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毛泽东同志是20世纪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他既创立了卓越的军事理论,又是战争行动的杰出统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军事科学与战争艺术的有机结合。在极为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毛泽东凭着超群的智慧和才能,“横扫千军如卷席”,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理论和奥妙深邃的军事哲学思想,以及这些理论在战争实践运用中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将军事科学和战争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和战争实践,是其思想和实践大系中光彩夺目的一部分。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指出的:“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妙之锁的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毛泽东创造的军事业绩将永载史册,永久闪烁在时空画卷和人们的记忆中。 

    毛泽东的军事实践,时间之长、困难之艰、规模之大、类型之多、功绩之高,是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所罕见的。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大批共产党员惨遭杀戮,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濒临破产。当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情况下,毛泽东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余部转战千里,到罗霄山脉中段,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开创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局面,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指挥红军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二、三次大规模“围剿”。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由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危难之际,中央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转兵挺进敌兵力薄弱的贵州。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不仅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而且成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带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击破敌人重重包围,粉碎张国焘分裂阴谋,挺进陕北,成功地完成了战略大转移,在危难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华大地和中国人民被日寇铁蹄蹂躏,大片国土沦丧,山河破碎,民族危难。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解放为己任,呼吁国共合作、一致抗日。面对敌强我弱,国民党军队节节溃退的严重局面,毛泽东指挥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敌后游击战争,开辟了敌后战场,建立了数个抗日根据地。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大大发展壮大了人民军队和人民革命的力量,并使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声誉和地位大大提高。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拉开了序幕。解放战争,是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一场大决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统帅,毛泽东运筹帷幄,挥洒自如,表现出了驾驭战争的非凡才能,把其战争指挥艺术推至巅峰。其间,毛泽东不仅指挥我军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而且适时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功组织实施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决定性战役,并在战略追击中先后指导了渡江战役以及解放东南、西南和西北的作战,解放了除台澎金马之外的全部国土,彻底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在内有残敌破坏,外有霸权环伺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克服重重困难,积极谋划国防建设,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历史任务,将人民军队建设推入高级阶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超凡的胆略和气魄,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国侵略者进行了一场实力对比极为悬殊的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按照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战术英勇作战,迫使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签订和平协议,打出了国威、军威,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赢得了最初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新中国在毛泽东的领导和筹划下,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防工业体系,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并通过充分的战争准备,有效制止了可能的侵略战争,维护了世界和平。

    毛泽东不仅开辟了军事实践的伟业,而且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气派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无论在戎马倥偬、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政务缠身、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毛泽东始终上下求索,笔耕不缀,为我们留下了近千万字卷帙浩繁的军事论著,形成了体系完整、内容深刻的军事思想。

    军事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活的灵魂。什么是战争,战争是否有规律,人们如何认识和驾驭战争?这是军事思想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在充分借鉴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精华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军事辩证法”概念,为我们分析军事现象奠定了哲学基础,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认识论、方法论,把军事哲学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

    人民军队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性内容。在以农村为根据地推进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成功地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与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历史性课题。经过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基本形成:人民军队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担负战斗队、生产队和工作队三大任务,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建立自觉和严格的革命纪律。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为了把最广大的人民动员、组织、武装起来同敌人进行斗争,毛泽东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战争的绝对领导,创造出把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正规军与非正规军结合起来的武装力量体制,实行以武装斗争为主、各种斗争紧密配合的斗争形式,开创了人民战争的新境界,谱写了战争历史的新篇章。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最富创造性的内容。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具体的作战行动,实现由弱到强并最终战胜敌人?毛泽东在历次革命战争时期及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及其实战运用,创造性地解决了在机械化战争形态达到巅峰,用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具体途径。

    国防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后,迫切需要建立强大的国防,以结束旧中国有国无防的历史。结合中国国情,毛泽东根据新中国面临的险恶国际环境,将战争年代形成和完善的以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为主体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到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防的一整套指导原则。

    毛泽东的军事实践和军事思想是人类军事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体现出鲜明的人格魅力、民族气派、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在战争形态已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的21世纪,它的基本观点、正确立场和科学方法,仍将对战争准备、战争控制、战争实施、战争指导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本文作者姚有志是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部长、少将军衔)(本专题照片除署名作者外,皆出自本社资料室。)