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雪
摘 要: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每一个图书馆人的梦想。从经费投入、文献建设、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咨询服务、安全防范、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方面对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文献建设;咨询服务;安全防范;知识产权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在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在全国各图书馆的建设中掀起空前热潮,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已成为每一个图书馆人的梦想,它不仅给图书馆事业带来一场革命,更令图书馆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但是,各图书馆的条件和基础不同,要想完成图书馆的数字化工程并非易事,需要考虑经费投入、文献建设、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咨询服务、安全保护、知识产权、标准规范等多方面因素。那么,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应完成哪些工作,是否每个图书馆都有能力建成数字化图书馆,我们就此问题做以下分析。
1 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是图书馆的生命线,故建设数字化图书馆首先考虑的就是其经费问题。这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网络设施的建设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设备的配置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网络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网络综合布线及网络系统工程,其所需的经费有材料,如电缆、插头、插座等,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等,以及其他,如多模光纤模块、堆叠模块等的购买以及工程设计与施工费用;设备的购置费用主要有各种用途的服务器类,如系统管理服务器、光盘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网页服务器、安全监控服务器、E-mail服务器等和各种用于检索、浏览、阅读、研究、网络应用等所需的多种用途的计算机,以及用于海量信息储存和利用的容错磁盘阵列、光盘塔、光盘库等,自动化辅助设备,如打印机、刻录机、扫描仪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设备的更新、维护、维修等费用也将不断地增加,这些费用都将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巨大投入。 第二,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这一部分的建设费用主要用于各种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的购买和网络数据库、馆藏文献数字化的使用建设以及其他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等费用。 第三,其他。如软件系统的购置,数字化文献的补充,特色馆藏的建设,防火、防盗、防电、防雷击等安全设备的购买等。 以上所列均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基本需求,其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止这些。资金的投入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但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图书馆却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如何用好有限的经费来取得最大的效益是我们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2 文献建设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文献资源的选用、文献资源的组织、文献资源的共享、文献资源的优化、资源建设的规划及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工程等。这些内容的建设将直接影响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质量和发展进度,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涉及到经费投入、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知识产权、标准规范等诸多问题,图书馆是否有能力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中必须考虑的。
3 人员素质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使其对图书馆员的要求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馆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数据库应用知识等,更为重要的是应具备更宽更广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如某一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等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能力、采集能力、开发能力、咨询能力、检索能力。除此之外,市场营销意识、社会服务意识、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等也是每个馆员所应具备的素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它需要全体馆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仅凭一人之力或各自为政是无法实现的,宽广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也并非所有馆员都能具备,馆员的精诚协作、优势互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其建设中显得格外重要。
4 技术水平 数字化图书馆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平台,以通信技术为支撑,以数字信息资源为内容建立起来的新型图书馆。故其涉及的技术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有各种计算机及软件技术,文献资源如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的数字化技术,多平台的互操作技术,文献资源的压缩、存储、调度和还原技术,数据库的建设、开发和应用技术,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知识挖掘、表现和管理技术,远程教育技术,在线服务技术,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人机交互技术,索引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和信息导航技术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高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涌现,数字化图书馆面临的技术问题也将不断出现,图书馆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技术力量,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利用的关键。
5 咨询服务 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查询和利用各种网上信息资源,读者可随时随地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信息。但数字化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获取却涉及到众多的内容和技术,大多数读者在数字化图书馆的利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读者是否具有较高的信息检索和信息获取的能力;是否熟悉数字化图书馆各数据库的信息贮存体系;是否具有所需文献的专业知识等,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读者获取有用信息的时效性、可能性和满意程度。故数字化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就显得更加重要,读者对参考咨询的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咨询服务也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社会化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拥有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参考咨询队伍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有力法宝。
6 安全防范 安全防范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是保证数字化图书馆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数字化图书馆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1)实体安全:包括图书馆馆舍安全(设计是否合理,质量是否达标等),各类计算机设备(如终端、服务器、工作站、办公设备等)、网络通讯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图书馆各种线路(如电线、网线等)以及存储数据的磁盘、光盘、硬盘和CD-ROM等的安全。 (2)网络安全:包括软件系统安全(如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等)、网络系统安全和运行安全(如连接安全、传输安全、应用安全等)。 (3)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共享性、保密性、有用性、可控性等。 (4)环境安全:包括温度、湿度、静电、振动、灰尘、电磁辐射、噪声、电源、火源、水源、雷电、鼠害、人为破坏等的安全防范。 (5)管理安全:由于图书馆自身缺乏安全的预防、控制、监督或自身工作的疏忽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数字化图书馆的不安全因素由硬件设备因素、操作平台和应用软件因素、网络异构和通讯协议因素、人为因素、制度和管理因素、过分依赖因素等构成 [3]。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安全问题还将不断产生,不安全因素亦将不断扩大和转换,其防范措施也各不相同,故数字化图书馆的安全防范应立足于经费的投入、人员的素质、技术的水平和科学的管理,这四要素的有机结合是数字化图书馆安全防范的根本保障,也只有将其有机地结合,才能将数字化图书馆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确保数字化图书馆的安全运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
7 知识产权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文献资源的建设,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这已成为各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共同存在且急待解决的问题。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数字化与复制权的问题;信息资源网络传播与传播权的问题;数据库的版权问题;网上信息资源下载、链接与侵权问题等 [4]。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共享性、自由性和公开性,且以多媒体的形式表现,故很难用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来保护。如何解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8 标准规范 我国图书馆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资源丰富等特点,许多图书馆拥有自己的特色馆藏并建立了特色馆藏数据库,但在建设数字化馆藏的过程中不同的技术要求、不同的加工水平必然造成数字化的不同标准,从而造成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障碍,给读者的文献检索和文献获取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在应用过程中造成较大的混乱,故建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的标准和规范已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又一个现实且急待解决的问题。其内容包括数字对象标识、通讯标准、字符集标准、置标语言标准、元数据、对象数据等,这些标准的研究应考虑其通用性以及与国际标准的衔接问题,有待于规范和统一。
9 现实与梦想 数字化图书馆的产生是图书馆自动化技术日益成熟和图书馆现代化日益普及的产物,是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故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应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工作。首先应面对现实,根据图书馆自身的条件,利用现有的资金逐步完成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以适应当前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要求,同时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做好本馆特色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工作及馆藏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利用图书馆自身的自动化技术对外开放并为读者服务,同时冷静面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热潮,密切关注国家重点建设大型图书馆(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和发展;第三,做好图书馆自身的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着重培养和引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参考咨询等方面的人才,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作好充足的人才储备;第四,根据国家大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进展中建立的统一标准及自身的力量选用适合本馆且较为成熟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及其相关技术,以逐步解决数字化图书馆知识产权、技术水平等问题,同时根据国家政策和法规等逐步完成标准规范及评价体系的统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完成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实现我们的梦想——数字化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不是每一个图书馆都要去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的建设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来完成。现在的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型图书馆更应面对现实,从数字化图书馆的热潮中解脱出来,分析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努力做好现在的工作,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完成本馆的自动化、现代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本馆的优势,完善本馆的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使图书馆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服务于社会,服务于读者,为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吴景贵.浅谈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安全问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5):37-40. [2] 权彦丽,康健明,时卫锋.图书馆计算机房安全防范措施综观[J].图书馆论坛,2001(6):39-41. [3] 薛洪明.图书馆网络安全的研究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2(10):40-45. [4] 阮延生.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54-56.第一作者简介:刘雪飞,女,1979年5月生,200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助理馆员,长安大学图书馆,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7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