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
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廖祖煌

摘 要:解释了信息素养的含义和由来,指出图书馆只有遵循信息素养培训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员;信息服务;信息素养;培养原则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经济与信息联系日益紧密的宏观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意义越来越表现为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图书馆员作为信息的组织者和传播者,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已成为21世纪馆员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一个基本能力,因此培养馆员的信息素养成为当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1 信息素养含义的由来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报告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89报告的倡导下,1990年成立了“美国素质国家论坛”,这是一个极为广泛的联盟。在短短的10多年中,论坛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员组织由最初的10来个增至90多个,并且呈国际趋势,美国图书馆协会、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都是其成员,信息素质理论研究不断拓展、深入。199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又总结出“信息能力” (Information Competence)的概念。2000年美国又出版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其导言引用了美国图书馆协会(ALA)89报告关于信息素养的概念,并明确定义信息素养是“一组(一系列)能力”,制定了5项标准,提出了6项能力的范围。2003年在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及全国信息素养论坛组织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召开了国际信息素养专家会议,会议发表了布拉格宣言,宣言认为:“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重要性和需要的知识,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确定、查寻、评价、组织和有效生产、使用与交流信息的能力,这是有效进入信息社会的前提条件,是终身学习的基本人权的组成部分。”简单地说信息素养就是一种能力,一种认识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结合图书馆的工作特点,可以认为,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就是:“从不同信息源中识别、检索、评价和利用、创新信息的能力”。   

2 图书馆员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2.1 强烈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人对信息的观念、态度和认识,它决定着人们的信息行为和实践,属于信息素养在认识态度层面方面的内容,是信息素养的首要因素。要培养图书馆业务人员对事务信息的好奇心、敏感度,形成“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生存权”的信息价值观,随时对信息给予高度的关注,并积极利用信息帮助解决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馆员应结合不同用户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层次,有针对性地策划多种形式的信息宣传推广教育,加强自身和用户的信息意识。   

2.2 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能力就是人们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指人们搜集、整理与交流信息的能力。确切地说就是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以信息为中心进行一系列活动的能力,它包括图书馆员的信息化技术技能,信息化应用技能、信息化组织能力和信息化创新能力。信息化技术技能是指图书馆员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如建立图书馆自己的网站;设计自己的网页并指导或帮助用户使用图书馆网站,进行网上文献检索;建立自己的数据库,馆藏文献的数字化等工作的素养。信息化应用技能是指图书馆员以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资源与工作目标结合的能力。信息化组织能力是指图书馆员将信息技术转变为内化于组织流程的管理方式,产生网络协同效应,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能力。信息化创新能力是指图书馆员在信息技术、信息应用和协同组织基础上,与市场需求紧密快捷结合,产生创新效果的能力。每一个信息能力的实现,不只是看图书馆员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懂与不懂的问题,而是要图书馆员精通并利用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信息知识咨询服务的问题,解决实际困难的问题。   

2.3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功底    作为一名图书馆员应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文献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要经常阅读图书馆专业杂志及书籍,重点是数字图书馆方面书籍,加强专业知识的更新。第一,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多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图书馆员具备其他专业的知识,才能准确分析、判断信息的质量及其利用价值,与用户进行沟通,充分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期望,有效地为用户提供各类文献信息,解答各门学科领域的专题性咨询;第二,图书馆员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才能以快捷的速度、准确的语言、精简的文字为各门学科的用户提供信息、解答问题,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第三,图书馆员在对信息进行判断、分析、识别、整序、传播以外,还要撰写各种信息评价、专题报告、综述、学术论文等以便进一步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深层次服务,而这些都离不开馆员的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图书馆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  

  2.4 扎实的外语知识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外文书刊的比例逐年提高,且购进了一系列的外文数据库,要使这些原文书刊及外文数据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图书馆员就要懂得外语。图书馆员只有懂得外语,才能向用户介绍、推荐外文书刊和外文数据库。另外,随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及全球信息通讯网络的形成,图书馆的服务宗旨要求馆员跟踪了解最新信息,分析、辨别和收集有用信息。互联网上的语言80%以上是英语,馆员只有具备扎实的外语知识,尤其是英语,才能有效地处理、加工网络资源。   

 2.5 良好的职业道德    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使得知识和信息急剧增加。面对互联网上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信息流,图书馆员要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图书馆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教育的目标、服务的对象,这样才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与侵蚀,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提供积极、健康、科学的有用信息。计算机网络化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带来了侵犯知识版权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要遵守信息道德的约束。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整个信息交流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息道德品质,它是调节信息创造者、服务者、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总和,在信息法制建设大大落后于信息技术发展、适应信息社会环境的信息伦理关系尚未完全形成的今天,每一个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道德在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方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馆员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也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和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活动,主动参与维护合法的信息社会环境。   

3 高校图书馆员信息素养的培养   

3.1 培训原则    高校图书馆在培养馆员信息素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普及提高的原则。在21世纪,每一位馆员都是服务的窗口,都是图书馆的形象代言人,馆员除具备图书馆普通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更广泛、更深入、更高级的信息技术和相关技术领域的知识,以及具备利用更高级的信息技术并将这些技术知识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的能力。因此,图书馆要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实施馆员信息素养的培训计划,在普及的基础上加以提高。    第二,针对性原则。扮演不同角色的馆员在技能和素质上有不同的要求,加之年龄、学历的不同,馆员信息素养水平有高有低。图书馆应根据馆员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培训,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使馆员信息素养逐步提高。同时,要根据本校的办学方向,教师教学、科研的需求,针对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不同进度和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要求来安排馆员信息素养培养内容,以保证馆员培养的适时性、有效性。    第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图书馆自它创始以来,就是为了服务而存在的,服务至上是图书馆一贯的原则,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而网络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工具性学科,实践活动是实现馆员信息素养的基本手段,是培养馆员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馆员信息素养的培养,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工作岗位相结合,将图书馆学理论知识、信息化知识、网络化知识与图书馆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使馆员在实践中通过“脑”和“手”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新业绩。并且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和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将这些方法和技能较好地传授给学生,为教学、科研解疑答惑,是提高馆员信息素养的目的和归宿。    第四,目标性原则。馆员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为了培养而培养,而是为了提高馆员服务水平,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而培养。因此,图书馆要制定培训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将馆员信息素养的培养与图书馆的工作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3.2 提高馆员信息素养的方式    图书馆提高馆员信息素养的方式多种多样,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定期培训的方式。在普及提高的原则下,有计划地外请专家、内请学院教授及本馆的专业人才,讲授各行业的知识,逐步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    第二,网上讲授的方式。图书馆的工作时间是全天候的,采取集中学习的时间很有限。目前高校图书馆大都有自己的网站,可以在网站上定期发布学习内容,馆员可以利用工作之余,闲暇之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第三,自我提高的方式。这是指职馆员为了服务的需要、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能力而自发地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和进行相关研究的活动,包括馆员利用闲暇时研读有关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专业书刊、自行参加有关的专业培训或业务研讨会、利用信息网络资源自学、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发表教学成果等。    总之,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更是图书馆员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正成为影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和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图书馆员只有采取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图书馆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好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 王朴.为信息素质而合作——来自美国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85.    [2] 雷晓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太原大学学报,2004(2):38-39.    [3] 张海青.高校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55-156.    [4] 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2):21-24.    [5] 任春亮.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江西教育科研,2004(Z1):45-46.    第一作者简介:廖祖煌,女,1964年10月生,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专业,馆员,江汉大学图书馆,湖北省武汉市沌口开发区,43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