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支队 张伟明
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部队建设,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部队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促进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端正工作指导思想
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在部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政绩观。
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同志在政绩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好大喜功,贪图虚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干了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事情;有的重单项轻全面,重眼前轻长远,以致于一边出经验、一边出问题;有的考虑部队管理多,思考带兵打仗少,硬件建设用力多,软件建设用力少,对上负责想得多,对下负责想得少。这些问题如果不下大力解决,就难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部队建设之中。解决这些问题,要端正“三个导向”:端正价值导向,解决好“心往哪里想”的问题。要引导部队各级领导干部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加强部队党的先进性建设,自觉把谋求部队科学发展、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最大政绩,把求真务实作为创造政绩的根本原则,把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有利于部队建设的发展进步、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有利于解决官兵的实际问题作为衡量政绩的基本标准,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端正工作导向,解决好“劲往哪里使”的问题。端正工作导向,就是要紧紧围绕部队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瞄准“打得赢”、“不变质”两大目标,始终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把教育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不断提高部队的打赢能力;必须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军的方针,坚持用条令条例管理部队,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必须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狠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落实,打牢部队建设的基础。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基层官兵理论学习教育、党组织“逐级考察、重点帮建”、旅团主官培训、加强基层作风建设等工作,引导各级干部把注意力放在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端正用人导向,解决好“工作靠谁抓”的问题。只有真正把那些素质过硬、政绩突出的干部用起来,才能在干部队伍中形成正确的导向。要坚持党的干部任用原则和政策,切实把政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看待干部的政绩,对那些政绩突出的干部,要优先提拔重用;对那些制造虚假政绩,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加惩戒,更不能“带病提升”。
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部队战斗力建设
在部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解决好部队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为此,要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强化宗旨意识。对于部队来说,坚持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忠诚实践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教育官兵充分认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政治本色,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自觉拥护支持国家和部队的改革,自觉弘扬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要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坚决捍卫国家的最高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近年来,我们针对部队驻地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建设不发达、官兵文化娱乐生活不丰富、抢险救援任务繁重的实际,坚持用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官兵、凝聚军心,号召广大官兵踊跃保护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灭火战斗、抢险救援、抗洪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我军的宗旨和根本职能。
强化主体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强化官兵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平等、民主、团结、和谐的军营内部关系;充分尊重广大官兵的首创精神,广开民主渠道,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就要充分尊重广大官兵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真心实意为广大官兵办实事、解难题。近年来,我们从强化大队党总支的服务意识入手,大力加强大中队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地解决了官兵住房、吃水、用电、洗澡、通信等实际困难;实施“读书活动”,丰富了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帮助官兵解决工作生活、探亲休假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官兵建设部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化人才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灭火作战人才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建设信息化作战队伍、打赢和平年代信息化的特殊战争,对部队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火场评估、作战指挥等人才作支撑。
三、突出党组织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工作指导的科学性
在部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抓住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特别是要突出党组织能力建设这个重点。加强党组织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做到“四抓”:抓学习。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部队建设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加强学习,首先要学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好胡锦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同时,要着眼于消防工作特殊情况,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努力学习现代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高科技知识,不断提高领导部队信息化建设、指挥一天一变化、一个火场一区别的信息化战斗的本领。
抓制度。提高党组织的能力素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提高党组织依法决策、按章办事的能力,特别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能力。一个党组织的能力强不强、决策水平高不高,归根到底取决于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质量。从当前一些党组织反映出的问题看,贯彻民主集中制能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班子成员对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熟悉,存在不懂、不会、不问也不学的问题;有的则是发扬民主不够,存在个人说了算的问题;有的则体现为集中不力,班子缺少主心骨和凝聚力。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然严重制约班子的能力建设,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抓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事业、谋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提高能力素质的思想基础。我们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开展党员专题教育;每名总支委员在民主生活会上从能力素质、工作指导、精神状态、领导作风等几个方面摆问题、找差距、定措施;结合支队党委机关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深入进行“正确对待名利地位,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提高部队打赢能力”教育,广泛开展向任长霞、牛玉儒等同志学习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总支班子强素质、干事业、谋打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抓作风。我们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教育引导干部把好“五个关口”、守住“三道底线”。“五个关口”即:把住政治关口,听招呼、守纪律;把住经济关口,不伸手、不贪占;把住生活关口,拒腐蚀、抗干扰;把住用权关口,不擅权、不谋私;把住交往关口,讲品位、不滥交。“三道底线”即:守住政治底线、守住道德底线和守住生活底线。实践表明,党组织只有作风过硬,能力建设才能不断得到改善,部队建设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高,部队灭火救援作战整体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