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科技发展规划
来源:十堰市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人口城镇化,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创新型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内外竞争的新形势,进一步集成整合科技力量,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动力作用,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汽车城、生态城、旅游城、水电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鄂西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奋斗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湖北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堰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制定本纲要。
  一、"十一五"十堰科技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十五"期间十堰市科技发展的简约回顾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指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坚持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工业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发展取得了喜人的进步。"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形成了重视科技进步、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好氛围,各项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技进步工作的环境条件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初见成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全面启动,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科技外事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科技体制和科技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科技创新的机制不够完善。科技发展不够仍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十堰市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科技与经济结合得更加紧密,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全面渗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新的历史条件下,十堰科技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机遇和严峻挑战。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国内外技术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十堰科技实现跨越发展和产业技术能力跃升提供了新的契机;经济科技发展的区域化、全球化日益加快,为我市更多更好地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为十堰科技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必将进一步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十堰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东风公司战略重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新一轮扶贫开发为十堰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发展途径。
  随着国内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十堰特别是县域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压力。十堰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目前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形势十分紧迫。产业技术和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将严重制约十堰经济发展。面对新时期国内外竞争合作的新形势,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创新思路、优化环境、开放集成,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大力提升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这对于实现十堰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极端重要。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科技"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紧扣"工业兴市"和"生态立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全部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面向国家战略目标,围绕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点产品,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十堰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逐步建立以高技术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将十堰打造成为我省重要的自主创新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使十堰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鄂西北重要增长极。
  "十一五"科技发展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自主创新,注重转化。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调整经济结构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倡导原始创新,鼓励集成创新,支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重点领域、优势产业、区域特色发展,突出共性关键技术、重点产品和特色资源开发,加速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技术跨越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二是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技术市场培育,不断提升市场对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的配置力,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有力推进科技产业化。强化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决策主体、创新主体、投资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多方协同,开放集成。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调、企(事)业主动、全员参与"的多方联动机制,上下协调、多方配合,唱响"科技兴市"主旋律。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宽"校市共建"合作渠道,健全人才共建科技智力项目合作机制,加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开放集成,提高整合利用全社会科技资源的能力,为十堰科技发展提供新动力。
  四是以人为本,激励创新。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坚持科技发展面向人、依靠人、为了人。建立促进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发展环境,鼓励生产、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激发科技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科技人员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十堰市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对全市经济增长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形成有力的科技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突破性发展,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在东风有限公司总部东移的背景下,十堰科技综合实力在全省的地位稳中有升,科技贡献率每年以1%的增幅递增。具体目标如下: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7%,到2010年达到5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0%;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链不断延伸,优势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形成5个产值过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和5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群体。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企业集团),力争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十堰高新区和国家火炬计划关键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基地进一步成为推动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成为全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2、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力争主要农作物实现品种更新换代,农产品质量显著改善,安全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和观光农业得到突破性发展,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园建设特色更加鲜明,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汽车工业等重点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企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万元GDP能耗明显下降、工业废气净化处理率和废水达标排放率显著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公共卫生和人居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防灾减灾和抗灾能力的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国防科技动员能力进一步增强。
  3、自主创新能力目标。围绕"光机电一体化、模具及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精细化工、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新工艺"等高新技术领域,建成一批省级研究开发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和壮大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在重点领域,造就一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科技研发队伍。提高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支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研究开发和转化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牵动作用的科技成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综合竞争力。到2010年,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0家,建立和完善一批国家、省、市技术开发中心。"十一五"末,博士后工作站3个、博士后产业基地2个和产学研合作基地8个;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机构;建立和完善一批医疗卫生行业的省级重点医学实验室2-3个。科技创新成果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十一五"期间,全市组织申报专利1800件,登记科技成果400项,50项重点科技成果争取获得省以上科技奖励。
  4、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与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鼓励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一步健全;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孵化、科技投融资、科技咨询评估、科技条件资源等科技创新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初具规模,科技文献、大型仪器、实验动物、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等共享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到2010年,建立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功能,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达到5家,孵化基地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孵化科技企业200家。
  5、科技创新投入目标。全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和巩固,规模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1.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全省各市州平均水平,科技三项经费达到本级财政支出的1.3%以上,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滚动发展到1000万元。科技风险投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风险投资总额达到3亿元以上,社会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基本形成。
  6、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聚集若干个在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到2010年,培养100名懂技术、善经营、适应市场竞争的科技型企业家、100名能够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专家和100名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级技工人才,形成一支10万人的产业科技大军,使十堰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性的人才培养和人才集聚的高地。
  (三)总体部署
  "十一五"十堰市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推进三大战略,完善四项机制,实施五大专项。
  1、围绕一个中心: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中心,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
  2、突出两个重点:突出营造和优化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环境条件、组织推进重点科技产业化项目两个重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着眼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致力形成全社会推进科技进步的合力;跟进国家战略目标,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确立一批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重点项目,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创新产品,提高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
  3、推进三大战略: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基点放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完善四项机制:一是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科技目标考核机制;二是多方集成和多级联动的科技投入机制;三是科技项目申报评审立项面向实施结果追踪问效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四是以行业创新创业中介组织为依托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5、实施五个科技专项:组织实施汽车关键零部件、环境保护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信息化等五个科技专项。以实施五个专项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技术跨越、环境创新和制度创新。围绕培植新型产业和支柱产业,不断延伸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链、无公害及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产业链、水能资源开发产业链、旅游观光及产品开发产业链。
  三、"十一五"科技发展重点任务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大力促进产业化导向的创新活动,积极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建设公共科技平台和推进特色产业创新聚集为切入点,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围绕特色产业的培育,加快建设以高新区为重点的创新与产业化基地,构建若干研发、成果转移扩散、产业化等环节有效集成的创新链;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突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县域创新,全面提升区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机制灵活、任务明确的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鼓励构建与产业集群、特色经济板块发展相适应的创新网络和战略同盟。
  实施科技进步工程,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策应和对接湖北省实施"五个一百"工程,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示范企业,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大力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进一步突破所有制界限和行政隶属关系,坚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活跃、规模效益突出、能提供就业岗位和财政税收的民营科技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优势互补,加强集成、联合与合作,形成具有较强研发实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企业联盟。
  建立健全促进产学研联动的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大力推进"市校科技合作"。科技计划要突出产(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重大产品和区域特色资源开发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企业牵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的项目管理模式,突出企业的项目责任人地位;进一步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作用,多方式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
  (二)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和增强区域创新的活力。着力培育技术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切实提高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技术交易制度,促进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成为创新项目与创新型企业的对接地、风险资本的聚集地,成为科技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渠道。
  建立新型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和产业化导向的科技管理机制,进一步发挥我市各类科技力量的作用,形成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合力,促进科技经济结合;建立新型创新模式与创新机制;以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创新为纽带,促进创新资源、创新主体跨所有制、跨机构、跨区域等,高效组织、集成创新,加速培育产业竞争优势。
  以健全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类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科研院所,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稳定支持和持续增长的投入机制;加强科研机构自主发展能力建设,重点依托基础研究类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建设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不断提升其社会服务功能。
  (三)确定重点技术领域主攻方向,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注重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围绕"一主四大"重点产业,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力争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
  一是提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科技创新水平。重点攻克汽车制造业工艺技术,先进制造自动化技术,综合集成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车用信息安全技术,新型汽车零部件设计技术,面向欧4标准的汽车排放控制技术,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
  二是提升模具工业及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汽车覆盖件模具、精密冲压模具、精密塑料模具等模具的研究和生产水平,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模具研发基地。以消化吸收数控技术、曲轴淬火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为突破口,着力发展基础设备、成套设备和通用装备,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形成主机、辅机、关键总成及零部件专业化生产的全方位、多层次产业体系。
  三是提升绿色有机食品及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广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作物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畜离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及现代储运技术、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农业信息化及现代农业技术、农林生态安全与生态农业技术,大力推广转化地膜覆盖技术,育种技术,特色作物(如黄姜、魔芋等)种植技术。
  四是提升生物及新医药技术科技创新水平。围绕挖掘武当道教医药精髓,提高中药材品质,大力组织开展地道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设;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大力开展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药剂型的研制,开发国家级二类、三类新药;支持医学重点试验室开展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研究与开发,注重提高地方病和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技术,重点攻克黄姜深加工技术,皂素废水、废渣处理技术,甾体激素原料药中间体生产技术。
  五是提升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大力培植和繁育高产、高含、高抗黄姜新品种,提高黄姜单位面积的产量和含量;大力提高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实现皂素生产达标排放和资源利用,促进黄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六是提升水利及水电能源技术科技创新水平。重点攻克大型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500kw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先进的变电站,配电网综合自动化装置,水电站自动监控装置。
  七是提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科技创新水平。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攻克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加强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控及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八是提升新材料新工艺及精细化工科技创新水平。重点攻克车用新材料技术,纳米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技术,环保降解材料技术,现代化学工业技术,提高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科技创新水平。
  (四)突出公共财政职能,建设五大公共科技平台。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发挥"政府小投入撬动市场大要素"的引导作用,重点建设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公共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知识创新平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突出光机电一体化、信息科学、生物技术等重点特色领域,一是以东风汽车研究院为载体,建设汽车关键零部件科技行业知识创新高地;二是以生殖医学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建设医疗卫生行业知识创新高地;三是以太和医院、东风公司总医院动物实验室和十堰市农科院为抓手,建设动植物功能基因领域的知识创新高地。同时,面向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性需求,以获取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建设省市级重点研究实验基地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技术转移平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建设一批行业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中间试验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促进重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已建技术转移平台挂靠单位的科研院所或大学与企业或行会组织共建,开展以企业或行业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服务,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建立科技转化网络平台和网上技术市场。
  三是建立健全科技创业平台,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群。支持各县(市)区尤其是十堰高新区加强以创业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重视创业中心服务质量建设,落实对入孵企业的政策优惠,积极引入风险资金和中介机构,推进"一站式"服务和标准化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完善社会创业服务体系(网络),多层次促进中小科技企业的创立与发展。引导社会资金对创业中心投资,促进创业中心管理与运行体制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创业中心企业化、市场化。
  四是建立健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科技文献资源建设,重点建设科技期刊、专利、标准、科技报告等科技文献保障体系,建设联接高校、科研机构和省市级科技文献中心的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重要农业种质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利用,建立相应的自然科技资源保障系统及其数字化服务平台。加强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健全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体系和覆盖全市的监测网络,建立实验动物公共服务体系及网络平台。开展平台网络环境系统研究开发,建设十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门户--十堰科技管理与服务系统,形成连接各平台资源信息的统一门户。
  五是加强建设科技投融资平台,缓解创新创业的资金瓶颈。建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等,突出风险投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为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加速调动社会资源向技术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聚集,构建多元化的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
  (五)加快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着力推进十堰高新区向国家级高新区升级。坚持"科技强区、机制活区、项目兴区"的发展思路,充分整合十堰高新区和市域内各工业园区的科技资源,培植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化特色产业化基地,努力实现十堰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高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火炬计划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功能,不断优化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培育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特色产业创新链,促进和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构建高新区发展的新优势;推进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氛围,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产业抢占竞争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培育特色产业创新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培育环保与节能产业。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增强特色产业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为目标,着力完善特色产业创新体系。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产品加工创新链、汽车与现代制造技术产业创新链、模具与装备制造业创新链、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创新链、生物技术产业创新链、材料技术产业创新链、电力与能源技术产业创新链。
  (六)进一步推进区域技术创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十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实践证明,科技兴则县(市)区富,县(市)区富则市强。要加强县域创新体系建设,使县域经济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要进一步抢抓国家、省组织实施市县技术创新示范工程机遇,不断巩固我市全国、全省市县技术创新示范市县成果。一是依靠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要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链,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二是加强市县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市县产业发展的特点,促进县域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对接,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市县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完善专家支持体系和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支持技术培训、标准与知识产权服务、技术咨询等市县科技服务事业发展。三是推进市县信息化建设。要加快建设覆盖全省各市县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县域技术信息中心和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动态数据库,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转移;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四是进一步加强市县科技管理。实施市县科技创新示范工程,认真组织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
  四、"十一五"科技发展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紧迫性,充分认识加速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水平和产业化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对我市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性,加强和改善科技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科学、用科学;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效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主要内容,及时研究和解决科技工作和科技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技术创新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各方面条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在资源配置上加强集成,特别是政府部门力量的集成,对重大项目实行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职能,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科研力量,共同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落实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
  (二)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资金支撑。科技投入是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完善财政拨款、金融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科技的投入。科技三项经费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并逐年增加,到2010年,市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预算比例不低于1.3%;每年市财政适当安排科技条件建设经费,支持区域科技条件能力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设立创业投资机构,鼓励上市公司、大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及其他社会法人组建领域的或综合性的创业投资公司,形成创业投资机构群。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建立探索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企业购并高科技风险企业。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投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采取金融租赁、商业票据、信托、买方信贷、银团贷款等多种金融工具间接融资。进一步加大国内外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政策调控,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三)扩大科技开放,促进科技合作。充分利用机遇,加大引进先进技术、人才与智力、设备与资金的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主动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公司、大商会、大财团、风险投资基金建立联系,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海内外大型企业及投资公司参与科技创业。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来我市工作,积极选派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学习,加大智力的引进和交流的力度。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资相结合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鼓励高等院校、大院大所、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市校人才共建"科技智力项目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制定有关政策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到我市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兴办高新技术企业。
  (四)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创新活力。科技创新、人才为本,要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外前沿技术的高级专家。坚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二是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三是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和办法,多方式、多渠道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四是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
  (五)加强专利保护,激励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和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创新法制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处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加快科技成果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专利实施的政策环境,积极扶植和鼓励科技人员开展发明创造活动,拥有专利。对专利申请人和实施人给予一定的专利申请和专利实施补助经费。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引导其运用知识产权,增强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六)建立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按照"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竞争市场化"的方向,重点支持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交易、科技投资咨询等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以项目为纽带,做好科技界、企业界与金融界之间的对接,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解决融资难题。加强综合性和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