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和香港不仅是“两兄弟”,应该把它们看成同一个大城市。
———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
去年以来,深港政府认识越来越一致,合作越来越紧密,沟通越来越密切,了解越来越深入。可以说,当前深港合作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深圳市长许宗衡
昨日,深圳市市长许宗衡率领的政府代表团低调离深访港,与香港特首曾荫权会面。在为期三天的访问中,深港双方将签署以“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为共识的系列合作协议。据了解,此次签订的全面协议将比“1+8”协议更全面、具体。
许宗衡低调出行
从2004年起,深圳市市长率团访问香港已经成为每年的惯例。2003年,时任深圳市长李鸿忠首次率团出访香港,与香港签订了历史性的“1+8”合作协议。此后两年,接任深圳市市长的许宗衡,也连续两年率团访问香港,这两次访问,主要以落实“1+8”协议内容为主。
昨日,许宗衡再次以深圳市市长的身份访问香港,此次随团出行的成员包括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副市长卓钦锐、陈应春等以及贸工局、规划局、环保局、旅游局、交通局等十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几十位负责人。
许宗衡此次访港的安排比较低调,直到出访的前一日,深圳政府新闻网站都未公布,而香港政府也未按惯例提前发布有关深圳市政府代表团的访问行程。但就在此前一周,许宗衡率团访问澳门前,深圳市政府网站和澳门政府网站都提前数日公布了有关消息。据昨日香港官方网站消息,应香港特首曾荫权的邀请,许宗衡市长于昨日至19日率团访问香港。
昨日,曾荫权与许宗衡会面,曾荫权对许宗衡一行表示欢迎,双方对深港合作共建国际大都会的目标达成共识,并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深港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唐英年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深港不仅是兄弟,要看成一个大城市”。唐英年表示,深港合作空间巨大,在物流、金融等方面可优势互补。“深港合作是水到渠成的”,唐英年说,深圳和香港合作共建国际大都会,可以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做好示范。
唐英年举例说,在物流方面深港两地合作的空间就很大,两个城市的货柜码头总体联起来是世界最大的。唐英年说,在金融服务领域,深港两地的合作也很有潜力,合作可以发挥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优势,空间会越来越大。在跨境基建方面,福田口岸建成后,两地之间有5个通道,但唐英年表示“10个也不够”,在未来的10年、20年,深港两地的合作会越来越多,融合程度越来越高。
谈到公众关心的河套地区开发问题,唐英年说:“河套这块地晒太阳也晒了很久了!”他透露,深港双方在加快研究开发方案,开发方向很有可能锁定商业贸易,希望很快能拿出开发方案。针对空港合作问题,唐英年说,双方将尽快把这一项目推进到论证阶段。
许宗衡说,去年深圳市政府代表团访港以来,两地政府合作紧密,定期沟通机制运作良好,在科技、教育、金融、文化、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务员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全面推进。认识越来越一致,合作越来越紧密,沟通越来越密切,了解越来越深入。可以说,当前深港合作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将签署更广泛合作协议
据了解,许宗衡此次率团出访并将与港府签订大量协议,内容都会以“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为出发点和共识。此次访港,除了完善基础设施接驳等大型基建项目外,更重要的是促进两地各种要素的流通,促进深港两地优势互补。由于深港此前已经在许多领域的合作已经达成一致并已展开行动,因此深港此次会晤,两地关注的河套地区开发、边境区调研开发等具体项目,此次不会就具体个案签署协议。
据港府新闻处公布的消息,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和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将于今日下午两时半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共同主持深港合作会议。据了解,此次会议双方将签订一系列的合作协议,数量上将全面超越2004年的“1+8”合作协议,而且内容会相当广泛。香港学者昨日表示,曾荫权《施政报告》提出“共建”计划,显示出香港政府对深港合作的兴趣已日益升温,而深港合作也早已突破“深圳一头热”的尴尬局面,深港双方的合作已全面进入蜜月期,两地合作、共建大都会成为双方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
据了解,明日深圳政府代表团还将在香港举行深港金融合作恳谈会,金融合作恳谈会主题是在深港共建世界级大都市的背景下,与香港金融界就深化两地金融合作、增强深港金融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探讨。恳谈会采取的形式以嘉宾演讲为主,许宗衡将到会致辞,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主持,而深圳市副市长陈应春将就深圳金融发展状况及深港金融合作发表演讲。
港府研讨消除对内地偏见
本报讯 港府中央政策组昨日开会探讨香港与内地关系,研究如何增强两地同胞的互信和感情。有委员建议,香港今后应利用自身商业及金融优势,与邻居深圳的科技优势结合。也有委员提出,港人应通过深圳加强对内地的了解,同时也有利深港共建国际大都市。
港府中央政策组是从宏观、前瞻的角度探讨香港长远发展路向的机构,被行政长官认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重要的咨询组织。中央政策组说,内地和香港在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导致两地人产生不少矛盾。此外,各方面的资料显示,内地同胞对港人有着一些成见和误解,部分更对港人抱有负面印象。
港府中央政策组说,港府现正在考虑和准备开展两项研究。一是港府准备委托研究机构在内地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大城市,进行每年两次的民意调查,了解内地居民对港人、港事和两地融合的看法。二是委托开展一项研究,了解香港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商会和院校在与内地交往合作上的几本情况。港府希望以这两项研究座位进一步推动两地交往合作政策制定的准备。
“1+N”六目标
●国际都会依托华南,立足珠三角,加强深港合作,共同构建世界级都市区。
●完善深港金融合作机制:建立共同的资本市场。积极探索深圳金融机构通过香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加入国内金融市场。
●积极建设深港创新圈:加强两地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间的合作,鼓励双方人员在创新领域的交流。加强双方在生产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和使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香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合作:依托深圳对内地的联系优势和香港对境外的联系优势,坚持不懈地走向国际市场,不断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
●改善通关环境和跨境交通:加强跨界交通方面的衔接和合作,促进深港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强口岸管理,缩短通关时间,为资金、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提供更大的便捷。
●共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两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协作,改善深圳湾和大鹏湾水质,提高两地大气环境质量。
“1+N”前瞻
许宗衡此次访港,将与香港政府签订一系列旨在推动“共建国际大都会”计划的合作协议,内容可能涵盖金融、物流、产业升级、旅游等领域。但深港政府目前都未透露协议内容。由于深港此前在许多领域的合作已经达成一致并进入实质合作阶段,因此深港此次会晤不会就两地关注的河套地区开发、边境区调研开发等具体项目具体个案签署协议。
双城合作促港企突围
两地政府双管齐下,引导港企升级和转移
去年9月,国家发文取消或降低部分资源性、高污染、高耗能(两高一资)和加工层次低的产品的出口退税,今年又相继出台一系列加工贸易限制政策,使在深港企面临巨大调整压力。特区政府的对策是引导港企升级和转移双管齐下。而企业升级将以“环保节能”为主。此次深圳访港团中包括环保部门,业内人士认为,深港将在环保方面进一步合作。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冯永业认为,港企面临的挑战集中在五方面,生产成本上涨、两税合一、来自内地企业的竞争、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和环保及产品安全。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成为国家限制的主要对象,也是香港政府升级调整的着力点。
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昨日上午在出席由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举办的“空气质素高峰会”时明确指出,香港必须加强和广东省在环保方面的合作,减少空气中来自广东省发电厂、车辆和工业源等的污染物。他指出,在广东省设厂的港商亦应就减排尽一分力。
曾荫权在发言中介绍,为了鼓励及协助珠三角区的港资工厂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及工序,政府将会向立法会申请拨款9300万元,让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推行一项为期五年的清洁生产伙伴计划,尽量鼓励在珠三角地区的工厂变得更清洁、排放更少。
而此次深圳市长许宗衡率领访港的代表团成员中,也包括有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深圳代表团将与香港方面探讨环保合作问题,而这也正是港企升级的主题所在。
在积极应对港企困境方面,港府除了引导其进行升级,也开始为一些企业转移“投石问路”。今年12月,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率领70人左右的考察团前往赣州考察,马时亨指出,香港特区政府在今年7月份就成立了支援加工贸易专责小组,与业界一起商讨如何协助港资企业面对有关政策调整。而在赴赣考察之前,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在8月份组织代表团到湖南考察。还在11月下旬举行“推动泛珠港资企业升级转型和转移研讨会”。
“部分在粤的港企转移到泛珠三角地区,这是一个趋势。但这不是唯一的对策。目前香港政府采取的是转移加升级双管齐下的对策。”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认为,无论是外迁还是升级,在深港企的调整都会促进深港两地合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宋敏认为,低端加工工业迁出深圳并不是一件坏事,这也是深圳发展和城市定位提高的必然,随着在深港企的调整和两地的进一步融合,香港给深圳带来的将不仅仅是工厂,还有优质的商业服务,而这些将促进深圳的产业升级,促使两地更高层次的商业合作。
深港将共建资本市场
两地此次将签署《金融合作备忘录》
深圳市长许宗衡本次访港期间将与香港签署《金融合作备忘录》,并出席深港金融合作恳谈会。虽然有论者认为深港建立共同资本市场尚需时日,但舆论普遍认为《金融合作备忘录》将作为深圳代表团此行的重要成果。
深圳市规划局局长王芃此前在介绍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时就指出,深港国际都会的目标定为六个方面,其中就包括完善深港金融合作机制,建立共同的资本市场,积极探索深圳金融机构通过香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据透露,本次深港金融合作恳谈会的主题就是在深港共建世界级大都市的背景下,共同探讨深港金融合作的未来。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认为,深港两地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不同,具有很大的互补性。“香港方面有成熟的财富管理经验,而深圳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依然明显,两地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他还指出,香港有丰富的金融产品,而内地的资金量很大,共同市场的建立可以打通两地交易所,这样内地的资金就可以通过深圳流入到香港。有论者还猜测,深交所创业板在明年上半年铁定出场,估计关于交易所之间的合作空间,会是本次深港金融合作恳谈会的重要内容。
舆论普遍认为此次《金融合作备忘录》的签订将会成为深圳代表团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深港两地的金融一体化不是一日之功,其间涉及的体制问题还需在中央政府的层面解决。而香港大学的宋敏博士则认为,深圳特区一直是中央政府进行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他认为两地在体制框架内进行合作意味深长,也必定会得到中央的支持。
深港建成国际大都会,香港方面有没有深圳威胁论?深港过度“亲密”会不会影响香港与内地其他省市的关系?据香港特区政府中央决策组相关人士透露,决策组中确实有少数人有此类担忧。但宋敏博士认为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他认为如果深港一体化能够实现,深港都市圈的辐射力将大大加强,这对周边地位的发展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深圳威胁论,有专家认为随着深圳本身城市定位的调整早已不存在。日前公布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明确将城市定位为“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这意味着深圳本身已经意识到服务香港的概念。两个城市建成大都会就是同城化的概念,加上两地的互补性很强,所谓的相互威胁就不攻而破。”
搞跨境基建 港府转观念
香港规划署前署长称从现在有需要才建到未来有需求就建
对话人物
潘国城:香港规划署前署长,曾担任规划署署长长达七年,现任香港政策研究所行政总裁。太平绅士。他对香港规划发展了如指掌。
推新市镇并不是与深衔接
记者(以下简称“记”):香港特首曾荫权在他的施政计划中,推出多项跨境基建,譬如新界地区新市镇的发展问题。
潘国城(以下简称“潘”):对,这次特首提到跨境基建工程,很多都是过去规划部门研讨的项目,包括新界新市镇、河套地区发展、港珠澳大桥等。
记:我有一个疑问,相对于深港整个边界禁区,特首提出的新发展区规模非常小。这么小规模的开发,会不会影响到香港和内地衔接的力度呢?
潘:我想,新市镇的开发对香港来说,主要目的并不是用来和内地衔接,而是香港目前规划出来的土地不够用,我们需要将一部分人迁移出来,方便我们进行旧城改造。我们曾经估计香港未来人口有大量的增长,但现在看起来,人口增长的速度并不需要那么大规模的发展。我看,新市镇大小和跟内地合作力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河套开发可以另辟新路
记:你对河套地区的发展却有保留态度,您主要的考虑是什么呢?
潘:一方面,河套的管理权等法律问题还没有全部弄清楚,但是主要问题并不在这里。从规划的角度考虑,香港北方的禁区很大,河套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我们研究是不是用某块地,我们需要统一考虑整个香港北方的开发,不可以单单考虑河套。
记:这可能会让人有些失望,多年来深圳方面都对河套开发寄予厚望,现在香港方面,河套还没有从禁区释放出来,更谈不上开发,您认为环保和成本的考虑真的有这么大的障碍吗?
潘:这是两个比较主要的方面。
我的建议是,政府不要急于确定这块地怎么用,我们双方可以共同组织一个公司。如果有人想用河套地区的某块地,这个公司可以很快地研究。
记:港深机场的合作,也是您比较关注的项目,您认为应采取何种方式接驳呢?
潘:香港方面的意见,无论是海底还是陆路,都最好有轨道,因为轨道没有塞车的问题。
记:深港两地机场的合作,益处显而易见,但是过去多年没有真正的合作,您认为阻碍在哪里?
潘:两个机场之间有一定竞争,但除了这个表象的问题,背后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我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现在提出合作,其实对香港和深圳的机场都是很有好处的。
记:现在两地政府都很积极地主张机场合作,深圳机场是国有企业,会更容易贯彻政府的旨意,香港方面的状况如何呢?
潘:香港机场是一个独立的政府全资拥有的机构,政府倾向于合作,会有实际的意义。香港机场目前也有跟珠海合作,跟深圳的合作也会慢慢开始。
搞基建港府在转变观念
记:您提到特首推出的这些计划其实都是过去的旧计划重新推出,而政府一直欠缺落实的决心。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影响到政府的决心。
潘:过去港府经济有问题,钱不够,所以董建华先生不能大规模地搞工程。另外,过去,港府在考虑工程建设问题时,有一个观念是,如果能够证明当下有这个需要,政府才会提供基建设施。现在观念改了,我们预设将来有需要,我们就去提供基建设备。
记:这跟曾荫权先生逐渐放弃积极不干预有关吗?
潘:不能完全说是从他开始,大概10年,这个观念在开始改变。香港有一个新城叫将军澳,如果按照过去港府的思维,你要架铁路到那里,那首先需要证明,这里的人口是否达到使用铁路的数量,如果还没有到这个数字之前,我们不建。但是,限制的思维改变为,如果能够证明,将来某一年能够达到这个人口,那我们现在就建。所以,曾荫权先生提出的很多和内地融合的基建计划,现在可能不需要,但是我们知道将来需要,我们现在就提供。
记:这个新的转变有什么好处呢?
潘:那很简单,在一个新的发展区,所有的设施都不够用,先搬进去的人生活非常不方便。所以限制,一方面是香港政府的理念转变了,也有钱了,那政府也有落实的决心了。
绝对的合作很难
记:我想请问您,过去广东方面一直有一个说法,认为广东对粤港合作很积极,但是香港方面一直不屑一顾,我想您应该有发言权,真实的状况是什么样呢?
潘:回归以前,是有很多人认为,我们香港应该保持一个独立的状况,有人说,我们跟内地合作越多,我们就越来越像内地,香港特别的文化、法制、经济、办事办法啊,都越来像内地,香港就越来越没有用。
我个人就主张多多联系,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看不出因为香港跟内地多联络,就把香港变成内地。我个人的想法是不会的。
记:现在的合作多了很多了,今天香港的2030规划,对于和内地的合作也有积极态度,但可能也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状况。
潘:绝对的合作很困难,城市之间一定有竞争的。不光是和香港,和所有的城市都有竞争,不可能有100%的合作,就算是非常民主的国家,也有保密这样的东西嘛。
统筹:本报记者 付可
采写:特派香港记者 付可 庄树雄 梁朗然 见习记者 霍健斌 本报记者 樊卿 张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