿意看到政策的执行力度。应该说,近年来,政府采购制度在推广节能产品上也一直在努力,早就规定政府机构在购置空调、电脑等办公产品时,要优先采购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中节能产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产品数量由原来4700多种扩大到15000多种。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少部门依然是“浪费大户”……
此次,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在下发通知中专门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规采购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制实施”是这次政府决心的最好注解。
到底最后效果怎么样?人们充满期待!
作者: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