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息产业厅:加快园区建设 提高产业聚集度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河南省信息产业厅厅长 苏福功

2007年,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30.05%,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34.36%;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50.7%,实现了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批具有突出优势的企业脱颖而出,安彩、新飞、许继、金龙等4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金龙等12家企业进入全省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名单;威科姆等16家企业进入全省50户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园区集聚产业优势

打造产业园区,抓好重点项目。2005年,郑州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安阳新型显示器件基地、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基地、许昌电力电子系统基地被批准为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数量和规模在中部六省名列第一。在此基础上,又积极培育了南阳、洛阳、濮阳三个省级信息产业基地。配合园区建设,我们着力抓了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帮助企业争取项目支持资金,5年来共争取国家专项资金5.5637亿元。

扶持软件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河南省软件产业从业人员已由2002年的8000余人发展到2.8万人,通过“双认”的软件企业达到270家,软件产品751件,系统集成企业77家,销售收入由2002年12.6亿元增长到113亿元,翻了三番多,年均增长50%以上。

截至目前,河南省IT企业中40%的企业都建立了独立的技术研发机构,安彩、许继、新飞等企业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5年来帮助企业在研发领域争取贴息贷款2.5亿元,拨款1000万元以上,激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以农业信息化试点建设为龙头,务实推进信息化。一年来,以许昌和漯河这两个国家级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试点为抓手,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一是通过建立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二是启动了“河南百万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工程”,并以省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有力推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三是围绕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

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一是建成并开通了河南省电子政务骨干网和城域网,在网上实现了公文交换和信息发送。二是积极推进省电子政务外网连接工作,组建了河南省省级传输骨干网网络服务中心。三是在济源市开展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试点(国家级),目前这个试点模式已经在县级逐步推开。四是积极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着力建设重点项目

河南信息产业发展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以列入全省百户重点的12个IT企业和50户高成长性企业的16个IT企业为载体,切实抓好“810”重点项目工程,突出抓好LCOS芯片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MD电视规模化生产、硅材料的规模化推进、洛阳电子玻璃研发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努力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二是切实加强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4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强力协调推进南阳、洛阳和濮阳3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产业聚集度。

三是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一方面紧盯经济实用型手机、河南ICC设计中心、海尔众诚电脑等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促成更多的合作项目,提高产业对外开放度。

四是加大软件产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突出抓好软件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河南省软件外包联盟、河南省软件开发公用平台建设项目。鼓励和扶持重点软件企业加大产业化推进力度,重点培育一批知名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努力在软件外包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力争使软件产业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

五是务实推进信息化建设。继续坚持以农业信息化为龙头,着力抓好许昌、漯河、巩义3个国家级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有效推进全省县级和乡镇级的“新农村信息化培训中心”、“培训点”建设工作;积极推动河南省涉农软件和低价位信息终端产品的开发工作;推动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以及社会信息化的推广应用等工作。

六是大力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坚持把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来抓;制定《河南省电子政务建设总体框架》,规范河南省电子政务建设的秩序;继续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整合网络资源,节约成本;加快推进河南省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尽快启动中原城市群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进一步抓好济源电子政务模式“273扩大试点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