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的建构
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李传美

摘 要:探讨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意义,介绍了图书馆在建构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阐述了图书馆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应采取的举措。     关键词:图书馆;学习型社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我们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学习型群体的努力;学习型群体的成功,离不开学习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支撑。    

1 学习型社会的时代意义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进入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谁对变化的反应更快,谁就掌握先机。规模和数量已经失去光彩,质量和创新决定发展的命运。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只有居危思进、增强学习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才能使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产物,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    

 1.1 提高国民素质并增强国家竞争力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掌握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人才,谁就能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丰富的人力资本是新经济国家竞争力优势得以产生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或保持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就要使自身的人力资源不断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能够对新趋势和新机遇作出灵活反应,这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原动力。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素质和能力的关键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人们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使人们的学习由个人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让学习从追求自身价值目标的个人愿望转变为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根本要求。从知识本身看,知识具有时效性、增长性和扩充的无限性等特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网络社会的形成,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2 实践终身教育理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最有影响的国际教育思潮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终身教育作为自己国家教育改革的总政策、总原则。终身教育思想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对世界各国教育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终身教育”思想突破了传统“教育”框架的束缚。它改变了过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之间相互孤立隔绝的状态,使他们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它推倒了教育世界与劳动世界的墙壁。从整体上讲,只有构建学习型社会,才能使终身教育思想得到完全、真正的落实与实践。因为学习型社会要求构成社会的所有部门提供学习机会并参与教育活动,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一切学习机会。只有这样,学前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才能联系沟通,教育世界和劳动世界之间的壁垒才能打破,使有学习需求的人,都可以获得学习机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终身教育思想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基础,同时学习型社会也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全面实践,是终身教育理念的延伸和体现。    

 1.3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即以社会综合指标如经济增长、人口、保健、教育、政治体制等作为社会发展的尺度。这种发展观的兴起与经济发展观所造成的问题有关,也与新的时代条件和发展环境有关。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推动了社会可持续发展。    

1.4 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     学习型社会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原有的为工作而学习转变为实践性学习,即边工作边学习,学习不再只成为生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需要。在学习型社会,教育不再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义务,而是公民对社会的一种自觉的责任。随着人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征服并驾驭自然力,越来越多的谜被破解,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人们不再为自己的金钱而是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骄傲。人们开始从“生存型自我”的认识中超越出来,而去认识生活的更崇高意义。    

 2 图书馆在建构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     图书馆是公益性的社会机构,它有4项基本的社会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图书馆的公益性,保证了图书馆必须公开、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又保证了图书馆是一个拥有任何社会机构都不可能拥有的最为丰富的信息和学习资源,并能够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不同层次教育的社会机构。现代图书馆素有“终身教育的学校”“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美称,可以说图书馆是实施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在创建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图书馆应该说比任何一个社会机构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1 为学习者提供了充足的文献资源保障     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等精神财富的宝库,它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占有任何其他机构所不能替代的地位,拥有大量的组织有序的各种文献,这是其他社会单位无法比拟的。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它所拥有的海量般的文献信息为社会共享,在推动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最能够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充足而可靠的文献资源保障。    

2.2 是学习者理想的学习场所     图书馆馆舍一般都是精心设计的,规模宏伟,风格典雅,肃静整洁,宽敞明亮,环境宜人,馆中不仅有名言警句、琳琅满目的报刊,还有墨香满室的图书与先进的电子阅览室等。学习者步入图书馆,置身于神圣的知识殿堂里,感受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从而使心灵净化、人格升华,一种高洁而美好的情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内心随即产生对读书求知的强烈冲动和渴望,因此,图书馆优雅的学习环境最能使学习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成“学习人”。    

2.3 图书馆本身具有教育职能     江泽民说:“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因此,作为人民终身学校的图书馆要更好地担负起教育的重任,进行广泛的社会教育。”在图书馆,读者的普遍性决定它的读书学习取向是因兴趣爱好或者是其他需求到图书馆来的。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人们在不经意之间提高了人文的、艺术的修养,增长了文化知识,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使精神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正是在这样一所没有围墙的开放性大学里,给人们带来的教育可以说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的,在这里,学习是一种熏陶,是一种自我追求和完善。从这个方面讲,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在构建学习型社会过程中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    

3 图书馆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应采取的举措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图书馆需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应广泛吸引发展读者,大兴学习之风,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为此,图书馆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    

3.1 准确定位并不断更新服务观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图书馆需要准确定位,不断更新服务观念,提供更富个性化的服务。确定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供有效快捷的服务,多为读者着想,如简化借阅手续,提供全天候服务;建立读者评估制度;整合信息资源,使用具有亲和力的检索界面;细分读者的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满足各类读者的学习需求等。    

3.2 加强自身建设并形成学习型图书馆     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馆员自身的各项业务知识及现代化技术的学习和提高。图书馆员不再是传统的资料保管员,而应该是懂专业、懂外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甚至懂经营的复合型的专家学者,是信息导航员,否则就无法将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料介绍、提供给读者,无法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学习型图书馆要为馆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关注馆员的意愿,激励馆员的创新精神,鼓励有助于图书馆发展的团队学习,凝聚共识,塑造良好的合作学习与相互支持的学习文化。学习型图书馆要创造满足人才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机制,重视馆员的信息素质建设,培养具有强烈信息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3.3 不断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畴     图书馆要走入社会,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一部分,只依靠读者自身求知欲的驱动是不够的,图书馆应该大力向社会推广自己的服务,借鉴营销学的一些手段开展图书馆营销推广活动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如结合社区资源特点,深入社区文化的营造,为社区、学校的学习、教育体系改革提供新知识和新信息;组建各种读书会,开展多样化的活动;配合社区、学校的活动及个人工作性质、受教育情况开办各种培训班。图书馆要尽量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图书馆利用教育为核心,吸引更多的读者到馆学习,并引导读者自我学习。    

3.4 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在学习型社会,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学习资源的广泛性使学习者对信息服务机构的选择趋于多样化,对图书馆服务的期望值增高,为此,图书馆要以自己优质的服务吸引学习者。图书馆要关注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满意度,营造具有图书馆特色的人文意境,为学习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图书馆服务要从满足文献借阅需求为主要功能,转向以满足知识信息需求、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从书刊实体资源到专题知识单元资源,从馆藏资源到信息资源,从文献线索到全文信息的全方位的、系列化的服务。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性强、服务主动的信息综合服务系统,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以图书馆自身的文献资源优势,为学习者提供增值服务。    

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图书馆的存在与发展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另一方面,学习型社会的兴起与形成也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要覆盖全民,贯穿终身。图书馆要发挥自身的知识传播优势,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引导社会学习型群体学会获取知识,为他们提供重要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和教育资源,使图书馆切实成为社会学习型群体的终身学校。

参考文献     [1] 张雪松.图书馆: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组织[J].现代情报,2002(4):26-27.     [2] 尹新源.终身学习与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18-19.     [3] 蒋仁勇.形成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J].求是,2003(3):50-51.     [4] 徐洪升.图书馆与人的全面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3(5):11-13.第一作者简介:李传美,女,1973年生,199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馆员,临沂师范学院图书馆,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师范学院西校区9号楼东单元501号,276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