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字化交通" 让市民出行越来越快捷便捷
来源: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南京日报 
 
 
    最近,南京部分社区悄悄出现了新玩意儿,一台类似卡式电话机的机器能“吐”出汽车票;

    刘先生昨天收到一条短信,在网上办理营运证年审的他被告知,提交的申请材料已通过审批;

    或者你还不知道,自己乘坐的客车上已经安装了GPS和视频跟踪系统,车子有没有超载、超速,一切都在执法人员的掌控中……    

    数字生活,交通先行。在南京,包括公众便捷出行、电子政务公开、道路安全监管、行业综合执法、工程综合管理、行政效能监察在内的六大“数字化”服务平台,正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市民的出行,践行着向“服务型交通”的转变。    

    点击“数字化交通”,南京交通的“快捷键”让人们享受着数字生活;解读交通工作的“驱动程序”,我们可以看到是什么驱动交通人设计出“以人为本”的每一步“程序”;“数字化”建设不仅仅是处理枯燥的数据,百姓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方式、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都在不断“刷新”。

    “快捷键”

    快捷键”1:自助购票,让排队成为“过去时”

    昨天下午,上海金正软件公司业务经理刘忠掐着时间赶到中央门汽车站,在窗口报了一串短号后,没付款,他就拿到了10分钟后去往上海的回程票。    

    “上午在来南京的大巴车上,我就把回程票买好了。”刘忠说,他经常往来沪宁两地,以前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窗口排队买回程票。现在好了,自从南京开通网络售票后,他随时都可以打开笔记本电脑,通过互联网登录到南京交通网,在网上直接付款购票。    

    在推出了包括短信订票、上网购票在内的9种购票方式后,2008年春运开始前,南京又在全国率先推出“自助购票”服务,市民可以拿着银行卡,到刷卡电话机上自助刷卡购票。    

    “刷卡电话机外观、功能都类似卡式公用电话,只是增添了一套刷卡系统。”市交通局安技处副处长刘向东说,他们已在迈皋桥社区、西善桥社区、清江花苑小区和积善小区等场所投放,市民用银行卡在刷卡电话机上直接刷卡付款,取得购票凭证后,可在客车出发前随时到车站专用窗口取票。    

    此外,市交通局副局长乔海滨介绍,目前南京与省内各大城市已实现联网售票。今年10月份,安徽滁州与南京已实现联网售票,今后,包括芜湖、巢湖、马鞍山等城市在内,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的主要城市都将陆续实现联网售票。

    “快捷键”2:“96196”,交通求助答疑“一号通”

    上周三,“96196”接到一位陈姓女士带着哭腔的求助电话。陈女士说,她当晚在中央门长途汽车站搭乘去往徐州的班车,中途在服务区上完洗手间出来发现班车已开走了,她的行李全落在了车上。    

    当时是凌晨1点多,“96196”值班员赵科了解情况后,先后联系中央门车站、班车挂靠的公司、车主、驾驶员……期间她还一直与陈女士保持联络,稳定她的情绪。当看到班车返回后,陈女士激动地不停道谢。    

    “市交通局下属单位、服务窗口众多,原先每个单位和窗口都有各自的热线电话。那么多号码,谁能记得住?”乔海滨介绍,开通“96196”的初衷是告诉市民一个好记的服务号码,可自热线开通以来,市民的实际需求越来越多,“96196”的服务范围也不断延伸,已经开设了包括公路客运订票、自驾游线路问讯、公交线路换乘、营运车辆曝光查询、短信主动提醒在内的诸多服务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出行服务。服务总人数已超过33万人次,“96196”交通热线班组还获得南京市首届“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奖。    

    “你在出行时遇到疑问或困难,只要拨打‘96196’,肯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交通服务热线负责人林静说,所有市交通局管理、服务范围内的疑问、投诉都可以在此得到解决。

    “快捷键”3:GPS监控,让崔永元“实话实说”

    今年春运首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平安春运”栏目,用10分钟时间展示了南京客运的GPS和视频跟踪系统。央视记者在南京中央门汽车站的监控室内,通过大屏幕监看到一辆客运车辆在沪宁高速上行驶的实景,了解到车辆行驶时速等数据,还在现场与汽车驾驶员进行了通话。“太先进了!太先进了!”主持人崔永元看到这一幕后“实话实说”。    

    “以往每到节假日,客运车辆超载、超速现象都会增多,给执法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市运管处处长丁爱民说,这套系统非常实用,一个大屏幕可以监控南京所有实行公司化经营车辆的运行状况,有效保障了南京客运市场的安全。

    “快捷键”4:电子政务大厅,“一站受理、一站反馈”

    在网上办理营运证年审的刘先生昨天收到一条短信,通知他申请材料已通过审批。    

    刘先生说,原先办理年审,要带书面材料到现场,耗费时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办成。电子政务大厅开通后,他通过网络提交了所有申请材料,审批过程一目了然。而且结果一出来,他就收到短信通知了。    

    目前南京交通全部20个大项、32个小项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都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大厅实现“一站受理、一站反馈”。

    “驱动程序”

    以人为本,项目评审不搞“花架子”

    “96196”服务热线是靠朴实“挤”上马的。    

    2004年,市交通局立项建设的科技项目有22项,而经费预算只有65万元,可谓杯水车薪。专家讨论研究认为,“96196”服务热线的应用性最强。    

    在市交通局最终决定上马“96196”项目之前,市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恒富试探性地问:“服务热线没有经济效益,不搞也没人问,可如果搞了,服务跟不上,很可能会招来骂声。这个风险值得冒吗?”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刘少青的回答很干脆:“科技项目建设要注重实用,经过专家评审才能上马,不搞‘花架子’,要在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方面下大力气,真正做到‘实战、实惠、实用’。”    

    “南京的交通科技项目非常讲究应用,实用性很强。”刘恒富参与了南京交通多项科技项目的立项和研发,这是他最大的感受。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2005年,市交通局科技项目31项,共投入资金2200万元,其中11项被列入省交通厅科技计划,占全省科技项目计划8.2%,当年获得部、省科技经费支持1135万元;2006年,全年列入南京交通科研项目51项,全系统全年投入科技资金达2246万元,其中10项被列入省交通厅科技计划,占全省科技项目计划9.4%;今年,市交通局科技项目36项,计划投入资金3000万元,其中5项被列入省交通厅科技计划,占全省科技项目计划13.5%。南京交通每年均有多项科研成果通过省、市科技成果鉴定,并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其中有5项获得了市政府科技进步奖。    

    这一系列数据显示了交通人的决心。2005年,市交通局提出“数字化交通”的建设目标。在当年的科技大会上,市交通局局长庞顺根表态:“南京交通科技项目要上新台阶,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到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金远平经常参加交通局科技项目例会。“在一些很普通的例会上,我也能看到交通局的‘头头脑脑’。这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他说,与一些单位领导只把科研工作放在嘴边相比,“这点很不容易。”

    “领导戴了‘帽子’就得干活”

    “以前出现过领导干部只戴‘帽子’不干活的现象,影响了干实事人员的积极性。”乔海滨说,为此他们出台了一项政策———在科研成果评审时,课题组长必须当面汇报,接受专家质疑。“如果负责相关课题的领导平时对这项工作不了解,是不敢站到台前的,否则会出丑。”乔海滨说。    

    据了解,市交通局还将各单位科研项目的成绩纳入年终综合考核范围,科技工作的成果和每个员工的奖金挂钩。“综合分数少一分,人均年终奖可能就要少几百块钱。你说大家谁愿意怠慢?”市交通局公路处一职员笑着说。

    “刷新”

    百姓生活方式

    市交通局在建或已立项的科技项目,描绘出一幅南京“数字化交通”的远景:

    ATM自助售票系统本月开通后,还将增设水费、电费、燃气费综合缴纳功能。今后市民在家门口不仅能买到汽车票,还可以自助缴纳各种费用;    

    “我们还在着手开发一套驾驶员疲劳程度测试仪。”市交通局安技处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调查发现,长途客车、货车出事故,很多是司机疲劳驾驶造成的。他们开发研制这套设备,就是要将交通事故的“事后教训”变成“事前提醒和管理”,从根源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根据交通部出台的标准,南京将推出“车辆管理一卡通”,届时车主通过一张磁卡便可了解到“何时缴纳养路费”、“何时需要年检”、“违章曝光”等有关车辆的所有信息。交通部门将这些信息汇集后,也可以通过短信平台对车主进行适时提醒;    

    南京交通的应急救援系统也正在建设之中。与原先纸质救援方案不同,打开这套系统,不仅可以通过GPS了解到救援车辆所处位置,还可以通过短信在第一时间给相关人员部署救援工作,提高应急速度和指令准确率……    

    交通运输方式

    什么时候上车时只需要出示有效证件即可通行?一个小小的问题引出了交通人的发散思维。

    目前的售票和联网系统给乘客带来了便利,但这些系统还是相对独立的。设想一下,如果公路和航空客运一样,将“客票系统”与“检票系统”相联通,乘客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或电话在“客票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客票系统”中存储的有关信息自动传输到“检票系统”,乘客在上车时只需要出示有效证件即可通行,那时就能实现对传统的纸介质“客票”的革新,实现公路客运的电子客票。    

    “只有将所有相关的各个信息系统相互联通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数字化交通’的作用。”金远平说,今后“客票系统”将能采集到更多有关乘客出行的信息,包括出行方向、出行流量、出行费用等等。这些信息将是对交通运输市场极有价值的信息,它们可以用于分析与预测客流的流量、流向,为做出增减客运车辆对数、调配人员等决策提供参考。    

    “‘数字化交通’不仅是科技项目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是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达到合理配置交通运输资源的目的,实现交通系统内部的系统最优化。”乔海滨说。    

    乔海滨对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说:“往远一点看,‘数字化’出行不能仅仅在交通系统这个‘螺蛳壳’里做‘道场’,我们正在酝酿让交通科技项目逐步与其他行业连接,使其在更大范围内便民。”

    行政管理效能

    “它像是‘铁公鸡’,对工程质量和资金进行严格把关。”    

    市公路建设处处长孙军口中的“铁公鸡”指的是南京交通建设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去年,这个系统在宁常高速公路南京段等项目中率先投入应用,目前已在所有交通工程建设项目中投入应用,它实现了从工程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网上办公、网上管理和网上监管。    

    该系统使工程资金的审批过程和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各个部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规范完成任务,否则系统会及时报警。    

    “南京交通建设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将管理与监督融为一体,对建设工程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在全国属首创之举,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对该系统进行鉴定后评价说。    

    “铁公鸡”只是南京交通部门建设电子政务推出的项目之一。电子政务通过“铁面无私”的监督机制减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让交通工程、行政审批在“阳光下运行”,成为交通部门转变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的助推器。(徐静 黄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