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建设
来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赵亮

摘 要:分析了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重要性,在研究其现状的基础上,从图书专业分馆的建制、设施建设、资料建设等方面,对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创新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专业分馆;创新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对教学科研的重要性    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既是本校图书馆功能的延伸,又是教学科研的辅助机构,是院系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进行与本院系有关的专业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向师生提供资料和知识信息服务,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    院系图书专业分馆处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是图书馆的前沿阵地,能够最直接、最快捷地将文献资料和信息资源提供给教师、科研人员乃至学生,使师生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收益。由于院系图书专业分馆比图书馆更贴近教学科研活动,更了解本专业有关信息资源及教师科研人员的需要,更能及时地收集本专业最新的文献信息,因而所拥有的专业资料远比图书馆的藏书资料更系统、更直接、更集中、更精深,具有专业性强、指导性强、研究性强的特点。由此,院系师生在急需掌握本专业学科发展的新动向,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时,院系图书专业分馆就可以较为系统地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院系图书专业分馆还是本院系重要的学术交流中心。大量的专业期刊、杂志为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支撑,对院系的教学科研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管理、改革与创新,直接关系着教学水平、科学研究的提升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 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现状   

21世纪的高校图书馆不再简单地以藏书多少、综合大小论优势,而是以提供特色服务为标准。在当今图书情报机构改革和重组的冲击下,普通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管理的弊端越来越凸显出来。    图书期刊的数量和质量、网络资源以及深层次的咨询服务是衡量院系图书专业分馆服务质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随着知识信息化的进程,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尤其在当今电子时代,除了保持完整的传统资源外,还要应用新技术,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创立电子时代全新的、多元化的和超越时空障碍的现代信息系统。在线目录不仅要包括书籍、期刊、缩微资料和音像资料,还要包括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并且这些资料要不断地更新、补充,才能满足师生需求,开拓服务空间,扩大读者占有率。而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目前的状况是资料单一,藏书体系不合理,电子图书、音像资料匮泛,管理模式落后,新型电子设备短缺,不利于资源的共享和新信息的摄取。在科教兴国、网络革命的挑战面前,院系图书专业分馆所能提供的服务已经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以读者需求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没有真正得到体现;二是信息服务的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三是未形成整体布局、合理利用、信息联网的总体规划。这些现状都对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图书专业分馆创新建设之我见   

3.1 完善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建制    完善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应是以图书馆为综合信息资料中心,业务上下设院系图书专业分馆,使之成为专业书库和学科的信息资源前沿。因此,要实现由图书馆对各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统一领导、统一布局、统一发展、统一规划的战略,使各院系图书专业分馆拥有与之配套的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收集与汇总、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有3个优点:一是真正做到了资源共建、共享;二是可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如书刊的重复订购、信息的重复采编,既能节省时间节约费用,又有利于学校的总体建设;三是有利于行政、人事、业务管理的一体化,减少由于渠道不畅、管理不集中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2 加强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设施建设    (1)更新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基本设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形式学科资料的出现,要求各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基本设施必须得到更新。各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投入,增添新的设备,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例如,电子书籍、刊物的出现,就要求院系图书专业分馆必须配备计算机,以实现电子书籍、刊物的存储、检索与阅读;网络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信息、资料的来源,也就要求系资料室必须有宽带接入,以便随时可以到Internet上获取各种学科资源;开架式的书库,也需要配备自助借阅系统和专业的防盗系统等等。    (2)加强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网站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院系图书专业分馆内部架设服务器,将院系图书专业分馆资料存储在局域网服务器上,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局域网工作站检索和阅读资料,还可根据需要进行打印和制作光盘,建立图书分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院系图书专业分馆服务器接入校园网,通过网络院系图书专业分馆可以方便地同校图书馆和其他院系图书专业分馆进行资料交换,实现校内资源共享。还可将院系图书专业分馆服务器接入Internet,实现网上信息浏览,甚至可到其他高校同院系图书专业分馆下载所需资料,从而实现校际资源的共享。    (3)扩大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规模,增加资料总量。随着各高校在校师生的不断增加,专业设置也更加科学细化。各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规模和资料总量已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要求,现阶段应扩大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规模,增加资料总量,扩大阅览室面积,增加电子刊物阅读的计算机台数,还应在院系图书专业分馆里配备打印机、复印机等设施,使师生能方便地将所需资料进行下载、打印、复印,以充分发挥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作用,提高资料的使用效率。   

3.3 重视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的资料建设    (1)扩大院系图书专业分馆资料的来源。院系图书专业分馆人员应根据现阶段信息资源的多元化,结合本系专业的特点,积极扩大院系图书专业分馆资料的来源。现阶段学科资料已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纸质资料,而更多地以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和网络信息等形式出现,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管理人员应根据这一新特点,及时掌握各种信息、资料的来源途径,全面、高效地加以收集和整理,进行分类、编目、索引,以最快的速度让其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作用。另外,还应根据读者的需求,及时通过网络系统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并把分散的信息组合整理,以产生出新信息资源提供给读者。    (2)整理筛选实用资料备用。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读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馆藏信息服务,迫切需要的是内容新颖全面、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作为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管理人员,应该对过去的学科资料进行整理,对一些“旧”的学科资料进行筛选,淘汰一些已没有实用价值的资料,将有实用价值的资料重新进行编目、索引,并进行微机录入,转化成电子资料,使其在现阶段的教学和科研中继续发挥作用。   

3.4 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1)图书分馆需要专家化的管理人员。在高校改革与信息化浪潮的双重冲击下,作为信息中介的图书分馆工作人员必须专家化。由于图书分馆工作人员管理的是一个专业图书分馆,图书资料和服务对象的专业性迫使工作人员要随时请教专家、学习该专业的知识,随时掌握新技术,广泛阅览和探讨各种理论观点,拓宽知识面,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如果工作人员对本院(系)专业不了解,无法分辨有用信息,对于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无法掌握,也就不能生产出满意的、有助于教学科研的信息产品。所以要提高图书分馆在高校中的地位,就必须提高其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尤其是信息服务能力和质量。    (2)工作人员要加强图书情报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面对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资源,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不仅要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要有比较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新知识,尤其是对重点学科的基本理论、教学科研、学科发展方向等都要有基本的了解,这是图书分馆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毕业于图书情报专业的工作人员,虽然初步具备了图书情报专业知识,但一般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因此图书分馆工作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更新,只有通过这种互相补充和更新的学习,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成为一名有实力的图书分馆工作人员。   

3.5 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    资源共享是当今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以读者需求为核心”是院系图书专业分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宗旨。要实现这一宗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好馆藏文献和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服务功能,面向全体读者全方位开放,力求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不同要求,打破传统的局限性较大、服务面较窄、服务方式单一、服务手段不多的做法。只有在搞好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不断转变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主动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想方设法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才能使院系图书专业分馆真正成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助推剂”。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院系图书专业分馆只要有了完善的建制、齐备的设施、齐全的图书资料,并建立起运行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再加上极具服务意识并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家型的工作人员,就能把学科建设、为科研教学服务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刘芬.论新时期下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资料室工作[J].中州大学学报,2005,22(3):92-93.    [2] 邱桂梅.高校教师信息需求与系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5):131-132.    [3] 何红霞.现阶段高校系部资料室建设初探[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19(3):76-77.    [4] 王琼.高校院系资料室的个性化走向[J].图书馆学研究,2005(4):12-13.    [5] 张蕾.资料人员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应具备的素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3(3):90-91.第一作者简介:赵 亮,男,1972年11月生,1993年毕业于武汉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200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第二学位第二专业),现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122号,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